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427)
- 2023(10870)
- 2022(9589)
- 2021(8907)
- 2020(7405)
- 2019(17127)
- 2018(17164)
- 2017(33293)
- 2016(17816)
- 2015(20271)
- 2014(20341)
- 2013(20196)
- 2012(18565)
- 2011(16947)
- 2010(16997)
- 2009(15588)
- 2008(14742)
- 2007(12801)
- 2006(11390)
- 2005(9996)
- 学科
- 济(92508)
- 经济(92425)
- 管理(51124)
- 业(45676)
- 企(38411)
- 企业(38411)
- 方法(36477)
- 数学(31698)
- 数学方法(31405)
- 地方(21565)
- 中国(19635)
- 学(18888)
- 农(18392)
- 业经(17835)
- 财(16520)
- 地方经济(13911)
- 和(13110)
- 环境(12829)
- 理论(12731)
- 农业(12604)
- 制(12324)
- 贸(12135)
- 贸易(12127)
- 易(11643)
- 教育(11078)
- 技术(10755)
- 融(10502)
- 金融(10501)
- 划(10410)
- 银(10127)
- 机构
- 大学(262001)
- 学院(259619)
- 济(110939)
- 经济(108649)
- 管理(104929)
- 理学(91249)
- 理学院(90254)
- 管理学(88826)
- 管理学院(88366)
- 研究(88121)
- 中国(63260)
- 京(55357)
- 科学(53814)
- 财(47161)
- 所(43789)
- 研究所(40000)
- 财经(38529)
- 中心(38450)
- 业大(37008)
- 农(37005)
- 江(36419)
- 北京(35240)
- 经(34962)
- 范(34368)
- 师范(34121)
- 经济学(33689)
- 院(31786)
- 经济学院(30016)
- 州(29772)
- 农业(28709)
- 基金
- 项目(177404)
- 科学(139235)
- 研究(131204)
- 基金(128552)
- 家(110763)
- 国家(109845)
- 科学基金(94662)
- 社会(83133)
- 社会科(78733)
- 社会科学(78709)
- 基金项目(68794)
- 省(68733)
- 自然(60784)
- 自然科(59304)
- 自然科学(59294)
- 教育(59280)
- 自然科学基金(58212)
- 划(57295)
- 编号(53441)
- 资助(53022)
- 成果(43292)
- 重点(38984)
- 部(38953)
- 发(38198)
- 课题(36365)
- 创(36359)
- 创新(33880)
- 教育部(33739)
- 国家社会(33683)
- 大学(33436)
- 期刊
- 济(126163)
- 经济(126163)
- 研究(80450)
- 中国(44462)
- 管理(39240)
- 学报(38950)
- 科学(36692)
- 财(34003)
- 农(33425)
- 大学(29616)
- 学学(27886)
- 教育(27283)
- 农业(23642)
- 技术(23013)
- 经济研究(20719)
- 融(19603)
- 金融(19603)
- 财经(19306)
- 业经(18544)
- 经(16499)
- 问题(15973)
- 技术经济(14401)
- 图书(13858)
- 理论(13483)
- 科技(12270)
- 实践(12201)
- 践(12201)
- 现代(12132)
- 商业(11392)
- 业(11286)
共检索到37775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费菊瑛
刘少奇建国初期的经济思想 ,与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中的经济建设部分在脉络上是完全一致的。因此 ,重新认识刘少奇经济思想理论 ,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发展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刘少奇 经济思想 社会主义理论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毅武
刘少奇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组织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刘少奇曾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真知灼见,形成了极富特点的社...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王毅武
刘少奇是我国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在和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陈云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一起,组织和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刘少奇曾提出了一系列有关社会主义经济的真知灼见,形成了极富特点的社会主义经济思想。这些思想,不仅历史地熔为毛泽东思想的组成部分,而且也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有着巨大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仍给人以深刻的启示。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荣
本文将刘少奇的过渡思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了比较研究,发现两者不仅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历史命运也大体相似,在实践过程中都很快中断了。作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刘少奇 列宁 过渡思想 新经济政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殿平
刘少奇同志关于供销合作社的性质、宗旨及办社原则的论述 ,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发展合作社经济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在解决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中 ,供销合作社具有重要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国家必须从政策、法律等方面为供销合作社的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关键词:
刘少奇 合作经济 农村经济 供销合作社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徐琳
建国初期是我国从不发达的市场经济向高度集中统一的社会主义计划经济的过渡时期,其间逐渐形成的计划经济思想对当时储蓄政策产生了深刻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显著提升了储蓄总量和国民储蓄率,强化了政府对国民储蓄的控制,而且通过储蓄总量、结构政策以及强制储蓄等方式,最终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的储蓄格局。
关键词:
建国初期 计划经济思想 储蓄政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李永贤
在建国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政府坚持着“先经济后教育”的教育财政思想。这一思想的形成,既与当时人民群众对文化教育的渴求有关,也与当时政策决策层不平衡发展论及我国传统的历史文化背景密切相关。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教育不断地被边缘化,教育规模和教育经费也多次被削减,教育发展严重滞后。但是,这一思想的出现是当时我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无法因个人的意志而转移。
关键词:
“先经济后教育” 教育 教育财政思想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李开学
资本主义经济是近现代中国社会经济中不可忽视的组成部分,如何认识和对待私人资本主义经济是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始终面临的重大问题。刘少奇在探索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道路过程中,明确提出了利用和发展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的思想。他关于新民主主义五种经济成分构成理论为党和新中国对资本主义经济的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他关于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剥削、允许资本主义经济存在、利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以利于国计民生、以利于工人生活的改善、以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等一系列重要而独创性的见解,不仅对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做出了杰出的理论贡献,而且丰富和充实了毛泽东思想宝库,也给我们今天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正确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健...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熊启珍
和平的经济竞争是刘少奇在 2 0世纪 40年代末提出来的 ,是他本人革命转变战略——通过和平的经济竞争发展到社会主义的核心思想。它的中心 ,是用经济的办法而不用行政的办法 ,通过市场竞争 ,解决新民主主义经济内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的转变。在这一设想中 ,刘少奇提出了许多非常有创造性的思想。这一设想是对毛泽东和平的革命转变战略总构想的重要补充。它对于革命的转变和新中国的建设 ,乃至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 ,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刘少奇 和平的经济竞争 战略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刘国华
毛泽东、刘少奇作为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 ,在新中国建立之际都特别关注中国的合作化事业。但是 ,他们的合作化发展战略思想存在着三大不同 :刘少奇主张优先发展消费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 ,免除商人的中间剥削。而毛泽东偏爱生产合作社 ,几乎不提或很少提到消费合作社和供销合作社 ;刘少奇主张先机械化后合作化 ,而毛泽东则主张先合作化后机械化 ;毛泽东主张立即全面实行合作化 ,消灭个体经济和富农经济 ,而刘少奇认为全面推行合作化的时机并没有到来 ,不能立即消灭个体经济和富农经济。他们产生不同意见的原因有三点 :①对合作社的具体内容和前提条件理解不同 ;②对农民阶级特性认识不同 ;③对新民主主义经济性质的认识不...
关键词:
合作社 合作化 集体劳动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辛维举
与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工业化进程不同 ,社会主义国家在步入工业化进程前都经历了一个消除私营经济 ,建立单一公有制的制度急剧变迁的特殊阶段 ,而后由强政府的推动才走上了工业化道路。我国建国初期短短几年就完成了从新民主主义到社会主义社会的制度变迁 ,本文通过对这一阶段的分析 ,探讨了政府如何干预经济 ,实现制度变迁的历程 ,指出行政压力、国家资本渗透和群众性政治运动是社会主义政府干预经济的三种主要方式 ,并分析了其各自发挥作用的途径。
关键词:
建国初期 政府干预经济 制度变迁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黎志辉
建国初期,在新解放区的土地改革运动中,经历过土地革命的原中央苏区,通常被视为土地分散地区的典型代表。苏区革命对建国后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影响,不仅体现在相对分散的土地占有状况上,而且体现在较为特殊的社群关系和政治生态上。后苏区时代地主与农民的微妙关系,以及前苏区干部的历史问题,都使苏区土地改革呈现出与其他新区有所不同的特点。这些现实状况,是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适用了某些特殊政策的前提条件。原中央苏区土地改革的历史经验启示:原中央苏区的振兴发展,应在社会心理的认同下,努力寻求国家的政策扶持,同时积极探索现代化经营模式,不断增强经济"造血"功能。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方晓东 滕纯
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思想研究述评●方晓东滕纯刘少奇“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的思想是马列主义教育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所谓“两种教育制度、两种劳动制度”是指:一种是全日制的学校教育制度和八小时工作的劳动制度,另一种是半工半读...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李明生
建国前后,刘少奇同志长期领导着我国的经济工作.他运用唯物辩证法,实事求是地考察和研究中国的经济问题,尤其是他对中国合作制实践的创造性探索和贡献,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合作制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列主义和毛泽东思想宝库.理论上的创新往往是以研究方法的创新为先导.我们今天认真探讨刘少奇同志合作制理论的研究方法,这对于在"左"的影响下,长期形成的极端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无疑是一付清醒剂和治病的良药,同时对于当前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体制改革,更具有重大的方法论指导意义.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中国产业体系的制度结构研究课题组
由于史料与数据缺失以及学术传统等原因,经济学界对计划经济的具体运行机制及其效率的研究相对缺乏。本文在制度变迁理论的框架上,利用最新的历史资料,对建国初期计划经济取代市场经济的过渡阶段(1949-1957年)进行经济史层面的归纳,通过分析经济史料中的事件细节,并使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研究相关数据,试图揭示出这次基本经济制度变迁所带来的制度绩效。研究结果发现:计划经济的建立,使国民经济出现了产业体系失衡、价格机制缺失、供求关系紊乱、企业缺乏竞争等问题,以全要素生产率为代表的经济效率受到了负面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