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916)
2023(9596)
2022(8235)
2021(7507)
2020(6494)
2019(14893)
2018(14400)
2017(27953)
2016(15262)
2015(17209)
2014(17447)
2013(17527)
2012(16417)
2011(14964)
2010(15379)
2009(14816)
2008(14256)
2007(12760)
2006(11207)
2005(10121)
作者
(45738)
(37901)
(37882)
(36277)
(24124)
(18331)
(17595)
(14738)
(14450)
(13522)
(12876)
(12819)
(12181)
(12063)
(12054)
(12052)
(11673)
(11148)
(11102)
(10955)
(9483)
(9452)
(9327)
(8771)
(8744)
(8654)
(8400)
(8386)
(7816)
(7803)
学科
(64718)
经济(64660)
(41883)
管理(40153)
(33049)
企业(33049)
方法(30708)
数学(27485)
数学方法(27169)
(26727)
金融(26722)
(24242)
银行(24212)
(23444)
中国(23012)
(18486)
(17835)
地方(15229)
(15194)
(14210)
业经(13810)
(12444)
贸易(12435)
农业(12351)
(12257)
财务(12232)
财务管理(12204)
(12095)
企业财务(11616)
中国金融(11115)
机构
大学(222461)
学院(220852)
(92907)
经济(90764)
管理(80330)
研究(77043)
理学(68607)
理学院(67782)
管理学(66504)
管理学院(66099)
中国(64288)
(47302)
科学(47173)
(43607)
(41458)
(40023)
中心(37707)
研究所(36360)
财经(34729)
业大(34161)
(33916)
农业(33018)
(31348)
经济学(30100)
北京(30075)
(28649)
师范(28299)
(27602)
(27444)
经济学院(27431)
基金
项目(143535)
科学(111017)
研究(103761)
基金(102642)
(90087)
国家(89332)
科学基金(74913)
社会(64745)
社会科(61433)
社会科学(61412)
(56611)
基金项目(53671)
(48127)
教育(47769)
自然(47757)
自然科(46643)
自然科学(46628)
自然科学基金(45796)
资助(43264)
编号(42254)
成果(34947)
重点(32967)
(31988)
(31948)
(29866)
课题(29594)
创新(28058)
科研(27992)
大学(27069)
教育部(27003)
期刊
(98443)
经济(98443)
研究(66391)
中国(43566)
(37024)
学报(36451)
(34732)
金融(34732)
(34723)
科学(31860)
管理(27314)
大学(27074)
学学(25480)
农业(24178)
教育(22336)
技术(18807)
财经(17268)
经济研究(16043)
业经(14911)
(14830)
(13818)
问题(13408)
统计(11657)
技术经济(11392)
理论(11323)
(11028)
(10848)
实践(10259)
(10259)
(10258)
共检索到33496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覃志红  
"生产"概念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性概念,也是斯密经济思想的重要概念。基于不同的时代背景、理论基础、研究立场和研究方法,马克思与斯密的生产概念有很大的不同。与斯密将生产局限在增加产品和社会物质财富的范围不同,马克思所理解的生产是一个历史性、批判性和总体性的概念。马克思不仅实现了对古典政治经济学生产概念的双重超越,也在生产问题上真正超越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界限。
[期刊] 图书情报工作  [作者] 刘晓娟  李广建  化柏林  
[目的 /意义]知识融合是一个随技术环境和社会环境不断发展变化的概念,并可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然而目前学术领域对知识融合的概念界定还缺少一致的理解,对其进行辨析有利于推动后续研究。[方法 /过程]通过充分调研和分析,在理论和实践层面汲取以往研究中的观点和成果,一方面选取不同时期和不同领域的知识融合概念的典型表述,并分别提取"处理对象""融合过程"以及"融合结果"3个关键要素;另一方面通过知识融合系统体系架构的剖析来进一步明确知识融合的研究范畴与边界。[结果 /结论]综合概括得到一个相对完整的知识融合概念定义,并从流程角度对知识融合概念进行分解。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莫小丽  
正确理解"社会"概念,无疑是正确认识和理解马克思思想中的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社会主义理论乃至整个唯物史观的重要前提。国内学界围绕"社会"概念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吉登斯在评述传统社会观的基础上对此问题进行求解,提出"社会"概念的四因素说。对此,文章从经济哲学视角出发指出"社会"概念的本质规定是经济—生产关系;吉登斯所谓的社会空间、"所有权"、"制度丛结"和社会认同这四个因素都只是"社会"概念的外在影响因素。两种"社会"概念之间的差异源于分析"社会"的方法论的差异。就方法论而言,既不能把不同层次的社会规定混为一谈,更不能用具体层次的社会规定去排斥甚至取代本质抽象层面的社会规定。就理论与实践意义而言...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李翀  
100多年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界围绕一般利润率下降规律展开了热烈的争论,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意见是斯威齐和置盐信雄的看法。但斯威齐和置盐信雄的论证在逻辑上存在缺陷,不过,斯威齐提出的"在剩余价值率可变的条件下资本有机构成提高一般不能导致一般利润率下降"这一结论还是值得肯定的。以美国1948~2015年的实际经济数据为根据可以证明:虽然一般利润率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趋向下降,但是一般利润率不是必然趋向下降的。另外,资本有机构成的变化对一般利润率的变化起着反向作用,剩余价值率的变化在正向上对一般利润率的变化起着更大的作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敬文  
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的《德国工人党纲领》的《哥达纲领批判》中指出,在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即我们现在通常所说的社会主义阶段)仍然存在“burgerliches Recht”(有的译作“市民的权利”,但通译为“资产阶级的权利”)。我们认为,这个概念是《哥达纲领批判》的中心概念,只有完整、准确地理解马克思的《哥达纲领批判》,才能正确地把握这个概念的含意。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纪欣农   白艳  
自从教育领域大力实施教育体制改革后,教育部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教育极为重视,要求教师在组织教学时积极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和思政教育结合起来。为了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教师应根据二十大时代精神,运用现代化教育资源探寻合理的教学模式,借助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教育学生,使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增强思政素质,从而有效落实立德树人的教育任务。本文主要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与思政教育的融合进行浅析。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欧阳  
我国对国民收入统计范畴的争论,历来分两派。都说自己的论点来源于马克思·马克思决不可能同时赞成两种截然相反的论点。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来科学地划定国民收入统计范畴,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在实际上都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必须正确理解马克思关于生产劳动的概念。既要排除西方体系资产阶级经济学概念的不良影响,也要摆脱东方体系老框框的束缚。要努力探索,建立起符合马克思主义原则、适合我国国情的中国式的国民收入统计科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郭砚莉  汤吉军  
虽然马克思没有使用沉淀成本这一概念,但已认识到沉淀成本的本质特征——成本补偿或价值实现问题。因此,从马克思价值实现角度扩展西方学者对沉淀成本概念的理解,不仅突破了西方学者沉淀成本概念仅仅与资产特征和市场交易成本相关的局限性,而且将沉淀成本和生产过程与产品价值实现联系起来,从而纳入社会再生产运动过程中。从马克思价值实现角度出发,再次回到投资生产上来,充分理解影响沉淀成本的诸多因素,为政府制定政策或制度安排提供一种新的分析视角,在于避免出现沉淀成本,形成良好的再生产过程。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英伟  
马克思产权理论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现阶段,学术界在资源税和环境税功能定位问题上存在着较大分歧,不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马克思产权理论指导资源税和环境税改革,有助于明晰功能定位,发挥两税及相关税费之间的协同性作用,进而为改革方案的综合设计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提供可靠的依据。在马克思产权理论视角下,资源税的功能定位应是:节约保护资源,并充分补偿代际间的负外部性;而环境税的功能定位则集中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发挥规制和导向作用,解决代内负外部性问题。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李英伟  
马克思产权理论作为一个科学体系,有着极其丰富的内容。现阶段,学术界在资源税和环境税功能定位问题上存在着较大分歧,不利于改革的进一步推进。以马克思产权理论指导资源税和环境税改革,有助于明晰功能定位,发挥两税及相关税费之间的协同性作用,进而为改革方案的综合设计和相关配套措施的完善提供可靠的依据。在马克思产权理论视角下,资源税的功能定位应是:节约保护资源,并充分补偿代际间的负外部性;而环境税的功能定位则集中在:保护环境,减少污染,发挥规制和导向作用,解决代内负外部性问题。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张兴祥  洪永淼  
自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提出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以来,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非始终如一、一成不变的,而是经历了一个在曲折中不断发展、不断深化的过程。本文考察了"社会主义"一词的语用情况及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在指称上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本文梳理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概括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他们后期提出的新见解,以及列宁的理论突破与演进。在经济文化落后于资本主义的社会形态里,无产阶级夺取国家政权之后,应该按什么模式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又是一个实践问题。探索"什么是社会主义",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魏宇杰  
《资本论》第三卷第十章被国外一些学者称为"一篇很难读的文章",存在着明显的"不明确的地方",即当牵扯到市场价格或供求关系时,"市场价值"概念具有多种规定,这些规定之间的关系又错综复杂、难以梳理。为此,有学者质疑马克思"是否把市场价值同市场价格混同在一起了"。为厘清这一问题,首先,需要阐明市场价值既是基于商品生产的"平均"规定,也是基于社会需要的"截尾"规定,是这两种规定的辩证统一;其次,必须说明市场价值和市场价格的关系及其不同的决定机制,即市场价值是生产条件平均化的结果,而市场价格则是竞争的结果;最后,有必要重新审视市场价值理论的定位,这一理论实际上是为最终推出生产价格理论而对处于特定历史发展...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刘楠  郭佳  
一般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是马克思资本积累理论与经济危机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内外学者围绕这个问题所展开的讨论也最广泛、最激烈、时间持续最长。本文主要从关于利润率度量范围的争论、利润率下降趋势原因分析和有关实证分析等三个方面,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学者的诸多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严汉平  
斯密、马克思、熊彼特虽然生活在不同的时代 (跨越三个世纪 ) ,代表着不同历史时期的经济发展思想 ,但对当代发展经济学影响甚大。作者认为 ,他们的经济发展思想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既有质的区别 ,又有着一定的“继承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伍书颖  
随着世界历史进入近代,商品价值问题成为关乎人的自由实现的重大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直接导致了经济思想史上的两种理论路向,一个是坚持科学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另一个是坚持生产要素决定论的西方主流经济学。而造成这一历史性分野的理论母机是亚当·斯密的商品价值决定论,其包括“耗费劳动决定商品价值”“购买劳动决定商品价值”和“三种收入决定商品价值”三种矛盾性规定。马克思认为,斯密的价值概念实质是交换价值概念并且斯密触及商品价值问题,马克思进一步从交换价值中抽象出价值,实现对斯密理论的超越;而庸俗经济学认为,斯密始终在探讨交换价值问题而不存在矛盾。只有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实现了对近代社会的历史性认识,为新时代条件下揭示经济社会发展规律提供理论武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