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908)
2023(6110)
2022(4957)
2021(5016)
2020(3792)
2019(9056)
2018(9334)
2017(14601)
2016(9661)
2015(11123)
2014(11611)
2013(10264)
2012(9745)
2011(8752)
2010(9428)
2009(8008)
2008(8205)
2007(7595)
2006(6834)
2005(6347)
作者
(25483)
(21090)
(20841)
(20172)
(13451)
(10178)
(9733)
(8396)
(8094)
(8034)
(7267)
(7254)
(6997)
(6759)
(6748)
(6719)
(6594)
(6394)
(6225)
(6170)
(5638)
(5446)
(5153)
(5120)
(5092)
(4997)
(4793)
(4644)
(4496)
(4307)
学科
教育(21306)
(20989)
经济(20948)
管理(18140)
(15672)
中国(14040)
(12643)
企业(12643)
理论(11510)
(10667)
教学(10185)
(8263)
方法(6732)
(6699)
学法(5802)
教学法(5802)
业经(5758)
(5614)
农业(5495)
(5403)
研究(4975)
地方(4868)
学理(4829)
学理论(4829)
发展(4819)
数学(4784)
思想(4781)
(4694)
(4587)
数学方法(4579)
机构
大学(125198)
学院(121928)
研究(46503)
管理(32870)
(32559)
教育(31877)
经济(31227)
科学(29836)
(29821)
师范(29573)
中国(29434)
(29285)
理学(26843)
理学院(26288)
管理学(25324)
管理学院(25071)
(24471)
师范大学(24096)
(23394)
研究所(22088)
技术(20865)
中心(20181)
(19972)
北京(19586)
职业(19398)
(18546)
(18525)
(16819)
业大(16425)
农业(15435)
基金
项目(72090)
研究(61732)
科学(55430)
基金(44923)
(39090)
国家(38535)
教育(38334)
社会(32522)
(30682)
科学基金(30478)
社会科(30081)
社会科学(30073)
编号(29984)
成果(29037)
(28089)
课题(25072)
基金项目(22389)
(21902)
重点(18604)
资助(18146)
自然(17835)
项目编号(17552)
(17388)
规划(17371)
自然科(17347)
自然科学(17336)
自然科学基金(17009)
(16842)
(16815)
研究成果(15452)
期刊
教育(57589)
研究(47940)
(43101)
经济(43101)
中国(39866)
学报(20874)
(18463)
科学(17451)
大学(16673)
技术(16168)
(15654)
职业(15457)
学学(13577)
农业(12440)
管理(12244)
技术教育(10306)
职业技术(10306)
职业技术教育(10306)
图书(9738)
(9407)
金融(9407)
(8674)
论坛(8674)
(7415)
书馆(7383)
图书馆(7383)
(7256)
高等(6939)
业经(6887)
财经(6744)
共检索到20738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陆继锋  陈炳霞  吴明海  
作为中国共产党早期民族工作者之一,刘春先生毕生从事民族问题研究,参与了党和国家不同时期民族教育实践并形成了其教育思想。就当下和未来民族教育发展而言,深入研究刘春先生民族教育实践及其思想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何杰峰  周润年  
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喀巴大师,一生身体力行,践行佛教理想,通过讲经持戒、著书立说、收徒兴寺等教育实践对藏传佛教的上师地位、学修关系、学习保障和学习次第做了自己的理论表述,形成了系统丰富的佛教教育思想。这些佛教教育实践与思想促进了藏传佛教格鲁派教理教法思想体系的形成,影响了藏传佛教的寺院教育发展,并对当前转型时期的藏区现代学校教育具有诸多借鉴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姚乐野  王阿陶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陆继锋  陈炳霞  吴明海  
宗群是延安民族学院和中央民族学院的参与创办者和主要办学负责人。在长期的民族教育实践中,宗群不断总结民族院校办学经验,探寻民族教育发展规律,形成了其办学理念,对于当下民族院校发展和少数民族人才培养而言,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值得研究和借鉴。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伍若梅  纪晓平  杨晓菲  
倪波先生是我国图书馆学家。文章论述了倪波先生的生平、著述以及在图书馆学领域的学术思想。主要总结了倪波先生在20世纪中国图书馆学学科问题、理论图书馆学、未来图书馆学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几个方面的思想。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林伟连  许为民  
认为研究生教育国际化的要素包括教育观念国际化、人才标准国际化、教育市场国际化诸方面,主要途径是进一步发展留学生教育,积极开展合作培养,努力完善中外合作办学,大力推进课程国际化和师资国际化,在此基础上对国际化途径选择进行了初步探讨。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向荣  伏纲举  
詹姆斯·布莱恩特·科南特是美国20世纪中叶著名的科学家、政治家和教育家,他对大学中的职业训练及中等职业教育模式、课程、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论述蕴含着丰富的职业教育思想。在我国经济转型、失业加剧及大力推进职业教育的背景下,系统探究科南特的职业教育思想颇具现实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鹿存礼  陈鹏  
史奈登作为"社会效率"理论的倡导者,提出职业教育的"生产性"内涵,倡导独立职业学校系统的建立,并主张由兼通理论与实践的教师承担教学工作。史奈登职业教育思想推动了美国现代职业教育的产生,同时对我国当前职业教育的改革与发展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牛金成  
钟道赞是我国近代著名的职业教育家,翻译家。他主张设立专门的管理机构、委员会和专职人员负责职业教育管理与研究工作;设校及设科之前要广泛调查,便于实地练习,要通判筹划,经济合理,做到可持续性;课程"以适当技能为主体,专门知识次之,普通知识又次之",凸显实地教学练习;主张知识、技能与专业三者训练并进,对"有学识者辅以经验,有技能者佐以知识,同时以师范训练完成之";家事教育是女子必备教育,学校要与家庭、工厂三方合作进行教学;职业补习教育是续普通教育后的强制性义务教育。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金成  
江恒源是我国现代知名的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和职教社老一辈领导人,江恒源职业教育思想是其教育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索江恒源职业教育的本质观、办学观、课程观、教师观与职业指导观,旨在丰富近代职业教育思想,供职业教育史研究参考,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金成  杨英丽  
何清儒提倡职业教育是着重于职业生活的一种类型的教育,应具有一定的高低层次,其功能在于使职业生活与人生更加圆满;职业教育课程设置应突出实用性,彰显职业教育的本质属性;职业教育教材采用职业工作分析的方法编制;职业教育教学采用通过个人分析的因材施教及与实际工作相符的教学方法。何清儒的这些职业教育思想对我国当今的职业教育发展具有着重要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牛金成  
杨卫玉是我国近代著名职业教育家,他积极推进小学教育改革,倡导在小学进行职业陶冶,主张对不同年级采用不同的课程内容与教学方法,通过教育生活化和学校社会化的途径来实施职业陶冶;他倡导并推动女子职业教育发展,认为家事职业教育对民族复兴至关重要,主张扩大家事教育的范围,重视家事职业教育,培养"造就将来能支配家政,改进社会的女子";他还倡导军队职业教育,并在职业教育师资方面有着自己的理论建树。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达万吉  
本文辨析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下民族教育的价值立场和文化范式,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意识形态、意识生态、意识心态层面对民族教育的意义指向,提出新时代民族教育的发展实践应体现其共同体立场,在少数民族双语教育中形成"意识三态"的互动联结,增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内生动力;凝练各民族和中华民族共同的文化符号,体现和谐共生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生态;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心理场,培养兼具"公民意识"和"文化身份"的意识心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金富军  
周诒春是清华学校第二任校长,他热心教育,严格管教学生,通过在校期间施行的诸多改革,使清华在教学等方面得到稳定发展,清华学校的规模和许多优良传统基本由此形成,为此后清华学校快速发展并改办为大学奠定了重要基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王胆  
长期以来,我国少数民族特困地区都是我国扶贫攻坚工作的重点对象,这些地区大多自然环境恶劣且社会经济条件落后,一般的扶贫办法很难奏效。而从近几年民族地区扶贫的具体实践成果来看,在诸多的扶贫方式中,教育扶贫则是卓有成效且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手段。事实上,教育扶贫不但能够有效提升扶贫的质量,同时还可在立足地区经济发展需求的前提下为贫困地区的发展提供建设性的人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