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85)
- 2023(9103)
- 2022(7813)
- 2021(7412)
- 2020(6087)
- 2019(13666)
- 2018(13225)
- 2017(25247)
- 2016(13248)
- 2015(14447)
- 2014(13799)
- 2013(13279)
- 2012(12397)
- 2011(10993)
- 2010(11450)
- 2009(10593)
- 2008(10584)
- 2007(9798)
- 2006(8975)
- 2005(8036)
- 学科
- 业(44651)
- 济(44315)
- 经济(44259)
- 管理(43901)
- 企(37836)
- 企业(37836)
- 税(21849)
- 税收(20397)
- 收(20222)
- 财(17466)
- 技术(16460)
- 农(15711)
- 中国(14967)
- 方法(13439)
- 技术管理(12052)
- 业经(11702)
- 制(11100)
- 地方(10993)
- 数学(10807)
- 策(10770)
- 数学方法(10605)
- 农业(10327)
- 贸(10323)
- 贸易(10312)
- 易(10054)
- 银(9631)
- 银行(9624)
- 行(9222)
- 务(8748)
- 财务(8732)
- 机构
- 学院(175958)
- 大学(173027)
- 济(74023)
- 经济(72447)
- 管理(69350)
- 研究(60205)
- 理学(58503)
- 理学院(57882)
- 管理学(57110)
- 管理学院(56730)
- 中国(47411)
- 财(42401)
- 京(35883)
- 科学(33720)
- 财经(30613)
- 江(29555)
- 所(29065)
- 中心(27804)
- 经(27619)
- 研究所(25479)
- 农(24025)
- 范(23335)
- 师范(23192)
- 北京(23191)
- 州(23122)
- 财经大学(22335)
- 院(22102)
- 经济学(21831)
- 业大(21129)
- 省(20052)
- 基金
- 项目(111704)
- 科学(89542)
- 研究(87600)
- 基金(80312)
- 家(69834)
- 国家(68816)
- 科学基金(59485)
- 社会(56239)
- 社会科(53342)
- 社会科学(53327)
- 省(43987)
- 基金项目(41604)
- 教育(39128)
- 划(36857)
- 自然(36207)
- 编号(36103)
- 自然科(35345)
- 自然科学(35333)
- 自然科学基金(34721)
- 资助(31527)
- 成果(30716)
- 创(29357)
- 创新(26383)
- 课题(25385)
- 发(24869)
- 重点(24822)
- 部(24220)
- 国家社会(23342)
- 性(23199)
- 制(23112)
共检索到2891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薛薇 魏世杰
2015年至今,我国支持创新的税收政策体系不断完善,新政策频出。本文重点研究了由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先行试点然后推广至全国或以示范区试点经验为依据重新制定后在全国实施的六个方面税收政策。通过研究这些政策的实施情况发现,这些政策的激励作用正在缓慢释放,但政策设计、优惠力度、操作困难等方面的问题有碍于政策效果的更好发挥。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完善建议。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 税收政策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辜胜阻 马军伟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经国务院批准,在推进自主创新和高技术产业发展方面先行先试、探索经验、做出示范的区域,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空间载体,是国家抢占世界高技术产业制高点的前沿阵地,担当着引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梁向东 阳柳
自主创新示范区在多大程度上通过整合原有创新要素实现了创新驱动发展目的,需要做适当评估。本文以全要素生产率来衡量地区创新水平,应用多期倾向匹配—双重差分法分析评估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驱动效率。结果显示,示范区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当地经济的创新发展,提高了地区创新驱动效率,但示范区的创新溢出效应不显著,一些因素抑制了创新效应的空间扩散,包括政府引导性投入不足、创新人才缺乏、投资水平较低、产业发展方式转型困难、区域发展差距较大等。有必要通过加快创新平台建立及完善、加大高精人才培育力度、建设示范区协同发展网络等来进一步发挥示范区的创新驱动作用。
关键词:
自主创新区 连续匹配差分 创新驱动效率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郭戎 薛薇 张俊芳 张明喜 魏世杰
中关村、武汉东湖和上海张江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以来,中央部门、示范区所在省(市)部门、示范区先后推出一系列促进示范区提高创新能力的新举措。本文评价了股权和分红激励等六方面的科技创新试点政策,着重分析政策着力点、实施效果、存在问题与建议等。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创新 评价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俊芳 张明喜 薛薇 魏世杰
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中关村、东湖、张江示范区和合芜蚌试验区开展政策试点,鉴于试点政策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试点政策为评估对象,重点评估了其中12项已推广政策的政策成效,分析政策落地与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障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政策评估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俊芳 张明喜 薛薇 魏世杰
政策评估是政策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问题。自2009年以来,国务院先后批准在中关村、东湖、张江示范区和合芜蚌试验区开展政策试点,鉴于试点政策对中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本文以试点政策为评估对象,重点评估了其中12项已推广政策的政策成效,分析政策落地与推广中出现的问题与障碍,并提出进一步完善建议。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试点政策 政策评估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武汉市财政局课题组 张福来 周学云 张灼 江羽翔 陈荣华 王创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加强国家自主创新体系建设,提升我国自主创新的整体实力与水平,对于增强我国的核心竞争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2009年国务院正式批准武汉东湖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高新区")建设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以下简称"示范区"),这是推进自主创新、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大决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高天宇 马宗国
选取2016—2020年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286家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根据产权性质、企业规模的异质性特征,基于融资约束和企业风险承担的中介效应视角,实证分析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对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研究发现:(1)政府补助和税收优惠均对示范区企业创新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2)政府补助对示范区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大于非国有企业,税收优惠对示范区非国有企业创新绩效的促进作用大于国有企业。(3)政府补助、税收优惠对示范区大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均大于小企业。(4)融资约束在政府补助、税收优惠作用于示范区企业研发投入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5)企业风险承担在政府补助、税收优惠作用于示范区企业研发投入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期刊] 改革
[作者]
王双
我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经历试点探索和规模涌现阶段,进入了协同发展阶段。自创区在空间分布、创新要素汇聚、先行先试探索以及发挥特殊窗口作用等方面特征显著。随着外部诱因与内部条件的不断变化,自创区在生命周期的阶段性更迭与调整过程中,将在空间纵深分布、个性化发展、融合协同以及创新要素潜能释放等方面对自身增长模式进行自适应的多重探索。
关键词: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创新发展 自主创新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张永安 宋晨晨 王燕妮
创新科技政策传导过程存在时滞效应是一个不容回避的重要问题。通过整理2009-2016年相关数据并采用脉冲响应函数和方差分析法对创新科技政策(人才激励、研发补贴、税收优惠、政府采购、服务外包)效应外部时滞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创新科技政策的时滞导致政策效果无法得到充分、及时的发挥。不同的创新科技政策工具会产生不同的政策效果时滞期。政策外部效应时滞发生于企业判断政策—确认政策—吸收政策—执行政策—创新产出这一过程之中。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晏艳阳 严瑾
以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为"准自然实验",采用双重差分法分析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建设对2007~2016年各国家高新区内上市企业创新活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示范区的设立能够显著促进企业创新,但具有显著的异质性:在企业产权性质上,示范区的设立对非国有企业创新的促进作用比国有企业明显;在区域差异方面,东部地区示范区对企业创新的促进效应比中西部地区明显;从专利类型看,对企业发明专利的促进作用比外观设计专利明显。此外,引入三重差分模型进行影响机制检验,发现"政策效应"和"集聚效应"是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机制。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齐晶晶
文章从知识创新能力、技术创新能力、技术扩散能力、产学研协同创新能力四个方面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效能评价的指标体系,利用粒子群算法改进的径向基神经网络模型对中关村、东湖、张江、长株潭四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体系效能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四个地区的发展优势和存在问题进行了对比分析。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朱婧 王璐嘉 胡品平
人才是科技创新的核心驱动力。以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为研究对象,利用文本分析法分别从微观层面科技人才重点培育对象、中观层面话语策略以及宏观层面政策效果探究科技人才政策。研究发现,科技人才政策注意力已经转向特定人才群体的专门化、精细化和差异化;科技人才政策体系日趋完善,政策示范领域趋向多元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是示范区科技人才政策的重点;科技人才政策注重优化人才服务环境。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熊曦 魏晓
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是检验其示范性效果的重要标准。运用"要素—结构—功能"的分析范式,选取了反映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创新能力的要素、结构和功能指标体系,并运用因子分析法详细评价了各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研究认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的创新能力离不开其要素的投入力度、结构优化的程度以及创新功能的发挥,因此,提升示范区的创新能力,需要加大其科技创新的投入力度,优化示范区产业结构,促进示范区的功能效应发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