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456)
2023(6638)
2022(5594)
2021(5003)
2020(4035)
2019(9157)
2018(8965)
2017(17676)
2016(9491)
2015(10632)
2014(10845)
2013(10591)
2012(10376)
2011(9717)
2010(10301)
2009(9674)
2008(9467)
2007(8672)
2006(8245)
2005(7719)
作者
(27473)
(22964)
(22946)
(22116)
(15064)
(10758)
(10436)
(8836)
(8786)
(8463)
(8032)
(7732)
(7551)
(7443)
(7400)
(7176)
(6899)
(6672)
(6623)
(6393)
(6063)
(5554)
(5543)
(5442)
(5312)
(5231)
(4993)
(4888)
(4650)
(4498)
学科
(63114)
经济(63067)
管理(26989)
(23070)
(17848)
企业(17848)
地方(17489)
方法(17328)
数学(15361)
数学方法(15181)
中国(13663)
地方经济(12609)
(12286)
(10992)
业经(10829)
(10387)
(9401)
(9148)
(8498)
贸易(8492)
(8199)
金融(8199)
(8163)
农业(8159)
环境(7915)
(7707)
银行(7703)
及其(7653)
(7511)
经济学(7330)
机构
学院(146766)
大学(145569)
(75682)
经济(74256)
研究(55398)
管理(53473)
理学(44714)
理学院(44228)
管理学(43638)
管理学院(43339)
中国(42034)
(34231)
(29899)
科学(29195)
(27780)
财经(26200)
经济学(24726)
研究所(24640)
中心(24164)
(23617)
(23564)
经济学院(21812)
(19660)
北京(19640)
师范(19543)
(19399)
(18994)
财经大学(18951)
(18206)
科学院(16161)
基金
项目(85256)
科学(67586)
研究(66786)
基金(61369)
(51535)
国家(51071)
社会(44501)
科学基金(43647)
社会科(42179)
社会科学(42170)
(32466)
基金项目(30498)
教育(30063)
编号(26879)
(26842)
资助(26537)
自然(24897)
自然科(24278)
自然科学(24273)
自然科学基金(23828)
成果(23580)
(20607)
课题(19627)
(19548)
重点(19072)
国家社会(18352)
发展(17874)
(17736)
(17609)
教育部(17201)
期刊
(95995)
经济(95995)
研究(53789)
中国(28505)
(24922)
管理(22084)
(17966)
(17820)
金融(17820)
科学(16696)
经济研究(16600)
学报(16267)
教育(15505)
财经(14143)
大学(13296)
技术(13215)
业经(13101)
学学(12499)
(12394)
农业(12019)
问题(12006)
(10166)
国际(9233)
技术经济(9167)
世界(9037)
统计(8480)
经济问题(7699)
(7378)
经济管理(7331)
改革(7239)
共检索到2418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荣  
本文将刘少奇的过渡思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了比较研究,发现两者不仅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历史命运也大体相似,在实践过程中都很快中断了。作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毅武  
刘少奇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组织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刘少奇曾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真知灼见,形成了极富特点的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毅武  
刘少奇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组织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刘少奇曾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真知灼见,形成了极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历史地熔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且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费菊瑛  
刘少奇建国初期的经济思想 ,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建设部分在脉络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 ,重新认识刘少奇经济思想理论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国华  
毛泽东、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新中国建立之际都特别关注中国的合作化事业。但是 ,他们的合作化发展战略思想存在着三大不同 :刘少奇主张优先发展消费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 ,免除商人的中间剥削。而毛泽东偏爱生产合作社 ,几乎不提或很少提到消费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 ;刘少奇主张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而毛泽东则主张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毛泽东主张立即全面实行合作化 ,消灭个体经济和富农经济 ,而刘少奇认为全面推行合作化的时机并没有到来 ,不能立即消灭个体经济和富农经济。他们产生不同意见的原因有三点 :①对合作社的具体内容和前提条件理解不同 ;②对农民阶级特性认识不同 ;③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不...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连成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作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首次尝试,不仅以其不朽的业绩载入历史史册,而且至今仍放射着真理的光辉.在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重温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我们仍会得到许多教益和启示.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主要有: (一)实行粮食税.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宁在《论粮食税(新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殿平  
刘少奇同志关于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宗旨及办社原则的论述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合作社经济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 ,供销合作社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必须从政策、法律等方面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开学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利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他关于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理论为党和新中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关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剥削、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利于国计民生、以利于工人生活的改善、以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等一系列重要而独创性的见解,不仅对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而且丰富和充实了毛泽东思想宝库,也给我们今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启珍  
和平的经济竞争是刘少奇在 2 0世纪 40年代末提出来的 ,是他本人革命转变战略——通过和平的经济竞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它的中心 ,是用经济的办法而不用行政的办法 ,通过市场竞争 ,解决新民主主义经济内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这一设想中 ,刘少奇提出了许多非常有创造性的思想。这一设想是对毛泽东和平的革命转变战略总构想的重要补充。它对于革命的转变和新中国的建设 ,乃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韩玉军  
克林顿的新经济政策涵盖了美国最主要的经济问题。 (一)提出以增税和减少福利开支来实现削减联邦财政赤字,克服宏观经济结构失衡的目标。若能实现这个目标,赤字在GNP中的比重会由原来的54%下降到本世纪末的大约2.5%。 (二)提出了公平负担的原则,即把增税的主要部分放在富人身上。克林顿的增税方案,对中等收入的家庭增加了一些负担,但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朱显平  
1992年,俄罗斯经济陷入更加困难的境地,生产裹足不前,物价飞涨,货币严重贬值,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俄罗斯经济发生困难的原因,有许多不同看法。我们认为,1992年俄罗斯经济继续恶化是与政府决策失误分不开的。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福兴  
韩国新政府以“新韩国建设论”作为其内外政策的总纲,主张在政治上建设“清廉的政治、强有力的政府”,在经济上实现各地区均衡发展和稳定物价,在南北统一问题上既保持接触又继续“施加压力”,在对外关系上维持韩美安保体系,以韩美、韩日关系为基轴加强同中国、俄罗斯的合作关系。而其“新政”的中心仍是经济建设。新政府执政后推行了一系列经济稳定增长的政策,提出“全面调整,突破现状,开创新局面”的经济发展方针,以求实现“第二次经济腾飞”。但是,韩国新政府在实施政治革新、突破经济困境、实现南北和解的进程中仍面临不少难题,前景不容乐观。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朱英  
晚清时期清政府推行新经济政策既有决策过程中的失误,也有实施过程中的缺陷;有的是客观条件与环境的限制所致,也有系主观认识偏差所造成。同时,还包括清政府不断增捐加税的恶劣影响。这些均与清政府封建专制政权的性质有着直接和必然的联系。因此,晚清的新经济政策虽然产生了许多值得肯定的积极作用,却不可能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摆脱帝国主义的束缚,真正获得健康、顺利、迅速地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