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723)
- 2023(12004)
- 2022(9247)
- 2021(8358)
- 2020(6489)
- 2019(14390)
- 2018(14246)
- 2017(26406)
- 2016(14109)
- 2015(15914)
- 2014(15369)
- 2013(15121)
- 2012(14070)
- 2011(12607)
- 2010(13057)
- 2009(12641)
- 2008(11359)
- 2007(10370)
- 2006(9297)
- 2005(7930)
- 学科
- 济(60527)
- 经济(60480)
- 业(42705)
- 管理(39812)
- 农(30679)
- 企(30520)
- 企业(30520)
- 农业(20702)
- 中国(20648)
- 业经(20219)
- 地方(19155)
- 方法(16466)
- 技术(15481)
- 数学(13216)
- 数学方法(13112)
- 产业(13046)
- 制(12441)
- 发(12324)
- 财(11988)
- 环境(10662)
- 融(10624)
- 金融(10622)
- 学(10486)
- 银(10231)
- 银行(10212)
- 技术管理(9966)
- 行(9866)
- 发展(9804)
- 展(9790)
- 理论(8864)
- 机构
- 学院(197483)
- 大学(191992)
- 济(80755)
- 经济(78924)
- 管理(73335)
- 研究(68715)
- 理学(62098)
- 理学院(61415)
- 管理学(60389)
- 管理学院(60016)
- 中国(52056)
- 京(41223)
- 科学(41012)
- 农(37463)
- 财(35030)
- 所(33039)
- 江(32864)
- 中心(32406)
- 业大(30536)
- 研究所(29821)
- 范(27953)
- 师范(27735)
- 农业(27723)
- 财经(26872)
- 州(26152)
- 院(25561)
- 北京(25440)
- 经济学(24544)
- 经(24179)
- 省(23459)
- 基金
- 项目(133190)
- 科学(104909)
- 研究(103060)
- 基金(92926)
- 家(80226)
- 国家(79423)
- 科学基金(68387)
- 社会(66848)
- 社会科(63054)
- 社会科学(63040)
- 省(56423)
- 基金项目(50063)
- 教育(44845)
- 划(44472)
- 编号(42709)
- 自然(40048)
- 自然科(39067)
- 自然科学(39059)
- 自然科学基金(38326)
- 成果(34207)
- 资助(34114)
- 发(32571)
- 创(30690)
- 课题(30563)
- 重点(30051)
- 创新(28751)
- 国家社会(27810)
- 部(27296)
- 发展(27097)
- 展(26662)
- 期刊
- 济(102209)
- 经济(102209)
- 研究(59088)
- 中国(47585)
- 农(41231)
- 学报(29297)
- 科学(28655)
- 管理(27654)
- 农业(27077)
- 财(26061)
- 教育(24850)
- 大学(23598)
- 学学(21907)
- 业经(21498)
- 融(20620)
- 金融(20620)
- 技术(18618)
- 经济研究(14398)
- 问题(13921)
- 财经(12722)
- 业(12412)
- 科技(11460)
- 经(11289)
- 图书(11228)
- 版(10801)
- 农业经济(10391)
- 农村(10318)
- 村(10318)
- 现代(9872)
- 技术经济(9823)
共检索到30883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野
文章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为契机,阐述绿化苗木产业发展的广阔前景。乘着"十九大"建设美丽宜居乡村、绿化美化生活环境的东风,面对当前这个蓬勃发展的时代,理性规避苗木市场风险,大力发展绿化苗木产业,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就业,增加农民经济收入,满足人们愈渐强烈的追求绿色空间、享受自然环境的需求。绿化苗木用量的日益增长,为绿化苗木产业迎来了空前的发展机遇。
关键词:
宜居乡村 绿化苗木 绿色生态 农村经济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璐妍 何秋红
<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多维度进行定位,是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统一;另一方面,宜居乡村至少需要具备居住环境舒适、配套设施健全、文化氛围浓厚和社区服务优良四个方面的特征。可见,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中,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框架。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域的中心,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六盘山片区所在地,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王璐妍 何秋红
<正>“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美丽中国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要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要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一方面,美丽乡村建设要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多维度进行定位,是生产美、生活美、生态美的统一;另一方面,宜居乡村至少需要具备居住环境舒适、配套设施健全、文化氛围浓厚和社区服务优良四个方面的特征。可见,在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践中,必须把生态文明理念纳入“美丽宜居乡村”的建设框架。甘肃、宁夏、青海三省区位于我国西北地域的中心,是14个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之一的六盘山片区所在地,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志耿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在现代化急剧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绿色清洁生产难、人居环境整治难、乡愁记忆保留难等突出矛盾。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推进、渐进实施、引领带动、人文关怀、改革创新"六个取向",搞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规划和设计,保持灵活性和多样性、稳妥性和实效性的统一,重视绿水青山和文化传承,抓住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关键词:
美丽宜居乡村 难点 取向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纪志耿
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升级版,在现代化急剧转型过程中面临着绿色清洁生产难、人居环境整治难、乡愁记忆保留难等突出矛盾。为此,我们必须坚持整体谋划、分类推进、渐进实施、引领带动、人文关怀、改革创新"六个取向",搞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中的规划和设计,保持灵活性和多样性、稳妥性和实效性的统一,重视绿水青山和文化传承,抓住互联互通和共建共享,全面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参与度和获得感。
关键词:
美丽宜居乡村 难点 取向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慧峰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做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实现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还要实现乡村生态振兴,加强农村环境治理,改善人居环境,打造美丽宜居生活家园。该书作者对河北省村干部和农民进行调研,分析农村劳动力转移、空心村治理、宅基地置换、厕所和厨房改造、垃圾处理、能源利用等一系列问题,探讨村干部和农民建设美丽乡村的意愿和愿望,提出相关对策建议,可以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新农村建设,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乡村振兴 人居环境 生态宜居 美丽乡村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孔祥智 卢洋啸
生态宜居是乡村生态与乡村宜居的有机统一,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关键内容,也是乡村生态保护的现实需要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内在要求。在5省20村的实地调研中了解到,各地积极开展乡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在生态保护、常态保洁、垃圾处理、厕所革命、危房改造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在建设生态宜居乡村方面积累了丰富经验,并创新发展非农产业带动型、农产品加工业带动型、农业旅游业融合带动型、一二三产业融合带动型和种植结构优化带动型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模式。然而也暴露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供给不足,缺少后期管护机制;农民参与环境保护意识不强,购买生态修复服务缺乏监管;难以调动社会资本参与生态宜居乡村建设等问题。应创新生态宜居乡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机制和长效运维管理机制;选择适宜地区发展的生态宜居乡村建设模式;吸引村民返乡创业,培养有环保意识、专业素养的职业农民;将"绿水青山"转化为"金山银山",促进生态宜居美丽乡村建设。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吴清秀
产业生态化是在保护自然生态环境的同时,科学有效的整合自然、产业、社会各种不同的资源,以此达到消除产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作用,实现资源、产业、社会三者的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本文描述了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的现状,分析了产业生态化和美丽乡村建设的政治意义和现实意义,通过探讨二者之间的共性和互利性,说明了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建设共同促进,共同发展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产业生态化与美丽乡村互动发展对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性。
关键词:
产业生态化 美丽乡村 生态建设 互动发展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李健 樊金萍 王丽波 张璐
随着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规模推进,乡村绿地的功能特性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乡村绿地规划对构建社会主义农村新风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通过对乡村绿地"农业、生态、景观、游憩、文化等"方面功能的认识,充分肯定了绿地景观在美丽乡村建设中的重要性;根据绿地景观、层次、文化原则对绿地规划中的宏观布局模式、中观布局模式及微观布局模式类型进行了深入考究;同时针对公共绿地、道路绿地、河道绿地、宅前屋后绿地、庭院绿地等绿地构成要素的功能特征及景观特征,选择适宜的设计方法。文章还根据乡村绿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健全政策法规,强化基层宣传;丰富理论研究,创新规划设计方法;融入历史文化...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这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建设生态宜居的现代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也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举措。近年来,我国生态宜居乡村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由于历史欠账比较多、基础比较薄弱,总体还比较滞后,迫切需要加大投入力度,尤其是强
关键词:
生态宜居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韩喜平 孙贺
美丽乡村建设是新时期农村工作的一项系统性、全局性重大战略工程。应从生态文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维度综合定位美丽乡村建设,扭转和克服美丽乡村建设进程中的规划误区、模式误区和试点误区。坚持系统性思维和顶层设计理念,把美丽乡村建设纳入农村社会建设的整体框架。统筹兼顾试点先行与全面推进的逻辑关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由点到面转换。理顺政府与农民的行为边界,走内生型美丽乡村建设路径。
关键词:
美丽乡村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郭婷婷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美丽乡村建设日益引起国家农业部门的关注和重视。全国农业会议多次强调,要推动农村的绿色发展,打开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新格局,因此要将美丽乡村建设放在国家战略发展的高度来对待。当前,全国各地纷纷响应国家号召,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一些成绩和突破。但从实践过程来看,依旧存在诸多问题及认知误区,比如定位不明确、推进成效不明显等问题。因此,为更好地提高我国美丽乡村建设水平,这就要求必须深入研究美丽乡村建设的推进过程和执行方法,实现乡村建设和谐发展。
关键词:
美丽乡村 建设 创新 研究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十九大以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成为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生态宜居,是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这是因为,我国目前还有40%以上的人口常住在农村,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和农村社会的和谐文明;同时,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的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建设美丽中国要靠美丽乡村打好底色。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伟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以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农村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水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就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由李锦顺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丽乡村建设100例》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在评述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书内容,提出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朱文伟
<正>我国是农业大国,自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建设“美丽乡村”目标以来,就投入了大量资源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目前在农村生态环境、道路建设、用水安全、生态经济等方面都取得了一系列积极成效,但与此同时,我国在农村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美丽乡村规划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近年来,我国学者就美丽乡村建设问题出版了不少优秀著作,由李锦顺主编、华龄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美丽乡村建设100例》一书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本文将在评述该书内容的基础上,分析我国在美丽乡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并结合该书内容,提出推动我国美丽乡村建设的对策建议,以期为我国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政策借鉴和参考。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