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4)
2023(12704)
2022(10039)
2021(8931)
2020(7201)
2019(16015)
2018(15588)
2017(29693)
2016(15501)
2015(17270)
2014(17294)
2013(17426)
2012(16260)
2011(14520)
2010(15030)
2009(14025)
2008(13906)
2007(12718)
2006(11621)
2005(11007)
作者
(45066)
(37617)
(37590)
(34985)
(24072)
(17685)
(17088)
(14510)
(14343)
(13513)
(12921)
(12519)
(12270)
(11949)
(11589)
(11388)
(11222)
(10955)
(10902)
(10768)
(9496)
(9280)
(9019)
(8713)
(8638)
(8443)
(8358)
(8298)
(7549)
(7444)
学科
(79916)
经济(79817)
(76680)
(67374)
企业(67374)
管理(60295)
业经(30812)
(30444)
方法(26478)
(24709)
中国(23956)
农业(22472)
地方(21545)
数学(18501)
数学方法(18425)
技术(17126)
(16661)
财务(16639)
财务管理(16619)
(16610)
企业财务(15703)
(14463)
(14052)
贸易(14036)
(13889)
(13827)
(13525)
理论(12942)
(12737)
(12473)
机构
学院(234178)
大学(225093)
(103156)
经济(101108)
管理(94509)
理学(79680)
理学院(78892)
管理学(78119)
管理学院(77646)
研究(76143)
中国(62079)
(48230)
(47767)
科学(42574)
(38202)
(37924)
(37723)
财经(37068)
中心(34889)
(33435)
研究所(33317)
(30763)
北京(30519)
经济学(30446)
业大(30013)
(29693)
师范(29470)
农业(28900)
经济学院(27398)
商学(27373)
基金
项目(144946)
科学(116591)
研究(112660)
基金(104352)
(87994)
国家(86997)
科学基金(77168)
社会(75217)
社会科(71292)
社会科学(71276)
(59271)
基金项目(54806)
教育(48731)
编号(46696)
(46695)
自然(45609)
自然科(44562)
自然科学(44555)
自然科学基金(43800)
资助(40377)
(37347)
成果(36611)
(33767)
(33492)
课题(31669)
重点(31641)
发展(31324)
国家社会(31073)
(30988)
(30796)
期刊
(132667)
经济(132667)
研究(72858)
中国(51693)
管理(40764)
(39061)
(38469)
科学(29398)
学报(27462)
农业(26619)
业经(26483)
(24997)
金融(24997)
教育(22941)
技术(22698)
大学(22467)
学学(20975)
经济研究(20578)
财经(18557)
问题(16379)
(16200)
(15328)
商业(14590)
技术经济(14167)
图书(12999)
现代(12852)
(12476)
世界(12249)
经济管理(11707)
国际(10701)
共检索到37587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宋翔南  
随着我国经济进入"新常态"阶段,经济发展模式从高速增长转变为高质量发展,经济发展速度逐渐减缓并趋于平稳,开始追求绿色、健康、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因而,经济发展应注重加强服务业在经济增长进程中的主导作用。内需作为拉动经济的重要内容,扩大内需、释放居民消费潜力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战略。因此,研究现代服务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对发展现代服务业、改善居民消费结构具有重要作用。本文首先阐述我国服务业发展与城乡居民消费的背景及意义,其次分别总结我国现代服务业、城乡居民消费的发展现状,最后对现代服务业发展、促进城乡居民消费升级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并对推动我国经济良好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梁向东  贺正楚  
对中国消费结构的变化和现代服务业发展进行了描述,运用逐步回归法、格兰杰因果分析等方法,发现相对发展比较滞后的现代服务业与城乡消费结构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相关性,现代服务业在优化消费结构上还有待调整。因此,要从农村消费发展中寻找现代服务业的新动力,政府要加大公共性服务的投入,注重教育、文化娱乐发展。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魏君英  
关于服务业与居民收入的关系,服务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假设是人均收入水平是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原因,即随着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对服务的消费需求会增加。基于中国1978—2007年数据的格兰杰因果检验表明,无论是城镇居民还是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均不是服务业发展的原因,相反,服务业发展是人均收入变化的原因。服务业发展会带来人均收入的提高,而人均收入的提高并没有引起居民对服务消费的相应增加,其原因在于服务消费需求的复杂性以及居民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居民收入水平仍落后于服务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勇  
文章采用2001—2021年30个省份的面板数据,构建面板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并构建面板数据模型研究产业转型升级对高质量发展的调节效应。结果表明:产业转型升级会通过抑制收入差距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会弱化产业结构高级化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指数的正向影响;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会强化产业结构合理化指数对高质量发展指数的负向影响。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婉瑛  尤绪超  
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的关系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文章基于我国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影响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采用我国2007-2016年31个省级面板数据,分析了流通产业发展水平、流通产业经营效益、流通产业发展环境、流通产业信息化程度四个维度10个指标变量对我国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机制,研究认为:发达的流通产业是居民最终消费得以实现的基础,其对居民消费升级起到显著的促进作用,但这种促进作用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性,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其流通产业发展对居民消费升级的助推作用就越显著;进一步地,流通产业发展与居民消费升级之间存在明显的互动反馈作用,流通产业的发展不仅能够正向指导居民消费、促进居民消费升级,同时反过来,居民消费升级也能够通过消费反馈的形式促进流通产业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杨进  罗筱梅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居民消费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升级态势,协调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需要商贸流通业持续贡献内生力量,但理论层面仍未发现商贸流通业发展是否决定了居民消费升级方向。基于此,本文采用2011~2017年我国商贸流通业及城乡居民消费的相关数据,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泰尔指数分别构建了商贸流通业发展指标和居民消费结构指数,利用相关指标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的影响,并进一步分析了商贸流通业发展对居民主要消费品的影响水平。研究表明,商贸流通业发展显著降低了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并有效促进了交通通信和衣着项目的消费升级。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涂颖清  万建军  
数字经济和普惠金融是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实现消费扩大升级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研究发现,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显著提升了中国居民的整体消费水平,发挥了“数字效应”和“普惠效应”的双重作用。但是,数字普惠金融的发展对城镇居民消费增加的效应明显高于对农村居民消费增加的效应,数字普惠金融在农村领域的“普惠效应”有待提升。为更好发挥数字普惠金融的积极作用,一方面要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另一方面更要着力改变农村居民消费观念和消费金融观念。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晶晶  
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较高水平的发展阶段,但城乡发展仍有不均衡的现象,在消费结构层面比较明显。本文基于我国2008-2022年31个省份的面板数据,以居民收入为中介变量构建模型,研究流通业发展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结构差距的影响。从研究结果看出,流通业发展水平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呈负向关系,其中影响最大的是生存型消费差距,其次是享受型消费差距,最后是发展型消费差距。从地区来看,对东部地区的三种消费差距影响都显著,对中部地区的发展型消费差距和享受型消费差距影响显著,对西部地区的生存型消费差距显著,对东北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静珂  
本文采用理论分析和模型实证相结合的手法,分析了我国服务业集聚水平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通过服务业业态的不断集聚,可以显著刺激城镇居民和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但与此同时,服务业集聚水平的提高,也在一定程度上致使了城乡之间消费差距的拉大。总体来看,服务业业态集聚的消费刺激效应,在城镇地区表现得明显高于农村地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李朝军  
本文基于2011-2021年我国30个省份面板数据,实证检验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影响及作用机制,并进一步借助空间杜宾模型分析数字新基建对城乡居民消费升级的空间溢出效应。文章最后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孟昊芸   张扬  
新发展格局背景下,促进流通业智能化转型是畅通国内国际双循环体系、破解城乡发展不均衡难题的关键。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视角切入,依托马克思社会资本再生产框架,梳理流通业智能化发展在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四个环节影响城乡均衡发展的理论逻辑,并基于2002—2022年我国285个地级市的面板数据,分析流通业智能化对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影响效果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与流通业智能化程度均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特征;流通业智能化在面对负向宏观冲击时具有增长韧性,面对正向宏观冲击时表现出发展潜力;流通业智能化发展通过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降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推动电子商务发展等渠道有效缩小城乡居民消费差距,且对西部地区的影响最大。因此,驱动产业智能化转型、弥合区域数字鸿沟、规范平台经济发展可为提振居民消费、促进城乡均衡发展提供强力支撑。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杜经纬   谭光万   王秀东  
[目的]研究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对城乡居民消费的影响,探究其消费促进效应的区域异质性并对消费促进效应的作用机制进行检验,为更好地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2007—2019年775个县的面板数据和多期PSM-DID模型,验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过程中是否存在消费促进效应,并对其异质性进行探究。[结果]①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存在时滞性,随着时间推移,消费促进效应愈发显著。②消费促进效应有明显的区域异质性,具体而言,消费促进效应目前只在发达地区显著,而在欠发达地区,消费促进效应并不明显。③消费促进效应的重要中介机制之一是缩小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结论]各地政府应对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进行长期支持,保证相关政策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各地在支持相关产业发展时要注意考虑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充分发挥特色休闲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分区施策。在评价产业发展成效时应将体现城乡居民收入差距的相关指标纳入评价指标体系之中,推动发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的消费促进效应。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朱诗娥  杨汝岱  
经验观察发现,三十年来,我国省际城乡居民消费一直存在"经济发展越落后的地区,城乡居民消费差距越大"的现象。本文构建1978-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基于不同模型的计量检验结果表明这种现象的存在,在经历了改革开放初期的"集体贫困"之后,这种现象在1980年代中期以后的二十年间显得尤为突出。而一些省份在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城乡居民消费差距开始下降,这是未来发展的希望所在。本文还从社会发展、经济现状、政府行为、基础设施和对外贸易五个方面对影响省际城乡居民消费差距的因素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考察,研究表明,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教育公平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等措施有助于迈向理想的共同富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金军  
人工智能发展正深刻影响城乡居民消费行为、消费内容和消费渠道。本文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和分位数模型对2007-2020年我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工智能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影响机理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在样本期间内,人工智能发展会显著缩小城乡消费差距;人工智能发展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改善效应存在明显地区差异。具体来说,东部地区效果较中部地区更为显著,而在西部地区影响并不显著;在不同城乡消费差距水平上,人工智能对城乡消费差距的收敛作用也不同,具体来说呈先增强后下降的倒“U”型作用轨迹。该研究结论为“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共同富裕的推进提供一定政策启示。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郭崇  李晓梅  
商贸流通业的一端连着生产,另一端连着消费,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环节。在"互联网+"的背景下,我国商贸流通业的发展发挥了信息共享融合的优势,节约了市场交易成本,提高了消费的便利性,尤其刺激了农村消费需求,改善城乡二元的消费结构,缩小城乡消费差距,进而促进消费驱动经济增长模式的实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