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52)
2023(3140)
2022(2616)
2021(2588)
2020(2110)
2019(4795)
2018(4595)
2017(7757)
2016(4893)
2015(5769)
2014(6069)
2013(5284)
2012(4725)
2011(4370)
2010(4519)
2009(4002)
2008(3966)
2007(3955)
2006(3652)
2005(2889)
作者
(12252)
(9989)
(9958)
(9584)
(6295)
(4829)
(4545)
(3827)
(3754)
(3726)
(3686)
(3453)
(3264)
(3250)
(3239)
(3128)
(3027)
(3022)
(2891)
(2858)
(2615)
(2571)
(2464)
(2454)
(2377)
(2366)
(2264)
(2241)
(2102)
(2056)
学科
(13064)
经济(13060)
管理(9221)
教育(6650)
理论(6162)
中国(5761)
教学(5236)
地方(5076)
(5054)
(4710)
业经(4213)
方法(3896)
学校(3761)
政治(3594)
农业(3593)
思想(3525)
思想政治(3464)
政治教育(3464)
治教(3464)
(3433)
企业(3433)
德育(3423)
学法(3379)
教学法(3379)
学理(2725)
学理论(2725)
(2703)
(2682)
环境(2586)
(2526)
机构
学院(62287)
大学(55832)
研究(19098)
管理(17574)
(14276)
师范(14172)
(14066)
理学(13934)
理学院(13595)
经济(13381)
中国(13352)
职业(13307)
(13246)
管理学(13019)
科学(12899)
管理学院(12888)
技术(12014)
(11833)
师范大学(11020)
(10065)
(10058)
(10039)
旅游(9907)
教育(9814)
职业技术(9350)
技术学院(9316)
中心(9149)
(8886)
北京(8805)
(8377)
基金
项目(36437)
研究(33007)
科学(27956)
基金(20965)
教育(18999)
(18005)
社会(17613)
(17031)
国家(16737)
编号(16462)
社会科(16312)
社会科学(16310)
科学基金(14198)
(14176)
成果(13992)
课题(13848)
(12843)
基金项目(11603)
规划(9735)
项目编号(9260)
(9065)
资助(9014)
重点(8726)
(8583)
大学(8497)
(8197)
研究成果(7818)
自然(7792)
年度(7587)
(7582)
期刊
教育(25006)
(23396)
经济(23396)
中国(20738)
研究(17811)
职业(9896)
技术(8379)
(7325)
科学(6888)
学报(6869)
(6478)
旅游(6478)
(6478)
(6127)
图书(6052)
管理(5904)
(5859)
大学(5780)
技术教育(5655)
职业技术(5655)
职业技术教育(5655)
农业(5445)
学刊(5224)
旅游学(5214)
游学(5214)
业经(4888)
书馆(4807)
图书馆(4807)
(4549)
论坛(4549)
共检索到1023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袁国宏  张月芳  
本文着眼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和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提出了高校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成才”观念 ,一是要树立目标 ,二是要自强不息。旅游业是一个从需求方角度定义的产业 ,它既强调空间意识 ,更强调时间意识 ,由此决定了旅游院校的学生应具有独特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模式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施尔薇  
旅游教育刍议施尔薇北京联大旅游学院教务处随着我国现代旅游事业的发展,旅游教育也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有了一定发展,并初步形成了一个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兼备、从培训初级人才到高级人才、基本上能满足旅游事业发展对人才之急需的旅游教育体系。根据1994年(中国...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肖山  
高等院校非中文专业的语文课虽已苦心经营多年,但作为普通教育的延伸,特别是针对已将兴奋点逐渐转移到门类繁多的专业性课程学习阶段的专科生来说,缺乏弹性的“大一语文”模式似乎愈来愈受到来自教与学两个相关环节的挑战。尤其是以技能培养为终极目标的文科旅游专业,专业培养“可操作”的实用要求与学生每况愈下的应用能力之间日益扩大的距离,以及学生学习热情的减退与教师劳而无功的窘状,加重了语文作为大学必修基础课的危机感。于是乎产生了两个问题:大学阶段的语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黄婕  胡浩  
通过对南京市旅游者的信息服务需求和南京市现有的供给状况的调查研究,从供需两个层面分别对南京市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建设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期完善南京市的旅游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从而提高南京市的城市形象并方便游客出行。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凌申  
我国成千上万个小城镇,繁若星辰,各具风格。随着四化建设的发展和改革开放形势的呼唤,小城镇的建设已受到重视,改造旧城镇、建设新城镇,形成欣欣向荣之势。但是,在我国旅游事业迅速发展的今天,小城镇建设如何发挥作用,尚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笔者试就此略述管见,祈请指正。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曹诗图  吴正佳  
“三峡集锦”建设及旅游经营对策刍议□曹诗图吴正佳“三峡集锦”(微缩景区)是国家旅游局配套三峡工程的重点旅游项目,第一期工程已于1996年6月建成正式开放。它坐落在长江三峡出口附近的宜昌县晓溪塔镇的湖心岛,是继深圳“锦绣中华”、“世界之窗”之后又一大...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胡玲  诸江  
近年来我国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现行生态旅游立法存在法律体系不健全、管理体制不合理、行业准入制度不严格、生态资源权利义务关系不清楚等诸多问题。应当完善生态旅游立法,改进生态旅游管理制度,建立行业准入和游客流量管理制度,提升环境教育水平,理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关系,依法促进我国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发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邢树坤  黄泮光  
旅游业做为我国的一项新兴产业,有许多问题亟待研究解决,国内旅游统计问题就是其中之一。 我国的国内旅游统计工作虽然已经搞了几年,国家旅游局先后发布了1984年至1988年5年的国内旅游人数等项数据,但是,目前国内旅游尚未形成一套统计报表制度,统计工作中仍然存在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李英雄  
汉字修学旅游刍议□李英雄一、时代呼唤“汉字超越时空的优势,简洁明快的特点和对于高科技发展的适应性,使它有条件成为人类未来使用最广泛的一种文字,而旅游业的发展,正是加速汉语言文字国际化进程的催化剂。”这是1994年秋,我在《汉字与旅游》一文中写下...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爱娟  
当今社会人类面临的三大危机 :生态危机、信任危机、心态危机 ,抗衡这三大危机需要达到三大和谐 ,即人与自然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人自身内心的和谐。旅游的本质是追求和谐 ,所以通过旅游可在和谐的审美关系中 ,得到人性的抚慰和心灵小憩 ,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三大危机。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敢生  
一、国际旅游法的概念与特征国际旅游本质上是一种人员和服务的国际流动形式,从这个意义上讲,国际旅游可被视为无形国际贸易的一种,构成国际服务贸易的主要内容。国际旅游一般通过服务贸易提供方式之一即境外消费得以体现,同时亦涉及商业存在等其他方式。因此,国际旅游法实际上可以归入传统的大国际贸易法分类中,国际旅游法通常是指国际旅游服务贸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丽娥  
旅游产业链是研究旅游产业的一个新切入点,目前理论界对旅游产业链的研究非常有限。本文试图对旅游产业链的概念做出界定,并分析其区别于一般产业链的特征,同时就旅游产业链对旅游产业发展所具有的现实意义给予积极探索。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刘德谦  
规划是人类进入理性时代以来的一项基本活动,其目的在于安排一种合理的选择,以期对未来的行为加以组织或控制。 旅游发展规划的制定,应依据旅游业现状及相关产业现状,根据市场的。现实需求和潜在需求,从资源潜力和资源重新配置的可能性入手,通过研究分析,从而找出重新配置资源以发展旅游业的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胡爱娟  
旅游与生态环境两者之间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促进。旅游目的地的环境是构成当地总体旅游产品的最基本的要素,它不仅是吸引旅游者来访的重要决定因素,而且还将影响来访游客的访问经历和满意程度。文章主要对目前我国旅游区环境问题进行分析,旅游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以浙江临安太湖源为例,探讨了旅游区环境保护的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刁宗广  
乡村旅游不同于农业观光,它是一种较高层次的以休闲度假为主的新的旅游类型,是目前中国休闲旅游的较好形式。它兴起的内在动力是由社会心理方面的因素形成的新旅游消费需求。乡村休闲旅游的兴起和发展对中国农村发展有一定的作用力,而中国农村发展又给乡村休闲旅游的发展以反作用力,从而驱动乡村休闲旅游不断向前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在开发过程中必须把握好旅游形式、开发主题、本质定位这三个维度,才能健康、稳步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