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05)
2023(1996)
2022(1666)
2021(1746)
2020(1440)
2019(3616)
2018(3596)
2017(6405)
2016(3624)
2015(4327)
2014(4418)
2013(4392)
2012(3743)
2011(3333)
2010(3508)
2009(3473)
2008(3858)
2007(3745)
2006(3516)
2005(3390)
作者
(10019)
(8134)
(7993)
(7741)
(5201)
(3757)
(3605)
(3163)
(3155)
(3035)
(2786)
(2735)
(2692)
(2613)
(2463)
(2432)
(2419)
(2391)
(2369)
(2333)
(2033)
(2011)
(1953)
(1920)
(1918)
(1787)
(1784)
(1736)
(1660)
(1552)
学科
管理(20988)
(15831)
企业(15831)
(15352)
(9054)
经济(9043)
(7096)
(7095)
(6890)
银行(6890)
(6110)
(5801)
财务(5782)
财务管理(5767)
企业财务(5443)
(5064)
制度(5063)
业务(4688)
方法(4438)
银行制(4205)
(3980)
经营(3832)
(3746)
决策(3468)
人事(3392)
人事管理(3392)
业经(3377)
计划(3343)
理论(3193)
教育(3057)
机构
大学(46739)
学院(46495)
管理(21631)
理学(15895)
(15765)
理学院(15725)
管理学(15629)
中国(15619)
管理学院(15494)
经济(15119)
(12008)
研究(11521)
(10991)
(9539)
(9391)
银行(9249)
(8731)
财经(7958)
(7911)
北京(7237)
公司(7181)
(7158)
中心(6761)
科学(6467)
(5961)
财经大学(5922)
(5672)
商学(5635)
商学院(5571)
人民(5493)
基金
项目(22285)
研究(17610)
科学(16783)
基金(15193)
(12227)
国家(12079)
科学基金(10828)
社会(9995)
社会科(9384)
社会科学(9379)
(8715)
教育(8562)
基金项目(8006)
编号(7841)
自然(7124)
(7049)
成果(6941)
自然科(6924)
自然科学(6924)
自然科学基金(6802)
资助(6642)
课题(5425)
项目编号(5341)
(4859)
(4808)
(4803)
(4635)
大学(4610)
重点(4596)
管理(4460)
期刊
(23821)
经济(23821)
研究(16353)
中国(13839)
(13090)
管理(12683)
(12175)
金融(12175)
教育(6719)
科学(5597)
学报(5393)
技术(4994)
会计(4822)
财经(4709)
大学(4584)
财会(4491)
(4122)
学学(4048)
(4025)
业经(3386)
图书(3366)
通讯(3272)
会通(3245)
(3190)
(3144)
企业(3144)
现代(3101)
(2941)
理论(2925)
商业(2707)
共检索到904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甲朋  魏悦  崔嵬  
刘晏是唐代一位杰出的理财家,他十分重视商业,积极倡行惠商政策,力主发展私营商业,并注重对商业经营的宏观调控和规范。刘晏的商业管理思想承其前,更启其后,对于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广章  
我国唐代中期的理财名家刘晏 ,在国家极端困难条件下 ,临危受命 ,办漕运 ,改革盐政 ,解决了当时京师粮食供应奇缺和国家财经匮乏的问题 ,为唐朝转危为安并由衰到兴奠定了物质基础。他的经济思想 ,有许多闪光之处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琳  
刘晏(约公元716—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理财家,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财政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承管仲、桑弘羊,下启王安石,对后代影响颇为深远,被苏轼誉为懂得国家大计的"有远见的理财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有名无实,加之宫廷骄奢和官吏侵吞,国家财政日趋拮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纳税人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黄娟  
刘晏是唐代最杰出的国家理财实践家,史称“国家财务管理的全能干才”。他将传统治生之学纳入国家财务控制系统,挽救了安史之乱后国家财务体系腐朽低能的局面,开拓了富国之学的新领域,其“富其国而不劳其民”、“任其才而得其人”的理财要旨为后世所传颂,成为研究唐代国家理财渊源流变的坐标。安史之乱以后,唐政权为了摆脱财务困境,不惜以各种骇人听闻的贪暴手段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琳  
刘晏(约公元716—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理财家,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财政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承管仲、桑弘羊,下启王安石,对后代影响颇为深远,被苏轼誉为懂得国家大计的"有远见的理财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有名无实,加之宫廷骄奢和官吏侵吞,国家财政日趋拮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纳税人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李玉环  
近来,笔者为研究中国财政史,在收集唐朝理财家刘晏的相关资料时,发现刘晏财政改革中的一些改革措施涉及管理会计方法运用方面的内容。对此,笔者拟谈一谈自己的认识和看法。一、刘晏其人刘晏(公元716~780年),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出身于普通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翁礼华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人们熟知的《三字经》中的刘晏是历史上著名的神童,其实比神童更了不起的是他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出生于曹州南华(今山东省东明县)的刘晏(公元718—780)少年勤学,才华横溢,名噪当时。七岁时被地方上选拔为"神童";八岁时逢唐玄宗封泰山,请神童作文,因献《颂》得官,授太子正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周原  
文章通过对唐中叶刘晏理财和杨炎两税法改革的回顾,认为以往研究者对刘晏和杨炎改革给予的正面评价需要再评价。刘晏所实施的以增强国营经济和提高国营经济效益的改革积极作用有限,在其死后其理财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两税法改革使得政府开支无法受到有效约束,改革后果是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文章提出,评价一项改革政策的好坏不能以"公"(国营)或"私"(民营)为标准,而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能以"新"或"旧"为依据,而是看其是否代表了广大百姓的利益诉求。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文素  宁方景  
本文对《管子》和《晏子春秋》中记述的社会保障思想和史事进行了较全面综述,并对二者从基本内容到相互关系进行了比较研究。提出:虽然管仲和晏婴都是齐国著名卿相,所处时代相隔几十年,两人治国思想前后有所继承,但社会保障思想和体系等并无直接继承关系,而是各具特色。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刘辉  
我今天演讲的主题是"人才、组织、思想",这三点都与人力资源工作相关.这三点并不是企业成功的全部因素,因为除此之外还有企业战t略的因素,但是这三个要素是附着在企业战略之上的,从这个意义上讲,人力资源从业者的工作或者是助纣为虐,或者是锦上添花。而人力资源工作要做到锦上添花,在战略既定的情况下加速组织和业务发展,就必须做好人才、组织、思想这三点。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钱理群  
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乡村建设中,晏阳初立足以民为本的价值信仰,推行平民教育与乡村改造实践。他认为,推进中国社会改造与发展的可持续的基础,在于培育思想觉醒、权利自主、组织化的新民,成为乡村改造的主体。而这又需要兼具现代科学知识与世界眼光的乡建人才到人民中间去。他所提出的人的建设问题以及在实践中创制的农村综合改造方案,不仅是平教运动与乡村建设的工作核心,也是今天的中国远未完成的事业。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德中  
泰罗创立的科学管理理论是20世纪初形成于西方的古典管理理论之一,但其是否隐含着人本管理思想?则有必要加以探讨。泰罗在创立和宣传科学管理理论时,虽然考虑了人的因素,表现出善良的愿望和理想,但实际运作中却走向了其愿望和理想的反面。因此,21世纪推行以人为本的管理,实属任重而道远。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吴翔明  张睫  
刘辰翁的文学思想丰富而深刻,藉由其文学创作与评点可知其大致表现为三个方面:其一,词与诗、文并重的文体观;其二,崇尚"自然"的创作、鉴赏观;其三,重刚健、赏素朴的风格论。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葛荃  
著名历史学家刘泽华先生著作等身,开创了中国政治思想史研究的"王权主义学派"。同时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等方面,均有知识创新。特别是提出了"王权主义"理论,用以作为对中国古代社会政治与思想的总体性概括,终成一家之言,在学术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刘泽华先生力主站在当下看传统,形成了以"反思"为旨要的治学理念。他的思想视界已然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知识解读,上升为政治哲学的高度。作为以学术为生命的历史学家,刘泽华先生具有鲜明独立人格和学术主体性,他的思想视界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良知的体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