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675)
2023(9729)
2022(7824)
2021(7283)
2020(5885)
2019(13368)
2018(12979)
2017(24059)
2016(12823)
2015(14769)
2014(14655)
2013(14409)
2012(13538)
2011(12459)
2010(12361)
2009(11479)
2008(10309)
2007(9251)
2006(8161)
2005(7519)
作者
(36161)
(29935)
(29778)
(28505)
(18831)
(14153)
(13445)
(11704)
(11646)
(10559)
(10349)
(10054)
(9690)
(9602)
(9470)
(9402)
(8896)
(8785)
(8566)
(8264)
(7666)
(7267)
(7143)
(6822)
(6755)
(6666)
(6601)
(6395)
(6242)
(6060)
学科
(51940)
经济(51883)
管理(35240)
(30111)
(26334)
金融(26327)
中国(25579)
(23930)
银行(23908)
(23841)
企业(23841)
(23303)
方法(19731)
数学(17825)
数学方法(17718)
(14890)
(14764)
(14110)
(12619)
贸易(12605)
(12422)
环境(12361)
(11417)
中国金融(11300)
地方(11258)
业经(11093)
(10750)
农业(9219)
(8919)
财务(8884)
机构
大学(177176)
学院(176672)
(81996)
经济(80509)
研究(68007)
管理(61813)
中国(60177)
理学(51880)
理学院(51303)
管理学(50581)
管理学院(50266)
(38303)
(38175)
科学(37974)
(33978)
中心(32321)
研究所(30961)
财经(30074)
(29627)
经济学(27672)
(27568)
(25583)
经济学院(24978)
北京(24855)
(24826)
业大(23657)
农业(23142)
财经大学(22521)
(21923)
师范(21661)
基金
项目(116815)
科学(91882)
研究(88152)
基金(85830)
(75449)
国家(74879)
科学基金(62841)
社会(57551)
社会科(54783)
社会科学(54773)
基金项目(43988)
(43568)
教育(39414)
自然(37447)
(37442)
自然科(36616)
自然科学(36601)
自然科学基金(35959)
资助(35566)
编号(34386)
成果(29019)
重点(27078)
(26793)
(26711)
国家社会(25392)
中国(24852)
课题(24847)
(24814)
创新(23454)
教育部(23189)
期刊
(87337)
经济(87337)
研究(57917)
中国(40999)
(33464)
金融(33464)
(28950)
学报(28091)
(27588)
科学(25575)
管理(22995)
大学(21575)
学学(20355)
教育(19696)
农业(18120)
经济研究(15660)
财经(15567)
技术(14142)
(13585)
业经(12291)
(12000)
国际(11560)
问题(11559)
世界(10961)
(10271)
理论(8132)
统计(7872)
(7830)
技术经济(7663)
(7628)
共检索到28380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丁玉梅  刘应元  
随着低碳经济的发展,势必要求有与之相应的碳金融体系。在介绍国际碳金融发展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我国发展碳金融的困难,并就如何构建我国特色碳金融体系提出几点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周月秋  
发展绿色金融、践行可持续发展理念已成为各国共识。作为全球较早将绿色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的国家,如何结合国情探索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绿色金融之路,是中国金融业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2015年,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任马骏博士组织绿色金融工作小组编著的《构建中国绿色金融体系》为上述问题提供了有益参考。作为中国绿色金融领域具有开创意义的专著之一,该书紧扣时代主题和前瞻性的判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崔友平  吴瑾瑾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加强大学章程建设,扩大大学与社会的合作,建立规范的外部监督机制。这个政策导向符合时代要求和社会需要,符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实际,反映了政府、社会和大学已经就大学治理模式需要现代化转型,以及转型发展的基本方向和路径所形成的共识与认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原玉廷  彭邓民  
马克思土地资本理论是马克思资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理论不仅具有十分丰富的内涵,而且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结合我国土地经济发展的实际,分别对土地资本的本质属性、土地资本的收益分配、土地资本的循环周转等进行深入研究。认为应进一步完善土地资本理论体系,并提出了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土地经济学的具体设想。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丹   韩晓宇  
<正>文化金融是一个相对全新的概念,目前国内外尚未有比较学术的定义,主要依据文化产业属性进行论述。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NIFD)提出,文化金融是指向服务于文化生产尤其是文化产业而形成的特殊的金融活动,以及由此形成的特定的金融服务体系,包括相关的产品(工具)、机构、市场和基础设施等。也有研究认为,文化金融不是简单的文化与金融的融合,
关键词: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童藤  
借鉴碳金融体系建设的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碳金融发展实践,本文探讨我国碳金融体系建设的可行性并提出了碳金融体系建设的战略路径:从碳金融制度的规范与治理着手,建立全方位的碳金融服务体系,以"碳信贷、碳证券、碳保险"等金融工具为支撑,在碳金融发展过程中把握机遇,适时推进人民币国际化。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尹应凯  崔茂中  
在国际金融体系与碳金融结合日趋紧密的背景下,本文创新性地提出"国际碳金融体系"概念和该体系构成的"金字塔模型"。进而,从"碳治理、碳交易、碳服务、碳货币"4个层面分析了国际碳金融体系的初步构建。最后,重点讨论了国际碳金融体系构建中的"中国方案":该方案以"碳强度减排的国际承诺"为约束目标,以"碳预算收支平衡表"为基础,以"碳清算-碳交易-碳服务-碳绑定"为主线;"中国方案"与其他国家战略存在互动融合的关系。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李蕊爱  
本文认为,财务会计的主要目标是向有关方面提供有用的会计信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研究在整个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中占有重要地位。当前,我国尚未形成一个完整的会计信息质量体系,这对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会计目标的实现都非常不利。文章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体系,应由约束条件、信息前提条件、总体质量特征、主要质量特征、次要质量特征等内容构成,其中,成本效益原则和重要性原则是其约束条件,可理解性是其前提条件,有用性是其总体质量特征,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是其主要和次要质量特征。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周远清  
加快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思想体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高等教育强国的需要,是贯彻实施《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需要。坚持中国特色,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扩大教育对外开放、传承和弘扬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总结中国高等教育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之必须。国际视野,中国道路,是开展这项研究工作的关键。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李红权  赵连章  
如何衡量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成效,是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重大问题。创建具有中国特色的廉政指标体系,以科学严谨的调查研究与分析预测为对策依据对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整体或局部进行评估的系统工程,科学化、数量化、规范化评估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状况与绩效,对于提高反腐败与廉政建设的科学性、主动性、前瞻性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图书情报知识  [作者] 尹鑫  张斌  
[目的/意义]随着中国崛起和中国档案学学术发展与变革,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构建基础愈加稳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促进中国档案学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和良好的发展契机。[研究设计/方法]应用文献调研法、专家访谈法等,探析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中体现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分析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和创新方向。[结论/发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可以在以下方面着手:聚焦新时代,深入探索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历史发展进程和当代构建模式;着眼新未来,加强中国特色档案学话语建设;构建新规范,认真推进档案法治研究和技术标准研究。[创新/价值]提出加快构建中国特色档案学学术体系的基本遵循、创新方向与可行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黄建军  黄娇  
深入推进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创新,构建中国特色高等教育话语体系,对于推动中国高等教育质量提升、增强中国高等教育话语权和国际影响力,进而坚定文化自信具有重要的意义。应当坚持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崇德  
教育强国,教师是关键。构建中国特色高质量教师教育体系,应选人与学历相结合,健全教师教育的招生体系;师德与师能相结合,夯实教师教育的责任体系;师范院校与非师范院校相结合,建构以师范院校为中心的教师教育体系;达标与创新相结合,建设教师教育的高质量体系;校内与校外相结合,创建教师教育的开放体系;协同扶持与“优师计划”相结合,打造教师教育的支持体系;职前教育与职后培训相结合,完善教师教育一体化体系;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创设专业化教师教育的目标体系;教育需求与教师结构相结合,建立教师教育的编制体系;制度与立法相结合,筑牢教师教育的保障体系。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郭骊  
环境税是政府为改善环境所采取的一种经济手段,它与能源税、资源税既联系紧密,又有区别。中国研究开征环境税的时机基本成熟。构建中国特色环境税体系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并需要相关的配套措施。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黄教珍  
中国经济正处在城市化和工业反哺农业的特殊历史时期,建设创新型农村也已成为“十一五”期间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有机组成部分,创新型农村的建设是以农业技术创新为基础的,而农业技术创新又离不开农村金融体系的支持。目前的农村金融体系存在着诸多的问题,无法满足建设创新型农村的金融需求,如何重构新农村金融体系,帮助农户生产或降低面向国内外市场的风险,适应建设创新型农村的金融需要,是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