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503)
2023(12965)
2022(10570)
2021(9324)
2020(7521)
2019(17175)
2018(16661)
2017(31571)
2016(16828)
2015(18237)
2014(17878)
2013(17959)
2012(16803)
2011(15240)
2010(15639)
2009(14619)
2008(14920)
2007(13710)
2006(12352)
2005(11629)
作者
(48807)
(41249)
(40956)
(38312)
(26245)
(19259)
(18203)
(15675)
(15632)
(14739)
(14172)
(13722)
(13509)
(13283)
(12833)
(12396)
(12186)
(11843)
(11749)
(11561)
(10254)
(10077)
(9966)
(9543)
(9319)
(9214)
(9190)
(8975)
(8157)
(8131)
学科
(84821)
经济(84730)
(80270)
(72604)
企业(72604)
管理(64868)
方法(31327)
业经(29780)
(26555)
(24334)
中国(23909)
数学(22945)
数学方法(22768)
技术(21149)
地方(20379)
农业(19624)
(17760)
财务(17742)
财务管理(17729)
企业财务(16795)
(16119)
(14922)
(14672)
理论(14618)
(14249)
(13949)
贸易(13932)
技术管理(13769)
(13453)
(13248)
机构
学院(252980)
大学(246283)
(113408)
经济(111501)
管理(101840)
理学(87032)
理学院(86119)
管理学(85042)
研究(84903)
管理学院(84544)
中国(67187)
(52047)
(52042)
科学(49212)
(42525)
(42373)
财经(40943)
(40432)
研究所(38141)
中心(37795)
(37078)
经济学(34675)
业大(34408)
农业(32911)
北京(32775)
(31705)
经济学院(31343)
(31063)
师范(30805)
(30682)
基金
项目(161675)
科学(131135)
研究(121554)
基金(118743)
(102439)
国家(101462)
科学基金(89270)
社会(81324)
社会科(77302)
社会科学(77286)
(65331)
基金项目(62568)
自然(55363)
自然科(54219)
自然科学(54207)
教育(53681)
自然科学基金(53358)
(52886)
编号(46968)
资助(46558)
(40368)
(39752)
(37620)
成果(36917)
创新(36718)
重点(36377)
(35547)
国家社会(34098)
发展(33609)
课题(33117)
期刊
(134663)
经济(134663)
研究(79207)
中国(52478)
管理(45150)
(41709)
(40855)
科学(34890)
学报(32320)
农业(28340)
(26177)
金融(26177)
大学(25818)
教育(25047)
业经(24872)
技术(24443)
学学(24419)
经济研究(21233)
财经(20797)
(18111)
(17564)
问题(17183)
技术经济(16548)
商业(13622)
现代(13538)
世界(13456)
科技(13449)
(13411)
经济管理(12227)
国际(11691)
共检索到3923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杨巨  张睿康  何召鹏  
创业利润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希法亭在《金融资本》中提出的关键概念,经济金融化背景下,研究创业利润有利于解释金融利润的具体来源与深层影响。首先,本文回顾了创业利润的理论源起,在政治经济学框架内对创业利润的实现过程进行了扩展分析,将创业利润划分为留存创业利润和让渡创业利润,阐述了创业利润分配对上市企业生产率的影响。然后,本文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计算了留存创业利润和让渡创业利润,发现让渡创业利润在过去较长时间里脱离留存创业利润,成为我国经济金融化的重要推手;基于基准回归、工具变量和政策冲击方法,发现让渡创业利润占比(留存创业利润占比)对企业生产率存在显著负面(正面)影响。因此,优化企业上市定价与发行制度,确保创业利润更多地流入上市企业,可以更好地发挥创业利润的积极作用,进而提高上市公司质量;同时,完善机构投资相关法律制度,通过机构投资分享留存创业利润再投资所带来的长期收益,可以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发挥股票市场在促进共同富裕中的重要作用。
[期刊] 自然资源学报  [作者] 吴宏安  蒋建军  张海龙  张丽  解修平  周杰  
论文以西安地区为研究区,基于1988年和2003年两期LandsatTM影像,采用监督分类法提取了该区15年间城镇扩展变化,并利用土地利用面积转移矩阵分析了城镇用地与其它土地利用类型转化的关系,此外,结合社会经济统计资料探讨了城镇扩展的生态环境效应。结果表明:①城镇面积1988年为59711.31hm2,而到了2003年为75043.53hm2,其增幅达25.68%;②城镇的新增面积主要是由耕地、未利用地、果园和水体转化而来;③城镇扩展的生态环境效应在该地区集中表现为水资源污染、城市“热岛效应”、地面沉降以及地裂缝等环境问题。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王晓蕾  
制造业转型目前存在数字化与服务化滞后的双重困境,企业数字化与服务化的耦合是实现制造业升级的关键。基于历年的投入产出表,发现中国各省市制造业数字化与服务化发展存在耦合协调的问题。以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为切入点,从理论和实证方面揭示制造企业数字化与服务化交互对生产率的影响效应与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制造企业数字化与服务化在生产率提升上具有明显的交互效应,且数字化与嵌入式或连续型服务化的交互效应更显著。异质性分析发现,两者的交互效应表现在数字经济发展水平高或知识产权保护力度大的地区、劳动和资本密集型制造业以及成长期企业。进一步的研究显示,制造业数字化与服务化的交互通过促进企业创新,提升了全要素生产率。鉴于此,本文提出了推进制造业数字化和服务化耦合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袁其刚  朱学昌  王玥  
中国《对外投资国别产业导向目录》在引导企业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外直接投资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在鼓励企业"走出去"、加快产业结构调整的今天,检验该鼓励政策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考察该鼓励政策对OFDI企业的决策行为及其生产率效应后发现:(1)运用断点回归方法降低了内生性问题后,发现该政策对企业OFDI决策行为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2)在得出上述结论的同时,考察政策是否带来OFDI企业生产率提升,为此,基于全样本运用倾向评分匹配方法发现政策驱动型OFDI对企业生产率的促进作用低于非政策驱动型OFDI企业;(3)进一步研究发现对于技术寻求型OFDI,该政策并未带来生产率的显著提升;对于市场...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祝树金  黄一平  张雯娟  
采用细分的出口产品数据,结合修正的Feenstra方法度量了我国1993—2009年间工业行业出口多样化。我国工业行业的总体出口多样化有明显上升,相对出口多样化大于或等于1的行业从1993年7个增加到2009年的14个;资本或技术密集型行业的出口多样化水平相对要高于资源或劳动密集型行业,专用设备制造业出口多样化的年度平均最高,黑色金属矿采选业、烟草加工业等出口多样化年度平均值相对最低。进一步建立计量模型,实证发现我国行业出口多样化显著促进了要素生产率的提升,并且与行业人力资本积累之间存在互补效应。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胡德宝  苏基溶  
本文在Gregorio和Wolf(1994)模型的基础上,结合中国实际,将城乡二元结构下的劳动力市场分割和政府需求考虑进去,对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进行了扩展研究。从全国整体和分区域层次,利用1995-2010年中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对人民币实际汇率的长期波动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人民币确实存在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生产率的提升促进人民币升值,而部门间的收入差距阻碍人民币升值。同时,巴拉萨-萨缪尔森效应存在区域差异,在西、中、东部依次递减,其中西部地区政府消费所引致的投资的贡献度较大。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陈红  
全要素生产率是生产要素的综合效率。它有别于我们平时说的劳动生产率、资本生产率等。他们的区别在于后者是单要素生产率,而前者是众多生产要素产生的综合效率。单要素生产率分析已经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就开始了,时至今日已相当成熟,而且单要素生产率本身也相当简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俊  
文章将2005年《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作为一次自然实验,使用"倍差法"估计了可再生能源政策对清洁发电技术带来的影响,并考察了该政策是否有利于发电行业的清洁技术偏向。研究发现:(1)《可再生能源法》及相关政策激励了清洁发电技术的使用及生产率的提升,相对于污染发电企业,2005年之后清洁发电企业的发电量与TFP平均上升了8%和10%;(2)在时间趋势上,政策效应存在逐渐增强的趋势;(3)我们使用"匹配差分法"比较了2005年之后有补贴的企业与没有补贴企业TFP的差异,比较结果发现有补贴的企业TFP上升得更快,并且这些企业R&D投入也更多。因此认为可再生能源政策促进了发电行业的清洁技术偏向。文章的结...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洪波  史欢  
文章引入共生理论和扩展Logistic模型,构建系统共生演化动力模型,通过数值仿真的方法展示不同共生系数下的创业生态系统演化模式。研究表明:创业生态系统是由创业参与主体和创业支持机构两类共生单元通过不同的共生方式相互作用所形成的自组织协调系统;创业参与主体与创业支持机构间的共生系数大小决定了创业生态系统共生演化的均衡结果;创业生态系统只有在互惠共生模式下才能够产生"1+1>2"的经济效益。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伟江  孙聪  赵敏慧  
科技政策对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及带动地区经济发展有关键作用,然而,科技政策如何影响我国区域生产率增长,以及对不同区域影响路径的差异性仍有待厘清。本文利用2003—2016年我国大陆31个省份面板数据,按照创新创业水平,使用聚类分析划分为四个区域,并引入创新创业构建链式中介回归方程,以深入探究科技政策对区域生产率增长的作用机理。结果显示,创新创业在科技政策与区域生产率关系中的链式中介作用没有存在于创新创业水平最高的区域,而存在于创新创业水平较高的区域,在创新创业水平较低和最低区域则仅存在直接效应。基于实证分析结果,本文提出应根据各区域创新创业水平制定科技政策、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配置程度调整创新创业对区域生产率的协同带动作用的政策建议。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军  秦渊智  
将服务业出口、OFDI和TFP纳入理论分析框架中,考察了服务业出口与OFDI互动发展的生产率效应,并采用2007—2017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服务业出口和OFDI对其TFP都具有促进作用,且二者的互动发展也显著地促进服务业TFP;对服务业TFP的促进效应存在于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地区。进一步通过分解服务业TFP发现,服务业出口(OFDI)的TFP促进效应主要体现在对技术进步(纯技术效率带来的技术效率)的促进上,而服务业出口与OFDI互动发展的TFP促进效应体现在对技术进步以及纯技术效率带来的技术效率的促进上。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会强  
本书重点分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排放及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及效果。通过数理模型构建和逻辑梳理,剖析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排放及其生产率的影响机制,在此基础上,采用投入产出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全面测度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整体及行业碳排放的影响效果。最后,从地区和行业两个层面实证检验了全球价值链嵌入对中国碳生产率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柳清瑞  刘淑娜  
从21世纪初开始,中国家庭杠杆率呈现不断上升的发展趋势。家庭杠杆率的上升直接影响家庭消费和生育等经济行为。通过构建家庭生育的扩展OLG模型,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对家庭杠杆率对城乡居民家庭生育的影响进行了实证分析。实证结果发现家庭杠杆率存在生育效应:(1)家庭杠杆率降低了城乡家庭的分孩次生育水平,其中住房负债杠杆率的影响更大;(2)家庭杠杆率对城乡家庭生育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即对城镇家庭和只有一套住房家庭的生育水平影响更为显著;(3)家庭杠杆率推迟了城乡妇女初育年龄,导致城乡家庭生育孩子数量进一步减少。在理论与实证分析基础上,对合理防控家庭杠杆率的过快增长以及降低家庭杠杆率生育效应的公共政策选择进行了讨论。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新亮  程远  胡秋阳  
企业年金的"生产率效应"研究对于深入认识企业年金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审视其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中的政策内涵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首次以处于企业年金普及进程中的中国企业作为政策实验样本,利用2010—2013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年金是否具有"生产率效应",并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产生机制,同时结合相关机制考察了这一效应的长期持续性。结果表明,企业年金能够显著提升中国企业的生产率,这一效应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增加培训投入和有利于企业财务宽松等机制实现,但没有表现出通过提升高管经营绩效而发挥作用。此外,单一年度的企业年金可持续影响此后的企业生产率,具有"滞后效应",但会逐渐减弱,原因在于对于单一年度的企业年金而言,其各项作用机制是有时效性的。但是,如果多年连续提供年金计划,则其积极影响在各期的累加会令企业生产率的提高幅度不断加大,形成"叠加效应",这意味着连续地提供企业年金计划是充分利用其"生产率效应"的关键。本文提供了关于企业年金制度经济后果和生产率影响因素研究的新证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于新亮  程远  胡秋阳  
企业年金的"生产率效应"研究对于深入认识企业年金的功能和作用,进而审视其在中国经济转型发展进程中的政策内涵具有较高的现实意义。本文首次以处于企业年金普及进程中的中国企业作为政策实验样本,利用2010—2013年上市企业年报数据,实证检验了企业年金是否具有"生产率效应",并通过建立中介效应模型检验其产生机制,同时结合相关机制考察了这一效应的长期持续性。结果表明,企业年金能够显著提升中国企业的生产率,这一效应通过提高员工素质、增加培训投入和有利于企业财务宽松等机制实现,但没有表现出通过提升高管经营绩效而发挥作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