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99)
2023(3222)
2022(2677)
2021(2857)
2020(2413)
2019(5602)
2018(5658)
2017(10009)
2016(6110)
2015(6830)
2014(6836)
2013(6110)
2012(5847)
2011(5552)
2010(5873)
2009(5198)
2008(5225)
2007(4840)
2006(4362)
2005(3969)
作者
(16104)
(13549)
(13410)
(12864)
(8719)
(6365)
(6183)
(5285)
(5192)
(5131)
(4815)
(4725)
(4474)
(4279)
(4246)
(4165)
(4064)
(4044)
(3969)
(3958)
(3659)
(3455)
(3268)
(3266)
(3129)
(3103)
(3027)
(2970)
(2804)
(2746)
学科
(15497)
经济(15461)
管理(10687)
教育(9286)
(8721)
中国(7109)
(6718)
企业(6718)
(6363)
方法(5772)
理论(5496)
(4843)
数学(4566)
教学(4519)
数学方法(4389)
思想(4236)
政治(4001)
思想政治(3731)
政治教育(3731)
治教(3731)
德育(3703)
(3510)
(3452)
研究(3433)
业经(3358)
(3215)
农业(3124)
工作(2830)
(2821)
贸易(2820)
机构
大学(85234)
学院(77100)
研究(31604)
(24792)
经济(24071)
管理(23203)
科学(20448)
中国(20383)
理学(19762)
(19601)
理学院(19318)
管理学(18554)
管理学院(18391)
(16679)
(16621)
师范(16567)
研究所(15335)
教育(14712)
(14158)
师范大学(13664)
(13144)
北京(12846)
中心(12722)
(11949)
业大(11794)
(11394)
农业(11119)
(10124)
财经(9552)
技术(9427)
基金
项目(49361)
科学(38534)
研究(38513)
基金(33764)
(29581)
国家(29267)
科学基金(23894)
社会(22360)
教育(21015)
社会科(20873)
社会科学(20863)
(19415)
(17826)
基金项目(17352)
编号(16928)
成果(16820)
自然(14955)
自然科(14614)
自然科学(14607)
自然科学基金(14345)
资助(13547)
课题(13277)
大学(12032)
重点(11996)
(11315)
(11155)
(10364)
项目编号(10305)
(10286)
(9909)
期刊
研究(29439)
(29244)
经济(29244)
教育(27907)
中国(22707)
学报(16369)
大学(13515)
科学(13289)
(13089)
学学(10644)
农业(9132)
(8794)
管理(8497)
图书(7806)
技术(6246)
书馆(5752)
图书馆(5752)
高等(5712)
职业(5476)
(5204)
金融(5204)
财经(5154)
(5131)
(4995)
高等教育(4898)
(4527)
经济研究(4376)
(4304)
论坛(4304)
业大(4134)
共检索到1291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洪斌  
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史上,刘节是一位擅长先秦史、思想史和史学史的名家,同时也是一个风骨奇崛、坚守理性批判精神的现代知识分子。1923年至1926年,刘节在上海南方大学、国民大学接受近四年的哲学教育,大学阶段的社会活动、学术训练及著译作品等情况,在刘节研究中还属于比较薄弱的部分,而且夹杂不少谬误,一些重要的史事仍隐没于迷雾之中。刘节走进"十里洋场",适逢国共合作、鼓吹国民革命之际,他一度为激进的社会政治学说所吸引,阅读革命期刊,加入国民党,却没有参加此后的"五卅运动",而是成为一场校园学潮"驱江运动"的关键人物之一。他从满怀革命激情的知识青年,转向潜心治学的职业史家,经历人生中重要的转折,暂时化解了内心世界的认同危机。《儒家贵学考》《性相两轮论》《实证哲学概述》是他在沪上完成的著译作品,可以视作其最初治学的路标。青年时代浸淫于欧洲启蒙思想、实证主义哲学,以及对于学术与社会、政治等问题的思考,为他日后的治史活动及思想演变埋下重要的伏笔。这主要体现在:既为学术,也为理念的治学宗旨;兼具考据求实与哲学思辨的治史风格。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炎清  李太平  
答辩时间2011年5月大学生活动是大学生在学校教育环境中进行的有组织、有计划、有目的的实践活动,主要关注大学生在专业学习时间之外进行的活动,是课堂教育之外的社会实践活动。它具有主体性、目的性、专业性、临时性、整体性等特点。大学生活动是拓展学生知识、提高其实践能力和道德水平的重要渠道。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张文显  
大学生活是广大师生在校园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行为范式、联动模式、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的宏观样态,通俗地说,就是校风校貌、校园文明。大学生活是人生中非常宝贵和最为丰富的生活阶段,对于学生们来说也是未来社会生活的实际演练。现代大学生活既包括广大师生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方式,也包括广大师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金雁  
现代大学生活是现代大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现代社会大学与社会互动日渐密切的状态下,大学为完成自身的社会责任,自觉而系统构筑的主体的生活方式和作用于主体的环境氛围。它与现代大学制度、现代大学精神共同构成了现代大学的基本框架,其主题是促进主体的全面发展。民主性、创新性、先进性、开放性、和谐性是现代大学生活的主要特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刘国军  
网络社群开辟了德育工作的新空间,提高了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强化了德育工作的渗透性。可以基于网络社群平台来开展大学生活园区德育工作,其思路为建设网络德育队伍,做好典型案例分析,关注网络社群舆情,建立分析引导机制,营造健康园区环境,对接虚拟与现实,开发网络社群新功能,全方位开展大学生德育;其途径为完善生活园德育工作制度、组建生活园区德育工作队伍、研究生活园区网络德育典型案例、培养园区网络社群平台意见领袖。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盖凯程  
刘诗白教授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等诸多领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研究,提出了许多超前性、正确性的学术观点。如在政治经济学研究上主张拓宽范围,不但研究生产关系,还要研究生产力和经济运行机制,在研究方法上不但采用唯物辩证法,而且还采用历史的方法、归纳法、演绎法和数学方法;刘先生较早涉入所有制问题研究之"禁区",并明确提出了社会主义社会所有制结构的多元性、所有制形式的多样性、公有制具体形式的多层次性的"三性"观点,引起了很大的社会反响;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者之一,他"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提法被中共十四大正式采纳;在产权理论研究上,他主张构建市场机制,必须着眼于改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吴淑芳  戚业国  
答辩时间2013年9月知识经济时代,"创新"作为这一时代的主要特征渗入领域之广和影响程度之深,是人们无法否认的。人类社会发展已进入一个高度"知本"化的知识经济时代,一方面,知识成为经济长期增长的关键因素,另一方面,人才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世界范围内的竞争,主要反映在人的素质的竞争,在人的素质中,创新能力是根本的因素。人的创新素养发展成为当代新课题。这种趋势也影响了大学对人的创新能力培养的关注。在国内大学教育情境下,学生的创新素养发展的实际情况怎样?促进或抑制学生创新素养发展的方面分别有哪些,有待进一步考察和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唐仕钧  
传统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育人路径,运用更多的是一种"强输式"的育人模式。在育人路径的实施中,施教主体总是以主观价值的认知作为核心价值观培养的基本依据,而忽视对大学生主观趋向认知的必要关注。这样的现实必然造成核心价值观育人路径的错位,主要表现在核心价值观育人路径的主体性失落与当代大学生主体性需求间的错位,教师基于"旁观者"视角的核心价值观培养路径选择与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主观趋向认知选择的矛盾。因此,应以双向机制设计筑牢大学生核心价值观育人路径构建的制度基础,以良好的社会风尚引领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主观趋向认知实践路径的构建,以大学生的现实需要为出发点,促进大学生核心价值观主观趋向认知实践路径的构建。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文海  牧小霞  
大学生就业关系到每一个毕业生的切身利益与长远发展,它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文章从大学生就业体制、就业途径、就业去向等方面分析了大学生就业的基本情况,从职业理想、求职地域、起薪期望、专业对口四个方面调查了大学生就业的基本趋向,并分析了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以期为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提供有价值的依据。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劳伦斯·R·克莱因  冯晓明   王智勇  
麻省理工学院与哈佛大学并肩坐落在马萨诸塞州的坎布里奇,历来保持着非常紧密的校际关系。一所大学的学生可以到另一所大学去听课,还可以取得相应的学分。当然,也有许多学生只是利用这种良好的校际关系去旁听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和讲座,并不为了拿正式的学分。正是这种双学院的传统和做法造就了我与浦山(在美国称浦寿山)终生的友谊。 当时学校有许多课后讨论小组。我参加了麻省理工学院属下的一个小组,其中有个朋友建议我们把浦山包括在定期的非正式讨论中。我经常去听哈佛著名教授的课,而浦山也对其中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北京大学刘方棫教授是著名的经济学家。在他九十寿辰之际,其弟子刘社建撰写的《刘方棫学术思想评传》(以下简称《评传》)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这是学生对老师的祝贺,也是后生向前辈的致敬。《评传》共分六章,第一章是刘方棫的学术思想概要;第二章介绍了刘方棫在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探索;第三章和第四章分析了刘方棫对消费经济学的思考;第五章归纳了刘方棫在生产力经济学方面的创新;第六章是结语。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王崇良  余朝晖  
纵观张琪玉教授学术研究历程和治学道路,其学术研究分期及其研究特点非常明显。总体上可以分为两个时期:1952年至1976年为张琪玉学术研究的第一个时期,即为知识储备积累期。这一时期,张琪玉因形势或需要调动工作单位,其学术研究表现出研究重点随着工作单位变动而转移的特点;1977年至2017年为张琪玉学术研究的第二个时期,即为成果繁荣鼎盛期。这一时期,张琪玉学术研究涉及多个学科专业领域,形成了一个从检索效率的角度来研究各种文献检索方法的学派。其学术研究风格和学术研究特点主要表现在6个方面,即:注重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以及阶段性、系统性、突破性、结论性和前瞻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媛  
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下,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面临教学内容针对性弱、互动性缺乏、教学方法缺乏创新性、教学实践规范性缺乏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了高职院校人才的培养质量,应该受到重视。生活化的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解决现实困境,因此要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具象化、关注学生现实生活、提升学生精神生活质量、改变学生传统思维观念、培养学生科学的生活方式。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彭林  
《图书馆员:寻找命运之矛》是迄今为止第一部以图书馆活动为主题的电影,它突破了国内学术界对馆藏的认知边界,将图书馆收藏范围扩大到实物,并在此基础上关注图书馆价值、人才结构、技术手段、读者权利等热点问题,试图阐释图书馆本质,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教育价值。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蔡春驰  
近年来,高校的创业教育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并成为学校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环节。作为创业教育新趋势的内创业教育,以其崭新的教育视角和独特的培养模式,拓展了创业教育的研究广度和深度,有助于提升高校创业人才的综合素质,并在此基础上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层次,促进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