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09)
- 2023(1418)
- 2022(1157)
- 2021(1100)
- 2020(1063)
- 2019(2222)
- 2018(2186)
- 2017(4459)
- 2016(2355)
- 2015(2527)
- 2014(2572)
- 2013(2521)
- 2012(2268)
- 2011(2059)
- 2010(2135)
- 2009(2125)
- 2008(2228)
- 2007(1987)
- 2006(1654)
- 2005(1636)
- 学科
- 险(10632)
- 保险(10541)
- 业(9259)
- 济(7716)
- 经济(7704)
- 管理(6106)
- 企(5805)
- 企业(5805)
- 银(4988)
- 银行(4988)
- 方法(4927)
- 中国(4736)
- 行(4679)
- 数学(4609)
- 数学方法(4578)
- 各种(4295)
- 种类(4236)
- 各种类型(4235)
- 类型(4235)
- 融(3834)
- 金融(3834)
- 制(3742)
- 保险业(3736)
- 财(3311)
- 务(2577)
- 财务(2577)
- 财务管理(2567)
- 业务(2563)
- 企业财务(2445)
- 制度(2421)
- 机构
- 大学(32021)
- 学院(31395)
- 济(13912)
- 经济(13609)
- 管理(13455)
- 中国(11697)
- 理学(10704)
- 理学院(10636)
- 管理学(10477)
- 管理学院(10422)
- 财(9895)
- 研究(8199)
- 财经(7494)
- 经(6849)
- 融(6608)
- 金融(6518)
- 京(6394)
- 财经大学(5814)
- 银(5167)
- 公司(5149)
- 险(4923)
- 银行(4844)
- 中心(4816)
- 经济学(4682)
- 江(4665)
- 保险(4561)
- 行(4531)
- 国人(4313)
- 中国人(4306)
- 北京(4302)
共检索到5123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朱宁
随着最近一段时间某些城市房地产市场回暖甚至转为疯狂,关于房地产以及相关投资可行性和可持续性,以及利用房地产行业发展推动中国经济下一阶段转型和发展的讨论又一次成为金融行业乃至全国居民高度关注的一个话题。在经历了过去十年的房地产牛市之后,中国房地产行业的投资者不但认为房地产行业的投资收益非常诱人,而且认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泡沫,可能是经济学中被研究时间最长但迄今仍未达成广泛共识的一个领域。最近出版的一本专著,使泡沫特别是刚性泡沫广受关注。在这部专著中,上海交通大学朱宁教授认为,"刚性泡沫"概念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是政府不断向企业和投资者提供担保,比如债券股就是显性担保,欠了债可以通过国有金融机构以股权方式还债"。在过去30年这种担保对于我国经济高速发展作出非常大的贡献。但是,如果政府一直通过提供担保方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夏斌 雷薇 范建军 高挺 白宏伟 王汉峰 邢自强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王小鲁
在现代经济中,货币和信贷发挥着类似血液循环的功能,源源不断地将资源输送到国民经济各领域,支持投资,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但货币和信贷也是双刃剑,如果使用不当,有可能对经济自身造成重大伤害。日本在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为应对日元大幅升值的挑战,持续实行了扩张性的财政和货币政策,使融资规模翻番,股价房价暴涨,至90年代初,泡沫大崩盘。此后至今的25年,日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刘晨晖 陈长石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化解以高杠杆和泡沫化为主要特征的各类风险",但在实际执行中,房地产调控政策却存在着泡沫积累与泡沫破裂的"双向失调"风险。对此,在剖析"双向失调"风险表现的基础上,本文采用泡沫解析法对我国房地产泡沫度和市场预期的变化情况进行判断,并对房价风险临界值进行了实证分析。结论表明,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的泡沫积累风险仍要大于泡沫破裂风险,但市场预期正在变得愈加敏感。进一步分析发现,如果采用紧缩的去泡沫化政策,房地产市场对于价格下降的风险承受能力大约在15%左右。
关键词:
房地产市场 去泡沫化 泡沫积累 泡沫破裂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张有望 许月艳 邢晓珂
为探究中美棉花期货市场泡沫风险的水平与特征,基于2004—2019年中美棉花期货价格日度数据,运用GSADF方法对中美棉花期货市场泡沫风险进行了测度与比较。结果表明:中美棉花期货市场均面临泡沫风险,并在泡沫出现时多伴随着价格的暴涨或暴跌;综合泡沫的持续时间、发生频率和发生强度来看,中国棉花期货市场的泡沫风险程度高于美国棉花期货市场;中美棉花期货市场泡沫风险特征存在差异,中国棉花期货市场的泡沫发生频率更高,但泡沫期内价格变动率较低。基于此,需要通过加快风险管理理论的发展并将其应用于棉花期货市场,完善期货市场监管体系,注重对棉花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的培育等措施,保障中国棉花期货市场的健康发展,进一步提升中国棉花期货的国际竞争力。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陆磊
由于经济下行的惯性作用,2012年的开局之月延续了上年趋势,货币信贷增幅保持低幅度,这将有利于把中国经济从延续两年之久的泡沫化中坚定而渐进地脱身。当然,随之而来的挑战在于结构而非总量——在压缩货币增长率的同时,如何把金融资源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军 苏星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王璐 徐明昌
本文对"首付贷"的基本概念、操作模式和风险机理进行了研究和探索,并剖析了"首付贷"引致金融风险的历史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监管部门必须对"首付贷"这类场外高杠杆配资行为高度重视、严厉打击,防范这类模式向全国复制,并防止各种"首付贷"变种瞒天过海等建议。
关键词:
首付贷 加杠杆 助泡沫 风险研究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张超 吴春梅
基于浙江省290户中小社员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由政府部门发起的合作社,其公共服务满意度较高;服务多样化程度、财务公开、经营管理、民主参与、培训次数等直接服务过程以及农户间信任、促进政府与农户间沟通等社会功能对于合作社公共服务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对各级示范合作社的政策扶持和下乡的部门利益、资本利益进行必要规约,重点扶持能满足中小社员服务需求的"真"合作社;将合作社治理的核心放在保持其公共服务过程对于中小社员的开放性上;注重发展合作社对于中小社员的社会整合功能。
关键词:
农民专业合作社 公共服务 中小社员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汪伟全
当前,中国证券市场中股价波动较大。一方面,股价波动是股票的固有属性,它受证券市场的不确定性、信息不对称、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程度等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另一方面,股价暴涨将引起股市泡沫,且这种虚幻繁荣有投机性、价格高估、突发性、联动性等特点。在当前股市已高位运行、蕴藏较大风险的市场背景下,亟需建立一套股价泡沫预警机制,完善市场调控体系,投资者亦应理性慎重投资。
关键词:
股票价格 投资机会 泡沫风险
[期刊] 新金融
[作者]
曹洁 侯美娟
20世纪80年代在西方其他国家深陷石油经济危机之时,依靠出口导向发展战略,日本经济稳健增长。西方五国为了解决自身的经济问题,联合要求日元升值,1985年和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日元升值成为上世纪日本经济泡沫的导火索。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西方国家同样不能幸免。我国经济的发展也有很大的对外依赖性,现在西方国家要求人民币升值的呼声不断升高。因此,研究资产泡沫的形成原理,借鉴日本泡沫经济的经验教训,总结出防范我国资产泡沫风险的相应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
资产泡沫 理性预期 泡沫经济 风险防范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陈见丽
考察风险投资对创业板IPO泡沫的影响,研究发现:(1)有风险投资背景公司的IPO泡沫显著小于无风险投资背景公司,表明风险投资对创业板公司IPO泡沫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同时也表明风险投资能够缓解IPO过程的信息不对称问题,从而为认证理论和逐名理论提供了强有力的实证支持;(2)在对有风险投资背景公司做深入分析后发现,风险投资参与度与创业板公司IPO泡沫显著正相关,参与的风险投资机构越多,风险投资持股比例越大,则创业板公司的IPO泡沫越严重。分析表明,虽然风险投资具有一定的抑制创业板公司IPO泡沫的能力,但是这种能力的发挥有赖于风险投资者树立价值投资理念,也有赖于管理层对风险投资行业的引导和管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丹
文章通过研究GDP缺口时间序列数据,发现其具有和金融市场回报序列相同的统计特性,因此将金融风险度量技术——VaR技术扩展用以度量GDP风险值。由于房价泡沫会对宏观经济运行造成巨大的影响,通过度量GDP风险值发现在房价泡沫影响下,4到8季度后的风险值会被低估,12季度后恢复正常;而泡沫一旦破裂,造成的GDP风险和成本是巨大的,并且会引发长时间的经济衰退。因此,宏观政策制定者尤其是央行要考虑资产价格泡沫的影响,采取积极的政策响应,适当的采取金融约束来抑制泡沫的膨胀从而减少宏观经济风险。本研究立足中国市场特点,给出确定性建议,认为控制泡沫至关重要的在于前期融资、供需双方调节和整体市场的平稳。
关键词:
GDP缺口 VaR 房价泡沫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雪 龚飞 刘坤焱
金融危机往往伴随着资产价格繁荣和萧条的往复循环,探究资产价格泡沫在系统性风险累积中扮演的角色,具有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从跨部门视角出发,分别考察股市泡沫和房市泡沫对银行间系统性风险的影响。研究发现,我国在2006年12月—2007年12月和2015年3月—2015年6月存在正向股市泡沫,在2012年、2013年底、2015年和2016年以及2022年的多个阶段存在正向或负向房市泡沫。股市泡沫和房市泡沫的存续均会显著提升银行间系统性风险;银行资产规模的扩大和主营业务比率的提高有助于缓解银行间系统性风险。此外,个体银行的风险贡献和风险敞口受不同类型因素影响:银行的风险溢出度更多地受银行个体特征(如盈利能力)影响,而银行的风险接收度则更多地受宏观经济金融环境(如GDP增速、利率、通胀率以及投资占GDP比重)影响。本文研究揭示了资产价格泡沫与系统性风险间的因果关系,为系统性风险的影响因素识别提供了新视角。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