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36)
2023(3160)
2022(2625)
2021(2731)
2020(2200)
2019(5178)
2018(5384)
2017(8869)
2016(5305)
2015(5772)
2014(5843)
2013(5569)
2012(5024)
2011(4163)
2010(4506)
2009(4258)
2008(4640)
2007(3915)
2006(3534)
2005(3226)
作者
(12541)
(10681)
(10454)
(10424)
(6432)
(4932)
(4810)
(4021)
(3967)
(3926)
(3627)
(3567)
(3540)
(3459)
(3447)
(3108)
(3099)
(3069)
(3062)
(2852)
(2743)
(2622)
(2497)
(2491)
(2439)
(2403)
(2363)
(2359)
(2140)
(2123)
学科
(20717)
管理(17691)
(14126)
经济(14095)
(13633)
(12912)
企业(12912)
财政(12300)
(9857)
(9591)
(7969)
财务(7967)
财务管理(7927)
企业财务(7571)
(7145)
中国(7034)
体制(6555)
教育(5520)
制度(5243)
(5243)
(4914)
(4382)
银行(4372)
(4371)
(4250)
地方(4184)
业经(4095)
税收(4083)
(4045)
(4041)
机构
学院(60642)
大学(60489)
(24262)
(23895)
经济(23673)
研究(23489)
管理(19482)
中国(19037)
理学(15465)
理学院(15310)
管理学(15100)
管理学院(14979)
财经(13527)
(13217)
科学(12916)
(12476)
(12157)
(11286)
研究所(10505)
(9969)
中心(9873)
财经大学(9578)
财政(9516)
(9420)
北京(9019)
(8528)
(8495)
师范(8444)
(8358)
(8106)
基金
项目(32747)
研究(27187)
科学(24253)
基金(21437)
(18378)
国家(18153)
社会(16038)
社会科(15056)
社会科学(15049)
科学基金(14733)
教育(13477)
(12958)
编号(11817)
成果(11575)
基金项目(10773)
(10737)
课题(9158)
资助(8739)
(8719)
自然(7962)
重点(7832)
(7805)
自然科(7725)
自然科学(7717)
(7588)
自然科学基金(7552)
项目编号(7446)
(7366)
(7354)
阶段(7337)
期刊
(34262)
经济(34262)
研究(27516)
(24971)
中国(20813)
教育(13637)
学报(9145)
(8698)
管理(8300)
(7987)
金融(7987)
财经(7820)
(7646)
财政(7646)
大学(7434)
科学(6791)
会计(6782)
(6721)
学学(6716)
经济研究(5767)
财会(5684)
农业(5277)
技术(5088)
(4953)
问题(4006)
业经(3975)
职业(3940)
通讯(3910)
会通(3896)
改革(3606)
共检索到11729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琳  
刘晏(约公元716—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理财家,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财政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承管仲、桑弘羊,下启王安石,对后代影响颇为深远,被苏轼誉为懂得国家大计的"有远见的理财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有名无实,加之宫廷骄奢和官吏侵吞,国家财政日趋拮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纳税人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曹琳  
刘晏(约公元716—780年),字士安,曹州南华(今山东东明县)人。他是中国历史上杰出的理财家,生活在唐代由盛转衰的特殊历史时期,其财政思想和改革措施,上承管仲、桑弘羊,下启王安石,对后代影响颇为深远,被苏轼誉为懂得国家大计的"有远见的理财家"。唐玄宗天宝年间,土地兼并严重、均田制遭到破坏,租庸调制有名无实,加之宫廷骄奢和官吏侵吞,国家财政日趋拮据。安史之乱后国家掌握的纳税人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马涛  周原  
文章通过对唐中叶刘晏理财和杨炎两税法改革的回顾,认为以往研究者对刘晏和杨炎改革给予的正面评价需要再评价。刘晏所实施的以增强国营经济和提高国营经济效益的改革积极作用有限,在其死后其理财政策的弊端日益显现。两税法改革使得政府开支无法受到有效约束,改革后果是进一步加重了百姓的负担。文章提出,评价一项改革政策的好坏不能以"公"(国营)或"私"(民营)为标准,而是看其是否有利于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也不能以"新"或"旧"为依据,而是看其是否代表了广大百姓的利益诉求。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翁礼华  
"唐刘晏,方七岁,举神童,作正字,彼虽幼,身己仕。尔幼学,勉而致,有为者,亦若是"。人们熟知的《三字经》中的刘晏是历史上著名的神童,其实比神童更了不起的是他是唐代著名的经济改革家和理财家。出生于曹州南华(今山东省东明县)的刘晏(公元718—780)少年勤学,才华横溢,名噪当时。七岁时被地方上选拔为"神童";八岁时逢唐玄宗封泰山,请神童作文,因献《颂》得官,授太子正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黄娟  
刘晏是唐代最杰出的国家理财实践家,史称“国家财务管理的全能干才”。他将传统治生之学纳入国家财务控制系统,挽救了安史之乱后国家财务体系腐朽低能的局面,开拓了富国之学的新领域,其“富其国而不劳其民”、“任其才而得其人”的理财要旨为后世所传颂,成为研究唐代国家理财渊源流变的坐标。安史之乱以后,唐政权为了摆脱财务困境,不惜以各种骇人听闻的贪暴手段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刘甲朋  魏悦  崔嵬  
刘晏是唐代一位杰出的理财家,他十分重视商业,积极倡行惠商政策,力主发展私营商业,并注重对商业经营的宏观调控和规范。刘晏的商业管理思想承其前,更启其后,对于今天也很有现实意义。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朝才  
改革行政是振兴财政的根本性措施王朝才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以来,围绕着振兴财政这一重大问题,理论界和实际工作部门的同志提出了许多有益的意见和建议。但是,笔者认为改革行政机构和行政工作运行机制,提高行政效率,是振兴财政的根本性措施。一、振兴财政的目标与任务...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广章  
我国唐代中期的理财名家刘晏 ,在国家极端困难条件下 ,临危受命 ,办漕运 ,改革盐政 ,解决了当时京师粮食供应奇缺和国家财经匮乏的问题 ,为唐朝转危为安并由衰到兴奠定了物质基础。他的经济思想 ,有许多闪光之处 ,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杨华  肖鹏  
20世纪90年代中期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来,日本地方财政状况逐步恶化,地方政府债务规模不断增大,甚至发生因"隐性债务"膨胀而导致地方财政破产的恶性事件。针对地方财政管理中存在的问题,2000年以来日本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力图重建地方财政。这些措施包括:引入"财政健全化"指标体系,力图早期诊断和化解财政风险;改革地方转移支付资金不足部分的补足方式,提高财政信息的透明度;加强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减少中央政府担保,实行多元化融资形式;在地方政府会计核算中部分引入权责发生制,加强对存量资产的管理;推行"三位一体"财政体制改革,充实地方财政;推行市町村合并,强化地方自治体间的联合等。本文综合考虑中日两国...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郭哲?  
近年来,各级地方财政部门紧扣改革发展主题主线,通过积极落实中央扶持政策、地方财政资金补助、轻税减费、出台破解融资难融资贵财政金融政策等措施,有效减轻企业实际负担,一定程度缓解了中小微企业发展困境,为中小微企业推进供给侧改革营造了有利的条件和环境。但毋庸讳言,地方财政在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上还存在事权重叠化、项目碎片化、资金分散化等倾向,以及不同程度地存在设项目、争资金、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是贯彻全面深化改革决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举措。2015年2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国有林场改革方案》和《国有林区改革指导意见》。3月,国务院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落实中央文件精神,全面启动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工作。中央财政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完善政策,加大投入,积极推进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一、支持开展国有林场改革试点国有林场和国有林区改革工作启动以来,2011年确定江西、湖南、河北、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贾康  于长革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2011年启动事业单位分类改革以来,内蒙古自治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按照"分类指导、分业推进、分级组织、分步实施"的工作思路,制订了区直和盟市事业单位分类目录,组织开展了全区事业单位实际分类,积极推进改革工作,高质量完成了第一、二阶段改革任务,基本完成了第三阶段配套改革任务。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何庆江  刘分龙  付剑茹  
目前,我国除了忽视地方高等教育收益的溢出效应以外,在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结构、监管、立法等方面也存在问题。因此,在以地方高等教育收益的溢出效应为依据推进我国高等教育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改革的同时,还必须建立和完善相关的配套措施,主要包括开辟多元的高等教育经费筹措渠道,选择合理的财政转移支付基本形式,建立健全的财政转移支付监督机制,制定完善的财政转移支付法律制度。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朱萍  
从计划经济时代起我国就形成了通过单边变动财政投资规模进行宏观调控的做法。自1998年以来启用的积极财政政策仍采用了以增加投资性支出为主的单边扩张性财政措施。该政策对保证GDP每年7—8%的增幅起到了主要作用,但也出现了我国经济增长过度依赖国债投资,扩张性财政政策难以淡出的问题。这在我国以往财政宏观调控中从未出现过,其原因是什么,我国的财政宏观调控是否应从单一措施向复合措施转化,这即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