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88)
- 2023(17242)
- 2022(14340)
- 2021(13073)
- 2020(11227)
- 2019(25524)
- 2018(25187)
- 2017(48779)
- 2016(25779)
- 2015(28773)
- 2014(28433)
- 2013(28160)
- 2012(25654)
- 2011(22988)
- 2010(23367)
- 2009(21949)
- 2008(21472)
- 2007(19117)
- 2006(16809)
- 2005(15033)
- 学科
- 济(134594)
- 经济(134443)
- 业(98848)
- 管理(91730)
- 企(88150)
- 企业(88150)
- 方法(58992)
- 数学(49757)
- 数学方法(49093)
- 财(34658)
- 业经(33959)
- 农(33317)
- 中国(28999)
- 地方(25464)
- 务(24071)
- 财务(24009)
- 财务管理(23969)
- 农业(23476)
- 制(23235)
- 企业财务(22763)
- 技术(22763)
- 理论(20647)
- 和(19285)
- 贸(19082)
- 学(19079)
- 贸易(19067)
- 易(18444)
- 划(18403)
- 策(18260)
- 体(17952)
- 机构
- 学院(376371)
- 大学(371491)
- 济(170882)
- 经济(167974)
- 管理(155739)
- 理学(134951)
- 理学院(133725)
- 管理学(131616)
- 管理学院(130904)
- 研究(115589)
- 中国(91493)
- 财(78011)
- 京(75057)
- 科学(64901)
- 财经(62445)
- 经(56782)
- 江(55920)
- 所(55290)
- 中心(54033)
- 农(53797)
- 经济学(53589)
- 业大(49919)
- 研究所(49446)
- 经济学院(48176)
- 北京(46670)
- 财经大学(46172)
- 州(43555)
- 商学(43342)
- 商学院(42931)
- 范(42883)
- 基金
- 项目(247596)
- 科学(199707)
- 基金(184453)
- 研究(183138)
- 家(157737)
- 国家(156430)
- 科学基金(138840)
- 社会(121898)
- 社会科(115930)
- 社会科学(115902)
- 基金项目(96953)
- 省(96591)
- 自然(88463)
- 自然科(86593)
- 自然科学(86577)
- 自然科学基金(85139)
- 教育(84529)
- 划(79338)
- 资助(75684)
- 编号(71964)
- 成果(56291)
- 创(55933)
- 部(55860)
- 重点(54789)
- 发(53073)
- 创新(51574)
- 国家社会(51223)
- 教育部(49492)
- 课题(48954)
- 人文(48842)
- 期刊
- 济(191002)
- 经济(191002)
- 研究(110557)
- 中国(68774)
- 管理(64515)
- 财(63785)
- 农(49101)
- 科学(48247)
- 学报(46243)
- 大学(37949)
- 技术(37919)
- 学学(36262)
- 融(35049)
- 金融(35049)
- 农业(33446)
- 财经(32648)
- 教育(31997)
- 经济研究(31309)
- 业经(30903)
- 经(28153)
- 问题(24351)
- 技术经济(23439)
- 统计(21558)
- 策(20439)
- 业(20259)
- 商业(18703)
- 贸(18087)
- 现代(18033)
- 世界(17867)
- 决策(17748)
共检索到5557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信 代明 郑闽
文章借助管理学的战略理论和经济学的边际效益原理构建核心理论体系,旨在阐释区域创业活跃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而使PVAR模型对我国创业活动经济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地区面板数据的考察发现:在一定时期内,创业活跃度提高了,然而创业活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不显著或为负值,因而验证了创业悖论在区域的存在性。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启示:根据不同的区域和时空情景,创业政策的设计、选择和实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容应有所不同;创业政策的重点之一在于引导和鼓励国内外有识之士创业,旨在为营造知识创业提供政策支持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陈景信 代明 郑闽
文章借助管理学的战略理论和经济学的边际效益原理构建核心理论体系,旨在阐释区域创业活跃度与经济效益之间的匹配关系,进而使PVAR模型对我国创业活动经济效应进行了系统的实证分析。基于我国地区面板数据的考察发现:在一定时期内,创业活跃度提高了,然而创业活动的经济增长效应和就业效应不显著或为负值,因而验证了创业悖论在区域的存在性。据此提出如下政策启示:根据不同的区域和时空情景,创业政策的设计、选择和实施的侧重点和具体内容应有所不同;创业政策的重点之一在于引导和鼓励国内外有识之士创业,旨在为营造知识创业提供政策支持;创业政策的主要功能应定位于整合各种资源为提升创业质量服务。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何浩淼
为了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可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应用以及数字经济产出等三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8年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对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创业活跃度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业活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可考虑释放数字经济规模经济效应、调整政府财政支出方向、提升人力资本技能与质量以及提高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业活跃度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智 何浩淼
为了形成双循环的新发展格局,可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培育经济发展新动能。本文基于数字经济基础设施、数字经济应用以及数字经济产出等三个层面构建数字经济指标体系;采用空间杜宾模型,实证研究2009-2018年30个省(市、自治区)数字经济对创业活跃度的空间溢出效应。研究发现:数字经济与创业活跃度在空间上显著正相关,说明数字经济发展对创业活跃度具有空间溢出效应。为了进一步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可考虑释放数字经济规模经济效应、调整政府财政支出方向、提升人力资本技能与质量以及提高经济体系的市场化程度和开放水平。
关键词:
数字经济 创业活跃度 空间杜宾模型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姜南 李鹏媛 欧忠辉
知识产权保护是促进数字经济发展、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的重要制度保障。以2011—2018年中国地级城市的面板数据作为样本,研究知识产权保护通过数字经济作用于区域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机制。实证结果表明,知识产权保护对区域创业活跃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这一作用机制在一定区间内表现更强。作用机制的分析显示,促进数字经济和区域创新发展是知识产权保护影响区域创业活跃度的重要中介机制。并从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强化作用机制研究和制订区域差异性政策提出政策建议,最大化释放知识产权保护对数字经济与区域创新激励的促进机制,以提升区域创业活跃度。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孙晋云 白俊红 张艺璇
本文在探析社会信用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理论机制的基础上,选取2008—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利用城市失信被执行人数据表征社会信用,并与用于刻画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新增企业注册信息相匹配,实证分析社会信用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效应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显示,社会信用能够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该结论在处理内生性问题,以及替换不同度量指标、排除相关政策影响、考虑滞后效应、更换研究样本和剔除异常样本等稳健性检验之后仍然成立。机制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用通过促进劳动力集聚、吸引风险投资以及降低交易成本三方面机制,进一步提升城市创业活跃度。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社会信用对中西部地区城市、一般等级城市创业活跃度的提升作用更强,其有利于提升资本密集型和劳动密集型行业创业活跃度,但对技术密集型行业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不明显;不同城市的创业活跃度存在正向空间关联性,社会信用不仅能够激发城市的创业活力,还有利于提高相邻城市甚至地理距离更远关联城市的创业活跃度。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魏哲 夏帅 张斌
基于2005—2019年中国280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实证分析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机制。研究表明: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呈倒U型关系;科教支出、基础设施与融资约束是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的重要渠道;在中西部、北方、规模较小、经济发展较为落后、市场化程度较低与互联网普及率较低的城市中,地方经济增长目标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更为显著。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熊彬 王志伟
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为区域创新创业活动注入了强劲动能。本文使用2006—2021年我国278个城市面板数据,立足于有为政府和有效市场的双重维度,运用交叠双重差分法探究了数字经济“双试点”政策对创业活跃度的多维政策效应。研究表明:“双试点”政策对提升创业活跃度具有明显的联动效应,且效应存在波动递增的趋势。“双试点”政策的赋能效果强于单一试点城市。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均在“双试点”政策激发创业活力的过程中发挥着“调控器”的功能,且两者结合能产生更好的强化效果。“双试点”政策联动赋能效果在内外双向视角下存在显著的异质性:在非资源型城市、对外开放程度更高的城市中,这种联动效应更明显。本文研究为发挥有为政府与有效市场的协同作用,助力数字经济政策激发创业活力提供了新的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程佳聪
随着“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电商扶贫、数字乡村建设等工作深入推进,我国县域网络零售市场规模和农产品上行规模不断扩大,县域经济潜力进一步释放。本文着重分析农村电商及创业活跃度对县域经济发展效应,研究发现农村电商对县域经济发展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从区域异质性估计系数来看,农村电商发展对县域经济促进作用呈“自东向西”依次递减趋势。从作用机制分析来看,农村电商通过提升创业活跃度进而影响县域经济发展。最后,为更好地发挥农村电商助推县域经济发展效应,本文提出设立农村电商示范县标杆,提升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加强创业扶持和培训等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村电商 县域经济 创业活跃度 电商扶贫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比较研究”课题组 李慧云 刘倩颖 孙怡璇
本文界定了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概念,构建了涵盖环境氛围、主体活力、活动成效三个维度的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赋权,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实现了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创业活跃程度的跨区域、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国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活力仍整体偏低,创新活跃度水平整体高于创业活跃度。(2)从四大经济区域来看,创新创业活跃度总体呈“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的分布态势,区域内部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3)从三大经济圈来看,珠三角经济圈创新创业活跃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显著。(4)按聚集程度分组来看,区域间创新创业发展各具特色,优势地区发展均衡、高度活跃,其他地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短板仍需补齐。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比较研究”课题组 李慧云 刘倩颖 孙怡璇
本文界定了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概念,构建了涵盖环境氛围、主体活力、活动成效三个维度的区域创新创业活跃度的测度指标体系,并采用组合赋权法进行赋权,基于第四次经济普查的数据,实现了对我国31个省(区、市)的创新创业活跃程度的跨区域、多维度的综合评价与分析。结果表明:(1)与全国创新创业活跃度的平均水平相比,我国创新创业活力仍整体偏低,创新活跃度水平整体高于创业活跃度。(2)从四大经济区域来看,创新创业活跃度总体呈“东部地区高,中部地区、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低”的分布态势,区域内部也呈现出明显的梯度特征。(3)从三大经济圈来看,珠三角经济圈创新创业活跃水平最高,长三角次之,环渤海经济圈内部发展不均衡现象较为显著。(4)按聚集程度分组来看,区域间创新创业发展各具特色,优势地区发展均衡、高度活跃,其他地区政策引导和资金支持短板仍需补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袁礼 龚钰涵
专利质押融资可将“知本”变现为“资本”,是初创企业解决无形资产质押难题和缓解资金短缺困境的关键。基于2005~2019年中国所有新创企业注册信息,本文构造城市—行业—年度层面创业活跃度的面板数据集,以专利质押融资试点为自然实验,采用交叠双重差分法和广义双重差分法,深入研究专利质押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研究发现,专利质押能显著提高创业活跃度,且在质押率较低的行业中促进作用更明显。在采用工具变量等缓解内生性问题,考虑处理效应异质性等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仍然成立。机制检验表明,专利质押融资可通过缓解融资约束和分担创业风险双重机制来提升创业活跃度。此外,专利质押融资能更具靶向性地促进民营企业、高技术产业和制造业创业活跃度提升;且在技术制度环境更完善的地区,其创业效应更显著。最后,专利质押融资的创业效应可以进一步驱动创新数量和质量提升,实现创新创业联动效应。
关键词:
专利质押 创业 融资约束 创业风险 创新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林伟芬 胡耀 何骏
探究中国电子商务发展如何促进创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基于2006~2019年中国279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以国家电子商务试点城市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渐进型双重差分法系统考察电子商务发展对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电子商务发展显著提升了城市的创业活跃度,且主要提升了服务业、低行政级别城市和非资源型城市的创业活跃度。电子商务发展不仅能通过技术集聚和网络基础设施建设引致创业机会效应,提升机会型创业活跃度,也会对传统零售、批发等行业产生就业替代效应,促进生存型创业增长。进一步分析表明,电子商务发展与“两化融合”“三网融合”等政策存在显著的正向联动效应。文章为如何有效发挥电子商务试点政策的促创业效应,完善创业政策体系及促进创新创业型经济发展提供了政策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长安 苏丽锋 谢远涛
利用2010年我国30个省会城市的横截面数据,构建了广义线性模型,实证分析了创业成本的差异对各城市创业活动的影响机制和影响程度。研究发现,几乎所有的成本因素都与创业活跃度呈负相关关系,其中,职工平均工资、开业程序、开业时间是影响城市创业活跃度的关键因素,而房租价格、固定资产投资价格、开业时间、实缴资本对创业活跃度的影响不大。因此,努力降低创业成本,改善创业环境,是提高创业活跃度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创业活跃度 创业成本 广义线性模型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娜 杨世伟 陈文晖
数字创业是数字技术与数字经济发展的产物,是数字化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路径,客观认识数字创业现状、揭示其驱动因素是激发数字创业活力的前提。基于2006—2021年我国283个地级及以上城市(未含香港、澳门、台湾地区城市)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新注册企业数据,测算分析数字创业活跃度水平及其变化,进而利用随机森林模型估计数字创业活跃度多维外部驱动因素重要性。数字创业活跃度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水平呈先下降后上升的V字形变化趋势,主要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水平明显高于其他城市,且两者的差距有扩大趋势。外部驱动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我国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受技术环境、市场环境、经济环境、政策环境维度因素共同影响,其中产业发展基础、政府支持、技术累积量、市场化程度、产业结构是主要驱动因素;分阶段看,技术累积量和人力资本水平的驱动作用在增强,市场规模的驱动作用在减弱;分城市类型看,相比于主要城市,技术环境维度的科研投入强度、人力资本水平、融资条件,特别是市场环境维度的市场化程度对其他城市的驱动作用更强。为提升我国城市数字创业活跃度,应加强政策引导,加大保障力度,着力推动数字创业;健全要素市场运行机制,优化数字创业市场环境;围绕产业发展引进和培养人才,加强数字人才队伍建设;畅通创业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困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