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194)
- 2023(11967)
- 2022(9718)
- 2021(8855)
- 2020(7128)
- 2019(16269)
- 2018(16079)
- 2017(30399)
- 2016(16320)
- 2015(18649)
- 2014(18743)
- 2013(18614)
- 2012(17714)
- 2011(16509)
- 2010(16651)
- 2009(15314)
- 2008(15435)
- 2007(13673)
- 2006(12629)
- 2005(12075)
- 学科
- 济(82246)
- 经济(82169)
- 业(39896)
- 管理(39322)
- 中国(29080)
- 企(28717)
- 企业(28717)
- 方法(27280)
- 贸(24149)
- 贸易(24130)
- 易(23410)
- 农(23335)
- 数学(23089)
- 数学方法(22937)
- 地方(22552)
- 业经(18658)
- 农业(15632)
- 制(14854)
- 融(14665)
- 金融(14665)
- 发(14582)
- 银(14579)
- 银行(14559)
- 财(14404)
- 行(14267)
- 学(14129)
- 环境(12105)
- 地方经济(12056)
- 发展(11389)
- 展(11362)
- 机构
- 大学(242593)
- 学院(241684)
- 济(114506)
- 经济(112568)
- 研究(96913)
- 管理(84976)
- 中国(75045)
- 理学(71056)
- 理学院(70169)
- 管理学(69153)
- 管理学院(68695)
- 科学(54566)
- 京(53936)
- 所(50030)
- 财(49880)
- 研究所(44990)
- 中心(41843)
- 农(40054)
- 财经(38880)
- 经济学(37137)
- 江(36899)
- 北京(35600)
- 经(35425)
- 院(34701)
- 范(34019)
- 师范(33708)
- 经济学院(33441)
- 业大(31338)
- 农业(31055)
- 州(29808)
- 基金
- 项目(151570)
- 科学(119671)
- 研究(114423)
- 基金(110011)
- 家(96220)
- 国家(95428)
- 科学基金(79881)
- 社会(75428)
- 社会科(71649)
- 社会科学(71637)
- 省(56367)
- 基金项目(56164)
- 教育(51054)
- 划(48366)
- 自然(47073)
- 自然科(45986)
- 自然科学(45976)
- 资助(45676)
- 自然科学基金(45189)
- 编号(45160)
- 发(39513)
- 成果(38398)
- 重点(35170)
- 部(34835)
- 发展(32800)
- 国家社会(32712)
- 课题(32708)
- 展(32277)
- 中国(31451)
- 创(31057)
- 期刊
- 济(134935)
- 经济(134935)
- 研究(83400)
- 中国(54895)
- 农(39251)
- 学报(35261)
- 财(34980)
- 管理(34592)
- 科学(34317)
- 融(28478)
- 金融(28478)
- 教育(28213)
- 大学(27318)
- 农业(27258)
- 学学(25286)
- 经济研究(23723)
- 业经(21357)
- 贸(21209)
- 技术(19949)
- 国际(19940)
- 财经(19764)
- 问题(19397)
- 经(17356)
- 世界(16892)
- 业(15609)
- 技术经济(12082)
- 图书(11505)
- 商业(11463)
- 坛(11312)
- 论坛(11312)
共检索到39601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徐晓红 荣兆梓
利用CHIP数据,运用基于回归方程的不平等分解方法,本文发现,劳动者所处地区、所工作行业、性别等机会不平等因素对收入差距的贡献超过40%。工具变量法的回归分析还表明,由于家庭背景差异,贡献率最高的教育回报背后也存在着机会不平等。本文的政策含义是,为了缩小收入差距,消除社会不公,政府应该努力给每个人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
关键词:
收入差距 机会不平等 贡献率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杨继军 范从来
本文以刘易斯二元经济为切入点,在比较优势理论框架下,阐释了劳动力禀赋的阶段性变化对外贸发展转型升级的影响。"标准结构法"显示中国农村中仍然沉淀着15%左右的剩余劳动力,"民工荒"的实质是"结构荒",刘易斯拐点的到来仍需时日。未来几年依靠劳动力优势参与国际分工、纾解就业难题的基本格局不会发生根本性改变。实证结果表明中国的出口商品结构正在由初级产品、劳动密集型产品向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转换,贸易品技术含量不断提升,出口商品结构较好地"响应"了包括劳动力要素在内的资源禀赋的蝶化。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钟永杰
伴随着以知识经济和技术创新为主导的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国际贸易对每个国家经济的引擎作用不可同日而语,国际市场竞争变得愈加激烈,其形式、内容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长期指导我国外贸战略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已不再适应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变化,制约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因此,我国应逐步淡出比较优势战略,而选择以竞争优势为主导的贸易发展战略。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要素密集型 竞争优势战略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张晓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按照比较优势理论参与国际分工和贸易,出口规模不断扩大,出口商品结构也持续改善。但是,仅仅按照由资源禀赋所决定的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并不能给我国带来持久的贸易利益,相反还极易陷入“比较优势陷阱”,出现“贫困化增长”的局面。因此,根据比较优势的动态变化,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比较优势,扶植战略性产业培育竞争优势,是我国外贸发展战略的现实选择。
关键词:
比较优势 比较优势陷阱 外贸发展战略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冯华 雷娟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实现了历史性飞跃,比较优势理论在我国对外经济的发展中起了重要的指导作用,但波特提出的鼓励创新,倡导竞争,发展科技的竞争优势理论,更符合当今以科技推动经济增长的新经济时代,对于我国制定对外贸易策略更具现实意义。我国应该积极的并在竞争优势的基础上调整我国的外贸发展战略:一方面通过改造传统产业,强化比较优势实现竞争优势;另一方面通过发展开放型经济培育国际竞争优势。
关键词:
比较优势 竞争优势 外贸发展战略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佟家栋 周燕
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并非单向和线性的,而是由城乡相对实际收入导致的此消彼长过程。"民工荒"现象是在出口波动、农产品价格提高、城镇生活成本上升和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等综合影响下出现的就业市场摩擦性现象,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或中国剩余劳动力即将消失。理论测算表明,中国仍存在近1亿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二元经济转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并未改变。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张二震 马野青 徐忠
发展概况 江苏省是中国经济发达的省份之一,也是较早实行外向型经济发展战略的地区。以发展外贸、吸引外资为主要形式的外向战略的实施,充分发挥了江苏省的资源、劳动力等优势,在参与国际经济循环中获得了比较利益。对外经济贸易的迅速发展,对江苏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起了重要作用。进入90年代以来,江苏省的对外贸易发展速度加快,进出口结构进一步优化。1981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方
国际贸易理论认为比较优势是动态发展的。文章对东北地区外贸的发展滞后、在全国的份额下降、对区域经济的贡献减弱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主要是受资源、技术投入、投资经营环境与外部环境等因素的制约。最后探讨了如何立足动态比较优势,促进东北地区外贸发展的主要措施。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林毅夫 孙希芳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扬 陈莹
1978年以来,中国依靠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的双轮驱动,充分利用人口红利和劳动力充裕的比较优势,创造了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的奇迹。2008年以来,在国内外经济格局大调整的背景下,支撑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部分生产要素正在发生变化。如何在经济转型的关键时期妥善解决要素禀赋变化对中国经济增长的负面影响无疑是未来一个时期内政府所面临的严峻问题。从刘易斯拐点理论入手,通过分析人口红利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根据中国现有的人口结构和未来发展趋势,得以从谋求经济健康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提出相关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人口红利 人口转变 经济增长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安宇宏
2010年春节过后,我国沿海地区不同程度地出现了企业招工困难的情况。许多用工单位大幅度提高用工工资后,应征者依然寥寥无几,一些企业甚至出现了"无工可招、无人可用"的情况,这与2008年下半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科
针对我国目前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转换及比较优势退位问题,本文认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在目前的出口贸易中占据主体地位,其原因主要是由我国国内经济的二元化结构所决定的,因此应当继续遵循自己的比较优势来发展经济和贸易。当资本积累的边际效用下降到一定程度后,优化劳动力就成为促进劳动密集型产业走上效益化增长道路的重要手段,并提出可能的政策性建议,包括提高人力资本水平、生产地区转移和降低制度成本等。伴随着劳动密集型产业工资率上涨,最终达到增强本国产业和贸易竞争优势的目的。
关键词:
二元化经济 比较优势 劳动密集型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黄晖
建立在外生比较优势基础上的中国外贸进出口格局和增长方式,在全球经济衰退以及伴随而来的贸易保护主义冲击下,已受到严重的影响。面对目前新的国际经济背景,中国外贸结构及增长方式应着眼于动态的内生比较优势,依据自己的经济发展水平调整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比较利益结构,促使比较优势转化为竞争优势。而转换的关键是技术的创新。以技术进步促进贸易结构的调整必须立足于我国各区域的比较优势,具有不同技术水平和要素结构的区域适宜采用不同的技术革新方式,通过多元化的技术创新模式促进外贸结构调整。
关键词:
比较优势 规模经济 不完全竞争 技术进步
[期刊] 国际贸易
[作者]
霍建国
传统国际贸易理论的两个主要层次是比较成本理论和要素禀赋学说。按照比较成本理论,各国应致力于生产比较优势的产品,在国际交换中换取其相对劣势的产品,以提高本国福利;按照要素禀赋学说,各国应出口那些使用本国密集要素的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朝继
在经济增长过程中,只有技术变迁的方向与本国资源禀赋相一致,才能促进经济的持续增长。近30年来,中国充分利用剩余劳动力的优势,推进非熟练劳动力增进型技术进步,促进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研究表明,中国劳动力供给由无限向有限转变,"刘易斯拐点"临近,传统增长模式日渐式微;在国际分工中比较优势,将向更具技术密集度的产业转移。在此背景下,中国技术进步的方向应由非熟练劳动力增进型技术进步向熟练劳动力技术进步转变;同时,避免向资本增进型技术进步转变,提高劳动报酬占GDP份额。
关键词:
技术选择 人口转变 增长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