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087)
2023(13236)
2022(11059)
2021(10344)
2020(8409)
2019(19232)
2018(18806)
2017(35302)
2016(19021)
2015(21334)
2014(21053)
2013(20699)
2012(19649)
2011(18266)
2010(18720)
2009(17844)
2008(17296)
2007(15593)
2006(14579)
2005(13893)
作者
(52952)
(44035)
(43682)
(42005)
(28582)
(21264)
(19991)
(17104)
(16865)
(15837)
(15305)
(14772)
(14622)
(14279)
(14168)
(13775)
(12920)
(12721)
(12654)
(12188)
(11654)
(10683)
(10627)
(10183)
(10017)
(9937)
(9917)
(9491)
(8909)
(8865)
学科
(87724)
经济(87639)
(52244)
管理(50987)
(42455)
企业(42455)
中国(35404)
(28811)
金融(28809)
方法(28063)
(27324)
银行(27311)
(26602)
(23670)
数学(23638)
数学方法(23463)
地方(23441)
(21931)
(21888)
业经(20903)
(17648)
贸易(17627)
(17605)
(17164)
农业(16208)
(14695)
理论(14108)
(13919)
(12750)
财务(12712)
机构
大学(272836)
学院(271569)
(124280)
经济(121947)
研究(104386)
管理(95589)
中国(86804)
理学(79002)
理学院(78041)
管理学(77067)
管理学院(76513)
(60438)
(59844)
科学(57314)
(53060)
研究所(47456)
中心(46450)
财经(46128)
(41929)
(41923)
经济学(40672)
(40019)
北京(39860)
(39489)
师范(39186)
(36747)
经济学院(36273)
(34488)
财经大学(34158)
师范大学(31745)
基金
项目(163016)
科学(129016)
研究(126468)
基金(118021)
(101370)
国家(100465)
科学基金(85073)
社会(82829)
社会科(78597)
社会科学(78580)
(61288)
基金项目(59921)
教育(58045)
(52066)
编号(50734)
自然(49532)
资助(49044)
自然科(48330)
自然科学(48320)
自然科学基金(47507)
成果(44331)
(40983)
(37556)
重点(37537)
课题(37187)
国家社会(35133)
发展(34243)
(34144)
(33692)
(33535)
期刊
(149700)
经济(149700)
研究(98754)
中国(64939)
(46478)
(44832)
金融(44832)
管理(39631)
(38794)
教育(37952)
学报(37878)
科学(36845)
大学(29652)
学学(27127)
农业(25769)
财经(25661)
经济研究(25137)
技术(22712)
业经(22621)
(22317)
问题(19734)
(17813)
国际(16770)
世界(16197)
(14418)
图书(13429)
技术经济(13171)
(12963)
论坛(12963)
理论(12652)
共检索到4556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银行家  [作者] 刘云龙  
这是我第二次来外交学院参加学术交流活动。上一次是2012年5月份,那时刚刚出版了三本养老金方面的著作,并以《养老基金发展与金融结构变迁》为题做了一场学术报告。这次,书还没有正式出版,我先简单地报告一下书稿的主要内容。即将出版的书名是《中国宏观金融学要义》,副标题是"长期资本战略与中国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黄达  王广谦  张亦春  刘红忠  江其务  白钦先  李茂生  王传纶  何泽荣  秦池江  宋逢明  刘锡良  戴国强  朱新蓉  郑振龙  裴平  张礼卿  杨志坚  
国家教育部新世纪教改工程项目《2 1世纪中国金融学专业教育教学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目前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2 0 0 1年 8月 16日至 2 1日 ,承担该项目的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和复旦大学在青海省西宁市举行了成果交流和研讨会。项目主持人、中央财经大学副校长、金融学博士生导师王广谦教授主持了这次会议 ,全国所有有金融学博士学位授权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都有代表出席大会 ,用主持人的话来说 ,“全国金融学界顶尖级人物基本上都到了”。出席会议的还有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刘凤泰副司长和杨志坚处长。与会专家学者回顾了近 2 0年国内外金融业的迅猛发展 ,分析了在 2 1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启清  朱辇  
一、全球金融变革的轮廓本次金融危机发生后,各国对危机进行了全方位的反思,也对金融体系进行了多方位的改革。在危机冲击和主动改革的推动下,全球金融领域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些变化有的正渐成趋势,有的则随着危机淡去而面临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廷科  
中国金融学会金融改革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第九次理论研讨会1993年11月15——18日在广东省肇庆市召开。来自全国金融研究机构、高等院校和银行业务部门的专家学者和实际工作者30余人,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金融组织体系和运行机制”问题,进行了充分而深入的讨论,提出了许多卓有见地和极富建设性的意见。现将其主要内容和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谢明明  
我国的金融学科起源于西方的"货币银行学",但又有所区别。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金融学科经历了奠基阶段(1949~1979年)和开放发展阶段(1979年至今)。随着1979年中国金融系统恢复,我国逐步形成了适应中国实际的金融学科体系,并出现了一系列研究成果。本文基于金融学学科起源,系统梳理了我国金融学科的演进以及本土化应用情况,并对金融学科进一步发展做出思考。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方波  徐明凡  
宏观上,金融发展通过金融功能对收入差距直接产生作用,同时通过改变人力资本(或主观生产条件)对收入差距间接产生作用;微观上,金融发展通过企业扩大了收入差距。利用我国1992—2013年样本数据进行VAR计量分析发现,在间接金融发展对扩大收入差距的影响方面,从存量意义上看高于直接金融发展的影响,从增量意义上看低于直接金融发展的影响。因此,有必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来实现金融发展与缩小收入差距的平衡:商业银行应在存款利率市场化实现之前提高存款利率,政府应促进资本双向开放并加强对资产证券化的系统性监管。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国刚  
中国金融改革发展的目标在于,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和满足人民群众的金融需求五年一度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于2017年7月1415日在北京召开。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发表了重要讲话,内容丰富,高屋建瓴。这一重要讲话紧紧围绕"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而展开,既论及金融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又强调了金融工作的"三位一体"任务和四大原则,还明确了金融改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陈元  
1994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我国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相继出台了金融、外汇、外贸、财税、投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作为中央银行,我们已明确提出把抑制通货膨胀作为当前金融工作的首要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同时调整贷款投向,确保国家重点项目的资金需要。我们仍将继续稳步推进金融改革,为从机制上有效地控制和解决通货膨胀问题创造条件。现阶段金融改革的重点将放在对已出台的金融重大改革措施的改进和完善上,巩固和发展已取得的成果。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陈元  
进入90年代,中国的改革开放和发展进入了一个非常重要时期。特别是1994年以来,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中国加快了改革开放步伐,相继出台了金融、外汇、外贸、财税、投资以及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措施。按照国务院统一部署,中国的金融体制改革开始迈出决定性步伐,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主要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周建松  
金融体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期间,如何根据我国改革开放的新形势、加快金融体制改革, 扩大金融业开放,对于促进我国金融业稳定健康发展,更大地发挥金融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持作用,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在改革开放28年成就和得失经验的基础上,研究梳理我国金融改革发展的新的正确的思路,任务紧迫,事关大局,需要我们认真思考,积极实践。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吴晓求  
由中国改革发展研究院(海南)举办的以"2014新兴经济体智库经济政策论坛——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为主题的第79次中国改革国际论坛于2014年11月1~2日在海口举行。本刊征得张军扩、王一鸣、吴晓求、宋立、倪红日、曹文炼、刘尚希、王小鲁、汪玉凯、张占斌、郑新立、郭濂、欧阳康、李实、薛澜等专家学者的同意,编发该组演讲论文。文章在"走向新常态的新兴经济体"的背景下,纵论中国的经济改革和发展,涵盖中国追赶型增长的阶段转换与增长前景;以创新推动产业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资本市场发展与中国金融的结构性改革;中国经济新常态与城镇化新趋势;中国经济新常态下财税改革的目标、路径以及面临的挑战;经济增长、收入分配...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郝继伦  崔学刚  
在金融改革的目标模式业已明确的前提下,选择正确而有效的改革基点和变革逻辑,并通过它的前后关联效应催化和启动其他方面的相应改革就成为中国金融宏观改革战略的关键。当前,在金融改革基点的选择上,理论界存在六种观点。本文认为,因这六种观点都只看到金融体制改革框架中的某些方面忽视其他方面,因而均存在较大的片面性和不可操作性,不宜作为改革的基点。作者在此提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新基点──利率市场化,并系统分析了利率市场化的顺序问题,最后给出了中国金融改革的宏观逻辑。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面对当前日趋复杂的国际经济金融形势,以及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的种种挑战,为促进对国际金融领域热点问题的追踪和研究,共谋经济金融全球化背景下中国金融业的改革和发展,中国国际金融学会、《国际金融研究》编辑部与西南财经大学金融学院,定于2012年11月2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