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214)
2023(18773)
2022(15913)
2021(14779)
2020(12432)
2019(28340)
2018(27907)
2017(53677)
2016(28718)
2015(32026)
2014(31424)
2013(31068)
2012(28165)
2011(24802)
2010(24603)
2009(22722)
2008(22284)
2007(19399)
2006(16823)
2005(14720)
作者
(79260)
(66122)
(65426)
(62374)
(42023)
(31569)
(29793)
(25873)
(25006)
(23467)
(22436)
(22173)
(20739)
(20704)
(20319)
(20035)
(19743)
(19498)
(18847)
(18795)
(16125)
(16032)
(15976)
(15251)
(14639)
(14563)
(14550)
(14548)
(13023)
(12994)
学科
(117340)
经济(117213)
(105443)
管理(97844)
(94564)
企业(94564)
方法(54714)
数学(44629)
数学方法(44010)
(35566)
(35312)
业经(35172)
中国(29154)
(25581)
财务(25509)
财务管理(25472)
农业(24624)
企业财务(24149)
技术(23830)
(22649)
地方(22375)
理论(22344)
(20845)
(20548)
(20002)
贸易(19987)
(19553)
(19400)
(18386)
环境(17565)
机构
学院(400496)
大学(396992)
管理(167306)
(161570)
经济(158242)
理学(145250)
理学院(143780)
管理学(141432)
管理学院(140686)
研究(123332)
中国(95740)
(83060)
科学(75003)
(74557)
(62187)
财经(60012)
(59107)
(58825)
业大(58187)
中心(57949)
(54799)
研究所(53642)
北京(51545)
(50272)
师范(49821)
农业(48321)
经济学(47980)
(47232)
(45681)
财经大学(44697)
基金
项目(276281)
科学(220294)
研究(204833)
基金(202312)
(174512)
国家(172973)
科学基金(151975)
社会(130843)
社会科(124064)
社会科学(124031)
(108385)
基金项目(107434)
自然(98549)
自然科(96368)
自然科学(96345)
自然科学基金(94660)
教育(94238)
(89871)
编号(83522)
资助(81973)
成果(65883)
(60877)
重点(60869)
(60753)
(58458)
课题(56318)
创新(56067)
国家社会(53960)
教育部(52953)
科研(52521)
期刊
(175047)
经济(175047)
研究(113758)
中国(75050)
管理(65873)
(60177)
学报(56892)
(56673)
科学(55153)
大学(45048)
教育(43831)
学学(42513)
农业(39412)
技术(38258)
(33295)
金融(33295)
业经(31519)
财经(29307)
经济研究(27069)
(25235)
(22801)
问题(22665)
技术经济(21485)
科技(19901)
现代(19186)
图书(18871)
商业(18702)
理论(18288)
财会(18250)
(18069)
共检索到5796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璐  梁丽娜  苏敬勤  长青  张强  
企业如何实现动态能力生成演进,以帮助其与环境共演,已经成为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选取蒙草生态进行典型案例研究,通过分析企业各层级管理者内部协作机制,以及认知模式与行为模式的协奏机理,归纳出企业动态能力的生成和演进过程。研究发现,在企业迅速发展进程中,企业管理团队各层级内部的认知模式相互促进、依托的作用关系是使企业战略执行与战略意图保持一致的关键;基层管理者结构型锚定、中层管理者情境型传衍与高层管理者领导型统筹协奏组织行为层对认知结果的分工,可驱动企业生成动态能力,并影响其演进过程。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璐  梁丽娜  长昊东  
面临经济贸易全球化,创业企业如何协奏组织行为与组织能力、成功实现转型以应对剧烈变化的环境,已经成为战略理论研究的核心问题。选取蒙草生态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探讨企业战略转型过程中资源配置模式与动态能力的相互作用,揭示资源配置模式与动态能力的演化进阶机制,剖析企业战略转型的内在机理过程。研究发现,①企业利用动态能力捕捉转型动因、促进企业形成与动因适配的资源配置模式,进而保证转型成功;②与各阶段动态能力适配的资源配置模式经历了资源转移内化-资源修补拓展-资源传衍共享的演化过程;③资源配置模式演进促进动态能力向感知能力-整合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不断进阶,确保企业维持动态、可持续竞争优势。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吉祥熙  黄明  
企业数字化转型不仅是信息技术时代的发展趋势,也是国家创新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资源协奏视角,利用2015-2020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固定效应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数字化水平对企业价值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水平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机制检验显示,资源协奏可以显著增强数字化水平对企业价值创造的正向影响,但是在对企业价值实现的影响中调节作用不显著。异质性分析表明,数字化水平、资源协奏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高科技行业和非高科技行业中存在差异性。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欧阳桃花  崔争艳  张迪  曾德麟  胡京波  
本文以联想移动为案例研究对象,从组织双元能力的视角深入探讨高科技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与内在机理。本研究打开了高科技企业战略转型的"黑箱",详细并深入解释了通过多层级双元能力的组合来实现战略转型的内在机理。本研究发现,联想移动在战略转型过程中面临着利润/利用与突破/探索的战略悖论,且悖论元素之间存在相互支持、单向转化的关系;识别了联想移动通过基层组织的结构型双元、中层组织的情境型双元、高层组织的领导型双元共同作用来有效化解战略悖论;进一步剖析了分化与整合机制有助于组织双元能力促进战略转型的实施。本文的研究发现丰富了组织双元能力与战略转型的相关理论体系,对中国高科技企业顺利实施战略转型也具有重要的参...
[期刊] 预测  [作者] 杨清香  廖甜甜  张晋  
基于企业动态能力视角,本文以20072015年间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利用固定效应加工具变量法,对内部控制溢价的形成路径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内部控制不仅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而且对会计盈余和企业价值之间的关系存在显著的调节作用,即有效的内部控制不仅存在显著的直接溢价效应,而且存在显著的间接溢价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内部控制的直接溢价效应主要表现为业务层面控制的直接溢价效应,而其间接溢价效应主要表现为公司层面控制的间接溢价效应。上述结论不仅为上市公司从市值管理的视角优化内部控制(特别是顶层设计)提供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马鸿佳  宋春华  毕强  
[目的/意义]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聚焦于从生态视角研究创业问题,但是创业生态系统这一核心问题的研究仍不完善。区域内多种创业主体及创业环境构成创业生态系统,且彼此之间进行着动态的交互。为了更好的解决创业生态系统内的知识转移问题,构建创业生态系统的多层级知识转移模型。[方法/过程]研究如何基于知识管理理论与生态理论,提升创业生态系统内的知识转移效应,进而提升整体的创业活动水平。首先,对企业知识和信息、知识转移和创业生态系统进行界定;其次,梳理创业生态主体层级并界定本研究的3个层面,构建知识转移的一般模型,在此基础上基于生态理论,构建起创业生态系统的多层级知识转移模型;最后,对本研究的主要内容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张延平  冉佳森  
基于双元能力视角,以广州有米科技为例对创业型企业产品研发过程中的颠覆性创新机理进行探究。研究发现:创业企业在颠覆性创新过程中,企业的产品研发流程经历了最小化产品设计、基于客户反馈的技术优化、产品快速迭代的转变。企业的双元能力经历了市场双元能力、价值双元能力,再到服务双元能力的转变。相应的,企业颠覆性创新经历了需求"点"、技术"线"及市场"面"三个逐级递进的颠覆性创新进程。在快速变化环境这一不确定因素的驱动下,创业企业颠覆性创新过程中的双元能力的动态演进,成为创业型企业实现颠覆性创新的关键。本文研究对于创业领域的双元能力研究与颠覆性创新实践具有借鉴意义。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张璐  赵爽  长青  崔丽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新创企业如何协调个体层和组织层共同构建创新能力,从而有效应对快速变化环境的问题一直悬而未决。本文以蒙草生态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基于意义建构和意义给赋理论,从跨层视角深入探索企业创新能力生成的内在机理,分析管理者个体层如何实现认知变革从而为能力发展提供方向,以及组织层如何通过资源行动构建异质性创新能力以有效应对环境变化,并着重探讨了管理者跨层级引导组织层形成统一认知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1)外部环境变化触发管理者个体层进行的意义建构过程为管理者创建了理性认知基础,是企业创新能力演化的逻辑起点。(2)组织层基于认知采取"拼凑零散资源"到"整合异质性资源"再到"协奏共享资源"不断进化的资源行动推动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升级,从而突破组织能力刚性的枷锁。(3)管理者通过"限制性单向范式""引导性互动范式""平台性共享范式"的跨层级意义给赋过程实现了管理者认知向组织认知的跨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刘亚伟  马明雪  刘华  
作为董事会内部的隐性力量,董事会非正式层级是影响其治理效率和效果的关键因素。文章以2002—2017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能力有显著的激励效应。进一步研究发现,董事会规模越大,上述激励效应越弱;董事会互动程度越高,上述激励效应越强。董事会非正式层级对企业创新能力的激励效应主要通过董事会决策效率的提升与公司代理成本的降低来实现。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刘静  苏敬勤  
从创业机会选择视角探讨互联网企业内部创业路径的演化机制具有丰富的理论意义。本文基于创业理论提出创业机会、内企业家、组织特征和资源承诺四要素模型,选取腾讯和阿里作为案例研究对象,利用纵向跨案例对比分析识别了复制型内部创业、拓展型内部创业和生态型内部创业3种内部创业路径。研究发现:(1)源于不同创业机会的复制型内部创业和拓展型内部创业在经历战略转折后均可趋同演化为生态型内部创业;(2)创业初期,组织特征在复制型内部创业路径和拓展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不同,而内企业家和资源承诺的表现形式和作用机制相同;(3)创业转折期后,内企业家和组织特征在生态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制发生改变,而资源承诺在生态型内部创业路径中的表现形式与作用机制保持不变。基于中国互联网情境探讨内部创业路径的演化机制,为互联网企业内部创业提供理论框架和创新路径。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敬伟  靳秀娟  
创业战略是决定新创企业创业成败的关键,但学界对于新创企业如何开发可行性创业战略知之甚少。从认知与行动结合视角出发,通过案例研究方法纵向考察技术型新创企业创业战略开发过程,结果发现:第一,创业战略可以解构为若干战略模块,以战略模块为单元开展认知活动和学习行动能够促进创业者机会表征演化,有助于形成逻辑连贯的创业战略;第二,创业战略开发过程中,认知活动与学习行动结合方式具有多样性,由此识别并剖析迭代聚焦和多模块并行这两种创业战略开发模式。结论可深化学界对新创企业创业战略开发过程的理解,有助于促进新创企业创业战略开发实践。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宫舒文  李志刚  张璐  
作为一种独特的投资形式,公司创业投资不仅能够帮助平台型企业实现技术创新,而且还能够通过促进平台型企业组织能力开发实现组织创新。通过对海尔集团这一典型案例进行探索性研究,从知识学习视角深入挖掘了公司创业投资如何影响平台型企业动态能力演化的内在规律。研究发现:平台型企业能够借助公司创业投资项目筛选、项目孵化以及项目投资三个阶段中个体与组织层面的不同学习效用,实现“知识获取能力—知识创造能力—知识整合能力”三个动态能力维度交替更迭、持续演进。进一步地,从知识要素角度出发将动态能力演进的实质归结为“经验—知识”的转化过程,将外部经验转变为内部知识,进而构建全新的知识体系,最终实现动态能力的演化。因此应鼓励平台型企业实施创业孵化与投资,发挥平台优势加速组织内部知识流通与转化,以实现动态能力提升。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王娟茹  李苹  
知识是企业技术创新的基础,企业不仅要搜索外部知识,还应具备知识协奏能力。基于知识基础理论和资源协奏理论,将外部知识搜索分为搜索宽度和搜索深度两个维度,探讨二者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并研究知识协奏能力的中介作用和创新意愿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搜索宽度和搜索深度均对知识协奏能力有显著正向影响,知识协奏能力对企业技术创新有显著正向影响,且知识协奏能力分别在搜索宽度、搜索深度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此外,创新意愿在知识协奏能力与企业技术创新之间起调节作用。结论揭示了外部知识搜索对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在作用机理,可为制造企业知识协奏能力和技术创新水平提升提供理论支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董保宝  尹璐  许杭军  
虽然诸多研究从社会网络的不同视角研究了创业与企业绩效的关系,但却忽略了网络结构的层级性。基于131组有效样本,研究了企业层级之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层级之网络密度对探索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关系的作用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分别正向调节探索式创新与新创企业绩效的关系,而且网络中心度和网络密度也对上述关系具有联合调节效应。文章不仅突破了单一网络层级的研究范式,从多层级网络视角分析企业的创新价值,也将网络密度看作是网络情境变量,分析其与网络中心度的联合调节效应,进一步丰富完善了社会网络理论,同时,文章也对创业理论做出了一定贡献,为管理实践提出了可供借鉴的意见。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董保宝  尹璐  许杭军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