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883)
- 2023(7189)
- 2022(6018)
- 2021(5173)
- 2020(4316)
- 2019(10349)
- 2018(9960)
- 2017(19120)
- 2016(9717)
- 2015(10642)
- 2014(10947)
- 2013(11049)
- 2012(10718)
- 2011(10043)
- 2010(10440)
- 2009(9814)
- 2008(9602)
- 2007(8645)
- 2006(8167)
- 2005(7756)
- 学科
- 济(69505)
- 经济(69458)
- 管理(25212)
- 方法(21799)
- 业(21136)
- 数学(17973)
- 数学方法(17770)
- 地方(17578)
- 企(17084)
- 企业(17084)
- 贸(16352)
- 贸易(16341)
- 易(15862)
- 中国(14499)
- 学(13434)
- 地方经济(12622)
- 业经(11960)
- 农(11606)
- 财(9923)
- 理论(9374)
- 关系(9066)
- 融(8468)
- 金融(8468)
- 制(8275)
- 经济学(8153)
- 农业(7963)
- 和(7826)
- 环境(7746)
- 出(7135)
- 体(7134)
- 机构
- 大学(156111)
- 学院(152200)
- 济(80755)
- 经济(79446)
- 研究(59078)
- 管理(54461)
- 理学(46277)
- 理学院(45702)
- 管理学(44912)
- 管理学院(44594)
- 中国(43873)
- 财(35254)
- 京(32872)
- 科学(31028)
- 所(29527)
- 财经(27533)
- 经济学(27369)
- 研究所(26248)
- 经(24952)
- 中心(24421)
- 经济学院(24301)
- 江(23256)
- 北京(21342)
- 院(20948)
- 范(20547)
- 师范(20437)
- 财经大学(20216)
- 农(20209)
- 州(18014)
- 业大(17433)
- 基金
- 项目(91322)
- 科学(72463)
- 研究(68498)
- 基金(68267)
- 家(58682)
- 国家(58256)
- 科学基金(49464)
- 社会(47183)
- 社会科(44909)
- 社会科学(44899)
- 基金项目(34500)
- 省(32828)
- 教育(30642)
- 自然(28802)
- 资助(28530)
- 自然科(28139)
- 自然科学(28131)
- 自然科学基金(27624)
- 划(27517)
- 编号(26096)
- 成果(22563)
- 部(21249)
- 发(21158)
- 重点(20887)
- 国家社会(20768)
- 教育部(18981)
- 人文(18329)
- 课题(18279)
- 创(18064)
- 发展(17978)
共检索到2526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徐毅
本文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框架下构建了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增长模型,重新阐释了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理论的思想。本文分析表明,刘易斯二元经济增长模型实际上是一个AK模型,这一点是以几何图示给出的刘易斯模型所无法揭示的。另外,劳动力无限供给所形成的微观机制上的AK类型的持续增长,也被现代经济增长理论所忽略。
关键词:
刘易斯模型 AK模型 跨期决策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周燕 佟家栋
"民工荒"和工资上涨现象引起较多关于"刘易斯拐点"的争议。本文从开放经济与二元经济关系的视角出发,指出中国的二元经济转型是城镇化、工业化和经济开放过程的并存。同时,中国的刘易斯拐点仍未到来,工资差距仍在行业和地区间存在,并吸引剩余劳动力向东部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制造业和服务业转移。而外部冲击、城镇化和工业化不匹配等现象的存在,是造成剩余劳动力与"民工荒"现象并存的主要原因。基于284个地级市宏观层面数据的实证分析支持上述结论。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陈勇兵 陈宇媚
贸易增长的二元边际是对贸易流量的结构性分解,深入剖析二元边际的结构、作用机制和影响因素对理解贸易增长的性质、福利含义以及贸易政策的制定等贸易实践都具有指导意义。本文从以下四个方面归纳和评述已有的研究成果:(1)在对二元边际的概念界定进行整理;(2)总结关于测度二元边际结构的经验研究;(3)二元边际对贸易福利的作用机制;(4)影响二元边际的因素分析。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总结和评述,指出发现国内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研究拓展的方向。
关键词:
扩展边际 集约边际 贸易福利 贸易成本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范广垠 王天营
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给出了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路径,但是,这个发展路径是有条件的。从资源环境的视角,对刘易斯二元经济发展模式的条件进行了分析,提出应通过大力发展产业链环上的产业破解中国二元经济发展中遇到的资源环境制约问题。
关键词:
发展模式 二元经济 资源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圣华 朴银哲
本文根据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分析东北三省的劳动力市场变化。利用1978年~2009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估计东北三省的农业生产函数,之后利用计量分析结果估算农业劳动力的边际生产力,并与农村部门的生存水准进行比较,最后再估算出农村剩余劳动力。分析结果表明,在东北三省当中吉林省接近刘易斯的转折点,辽宁省和黑龙江省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远没有到刘易斯的转折点。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A·格比 J·B·耐特 R·H·萨伯特 陆昂
本文是英国几位经济学家近期合成的力作。文中既运用了“公共选择”学派的寻租理论,又对发展中国家公共部门的就业理论进行了实证性的分析,同时丰富和发展了刘易斯的发展模式。这一研究成果,对我国这样一个以公有部门就业为主体的发展中国家来说,无疑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洪勇
中国经济由二元模式向一元模式转变过程中必然会面临刘易斯拐点问题。文章对中国的刘易斯拐点异象给出了一个理论说明,解释了"民工荒"与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并存现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劳动生产率的人力资本差异。本文还指出中国三十多年来之所以能通过高投资驱动经济增长主要是得益于充裕的人口红利,近几年,"民工荒"使得从表面上看人口红利行将消失,但是实际上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是潜在的巨额人口红利,应最大限度地加以利用,本文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将潜在人口红利转化为现实人口红利的措施,并指出短期内在无法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条
关键词:
刘易斯拐点 人口红利 经济增长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严剑峰
国防支出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到底如何、怎样安排国防支出才能有利于国防和经济建设,这是国防经济学必须回答的基本问题。文章在一系列假设前提下,构建了一个简单的数学模型,描述了经济总量制约国防支出、国防支出又反作用于经济增长的内在机理,并通过数字模拟比较了三种国防支出战略对于经济增长和国防资本积累的不同影响,对现实中的很多问题给予了解释,得出了一些有意义的结论。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万璐 王颖
二元边际研究是源于微观经济学的结构性分解方法,将该方法用于国际贸易分析,对贸易流量进行集约边际与扩展边际上的分解,有助于深刻理解贸易变化的内在结构、决定机制、各种影响因素及福利效果,从而可以为现实贸易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和指导。文章从理论根源、概念提出与发展、二元边际的决定因素以及二元边际的实证检验四个方面综述代表性文献,指出该领域的研究重点、难点、研究前沿以及不足。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陈雪原
长期以来,在"共同共有"的农村集体产权制度下,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时无法对集体资产进行有效处置,只能以劳动力身份转移到城市,难以跨越市民化的高成本门槛。加之城乡二元土地制度下,对农村集体土地利用的歧视导致集体土地利用低效,集体资产规模不能得到快速增长。本文认为,加快农民市民化进,完成农村社会结构转型的历史任务,当务之急是让农民"带资进城"。为此,本文把农村集体土地要素纳入刘易斯二元模型,在一般均衡框架下同时研究劳动力市场与土地市场的变化,提出—般均衡框架下的"双刘易斯二元模型"假说。本文分析发现,在转型经济中,不仅劳动力供给存在刘易斯转折点,农村集体土地供给也存在一个由充裕到稀缺的转折性变化。最...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佟家栋 周燕
中国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并非单向和线性的,而是由城乡相对实际收入导致的此消彼长过程。"民工荒"现象是在出口波动、农产品价格提高、城镇生活成本上升和城乡劳动力流动障碍等综合影响下出现的就业市场摩擦性现象,并不能说明刘易斯拐点的到来或中国剩余劳动力即将消失。理论测算表明,中国仍存在近1亿人的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其二元经济转型仍是一个较长的过程,以劳动密集型产业为比较优势的经济发展格局并未改变。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孟令国 王清
本文从人力资本、储蓄与投资、制度创新三个层面研究了二次人口红利的实现与经济持续增长的关系。通过改进的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索洛增长模型,对中国31个省市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运用系统GMM估计方法对实现二次人口红利的影响因素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验证。结果表明:人口老龄化并不必然导致经济衰退;人力资本、储蓄率对经济增长有正面影响;初始人均GDP对经济增长有负面影响,说明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出现条件收敛;人口增长率、劳动参与率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并不十分显著。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宋艳菊
通过对刘易斯转折点理论与测度方法的研究,本文剖析了其争论产生的实质,认为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争论形成的根源具有特殊性,只有追溯刘易斯转折点本源,厘清刘易斯第一转折点(短缺点)和第二转折点(商业化点),并根植于中国二元经济转型背景,对模型的假设条件和设定形式给予适当修正,还原研究对象的本质特征,才能建立合理的、准确的刘易斯转折点的判断标准。
关键词:
刘易斯转折点 二元经济 民工荒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曹斌
二元经济理论是发展经济学中非常著名,也比较重要的理论。但这个经济理论是有缺陷的理论,这表现在其赖以建立的基础并不坚实,其分析的逻辑存在漏洞,其使用的概念极为含糊,以及这个理论很难被应用到实践中去。正是理论上的缺陷以及在发展中国家实践中的失败,最终使得这个理论退出了发展经济学的主流。试图对二元经济理论的这些缺陷进行探讨。
关键词:
二元经济 剩余劳动力 刘易斯转折点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勇
鉴于近年来我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停滞,本文在一个逻辑自洽的理论分析框架下探讨了资本非农化倾向与二元经济差距之间的门槛关系,研究结果发现:(1)当经济尚未跨过刘易斯拐点,农业部门存在着大量的剩余劳动力时,资本非农化倾向将引起二元经济差距较大幅度的降低;(2)当经济跨过(或接近)刘易斯拐点,农业部门的剩余劳动力不断减少时,资本非农化倾向对与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促进作用将逐渐降低。在此基础上,本文还利用1978-2013年的省际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很好的证实了上述逻辑。最后为本文的结论性述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一个描述科技文献增长规律的新模型
论城乡土地要素流动对二元经济结构转换的影响——基于中国国情对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的修正
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我国城乡一体化发展——以模型的局限性为分析视角
经济增长的制度分析:刘易斯与诺思比较
“刘易斯拐点”的一个理论证伪——基于产品市场的视角
人力资本生成机理:一个数学描述模型的理论思考
中国的“刘易斯转折点”到了吗——一个综述研究
经济权力与工资水平的博弈:“民工荒”的一个解释——兼论“刘易斯模型”的改造
论中国经济发展与通货膨胀共存型式——又论刘易斯二元经济模型与中国经济的关系
中国各省区二元经济结构转化的同步性:一个实证研究——兼论地区经济结构转变与经济增长差距的关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