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88)
- 2023(5363)
- 2022(4407)
- 2021(4534)
- 2020(3660)
- 2019(8679)
- 2018(8293)
- 2017(14661)
- 2016(7844)
- 2015(9184)
- 2014(8947)
- 2013(9131)
- 2012(8824)
- 2011(8314)
- 2010(8179)
- 2009(7730)
- 2008(7713)
- 2007(6265)
- 2006(5638)
- 2005(5447)
- 学科
- 济(38521)
- 经济(38492)
- 管理(16742)
- 方法(16136)
- 业(15290)
- 中国(14833)
- 数学(14592)
- 数学方法(14513)
- 企(11256)
- 企业(11256)
- 贸(10260)
- 贸易(10254)
- 学(10198)
- 易(10111)
- 农(8028)
- 财(7496)
- 制(6895)
- 关系(6561)
- 融(6469)
- 金融(6469)
- 出(6169)
- 银(6162)
- 银行(6154)
- 行(6060)
- 业经(5754)
- 发(5467)
- 和(5269)
- 环境(5167)
- 体(5050)
- 教育(5006)
- 机构
- 大学(120361)
- 学院(113036)
- 济(59568)
- 经济(58864)
- 研究(50205)
- 中国(39309)
- 管理(39017)
- 理学(32884)
- 理学院(32411)
- 管理学(32079)
- 管理学院(31836)
- 京(27103)
- 科学(26403)
- 财(25690)
- 所(25359)
- 研究所(22973)
- 中心(21126)
- 经济学(20935)
- 财经(20544)
- 经(19272)
- 经济学院(18701)
- 北京(18432)
- 院(17497)
- 范(16740)
- 师范(16645)
- 农(15923)
- 财经大学(15602)
- 科学院(15194)
- 江(14578)
- 师范大学(14195)
- 基金
- 项目(72065)
- 科学(57755)
- 基金(56028)
- 研究(54059)
- 家(49394)
- 国家(49083)
- 科学基金(40812)
- 社会(37443)
- 社会科(35569)
- 社会科学(35564)
- 基金项目(27978)
- 教育(25140)
- 自然(23886)
- 资助(23794)
- 自然科(23334)
- 自然科学(23328)
- 自然科学基金(22981)
- 省(22099)
- 划(21166)
- 编号(19420)
- 中国(19414)
- 部(18866)
- 国家社会(17590)
- 成果(17568)
- 重点(17063)
- 教育部(16634)
- 发(15694)
- 人文(14767)
- 大学(14721)
- 创(14324)
共检索到18917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孟昭晋 王锦贵 李国新
论证刘国钧在中国目录学史上的重要地位 ,对刘国钧在目录学领域的四方面成就加以概述 ,而以刘编《中国图书分类法》为重点 ,指出刘以其创新的“九分法”最终结束了“四分法”时代。其以我为主 ,“为我国之图书作”的精神是图书情报界年轻一代应予发扬的。
关键词:
刘国钧 中国目录学史 《中国图书分类法》
[期刊] 中国图书馆学报
[作者]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吴慰慈
在中国近现代图书馆学领域中,刘国钧先生是一位里程碑式的学者。他是中国近现代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研究及图书馆学教育发展的拓荒者、参与者与见证人。从推动图书馆事业建设,到开展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从研制分类法、图书馆目录的理论与实践、译介MARC、开辟中国书史研究,到提倡科学的图书馆学教育思想,刘国钧几乎在图书馆工作与图书馆学研究的所有专门领域都有卓越的建树。回顾与总结刘国钧先生生平和学术成就,对我国图书馆事业建设与图书馆学研究具有极大的启发意义。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程焕文
文章回顾了陈独秀、李大钊、张申府、毛泽东立足北京大学图书馆传播马克思主义和建立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以杜定友和刘国钧的图书馆人生为观照,阐述图书馆的学的致用性,认为图书馆学就是关于图书馆的科学,致力于图书馆的发展是最基本的图书馆学精神。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吴沁红 刘林
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发展初期,社会经济快速发展亟需会计事业变革以适应改革开放带来的挑战和机遇。我们正是在变革年代从研究生走向会计教学与会计实践岗位的年青学子,面对多变的改革形势,非常渴望得到会计界前辈的指导。所幸的是,从八十年代初期学习"会计管理活动论"开始,到1991年9月,参加杨纪琬教授全程参与的"北方会计师事务所协作会第五次会议",我们实现了从学习教材文献到现场聆听杨纪琬教授报告的转变。当时我们聆听了杨老所作的"目前会计改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陈亮
2014年12月5日,纪念宋涛教授百年诞辰系列学术活动在中国人民大学隆重举行。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与学校博物馆联合举办了"宋涛教授百年诞辰纪念展",并举办了"宋涛经济思想研讨会"、"宋涛大讲堂:全球治理与中国经济改革发展"和宋涛奖教金、奖学金颁奖仪式等系列活动,以此深切缅怀这位新中国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重要奠基人,借以传承并弘扬宋涛教授追求真理、无私奉献的共产主义精神。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靳诺教授出席纪念展开幕仪式并致辞,中国人民大学常务副校长王利明教授出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张卓元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经君健
2009年是中国著名经济史学家严中平先生和李文治先生诞辰一百周年。10月17日,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经济研究所和中国经济史学会举办了"纪念严中平先生、李文治先生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吴太昌研究员和中国经济史学会会长董志凯研究员分别主持。中国社科院和经济研究所的领导、严中平先生和李文治先生的亲属、以及来自京内外的数十位学者参加了研讨会,汪敬虞、宓汝成、林甘泉、宁可、张卓元、刘克祥、李根蟠、陈廷煊、陈支平、刘志伟、虞和平、朱荫贵、王玉茹、刘建生、苏少之、陈争平、慈鸿飞、管汉晖、李明、梁承邺等先生发了言。与会学者缅怀了严中平先生和李文治先生的高尚节操和严谨学风,回...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杨圣明
邓小平致富理论是当代中国的国富论。它正确地回答了中国为什么致富和怎样致富的问题。它同以往的各种致富理论相比,既有共性,又有特色。这个理论认为,生产劳动和科学技术是财富的基本源泉;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先富帮后富,逐步走向共同富裕,是中国富强之路。
关键词:
邓小平理论 财富 共同富裕 两极分化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冯利芳
任震英大师不仅是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建国后,兰州城市发展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我国城市规划事业的领导人和实践者,而且是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发起人之一,为我国城市科学发展研究做出了重要贡献。任震英大师于2005年8月3日离开了我们,享年92岁。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卓有建树的一生和传奇的一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和不朽精神,我们怀念他。正值任震英大师百年诞辰之际,作为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的会刊《城市发展研究》,编辑部组织一组"任震英大师百年祭"的回顾文章刊出,以资表达崇敬和纪念。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程焕文
连珍(1914.8.15-2010.10.31),中共党员,九三学社社员,中山大学资讯管理学院创办人,历任中山大学图书馆馆长、广东图书馆学会会长、广东省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副主任,全国高校图工委委员、广东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等职,是新中国成立后广东图书馆事业的卓越领导人。1少年求学连珍,曾用名连以奇、连思灏,1914年8月15日(农历六月廿四)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县虹桥镇峃前村一个富裕农家。曾祖父为农民,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潘晓江
今年既是全面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的新的一年,即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深化之年,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理论的旗手杨纪琬教授的诞辰百年。缅怀与纪念杨纪琬教授,脑海中仍会不时浮现他当年传道解惑的学业课程,他主持制定的社会主义会计法规制度,他会见国内外会计同业人士的音容笑貌,还有他联手中国人民大学阎达五教授提出和倡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会计管理活动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缅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会计理论的旗手——纪念杨纪琬教授百年诞辰
图林硕望,薪火相承——纪念图书馆学家刘国钧先生诞辰120周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传承与创新: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创新——暨我国著名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蒋学模先生百年诞辰纪念研讨会综述
纪念梁方仲教授诞辰百年学术研讨会综述
纪念洪有丰先生诞辰一百年
大地的倾诉——写在小平百年诞辰之际
顾延龙先生百年诞辰纪念专栏(一) 论顾廷龙先生对中国现代图书馆事业的贡献
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艰苦奋斗勤俭建国方针——纪念敬爱的周总理百年诞辰
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协调发展——纪念张培刚先生百年诞辰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中华发展经济学年会综述
“黄秉维先生百年诞辰学术思想研讨会”专家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