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055)
2023(11553)
2022(9148)
2021(8144)
2020(6400)
2019(14239)
2018(14381)
2017(26026)
2016(14375)
2015(16121)
2014(16468)
2013(15648)
2012(14818)
2011(13586)
2010(13760)
2009(12571)
2008(12355)
2007(11540)
2006(10670)
2005(9974)
作者
(42669)
(35208)
(35187)
(33472)
(22503)
(16745)
(16097)
(13734)
(13698)
(12697)
(12189)
(11866)
(11637)
(11428)
(11154)
(10776)
(10529)
(10301)
(10199)
(10182)
(9258)
(8769)
(8645)
(8235)
(8133)
(8121)
(7956)
(7818)
(7224)
(7195)
学科
(63058)
经济(62897)
管理(36085)
(34553)
(26502)
企业(26502)
中国(25494)
(21373)
地方(21204)
业经(19213)
方法(15754)
农业(14313)
(14152)
(13549)
(13192)
(12987)
银行(12964)
(12679)
(12506)
(12463)
金融(12456)
理论(12370)
(11588)
地方经济(11171)
(10694)
数学(10653)
数学方法(10548)
发展(10329)
(10293)
环境(9838)
机构
学院(203372)
大学(200032)
(80545)
研究(78864)
经济(78586)
管理(69578)
中国(60303)
理学(57289)
理学院(56521)
管理学(55423)
管理学院(55037)
科学(47720)
(45239)
(40745)
(38941)
(37873)
研究所(36544)
中心(35204)
(34677)
(31198)
师范(30849)
北京(29192)
农业(29075)
财经(28971)
业大(28908)
(28746)
(27815)
(25985)
(25982)
技术(24681)
基金
项目(127359)
科学(99355)
研究(98260)
基金(87630)
(76310)
国家(75544)
科学基金(63338)
社会(62614)
社会科(58104)
社会科学(58088)
(52364)
基金项目(45190)
教育(44561)
(43306)
编号(41782)
自然(36938)
自然科(36052)
自然科学(36043)
成果(35831)
自然科学基金(35371)
资助(34188)
(34163)
课题(30981)
重点(29405)
发展(27874)
(27397)
(26663)
(26353)
(25522)
国家社会(25215)
期刊
(106649)
经济(106649)
研究(67863)
中国(54596)
(38262)
教育(33130)
学报(32930)
科学(30191)
(29558)
管理(28709)
农业(25641)
大学(25156)
(23911)
金融(23911)
学学(23218)
业经(19792)
技术(18637)
经济研究(16737)
财经(14632)
问题(13872)
(12962)
(12757)
图书(11991)
(10622)
论坛(10622)
(10385)
(9927)
世界(9879)
商业(9837)
职业(9809)
共检索到3406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宏斌  
文章从社会大众是社会发展主体的原理出发,在分析人类的时代与人的时代化发展、现代人的属性与时代化转型、大众素质提升与社会时代化进步三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三生与四逞时代、生活三境界、三态(群、家、体)生存、现代文明人、现代精神、四能模型、个人五修等新概念和新思想,从两个角度总结了社会大众的时代化转型与发展的成熟路径,从八个方面指出了大众时代化转型的内容,认为大众时代化教育重点在于加强个人修炼、提高个人能力、维护个人尊严和社会大众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邹满丽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正处于产业转型升级、产业机构优化的历史阶段,需要大量的高层次、复合型技能人才。地方本科院校应抓住这一改革发展机遇,进一步亲地方、融社会,牢固树立植根地方、服务地方的办学理念,加大技能型人才培养力度,努力解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瓶颈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吴海建  
The evaluate of provincial social development has its ow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the indicator system of social development level of national “23 project”,the paper put forwards the provincial “40 project”.With example,a brief analysis for the projects is made.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贺学良  
会展业是当今世界经济新的增长点,在世界各国都得到了迅速发展。本文全面系统地介绍了会展业收入的乘数效应测算方法及其类型,并分析了会展业对社会经济各方面发展的间接与直接作用。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孟立联  
人口发展是人口研究的重要内容,不少学者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有益的论述,并取得一定成效,但对人口发展的理论研究毕竟起步较晚,有待深入探讨。本文试图为人口发展的理论由“潜”到“显”提供一个讨论的范例,供大家参考。
[期刊] 大学图书馆学报  [作者] 陈建龙  
在新时代背景中探讨了大学图书馆的价值体系、转型发展的现代化研究范式和方向、大学图书馆现代化的含义和路径、大学图书馆的态度等问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林津晶  
文章首先分析了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必要性。然后阐述了独立学院管理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提出了独立学院管理机制改革的主要举措:加快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专业建设,完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创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运行机制。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王德峰  邓和平  
二战后德国迅速崛起为世界经济强国,教育的基础性作用是重要原因之一。德国从开发人力资源入手,成功地奏好了大力改革中等教育、强化职业教育和发展高等教育的三步曲:审时度势,抓住教育这个龙头,以教育孕育科技创新,以科技创新带动产业结构调整,以高质量的新产品占据世界市场,从而使自己站在世界经济强国的前列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孙之隽  
在现代社会和市场经济条件下,诚信对于国家的兴衰,经济的发展,文化的繁荣,社会的和谐和个人的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充分发挥诚信在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个领域的作用,对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物质文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有利于中国梦的早日实现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莹  
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迈入大众化阶段,针对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结构性矛盾、人才培养同质化严重、毕业生就业难等问题,国家从战略高度提出引导部分地方本科院校向应用型大学转变。基于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内涵式改革发展的重大目标,建立和完善现代职教体系的需要,新建地方本科院校被纳入了现代职教体系中,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为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这就要求院校从办学定位、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模式、师资建设等方面进行转型改革的实践探索。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刘萌  谷文林  
进入大数据时代以来,借助大数据的分析与预测功能,电子商务迎来更好的发展机会。通过大数据分析,商品推荐出现个性化和精准化商业模式,运营方式的不断创新,帮助电商企业优化汇总优质产品信息,为电商企业提升差异竞争力提供更精细的服务。然而,大数据时代电商企业也面临着掌握大数据、驾驭大数据、优化信用环境、应对数据安全与隐私、优化物流配送等方面的挑战。应该从利用大数据搭建电子商务的信息平台、凭借大数据做好电子商务的精准营销、依靠大数据创新商业模式、注重数据处理工作的安全隐私等4个方面入手,确保电子商务适应大数据时代特点,推动现代电子商务发展。
[期刊] 中国远程教育  [作者] 王卫军  王文君  
电视应用于教育领域后,曾在教育领域产生过很大影响。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和网络的迅速发展和普及,有些学者认为教育电视的辉煌已不复存在,甚至开始质疑电视媒介的教育应用问题,认为它将会随着新一代媒介的使用而消亡。本文试图从媒介的视角对网络时代教育电视的发展问题做一探讨。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刘宁  
本文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出发,探讨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和谐社会评价体系,将社会生产力、法治道德和资源环境作为社会评价体系的基本架构和度量指标域,提出了社会发展基的概念,构建了数理模型,对社会发展基系统的稳定态、和谐度和演进率进行了描述;确定了社会发展基系统评价指标,分析了社会发展基系统承载力,并研究了社会生产力对系统整体的贡献率,最后对应用策略进行了展望。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刘铮  
就人口对社会制度的作用而言,斯大林有过著名的论断:“人口的增长不是而且不可能是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面貌的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那末,究竟什么是决定社会面貌、决定社会制度性质、决定社会从这一制度发展到另一制度的主要力量呢?他的答复是“这种力量就是人们生存所必需的食品、衣服、鞋子、住房、燃料和生产工具等等物质资料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于建国  
各国的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因国情差异而不尽相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没有人权这一项目.其次,各项目的相对重要性亦会随时间推移而发生变动.与人口相比,环境已成为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中最重要的一个项目.按照1992年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地区间社会发展水平综合评介方案(试行)》,中国社会发展评介体系包括10个方面,即环境、人口、经济、居民生活、劳动社会保障、卫生保健、科技教育、文化教育和社会治安.以1990年为基准年,我国1991年的社会发展综合水平总指数为110分,1992年为121分,两年间共增加了21个分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