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272)
- 2023(20358)
- 2022(17449)
- 2021(16316)
- 2020(13917)
- 2019(31995)
- 2018(31521)
- 2017(59786)
- 2016(32836)
- 2015(37023)
- 2014(36598)
- 2013(36085)
- 2012(32973)
- 2011(29568)
- 2010(29895)
- 2009(28109)
- 2008(27859)
- 2007(24719)
- 2006(21855)
- 2005(19995)
- 学科
- 济(136803)
- 经济(136636)
- 业(108029)
- 管理(104135)
- 企(95102)
- 企业(95102)
- 方法(63192)
- 数学(52106)
- 数学方法(51281)
- 农(39154)
- 财(39067)
- 业经(36973)
- 中国(36856)
- 贸(29898)
- 贸易(29881)
- 易(29110)
- 制(27027)
- 务(26932)
- 财务(26839)
- 财务管理(26781)
- 农业(26552)
- 学(25998)
- 理论(25865)
- 企业财务(25344)
- 地方(23970)
- 技术(23172)
- 和(22928)
- 银(20955)
- 银行(20915)
- 划(20856)
- 机构
- 学院(466798)
- 大学(463441)
- 济(191025)
- 经济(187043)
- 管理(182845)
- 理学(156770)
- 理学院(155138)
- 研究(152691)
- 管理学(152238)
- 管理学院(151411)
- 中国(119888)
- 京(99420)
- 科学(92340)
- 财(89698)
- 所(76763)
- 农(73129)
- 财经(71261)
- 江(70194)
- 中心(69605)
- 研究所(69089)
- 业大(65924)
- 经(64698)
- 北京(63344)
- 范(60108)
- 师范(59589)
- 经济学(57738)
- 农业(56995)
- 州(56863)
- 院(55448)
- 财经大学(52605)
- 基金
- 项目(304793)
- 科学(240163)
- 研究(226560)
- 基金(220701)
- 家(191023)
- 国家(189379)
- 科学基金(163377)
- 社会(142540)
- 社会科(135082)
- 社会科学(135048)
- 省(118467)
- 基金项目(115144)
- 自然(105245)
- 教育(105099)
- 自然科(102842)
- 自然科学(102817)
- 自然科学基金(100971)
- 划(99008)
- 编号(93592)
- 资助(92641)
- 成果(76547)
- 重点(68096)
- 部(67367)
- 发(64625)
- 课题(64456)
- 创(64248)
- 创新(59520)
- 国家社会(58487)
- 教育部(58314)
- 科研(57954)
- 期刊
- 济(214092)
- 经济(214092)
- 研究(140213)
- 中国(90546)
- 财(71879)
- 管理(71359)
- 学报(68545)
- 农(67405)
- 科学(64201)
- 教育(54741)
- 大学(52734)
- 学学(49358)
- 农业(46475)
- 技术(43401)
- 融(42786)
- 金融(42786)
- 业经(36005)
- 财经(35302)
- 经济研究(34538)
- 经(30415)
- 问题(28115)
- 业(26667)
- 贸(25281)
- 图书(24470)
- 技术经济(24383)
- 统计(23076)
- 现代(21487)
- 国际(21450)
- 理论(21351)
- 商业(21180)
共检索到7030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余宇新 张平
本文基于刘易斯模型的理论逻辑,从资本收益与劳动力工资变动相互联系的视角出发,利用大样本企业微观数据对我国刘易斯拐点问题进行了探讨。分析结果表明,我国经济的刘易斯拐点到来的特征并不明显,而当前出现的某些所谓刘易斯拐点特征,可能是诸多约束劳动力自由迁移的制度所带来的影响,因此认为刘易斯拐点已经到来的观点并不完全可靠,有必要对该问题展开进一步的深入探讨。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刘易斯拐点 工业企业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0年春节过后,我国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企业招工困难的情况。许多用工单位大幅度提高用工工资后,应征者依然寥寥无几,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无工可招、无人可用"的情况,这与2008年下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余宇新 张平
本文以新古典模型作为研究基准,从资本积累的视角对中国刘易斯拐点问题进行了实证研究,避免了当前研究思路与刘易斯模型不一致的问题,也避免了以部门分类特征搜集数据的困难,突破了以劳动力市场作为研究重心的研究思路。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我国的资本积累速度与人均资本量并不存在新古典体系所预言的负向关系,而是显著的正向关系,表明我国资本收益率还未进入到明显的下降趋势中,意味着刘易斯模型含义下的刘易斯拐点并未真正到来。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资本积累 新古典模型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衍
财政部2010年财政工作一项重要内容是要着力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支持提高城乡居民收入。与此同时,今年东南沿海地区发生的"民工荒"现象也引发中国专家和学者对"刘易斯拐点"以及提高居民收入等问题的热议。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熊金武
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1915~1991年)因对发展经济学作出首创性贡献,而于1979年与芝加哥大学的T.W.舒尔茨共获第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一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有限供给的假设,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也称两部门模型Dual-sector Model),用农村过剩人口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陷于低收入陷阱的原因,提出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作为走出陷阱、迈入现代化的出路。在他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发展中国家的经济结构由传统的农业部门和现代的城市部门构成(见下图)。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熊金武
威廉.阿瑟.刘易斯(William Arthur Lewis,19151991年)因对发展经济学作出首创性贡献,而于1979年与芝加哥大学的T.W.舒尔茨共获第十一届诺贝尔经济学奖。他于1954年发表的《劳动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一改新古典经济学关于劳动力有限供给的假设,提出了二元经济模型(也称两部门模型Dual-sector Model),用农村过剩人口作为发展中国家经济长期陷于低收入陷阱的原因,提出通过工业化和城市化吸收农村剩余人口作为走出陷阱、迈入现代化的出路。在他的二元经济模型中,发展中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过去的一年对在华跨国企业来说,是充满挑战的一年。从年初华南地区工潮和劳动争议频发到下半年员工离职率上升、劳动力短缺和劳动力成本大幅上升,几乎所有的美国商界巨头都难逃劳动力成本上升、合规要求增加和劳动力短缺的压力。很多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王成仁 查勇 景春梅
在工业化进程中,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的逐步转移,导致劳动力成本上升,劳动力由过剩转变为短缺,这一转折点即"刘易斯拐点"。"刘易斯拐点"的到来直接威胁中小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因此,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建议加大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力度;实施劳动力替代战略;完善用工制度,稳定员工队伍;强化资金支持,帮助我国中小企业顺利度过"刘易斯拐点"时期,成功实现转型升级。
关键词:
中小企业 刘易斯拐点 影响 对策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包小忠
刘易斯的二元经济模型①是早期发展经济学的重要理论基石之一,本文结合中国的现实对刘易斯模型做了改造,使其变成一个包括三个阶段的模型,在劳动力供给曲线表现为水平线之前还有一个阶段向右上方倾斜,如此,刘易斯模型就能够解释不久前中国出现的所谓“民工荒”问题。“民工荒”实际上是由于工资粘性造成的一种假象,刘易斯模型的基本思想并没有错误。对企业来说,提高农民工名义工资是解决“民工荒”问题的基本措施,本文也认为农民工工资提高是一件大好事,但部分没有能力提高工资水平的企业必须实施战略、战术的调整,甚至转进内地。
关键词:
民工荒 刘易斯模型 劳动力供给曲线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张中华 许璞
以往国内利用可计算一般均衡(CGE)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的文献,大多是假设中国处在资本充足、充分就业的"新古典主义"宏观闭合框架下,忽视了我国目前处于二元经济的客观事实。本文基于中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建立了一个"刘易斯"宏观闭合下的CGE模型,并利用该方法模拟了2008年末我国启动的政府投资(1.18万亿)对经济各个方面产生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政府投资将会在未来几年之内拉动实际GDP增长1.83%、提升总消费2.1%、社会总投资9.89%、进口额2.09%、出口额2.14%,同时将带来约1805万的新增就业机会。
关键词:
政府投资 二元经济 可计算一般均衡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朱晶 李天祥 李琳
本文从引起劳动供给条件变化的迁移成本角度对刘易斯转折点与工资上涨的关系进行探讨。分析认为,具有刘易斯转折点意义的工资上升必须同时满足两个条件:(1)必须是劳动力市场供求作用的结果,任何非劳动力供求因素变化本身导致的工资上涨都不代表转折点的到来;(2)必须是劳动力转移的结果,任何与劳动力转移无关的因素导致的工资上涨都不能作为判断转折点出现的标志。由迁移成本上升导致的"补偿工资上升"与具有刘易斯转折点意义的"工资上升"并不具有同样的性质。因此,在进行工资上涨与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是否到来的分析时,需要将这些引起迁移成本变化而与劳动力转移无关的因素加以分离,否则得出的结论很可能是有偏的。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庆华
通过相关统计数据分析,可以得到我国经济发展阶段已经达到或接近了刘易斯拐点,已出现用工荒和就业难的困境。通过运用劳动经济学相关知识和"刘易斯拐点"对"用工荒"这一大背景的研究,进而对于企业用工荒和大学生就业难这两个矛盾出现的深层次原因进行探讨,并找出其内在规律和解决的措施。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俞德鹏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贾先文 黄正泉
我国以前所出现的"民工荒"是一种劳动力泡沫,农民工"回流"是劳动力泡沫破灭的表现。从发展动态来看,我国农村潜在剩余劳动力数量相当可观。文章通过模型推算出"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时间还要往后推迟20多年。目前,劳动力仍然是我国的比较优势。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应制定相应的政策:针对不同时期的不同劳动力状况,采取动态的就业政策;根据"刘易斯拐点"在我国东中西部到来的时差,加大地区差别化政策力度,形成东西部产业级差梯度;实现产业结构有步骤的升级;促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进行实质意义上的转移。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农村剩余劳动力 民工荒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必达 张忠杰
本文利用1997—2012年中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两部门经济数据,构建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使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探讨我国刘易斯拐点及所处阶段。经验观察认为我国总体上还是处于刘易斯第I阶段,而农村劳动力工资性收入上升,预示着我国已越过刘易斯第1拐点,进入刘易斯第II阶段;而实证模型分析认为在1997—2004年无论是全国还是局部区域均越过了刘易斯第1拐点,但2005—2012年各区域又返回到刘易斯第I阶段。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东中西部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效果不同。模型结论认为传统部门剩余劳动力依然存在,现代部门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潜力还未完全发挥,政府需要采取措施,引导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