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20)
- 2023(8975)
- 2022(8174)
- 2021(7787)
- 2020(6465)
- 2019(15222)
- 2018(15313)
- 2017(29395)
- 2016(16229)
- 2015(18206)
- 2014(18247)
- 2013(18039)
- 2012(16358)
- 2011(14631)
- 2010(14334)
- 2009(13011)
- 2008(12399)
- 2007(10568)
- 2006(9088)
- 2005(7694)
- 学科
- 济(60881)
- 经济(60816)
- 管理(45051)
- 业(42928)
- 企(36532)
- 企业(36532)
- 方法(30657)
- 数学(26324)
- 数学方法(26039)
- 农(15800)
- 学(15405)
- 中国(14811)
- 财(14226)
- 业经(13832)
- 地方(12846)
- 理论(11006)
- 贸(10958)
- 贸易(10950)
- 和(10860)
- 易(10626)
- 农业(10597)
- 技术(10077)
- 环境(10059)
- 制(9482)
- 务(9364)
- 财务(9307)
- 财务管理(9293)
- 划(9002)
- 教育(8842)
- 企业财务(8796)
- 机构
- 大学(225910)
- 学院(224543)
- 管理(92928)
- 济(82723)
- 理学(81527)
- 经济(80805)
- 理学院(80634)
- 管理学(79226)
- 管理学院(78849)
- 研究(73706)
- 中国(52096)
- 科学(49449)
- 京(48389)
- 农(38998)
- 业大(37562)
- 所(37441)
- 财(35781)
- 研究所(34757)
- 中心(32602)
- 江(30848)
- 农业(30846)
- 北京(30474)
- 范(29560)
- 财经(29560)
- 师范(29299)
- 院(26950)
- 经(26941)
- 州(25645)
- 技术(24097)
- 师范大学(23814)
- 基金
- 项目(163392)
- 科学(126955)
- 基金(117346)
- 研究(117186)
- 家(103568)
- 国家(102734)
- 科学基金(87312)
- 社会(70824)
- 社会科(66999)
- 社会科学(66980)
- 省(64395)
- 基金项目(63707)
- 自然(59209)
- 自然科(57782)
- 自然科学(57767)
- 自然科学基金(56693)
- 划(54828)
- 教育(52973)
- 编号(48182)
- 资助(48049)
- 成果(38254)
- 重点(36523)
- 部(35027)
- 发(34501)
- 创(34009)
- 课题(32741)
- 科研(31633)
- 创新(31614)
- 计划(30850)
- 大学(29974)
共检索到3097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黄毓雄 郭国华 杨众养
桉树是重要的工业用材林树种。桉树速生丰产,从土壤中吸收大量的养分水分,回归土壤的物质较少,有人说桉树是“抽水机”,是“剥削者”,本文旨在对此作出分析评价(薛建辉,1992)1试验材料和方法11试验地概况刚果12号桉优树无性系施肥试验林地位于北纬19...
关键词:
刚果12号桉,土壤肥力观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陈波涛 王欣 殷建强 姚建勇 李宏
为了解造林后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及施肥对林地土壤肥力的影响,经对杉木中心产区土壤肥力中等的杉木林地设固定样地,进行土壤肥力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杉木林地施肥后土壤的理化性质得到了明显的改善。施肥后第2年,土壤的含P量,P2和P2K1处理分别比对照提高了13%和21%,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了20%和195%;施肥后第4年其含P量分别高25%和28%,而P2K1处理的速效和缓效K比对照提高了21%和29%;造林后,随着林龄的增加杉木林地的土壤肥力呈逐年下降的趋势。造林5年后,离树干距离40cm的土壤含N、P、K肥的下降比例较树干距离80cm的低。
关键词:
杉木,林地,土壤肥力,观测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兰再平 吴金坤 苏显峰 陈京华
本文对设置在世界银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13个项目省(区)内10个主要造林树种新造速生丰产林地上的34个土壤肥力定位观测点上连续5年观测取得的资料和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造林后土壤中各类养分含量逐年变化程度不一,相比之下,土壤速效N、P、K含量的变幅较大,而土壤有机质和全N含量变幅较小。施肥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中的速效N、P、K含量提高较显著,提高幅度对于速效P相对较大,对于速效N相对较小。建议通过土壤肥力观测确定施肥方案,侧重对“土壤速效养分下降型”土壤进行施肥。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凌申坤
由我院主持承担的“杉木林地土壤肥力研究”日前通过通讯鉴定。南京林业大学罗汝英教授、浙江农业大学袁可能教授等土壤、造林专家评审后认为:该项研究立题明确,方法先进,结论可靠,研究成果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部分领域的研究已属国际先进水平。 该课题主要成果:1.从土壤理化性质、立地条件等10项因素以数学分析方法揭示了影响杉木生长的主导因子,探讨了土壤肥力因子与杉木生长的内在关系,为杉木速生丰产提供了土壤保证;2.在一栽和二栽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高超前 彭祚登 于凌霄 赵洪林 李全明 付强 贾建学 李文芳
以北京大兴区白皮松林、白蜡林、油松林、国槐林4种城市生态林地为研究对象,将以主观经验评价为特征的特尔斐法和以客观赋权为基本内容的粗糙集理论相结合进行林地土壤肥力的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城市生态林对土壤肥力具有明显的改善作用,其中不同城市生态林地的全氮、有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平均比对照提高了75.00%、191.16%、43.48%、67.69%;林地pH值也有明显变化,其中白皮松林地、白蜡林地、油松林地、国槐林地分别比对照荒地下降了3.44%、2.55%、3.10%、22.59%。由土壤肥力综合评价可知,不同林地土壤肥力由优到劣为国槐林地(7.1)>白蜡林地(5.6)>白皮松林地(4.6)>油松林地(3.6)> CK(2.4)。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楼一平 吴良如 邵大方 鄢振武
对竹木混交林和改为毛竹纯林后处于不同经营时期的林地土壤肥力变化进行了调查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竹木混交林土壤的自然肥力均高于相近地段上相同立地条件的毛竹纯林。毛竹纯林随经营期的延长,其土壤的自然肥力呈下降趋势,这是毛竹纯林的生长特性和经营方式决定的。在改为纯林经营后的第一个10a中,林分土壤肥力指标下降十分显著,下降速率高于第二个10a,在纯林经营的不同时期,各肥力指标变化速率不一致。毛竹林鞭根系对竹林土壤孔隙度有明显的影响。
关键词:
毛竹纯林,竹木混交林,长期经营,土壤肥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平 叶正环 朱昌乐 侯建育
本文分析了柳杉连栽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比较分析了根际土壤与非根际土壤肥力的差异性,以及不同立地条件类型的土壤肥力特性。结果表明,土壤的肥力一耕土比二耕土高,根际土壤显著地高于非根际土壤,不同立地条件类型土壤肥力存在显著差异。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刘举 常庆瑞 张俊华 陈涛 贾科利
研究了黄土高原油松、刺槐人工林对土壤的培肥效应。结果表明:(1)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对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钾等营养元素含量的提高有很大帮助。但不同林型提高程度不同,除全钾、速效磷以外,各项指标均以阔叶林高于针叶林;阔叶林下土壤阳离子交换量也高于针叶林;总体来看,阔叶林下土壤肥力的提高较针叶林显著。(2)在黄土高原地区,种植人工林可改善土壤发育条件,减弱土壤侵蚀作用,降低土壤的碳酸钙含量,在此方面针叶林的作用比阔叶林明显。
关键词:
黄土高原 人工林 土壤肥力 培肥效应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沈一凡 钱进芳 郑小平 袁紫倩 黄坚钦 温国胜 吴家森
【目的】研究山核桃产区林地土壤肥力质量的时空演变规律及影响因素,为山核桃林地的土壤管理提供决策依据。【方法】基于地统计学方法和GIS技术,采用系统抽样法,在浙江省临安市对比研究2008年(317个样本)和2013年(239个样本)山核桃林地表层(0~30 cm)土壤的p H值、有机碳含量、水解性氮含量、有效磷含量和速效钾含量共5个肥力指标的时空变异特征及影响因素。【结果】2008—2013年,山核桃林地土壤水解性氮和速效钾含量显著降低,分别下降19.4和55.6 mG·kG-1,p H值从5.5下降到5.3,有机碳含量下降0.2 G·kG-1,有效磷含量升高0.5 mG·kG-1;5个土壤肥力...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陈竑竣 李传涵
杉木[Cunninghamia lanceolata(Lamb.)Hook.]是我国南力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杉木人工林面积占全国人工林面积24%。研究杉木人工林土壤肥力特性有重要意义。土壤酶参与土壤中各种生物化学过程和物质循环,其活性可以反映土壤生物化学过程的强度与力向,还可以客观地反映土壤肥力状况。本文以阔叶杂木林为对照,探讨了杉木幼林地土壤酶活性与土壤肥力的关系以及在土壤营养物质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为杉木人工林土壤改良、低产林分的改造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
杉木 土壤酶活性 土壤肥力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姜培坤 徐秋芳 俞益武
分析了杉木林、常绿阔叶林和灌木林的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养分含量。结果表明 :3种林地土壤微生物量碳和养分含量均呈现出灌木林 >常绿阔叶林 >杉木林的排序。灌木林和杉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养分含量都有很好的相关性 ,灌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水解氮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6 80 2 ,0 6 73 4 ,0 5 891 ,0 7485 和 0 5 4 1 8 ;杉木林土壤微生物量碳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水解氮、有效磷含量和阳离子交换量的相关系数分别为 0 5 4 5 6 ,0 6 0 6 3 ,0 70 47 ...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何蓉 蒋云东 曾芳群 李国良 余才记
土壤肥力变化是造林地环境评价的主要内容之一。本研究通过对杉木造林地土壤的肥力观测分析,为杉木造林地的环境评价和防止杉木人工林地土壤肥力衰退,改善营林措施提供重要参考。1试验地基本情况试验地位于云南省东部罗平县八大河乡,东经104°40′,北纬24°2...
关键词:
杉木,土壤肥力,叶片营养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叶彦辉 韩艳英 赵垦田 张昆林 刘莉丽
【目的】研究拉萨半干旱河谷不同造林技术措施对藏川杨林地土壤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和酶含量的影响,为拉萨半干旱河谷科学造林和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依据。【方法】于2010-09在拉萨达孜县章多乡半干旱河谷造林地,选择覆石头、覆膜、覆秸秆、覆鸡蛋筐和使用保水剂措施下种植的藏川杨林地为研究对象,以未采用任何措施的造林地为对照,对不同造林措施下土壤的化学性质、微生物数量以及酶含量进行了测定,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结果】不同造林措施下,林地不同土层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含量和酶含量均明显高于对照林地,其中增幅最高处理的土壤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和有机质分别较对照增加24.4%,45.1%,226.3%和181....
[期刊] 浙江林学院学报
[作者]
林开敏 林国清 张沈龙 俞立
天然阔叶林林地土壤具有比杉木林林地良好的水分状况、孔隙状况和土壤结构体,土壤非毛管孔隙和总孔隙度分别比杉木林增加2.82%和4.15%;0.25mm以上和5.00mm以上的水稳性团聚体含量分别比杉木林高6.56%和9.86%,而土壤容重、结构破坏率和分散系数却比杉木林低。天然阔叶林土壤养分贮量较杉木林丰富,表层土壤有机质比杉木林高1.07%。因此,应注意保护和发展阔叶林,控制杉木纯林营造规模,尽量采用与阔叶树进行混交或轮栽,以便防止杉木多代连栽所造成的地力衰退。
关键词:
天然林 常绿阔叶林 杉木 林地 土壤肥力
[期刊]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作者]
张红桔 马闪闪 赵科理 叶正钱 汪智勇 白珊
为探明山核桃Carya cathayensis产地土壤肥力质量状况和空间分布特征,指导林农合理施肥,选取杭州市临安区山核桃产区为研究区域,以土壤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为研究对象,开展了该区土壤养分状况等级评价,并采用地统计学等空间分析方法对土壤养分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土壤pH值平均为pH 5.23,87%土壤pH值为pH 4~6,研究区土壤酸化严重。土壤有机质平均为31.6 g·kg~(-1),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平均分别为155.40,14.04,85.73 mg·kg~(-1)。根据《浙江土壤》肥力等级划分标准(1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低,4级土壤成分质量分数高)可知:土壤有机质质量分数主要处于第3等级和第4等级,比例为54%。土壤碱解氮质量分数处在分级标准的第3等级且所占比例为76%。土壤速效钾大于50 mg·kg~(-1)的区域占80%。相反,土壤有效磷不足,63%的土壤有效磷不足10 mg·kg~(-1),处在第1等级和第2等级标准,难以满足山核桃生长。土壤各养分变异系数为27.15%~141.03%,表明研究区林地土壤养分具有不同程度的变异性。空间分析结果显示:研究区土壤pH值和养分均具有明显的空间分布格局。山核桃产量高低不一,与土壤养分具有一定的空间对应关系。山核桃林地土壤严重酸化,土壤有机质、碱解氮和速效钾都比较充足,而大部分地区有效磷不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