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12)
2023(3875)
2022(3227)
2021(3038)
2020(2422)
2019(5950)
2018(5706)
2017(10950)
2016(5725)
2015(6550)
2014(6470)
2013(6353)
2012(6153)
2011(5533)
2010(5759)
2009(5425)
2008(5462)
2007(4843)
2006(4423)
2005(4160)
作者
(15074)
(12569)
(12523)
(11949)
(8250)
(6047)
(5807)
(4854)
(4631)
(4413)
(4214)
(4188)
(4103)
(3996)
(3936)
(3822)
(3683)
(3668)
(3551)
(3340)
(3272)
(3080)
(3000)
(2892)
(2820)
(2818)
(2816)
(2552)
(2494)
(2448)
学科
(27387)
经济(27354)
(15388)
管理(15108)
(13451)
企业(13451)
(13070)
贸易(13070)
(12908)
方法(12573)
(11629)
数学(9973)
数学方法(9899)
(9083)
出口(8414)
出口贸易(8414)
(8414)
中国(7571)
(6598)
金融(6598)
理论(6419)
(5810)
(5590)
业经(5486)
(5041)
银行(5041)
(4939)
(4883)
(4462)
(4338)
机构
大学(89306)
学院(86017)
(43571)
经济(42878)
管理(32192)
研究(29198)
理学(27452)
理学院(27196)
管理学(26951)
管理学院(26795)
中国(23718)
(21634)
(18401)
财经(16988)
经济学(15705)
(15573)
经济学院(14195)
科学(13883)
(13593)
财经大学(12873)
中心(12606)
研究所(12088)
(11908)
北京(11789)
(11303)
师范(11255)
(10305)
(9924)
商学(9755)
商学院(9667)
基金
项目(51558)
科学(41530)
研究(40646)
基金(39415)
(32949)
国家(32696)
社会(28513)
科学基金(28262)
社会科(26974)
社会科学(26969)
基金项目(19969)
教育(19103)
(17641)
资助(16506)
编号(15767)
自然(15767)
自然科(15416)
自然科学(15412)
(15259)
自然科学基金(15165)
成果(13981)
(13034)
国家社会(12451)
教育部(12018)
人文(11498)
重点(11480)
(11212)
中国(11089)
大学(10893)
社科(10853)
期刊
(47431)
经济(47431)
研究(30884)
(16922)
中国(15496)
管理(12011)
(10565)
(10510)
金融(10510)
国际(10433)
学报(10415)
教育(10184)
科学(9647)
财经(9535)
大学(8937)
经济研究(8667)
(8287)
学学(8173)
(7648)
问题(7215)
世界(6313)
技术(5985)
业经(5448)
农业(5147)
(5001)
贸易(5001)
国际贸易(4165)
技术经济(4074)
理论(4069)
经贸(3790)
共检索到1368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莹玉  
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相互直接投资是战后国际资本运动的重要特征。在这种新的条件下,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是否具有现实意义?对此,经济学界有不同的看法。笔者认为。由于特定的历史条件,列宁的资本输出理论是以当时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向落后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国家资本输出为时代背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邓久根  冯来兴  
列宁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经100年了,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对于解释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更有现实意义。帝国主义垂而不死原因很多,其中帝国主义处理生产资本输出与货币资本输出的方式不同,既可以解释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自我修复性,也能够解释资本主义核心国家的更替。1970年代以后出现的金融霸权使资本输出又出现了新的状况:非信用货币资本的输出为信用货币资本输出所取代,这使得帝国主义的腐朽性空前加剧,因此其垂死性的趋势不可逆转。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邓久根  冯来兴  
列宁发表《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已经100年了,不但没有过时,而且对于解释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垂死性更有现实意义。帝国主义垂而不死原因很多,其中帝国主义处理生产资本输出与货币资本输出的方式不同,既可以解释帝国主义的腐朽性和自我修复性,也能够解释资本主义核心国家的更替。1970年代以后出现的金融霸权使资本输出又出现了新的状况:非信用货币资本的输出为信用货币资本输出所取代,这使得帝国主义的腐朽性空前加剧,因此其垂死性的趋势不可逆转。
[期刊] 征信  [作者] 王雅卉  谢元态  
首先指出《货币战争》的高远立意在于告诫国人警惕金融帝国主义的经济侵略;然后用《资本论》与《帝国主义论》的基本观点分析当前的经济危机,揭露与批判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对其他国家的经济侵略;接着,结合《资本论》和《帝国主义论》的相关理论,进一步探析《货币战争》中提及的重要内容和当今经济危机背景下世界复杂的经济情势;最后讨论正在发生的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桑延海  
随着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人类站在了数字之新奇点上,并向数智纪元行进。在数智文明时代,无论是客观事物还是人们的生产生活,似乎都可以通过数字技术进行通约、重组和再造。这意味着原本作为事物之形式或描述事物间关系的抽象的、非本质的数字,已悄然与事物自身发生颠倒且似乎具有了生产力的性质,并构建着人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甚至与资本共谋而具有支配性。学术界尽管在数字技术兴起之初就进行了积极反思与批判,但数字技术只是在近年来随着数字实践的广度与深度的展开而成为焦点。刘皓琰博士的新作《数字帝国主义》(中国青年出版社,2023年)以数字资本主义、数字帝国主义、数字社会主义和数字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关键词,对“数字技术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毕吉耀  唐寅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适应新常态的重要着力点受国内外环境条件变化影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了新常态,进入了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的新时期。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必须有机结合顺势而为和主动作为,更加有效地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资源,更加主动地塑造外部发展环境,更加积极地拓展发展空间,构建全方位主动开放新格局。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扩大向西开放,加强与周边国家基础设施互联互通,深化与沿线国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龚维敬  
198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蔡中兴教授撰写的《帝国主义理论发展史》(以后简称《发展史》)一书,欣喜地看到我国第一部研究帝国主义理论产生和发展历史著作的诞生,当时看后,给人以言犹未尽的感觉。时隔不久,我们又读到了他的《当代帝国主义理论》(上海三联书店1992年版以后简称《当代》)新作,主要研究列宁以后关于帝国主义理论的专著,成为前书的续篇,两本专著相继出版,论述了帝国主义理论发展的全部过程,是一套填补学科空白的姊妹篇。马克思主义帝国主义理论的中心内容是,揭示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生产关系的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渡边雅男  高晨曦  
本文将探讨人们对帝国主义论讳莫如深、闭口不谈的七个理由,以此探寻为帝国主义论正名及使其现代化(更新其方法论)的途径。人们对帝国主义概念讳莫如深的第一个理由是没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的问题。第二个理由是地缘政治的竞争。第三个理由是对全球权力构造的理解。第四个根据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导致了一种误解,使人们错误理解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第五个理由是全球环境问题。第六个理由是"支配"与"霸权"的区别,把霸权的视角引入帝国主义的概念中。第七个理由是帝国主义动态机制的方法论,换言之,也就是帝国主义论的现代化。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渡边雅男  高晨曦  
本文将探讨人们对帝国主义论讳莫如深、闭口不谈的七个理由,以此探寻为帝国主义论正名及使其现代化(更新其方法论)的途径。人们对帝国主义概念讳莫如深的第一个理由是没有殖民地的帝国主义的问题。第二个理由是地缘政治的竞争。第三个理由是对全球权力构造的理解。第四个根据是列宁的帝国主义论导致了一种误解,使人们错误理解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间的关系。第五个理由是全球环境问题。第六个理由是"支配"与"霸权"的区别,把霸权的视角引入帝国主义的概念中。第七个理由是帝国主义动态机制的方法论,换言之,也就是帝国主义论的现代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国家外汇管理局上海市分局课题组  郑杨  
对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目前的观点主要是强调吸引资金,对资本输出同国际金融中心形成与发展的关系却少有论述。其实,资本输出与资本流入作为同一经济运动的不同方向,对金融中心建设起着同样重要作用。本文在分析资本输出功能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关系的基础上,论述了以培育资本输出功能为抓手推进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意义,并结合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景宇  
在国家层面上,有关治理问题的研究一直沿着政治发展和经济发展两条路径展开。比较而言,全球治理的主体更为多元,政治活动与经济活动之间的联系也更为紧密,因而对全球治理的研究需要更为深入地理解政治与经济之间的互动机制。在《帝国主义论》中,列宁构建了一个完整的政治与经济对立统一、多个社会主体共同参与的分析框架。按照列宁对资本主义国际化发展的认识逻辑理解当今世界的复杂变化,有助于认清全球治理的问题根源和发展趋向,进而发挥中国的作用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张维昊  
保罗·斯威齐是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家,对20世纪40-80年代五十余年内的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发展历史与制度演化有着深入的理解和分析。其中他在20世纪40年代从封闭环境下的垄断资本主义制度出发,结合世界体系下的资本主义国家概念,吸收和发展了希法亭、列宁等人的理论特点,整合构建了完整的关于帝国主义的理论框架体系,与他60年代更为著名的垄断资本理论相联系,可以称之为早期帝国主义理论,具有很高的思想价值,值得学习和研究。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范爱军  王辉  
文章以32个国家和地区的为期5年的面板数据为样本,以STATA10.0为计量工具,采用了FGLS和BE两种回归方法对FDI影响货物和服务的出口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资本输出对商品输出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并论证了资本输出对商品输出之间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另外,文章发现一个国家的资本形成率和汇率对商品输出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此基础上,本文把资本输出对商品输出的影响归结为海冲作用,将之前学者分析的种种途径整合为一种形象化的解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玉生  杨戈  
近数十年来,在西方经济学界,经济学不断地向其他社会科学学科渗透,形成了许多以经济学方法作为分析方法或体现经济学基本理论的学科,如家庭经济学、人力经济学、法律经济学、教育经济学等。西方经济学家称这种现象为“经济学帝国主义”。他们给“经济学帝国主义”下了这样的定义:经济学是对包括诸如消费者选择、企业理论、(直接的)市场、宏观经济行为等古典问题范围的扩展。经过数十年的扩张和渗透,经济学征服了越来越多的其他学科领域,而且经济学领域本身也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