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80)
- 2023(8080)
- 2022(6751)
- 2021(6130)
- 2020(4964)
- 2019(11551)
- 2018(11651)
- 2017(22436)
- 2016(12105)
- 2015(13347)
- 2014(13765)
- 2013(13231)
- 2012(12726)
- 2011(11951)
- 2010(12639)
- 2009(12044)
- 2008(12022)
- 2007(10786)
- 2006(10426)
- 2005(9801)
- 学科
- 济(72643)
- 经济(72572)
- 管理(34251)
- 业(29055)
- 企(24401)
- 企业(24401)
- 方法(20843)
- 地方(18724)
- 数学(17506)
- 数学方法(17277)
- 中国(16869)
- 农(14618)
- 业经(14314)
- 制(14294)
- 财(14023)
- 学(13149)
- 地方经济(12985)
- 融(11102)
- 金融(11102)
- 策(10922)
- 体(10882)
- 银(10646)
- 银行(10642)
- 行(10379)
- 理论(10202)
- 贸(9570)
- 贸易(9565)
- 农业(9452)
- 易(9183)
- 和(8771)
- 机构
- 大学(182121)
- 学院(182021)
- 济(90786)
- 经济(88992)
- 研究(69144)
- 管理(66803)
- 理学(55746)
- 理学院(55130)
- 管理学(54415)
- 管理学院(54029)
- 中国(52833)
- 财(44159)
- 京(38148)
- 科学(36173)
- 所(34588)
- 财经(32942)
- 研究所(30570)
- 中心(29664)
- 经(29643)
- 经济学(29482)
- 江(29411)
- 经济学院(25929)
- 范(25247)
- 北京(25198)
- 师范(25091)
- 院(24328)
- 财经大学(23937)
- 农(23102)
- 州(22745)
- 师范大学(20179)
- 基金
- 项目(104426)
- 科学(82969)
- 研究(82815)
- 基金(75092)
- 家(63177)
- 国家(62605)
- 社会(54418)
- 科学基金(53606)
- 社会科(51540)
- 社会科学(51530)
- 省(39498)
- 教育(38152)
- 基金项目(37304)
- 编号(33702)
- 划(32890)
- 资助(31999)
- 自然(30548)
- 成果(30063)
- 自然科(29779)
- 自然科学(29772)
- 自然科学基金(29234)
- 课题(24798)
- 发(24547)
- 部(24206)
- 重点(23700)
- 国家社会(22580)
- 性(22209)
- 教育部(21505)
- 发展(21227)
- 创(21109)
- 期刊
- 济(116248)
- 经济(116248)
- 研究(69194)
- 中国(38608)
- 财(32997)
- 管理(28052)
- 教育(23709)
- 融(22736)
- 金融(22736)
- 农(21605)
- 科学(20639)
- 学报(19811)
- 经济研究(19716)
- 财经(17876)
- 技术(16462)
- 大学(16361)
- 业经(15843)
- 经(15686)
- 学学(15098)
- 问题(14565)
- 农业(13919)
- 贸(11950)
- 国际(10736)
- 世界(10619)
- 技术经济(10570)
- 统计(9621)
- 改革(9449)
- 革(9449)
- 经济问题(9265)
- 经济管理(8953)
共检索到30426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浩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王全火
邓小平经济改革的理论是其经济理论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邓小平经济改革的实践,使中国的经济和社会面貌发生了根本的变化,社会生产力得到巨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显著改善。一、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的形成背景 1.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是在国际环境和时代特征发生重大变化的基础上形成的。70年代末期以来,和平与发展已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邓小平同志敏锐地观察世界政治、经济、科技发展的新形势、新变化和新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王丽荣
本文将刘少奇的过渡思想与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了比较研究,发现两者不仅内容有许多相似之处,而且历史命运也大体相似,在实践过程中都很快中断了。作者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考察。
关键词:
刘少奇 列宁 过渡思想 新经济政策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祥财
邓小平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的经济改革思想对启动和推进当代中国经济改革和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决定性作用,其中所体现的经济学方法论特点深刻显示了中国经济40年来发展的内在逻辑。
关键词:
邓小平 经济改革思想 方法论 特点
[期刊] 改革
[作者]
刘华清
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博大精深,内容主要包括我国经济改革的必要性、改革性质、改革对象、改革目标、改革原则、改革动力、改革方针、检验标准等方面。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系统回答了我国为什么要进行改革,如何进行改革以及如何检验改革等一系列基本问题,是我国经济改革的重要指导思想。这些思想为破解改革难题、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诸多有益启示。
关键词:
邓小平经济改革思想 改革述评 深化改革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连成
列宁的新经济政策,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有史以来的第一次伟大的实践,作为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建设社会主义的首次尝试,不仅以其不朽的业绩载入历史史册,而且至今仍放射着真理的光辉.在我国进一步改革开放和大力发展商品经济的今天,重温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思想,我们仍会得到许多教益和启示. 一列宁的新经济政策包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其中主要有: (一)实行粮食税.粮食税是新经济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列宁在《论粮食税(新政策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运田
政策和方针密不可分。方针是引导事业或工作前进的方向和目标的指针,如国家或政党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为达到特定的目标而确定的指导原则。方针是理论见之于实践的决定性环节之一。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目的而制定的统一的行动准则。我们可对把《邓小平文选》一至三卷中提到的几十种具体政策概念,按客体、主体、时间、空间、性质等为参照系来分,但这仅仅是技术性的感性认识。而要理解其实质仅对政策概念整理分类是不够的。本文旨在探索邓小平经济政策思想的最本质的内容以及与之相关联的政策体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高成林 张秀英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葛光前
邓小平同志倡导的解放思想,揭开了经济体制改革的序幕。伴随思想解放的进程和改革开放的实践,逐步形成了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回顾总结改革理论的创立、突破和发展轨迹,对我们自觉学习和坚持邓小平经济改革理论,指导21世纪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一步解放思想,推进改革,都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目标理论的三次突破邓小平同志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集中体现在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刘嗣明
本文论述了邓小平“南巡讲话”中有关经济改革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强调改革和发展必须以小平同志的理论作指导:改革既要解放生产力,又要发展生产力。为了使生产力进一步解放并发展,就必须坚持改革。改革的标准只能是是否符合“三个有利于”。市场与计划都是手段而非目的,社会主义国家都可以采用。在进行改革的过程中,应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要大胆地试,大胆地闯。一定要充分把握有利的时机发展自己。发展是多方面的,但发展经济在一切发展中具有基础的、重要的作用,要认识到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教事业的进步。敢于迎接经济发展甚至“过热”中的某些问题,并发现问题及时加以治理,力争更快发展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闵宪忠
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博大精深,处处闪烁着马克思主义的光辉。邓小平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同时,在经济理论方面,又提出了许多新颖的思想和观点,在许多重大问题上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本文仅就邓小平经济理论的主要特征略抒浅见。 一、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基石 邓小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本质,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准确的表述,这就为其经济理论奠定了一块坚实的基石。社会主义作为一种思想,作为一个科学体系已有几百年的历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宋德亮 闵宪忠 渠波
邓小平理论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阶段。这一伟大理论内容十分丰富,是一个完备的科学体系。其中,邓小平的经济理论则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就必须深入学习和真正掌握邓小平的经济理论。 一、经济建设要适合中国国情——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出发点 正确认识我国国情,无论是革命和建设都是首要问题,是制定和执行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本依据。从中国的实际出发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我们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根本要求,也是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出发点。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丁敬群
纵观邓小平经济理论,具有许多重要特色,这主要是发展特色、实践特色、创新特色、政治特色、通俗特色。认真研究和把握这些特色,对于我们用邓小平理论来指导经济建设,取得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胜利是富有意义的。
关键词:
经济理论 发展 实践 创新 政治 通俗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梁文森
关于市场经济的理论是邓小平理论的核心,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发展。通过市场力量来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实现现代化,表明邓小平找到了长期以来未能找到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经济体制模式。邓小平理论主张市场经济同公有制为主体相结合,但又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