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681)
2023(15112)
2022(12245)
2021(10768)
2020(8688)
2019(19299)
2018(19336)
2017(36112)
2016(19845)
2015(22397)
2014(22848)
2013(22152)
2012(20810)
2011(19105)
2010(19583)
2009(18571)
2008(18174)
2007(16586)
2006(15283)
2005(14666)
作者
(59274)
(49391)
(49103)
(46935)
(31592)
(23268)
(22245)
(19005)
(18876)
(17761)
(17133)
(16515)
(16362)
(16004)
(15786)
(15209)
(14711)
(14413)
(14173)
(14033)
(12900)
(12274)
(12085)
(11469)
(11141)
(11119)
(11065)
(10998)
(10040)
(9883)
学科
(98899)
经济(98771)
管理(59202)
(52700)
(41950)
企业(41950)
中国(31096)
地方(27944)
方法(26627)
(25514)
业经(23754)
(22095)
数学(22074)
数学方法(21855)
(21534)
(19496)
(17392)
银行(17365)
农业(17252)
(17203)
金融(17196)
(16856)
(16367)
地方经济(16302)
(15715)
环境(15019)
理论(13596)
(13534)
贸易(13520)
(12949)
机构
学院(290727)
大学(288818)
(126382)
经济(123566)
研究(109802)
管理(102298)
理学(84826)
中国(84641)
理学院(83810)
管理学(82424)
管理学院(81889)
(63590)
科学(63387)
(61400)
(56162)
研究所(49930)
中心(48796)
(48182)
(48043)
财经(46263)
(41532)
北京(41018)
(39906)
(39850)
经济学(39817)
师范(39423)
业大(39020)
(37922)
农业(36927)
经济学院(35247)
基金
项目(180224)
科学(141433)
研究(136282)
基金(127846)
(110703)
国家(109731)
科学基金(93172)
社会(87889)
社会科(83185)
社会科学(83170)
(71938)
基金项目(65878)
教育(61879)
(59813)
自然(55688)
编号(55384)
自然科(54305)
自然科学(54290)
自然科学基金(53300)
资助(51583)
成果(47265)
(44630)
重点(41377)
课题(40980)
(39151)
(37334)
(37081)
国家社会(36864)
发展(36439)
(35872)
期刊
(161771)
经济(161771)
研究(99002)
中国(72398)
(48553)
(47148)
学报(43437)
管理(43291)
科学(40574)
教育(37440)
大学(33746)
(33394)
金融(33394)
学学(31573)
农业(31434)
技术(27197)
经济研究(26144)
业经(25531)
财经(24422)
(21210)
问题(20692)
(16202)
(15360)
世界(14932)
技术经济(14848)
国际(14206)
现代(14006)
(13350)
论坛(13350)
(13272)
共检索到4814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胡清玉  
划清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同私有化的界限胡清玉十四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若干问题的决议》指出:领导干部要讲政治,在一些重大原则问题上要分清大是大非。划清是非界限,在经济领域内首先要划清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论公有制为主体与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市场经济”课题组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方针。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机制中,怎样才能发展壮大公有制并保持它的主体地位?怎样才能使多种经...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王泓远  
坚持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江西财经学院经济系教授王泓远在这里,我就江泽民同志在党的十四届五中全会上的《讲话》中的第七个问题即公有制经济和其他经济成份的关系问题谈谈学习体会。一、所有制理论是历史的客观的发展的。生产资料所有制一向是马克思主...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范德官  
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上海郊区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范德官党的十四大以来,上海郊区经济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其中一条重要的原因是,按照“三个有利于”的标准,逐步完善了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所有制结构,逐步形成了多元化的投资主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章锐夫  
以公有制为主体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章锐夫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方面是要努力寻找能够极大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有制实现形式,稳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另一方面是要根据我国尚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总体水平低、发展不平衡的状况...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程广德  
公有制为主导、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办医体制,从所有制结构上突破了计划经济“国家包”、“独家办”僵化封闭的办医体制,从整体布局上推动医疗服务的合作与分工,从宏观体制上促进医院微观运行机制的激活,从行业管理上推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的职能转变,必须从构建背景、创新价值、实现形式及实施保障等多方面对这一崭新办医体制进行研究和探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卓元  
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这一基本经济制度,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所有制结构,对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推进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一、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改革开放以来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1985年,邓小平同志就指出:“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宋醒民  
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这一基本经济制度,来替代单一公有制结构,是我们党对建设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的总结,是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创新。这种多元所有制结构,并不意味着存在社会主义道路和资本主义道路的对立,从其整体性上看是一种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江三良  
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核心区别不在市场经济而在"社会主义",表现在,一是要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二是要避免两极分化。私有经济发展与公有制为主体,一方面是矛盾的对立,私有制的剥削性和自私性,可能会带来变味的"公有制",动摇公有制主体地位,不总是利于生产力的提高等;另一方面又是矛盾的统一,私有制的存在使竞争主体的多元化、监督的多维性得以实现。私有经济与公有经济协调地发展,关键在于平等竞争与有效监督。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丁焕权  欧祥瑞  
坚持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不仅是关系国民经济全局的重大问题,也是关系社会主义制度命运的重大政治问题。因此,在积极促进国民经济和集体经济发展的同时,允许和鼓励个体、私营、外资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使之成为社会主义经济的必要补充,以促进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方福前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基本经济制度一直处于不断改革、发展和完善进程中,中国经济增长奇迹就是基本经济制度不断深化改革的重要成果标志。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把现阶段中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界定为“两个为主体+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就是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郝雨  
赵紫阳同志在十三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应以公有制为主体。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公有制经济本身也有多种形式。除了全民所有制、集体所有制以外,还应发展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联合建立的公有制企业,以及各地区、部门、企业互相参股等形式的公有制企业。在不同的经济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林两贞  
“和竞”是既能促进竞争态势,又能规范竞争方式,还能展现竞争能力的一种新型竞争。以“和竞”的实现程度为衡量标准,新中国建立以来公有制经济和个私经济的关系发展依次分为不存在“和竞”、“和竞”逐见端倪、确立了“和竞”方向、勾勒了“和竞”轮廓四个阶段,结合我国当前经济形势,提出了进一步推进“和竞”的前提条件(激励)、硬性条件(他律)、软性条件(自律)、保障条件(补偿)和指向条件(合作)。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周晓梅  
中国在马克思、列宁关于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规律的理论与实践的基础上,在所有制结构问题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提出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性质规律所决定的,也是解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主要矛盾的客观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内容。我们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发挥国有经济主导作用,不断增强国有经济活力、控制力、影响力。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正确处理好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利益关系,激发非公有制经济活力和创造力。在生产发展和社会财富增长的基础上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许经勇  
划清股份制与私有制的界限●许经勇1992年初邓小平同志南方谈话后,我国的国有企业改革出现新的转折,即由以往的政策性调整转入制度创新,股份制这一新的财产组织形式便应运而生。但是,近几年来,围绕着股份制的性质与作用问题,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去年召开的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