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69)
2023(10213)
2022(8659)
2021(8074)
2020(6622)
2019(14844)
2018(15049)
2017(27053)
2016(15126)
2015(17185)
2014(17042)
2013(15865)
2012(14276)
2011(12711)
2010(12864)
2009(11769)
2008(11674)
2007(10769)
2006(9413)
2005(8298)
作者
(38726)
(32733)
(32331)
(30663)
(20643)
(15615)
(14741)
(12386)
(12296)
(11729)
(11030)
(10899)
(10553)
(10095)
(9906)
(9846)
(9776)
(9545)
(9387)
(9333)
(8191)
(7885)
(7661)
(7653)
(7474)
(7272)
(7177)
(7126)
(6542)
(6428)
学科
管理(51792)
(45706)
(45557)
经济(45478)
(40187)
企业(40187)
技术(16848)
中国(16155)
(15686)
(15628)
方法(15174)
(14682)
业经(13600)
技术管理(12174)
数学(12033)
数学方法(11875)
理论(11658)
地方(11113)
(10806)
教育(10622)
(9594)
银行(9581)
(9498)
财务(9478)
农业(9475)
财务管理(9449)
教学(9344)
(9143)
(9084)
企业财务(8883)
机构
学院(197425)
大学(196117)
管理(74461)
(72864)
经济(70910)
理学(63268)
理学院(62549)
管理学(61534)
管理学院(61130)
研究(61045)
中国(46246)
(41083)
(38274)
科学(35459)
(32926)
中心(29142)
财经(28768)
(28737)
师范(28523)
(28401)
(26782)
(26189)
业大(26180)
(25725)
北京(25400)
研究所(25231)
技术(23886)
(22944)
师范大学(22050)
经济学(21529)
基金
项目(130360)
研究(104631)
科学(103461)
基金(89888)
(75592)
国家(74815)
科学基金(65883)
社会(64491)
社会科(60869)
社会科学(60854)
(55656)
教育(51239)
基金项目(48583)
编号(44826)
(44812)
自然(39888)
自然科(38963)
自然科学(38955)
成果(38296)
自然科学基金(38268)
资助(33847)
(33330)
课题(32945)
(30647)
创新(30073)
重点(29347)
(28262)
(28108)
(27815)
项目编号(27646)
期刊
(86738)
经济(86738)
研究(61868)
中国(52781)
教育(39637)
(32721)
管理(31032)
学报(25272)
(24980)
科学(24033)
大学(20795)
技术(20607)
学学(18133)
(17584)
金融(17584)
农业(16652)
业经(14635)
财经(14204)
图书(13254)
科技(12597)
职业(12543)
经济研究(12345)
(12340)
(11043)
论坛(11043)
问题(10739)
财会(9876)
(9618)
书馆(9613)
图书馆(9613)
共检索到31043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卞梅  
本文从分析我国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困境入手,着重阐述某大学JD学院以"制度建设为保障,实践基地为载体,科技活动为手段,全员参与为基础"的"四位一体"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构建。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戴林富  游俊  
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首先在于准确定位,找到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发展道路,即其现实意义;因投资主体多元化、母体桎梏、经验缺乏等因素的影响,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必须突破以下几个关节点,即创新思维、准确定位、因校制宜;创新独立学院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包括培养目标的创新、培养规格的创新、培养内容的创新、培养过程的创新等四个方面。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淑华  孟全  
独立学院是在高等教育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社会日益增长的教育需求和教育自身发展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过渡的产物,承担着为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培养大批应用型人才的历史重任。在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对于推进大众化教育和提高全民族素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伴随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独立学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的定位问题、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愈来愈凸现,独立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王奎洋  贝绍轶  唐金花  李国庆  
结合应用型本科的内涵和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的需求,对车辆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初步的分析与研究,重新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采用基于项目的研究性教学方法,融合理论、实践、科研环节,构建了"三线并行"的专业课程体系,优化了相关课程群内容,并对成绩评定方法进行探讨,建立了"三维一体"的成绩评定体系。实践证明,该培养模式可以加强专业基础、实践能力及创新意识等工程素质培养,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梁慧稳  
科技发展与创新的根本在人,科技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社会活动,人是这项社会活动中最活跃、最能动的因素。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的科技创新能力是以具备一定开拓创新能力的人为前提条件的。因此,提高国家科技创新能力必须要有一个系统的、科学的、全面综合的人才培养体系。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孙爱东  
有针对性地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步伐,正在成为共识。目前,新的经济运行形势和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之间存在着严重的矛盾,一方面,宏观经济形势的波动造成了高校毕业生就业困难,另一方面,市场需求的岗位和专业找不到合适的具有胜任能力的人员。这反映了目前高校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吴晓晴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校创业教育中的重要内容,同时,高校开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也是知识经济时代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对高校提出的战略要求,是高等教育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的必然选择。高校应该正确认识到创新型人才培养的紧迫性,努力在人才培养观念、培养模式、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等方面进行创新,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俭  曹滨  
文章以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为依据,探讨了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并分析了通过该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途径。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定的教育改革思路,并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赵桂芹  
中国实现"强国强军梦",必然离不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是实现科学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重要而关键的助推器。然而,我国创新型人才的缺乏,严重制约着科技创新的发展的效果与进程,产学研合作是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企业技术进步、高校科研发展、社会科技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文章基于创新型人才培养现状,剖析创新型人才培养所面临的突出困难,提出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协同机制。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王琳玮  
根据势科学原理,从知识结构、思维方式、个人品格、身心和谐四方面构建了创新型人才素质8维对称化模型,并从内外系统的作用机理提出创新能力形成的数理公式。这既是创新型人才成长的规律,也是培养的有效路径。研究提出,信息社会创新的机制在于营造信息强势。培养创新型人才,要通过改革传统教学模式激发学生兴趣信息势,加强学科间联系,营造有效信息量,理论学习与实践互动培养创新思维,加强心理教育和身体锻炼形成稳定的创新人格,以创新型师资队伍激发创新潜能,从而在教育场中营造出最强的教育信息势。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道远  
高职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社会需要的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途径。以阜阳职业技术学院酒店管理专业为例,依据多年教学改革实践,突出岗位针对性、技能应用性和操作实践性,努力构建专业课程实训、教学顶岗实训、毕业顶岗实训"三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积极探索"校企合作、工学交替、学用一体"人才培养模式的成功做法,并对专业特色及成果应用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戴雪文  
转型期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科研生态环境较差,不利于创新型专业人才成长;引进人才自主权较弱,人才理念机制有较多障碍;人才激励机制匮乏,压制创新型人才健康成长;双师型师资队伍不足,无法承担服务地方经济责任;创新型人才发展空间有限,无法长期留住优秀人才的问题。在深入分析转型期地方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基础上,建立适合创新型人才成长的科研生态环境,培植创新应用型人才队伍,完善创新型人才激励机制,培养理论与实践并举的技能型专业人才,拓展创新型人才的事业发展空间,不断提升地方院校转型期创新人才培养的发展活力和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吴爱华  侯永峰  郝杰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亟需大批高层次创新型人才作支撑。回顾我国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前期探索和取得的成效,梳理当前制约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体制机制障碍,从加强人才布局、构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特殊通道、统筹推进人才计划项目、完善海外人才引进配套政策、营造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氛围环境等方面提出完善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的对策建议。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波  
针对当前我国高职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人才培养与行业、企业脱节的现象,就实施以工作室为载体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功能与作用、实施的途径与方法,从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课程体系构建、教学环境改革、社会环境的支持等方面进行探究。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迪  
创新型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内容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高职院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主要途径是教学活动,教师应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加强实践环节、举办竞赛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学校应克服制约创新教育的各种因素,提升教师创新素养,完善创新教育评价机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