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137)
2023(4707)
2022(4024)
2021(3537)
2019(6892)
2018(7114)
2017(14896)
2016(7517)
2015(8766)
2014(8956)
2013(9305)
2012(9186)
2011(8779)
2010(9156)
2009(9061)
2008(8738)
2007(8024)
2006(7703)
2005(7274)
2004(6454)
作者
(23652)
(19809)
(19320)
(18809)
(12430)
(9067)
(8961)
(7466)
(7342)
(7020)
(6824)
(6434)
(6349)
(6188)
(6102)
(5951)
(5710)
(5673)
(5633)
(5277)
(5274)
(4712)
(4710)
(4556)
(4527)
(4461)
(4170)
(4112)
(3938)
(3719)
学科
(60660)
经济(60622)
管理(20730)
方法(18105)
(17057)
数学(16638)
数学方法(16584)
地方(15023)
中国(14852)
(12209)
企业(12209)
地方经济(11792)
(9937)
(9887)
业经(9273)
(8808)
(8682)
(8607)
银行(8604)
(8382)
(7967)
金融(7967)
(7914)
贸易(7905)
(7633)
(7266)
环境(7013)
经济学(6830)
(6391)
农业(6271)
机构
大学(129061)
学院(128243)
(70299)
经济(69089)
研究(47427)
管理(45660)
理学(37929)
中国(37804)
理学院(37520)
管理学(37151)
管理学院(36900)
(32822)
(26933)
财经(25590)
(24006)
经济学(23968)
科学(23686)
(22946)
经济学院(21358)
研究所(21053)
中心(19802)
(19249)
财经大学(18670)
北京(18111)
(16307)
(15607)
师范(15517)
(15301)
(14484)
科学院(13721)
基金
项目(68139)
科学(53370)
研究(52997)
基金(49672)
(41441)
国家(41126)
社会(36475)
社会科(34640)
社会科学(34632)
科学基金(34412)
基金项目(25325)
(24826)
教育(23170)
资助(21211)
编号(21119)
(20582)
自然(18399)
成果(18341)
自然科(17862)
自然科学(17856)
自然科学基金(17518)
(16639)
(16207)
国家社会(15571)
重点(15139)
(15096)
经济(14962)
课题(14764)
发展(14580)
(14403)
期刊
(89134)
经济(89134)
研究(49102)
(23491)
中国(22246)
管理(19056)
(16443)
金融(16443)
经济研究(16135)
财经(14208)
科学(13771)
学报(13604)
(13273)
(12412)
问题(12282)
业经(12066)
技术(11145)
大学(11056)
学学(10483)
(10255)
国际(8954)
技术经济(8840)
农业(8673)
教育(8329)
统计(7907)
商业(7666)
经济问题(7659)
理论(7362)
改革(7228)
(7228)
共检索到21200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齐翔延  
刍议我国现阶段的私营经济齐翔延一有一种意见认为我国现今的私营经济是一种国家资本主义。它是社会主义国家里的资本主义,是受社会主义国家控制与调节的资本主义。我认为,这样的界定和概念并不准确和科学,容易引起某种误解,容易把它与新中国初期的私人资本主义相混淆...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广第  
私营经济是我国多种经济成分中的一种.正确认识它的产生、性质和特点,对于保证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和引导私营经济的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私营经济的重新出现,在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具有历史必然性. 在我国,经过社会主义改造以后,从1956年起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已经基本上绝迹了.然而,当我们沿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继续前进的时候,随着个体经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王敏  
1979年以来,在我国城乡个体经济和合作经济迅速恢复发展的过程中,出现了一大批经济个体,其经营规模超过了国家对个体经济规定的雇工7人限额,形成了私营企业。从目前情况看,大多数私营企业雇工在十几人到几十人不等,拥有资金数万元或几十万元。也有的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张厚义  
据以形成本报告的资料来自两部分。一是中央政策研究室、中国私营经济研究会课题组的典型调查资料,该课题于1993年10月分别在广东、福建、浙江、湖南、湖北、云南、四川、河南、河北、吉林、北京、辽宁、广西、宁夏、青海等省市进行了专题调研。二是由中国社科院社会学所与全国工商联研究室牵头承担的《中国私营企业主阶层研究》的有关数据及分析。该课题首次在全国30个省市区范围内对私营企业进行了大规模问卷调查,此项调查发放问卷1700份,回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孟范昆  
私营经济雇主的社会性质决不是新生的资产阶级 ,他们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阶层 ,是建设社会主义事业的劳动者。在我国现阶段还不可能形成资产阶级产生的条件。私营经济雇主具有双重的社会身份 ,他们既是劳动者 ,又是剥削者。私营经济的存在有利于发展商品经济和社会生产力。我们可以将符合党员标准的私营经济雇主吸收到党内来 ,这有利于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扩大党的群众路线 ,不断提高党的社会影响力。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陈永志  
本文客观地分析和肯定了我国现阶段私营经济对国民经济的积极作用,剖析了私营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产生的消极影响,提出现阶段对待私营经济的方针应该是:允许适当发展与加强管理两者并重。作者认为,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上述方针没能得到很好贯彻,或是只注重私营经济的积极作用,大力扶持它的发展,而忽略了对它的管理和引导;或是过于看重私营经济存在的弊端,把发展私营经济与搞私有化混同起来,扼制它的发展,而这两种倾向都是片面的,对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是不利的。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徐正元  
改革初期,我国已绝迹30多年的私营经济在城乡一片公有化了的土地上重新崛起,并以令人瞩目的速度得到发展。这一经济现象表明历史的进步,还是后退?10多年来始终伴随着褒贬不一的评价和争论。去年春季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以及党的14大确认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已为这一多年聚讼不已问题的解决打开思想禁锢,形成了共识:单一的所有制搞不了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林文益  
我国现阶段个体和私营经济的存在是生产关系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必然。私有经济尽管具有二重性,但在现阶段对公有经济并不具有对抗性,政策上应允许其发展。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韦顺芳  
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长期共同发展,是社会主义初期阶段必须坚持的一项重要方针.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个体私营经济有何影响?本文就这个问题谈些粗浅的看法.一、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重要力量党的十四大确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十四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明确在发展国有、集体经济的同时鼓励发展个体私营经济.这充分说明个体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为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它将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张公一  郭鑫  高欣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私营经济从无到有,经历了萌芽、探索、快速发展、调整转型与提质增效五个阶段,已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市场活力、拉动经济增长、增加就业等方面均发挥重要作用。回顾四十年发展历程,私营经济经营领域拓宽、营业自由改善、创新驱动增强、产业结构优化以及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展望未来,仍需要从加快建立市场准入制度、努力建立新型的政商关系、加强引导和扶持、推动私营经济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和技术创新等方面着手,以促使私营经济更加健康和可持续的发展。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汝贤  
在东莞以及沿海地区出现"工荒"的情况下,我国私营企业的劳资关系仍然处于不对称、不平等的地位,劳资矛盾表现为对立面的统一。我国政府应该抓住"工荒"这一历史机遇,颁布劳工标准,建立私营企业工会组织,尽快完善"三方协商"机制。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邸敏学  
我国学界关于私营企业劳资合作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私营企业劳资双方可以合作。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确立及劳资关系主体的逐步成熟为劳资合作提供了主、客观条件,学界应该借鉴劳资合作的经验,加强劳资合作研究,营造劳资合作的氛围,促进私营企业劳资合作。
[期刊] 预测  [作者] 唐兴和  
目前,各界普遍认为当前我国钢铁、水泥行业存在严重的产能过剩。笔者认为,这种观点值得商榷。这是因为:以产能利用率为指标评价产能过剩状况,其科学性需要商讨;当前我国钢铁、水泥行业的产能过剩具有阶段性、结构性、区域性和相对性等几个特征;基于我国现存的巨大潜在需求转化为现实需求将有效释放过剩产能的判断,得出我国现阶段的产能过剩是伪过剩。在此基础上,立足发挥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双重作用,从控制新增、消化现存、淘汰落后等几方面提出化解过剩产能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汤在新  
本文依据江泽民“七一”讲话中关于我国社会阶层构成的论断 ,论证了颇有争议的私营经济的定位问题。文章认为 ,我国改革开放后出现的包括私营经济在内的多种民营经济并不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经济 ,我国的民营企业主、私营企业主也并非是属于资产阶级的剥削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