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979)
2023(3049)
2022(2544)
2021(2513)
2020(2316)
2019(5180)
2018(5156)
2017(9649)
2016(5292)
2015(6093)
2014(6064)
2013(6155)
2012(5499)
2011(4750)
2010(4927)
2009(4788)
2008(5286)
2007(5094)
2006(4518)
2005(4295)
作者
(14526)
(11841)
(11651)
(11213)
(7777)
(5563)
(5500)
(4623)
(4527)
(4380)
(4089)
(4018)
(3811)
(3807)
(3724)
(3705)
(3607)
(3505)
(3454)
(3446)
(3006)
(2809)
(2789)
(2760)
(2724)
(2664)
(2656)
(2645)
(2374)
(2265)
学科
管理(27266)
(24227)
(21469)
企业(21469)
(14977)
经济(14957)
(11693)
(10796)
保险(10705)
(9441)
财务(9420)
财务管理(9392)
企业财务(8969)
方法(8554)
(7504)
银行(7504)
(7269)
(6871)
数学(6802)
数学方法(6759)
中国(6363)
(5320)
金融(5320)
(4889)
经营(4529)
(4481)
制度(4480)
各种(4417)
类型(4347)
种类(4320)
机构
大学(70132)
学院(69636)
管理(32017)
(26751)
经济(25907)
理学(24269)
理学院(24042)
管理学(23831)
管理学院(23647)
中国(23449)
(20684)
研究(18145)
(15214)
财经(14270)
(12933)
(12412)
公司(11450)
财经大学(10800)
中心(10565)
(10381)
(10134)
北京(10103)
银行(9906)
(9794)
金融(9575)
科学(9279)
(9245)
(8846)
人民(8787)
商学(8492)
基金
项目(36844)
科学(28679)
研究(27772)
基金(27229)
(22490)
国家(22288)
科学基金(20031)
社会(17241)
社会科(16289)
社会科学(16282)
基金项目(13972)
(13370)
自然(13353)
自然科(13005)
自然科学(13003)
自然科学基金(12793)
教育(12561)
资助(12427)
编号(11485)
(11146)
成果(9688)
(8398)
(7970)
项目编号(7690)
重点(7624)
教育部(7577)
课题(7565)
人文(7506)
(7450)
大学(7246)
期刊
(33744)
经济(33744)
研究(25191)
(20055)
中国(18408)
(17441)
金融(17441)
管理(15299)
财经(7589)
科学(7465)
学报(7178)
财会(6788)
会计(6577)
技术(6459)
(6316)
大学(6106)
学学(5635)
(5619)
教育(4872)
通讯(4786)
会通(4767)
理论(4524)
保险(4313)
(4313)
经济研究(4136)
实践(4114)
(4114)
现代(4040)
业经(3952)
(3930)
共检索到1257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海星  赵恒群  
我国自1979年恢复对外举债以来,到1997年底,外债余额已达1309亿美元,成为全球第三大债务国。虽然我国有关外债风险的指标如偿债率、债务率和负债率目前均大大低于国际公认的安全线”[2],但外债规模的迅猛增长已引起了不少专家学者的关注。更值得注意的是,忽视外债风险管理是导致自1997年7月以来不断深化的东南亚金融危机的一个重要因素。所以,在目前动荡的国际金融形式下,如何防范外债风险,从而提高利用外资的整体水平,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本文拟从分析外债风险的成因入手,进而提出规避外债风险的一系列技术方法及宏观基础,以求对我国外债管理有所裨益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曹炜  李坤  
一、努力拓宽筹资渠道首先,努力扩大财政拨款在地方高校收入中的比重。地方高校的主体力量是政府投资兴办的公立高校,财政拨款应该是这些高校最重要的资金来源。财政部、教育部2010年发文,要求逐步提高生均拨款水平,地方高校生均拨款水平不低于12000元。这一措施使地方高校拨款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也使地方高校防范债务风险能力得到提升。但从绝对数量上看,经常性的教育经费拨款绝大部分用于保障高校的人员经费支出和日常运行经费,远远不能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李永刚  
尽管我国法律法规对地方政府举债限制比较严格,但这并不意味着地方政府不存在债务。现实中,地方政府或公开或隐蔽、或直接或间接地举借了大量债务。现在,地方政府债务风险在某些局部已经显现,潜在的风险也不可忽视。本文在分析中国地方政府债务基本情况和原因后,提出了化解地方债务的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王学忠  
地方政府债券存在偿还风险、宏观调控风险、政治风险。政府信息不对称、财政分权不彻底、地方利益驱动、不合理的政绩评价机制等是风险的主要成因。本文认为地方政府债券风险的防范应着眼于公民权利表达、社会评价、地方债信息披露、财政分权的政府自我约束、权力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的制约、权利对地方政府发债行为的监督等机制的建立。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苏喜兰  
为规范银行抵债资产管理,避免和减少资产损失,及时化解金融风险,促进银行稳健经营和健康发展,财政部发布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明业  李梅娟  
完善国债经营管理刍议张明业,李梅娟经过近13年的国债发行,国家信用作为调节国民经济的重要手段,在信用经济中的地位已经确立;但国债经营管理机制尚不完善和规范,不能适应市场经济体制中证券规范化发展的需要。因此,完善和规范国债经营管理机制是新形势下国家信用...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宋亮华  徐元铖  
供应链管理是20世纪末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发展最迅速的领域之一,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然而我国银行普遍没有认识到供应链的重要性。供应链是银行的战略资源,由此产生的供应风险属于操作风险。本文就商业银行管理供应风险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王春明  
现代市场经济是以商誉为纽带的信用经济。文中通过对现代企业信用风险成因的详细分析,阐述了现代企业在信用风险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从发挥政府作用、建立与完善企业信用风险防范体系、建立与完善企业信用管理绩效评价体系等几方面入手,研究问题,探讨对策。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宋克玉  
小额信贷是农村金融制度的一项重要创新。宁夏2006年底开始试办小额贷款公司,目前经营状况良好,贷款呈现供不应求的态势。但是作为一个新生事物,小额贷款公司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风险管理问题。如何加强风险管理,促其稳健经营,是小额贷款公司面临的重要挑战。本文在对宁夏小额贷款公司进行实地走访调研的基础上,分析了其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防范风险的对策和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陈立棍  
改革开放后,尤其是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现代企业制度以后,企业财务管理的环境,如资金市场等因素,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理财自主权回归企业之后,投资成为各类企业日常财务管理中最为重要的一项基本业务,而投资的风险可能左右企业未来的前途和命运。作为激烈竞争中的市场主体,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及其风险管理问题也必须提到财务管理的议事日程上来了。本文试就中小企业的投资决策及其风险管理问题谈些看法。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容少华  
应付账款是企业在采购货物或接受劳务时未支付给供应商款项所形成的商业信用。与金融机构相比,供应商有着更为强烈的竞争意识和扩大市场份额、提高销售增长率的偏好。在给予企业商业信用方面,表现得更为灵活和慷慨,由此形成了企业应付账款的自然融资特性。但是,企业如果不能按期偿还应付账款,将
[期刊] 财会通讯(理财版)  [作者] 李小安  
融资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转变的需要,是高校发展和适应高等教育社会化的需要,是高校融资符合金融市场资本扩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孙文远  
网络经济是以统一在互联网平台上的信息为核心资源的经济形态。本文分析了网络经济的各种风险,进而提出了如何构建我国网络经济安全运行的环境。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蔡龙  
土地财政是我国地方政府经营城市的重要手段,也是举债融资的最主要支撑。随着我国城市化率的不断提高,地方政府的债务风险也在不断累积。本文从我国土地财政的成因入手,分析寄生于土地财政的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研究基于城市理性增长及可持续城市化的土地利用策略,提出控制地方政府债务风险的有效方法。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白云  司莹  赵伯飞  
纵观管理美学的发展历史,无论在中国还是在西方,也无论它以何种审美表现形态出现,各种管理美学理论的产生和嬗变,都是以一定社会文化传统中的人性论作为其哲学基础和前提的。管理美学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审美化。管理美学的发展使我们每天置身于美的氛围中,生活在艺术的王国里。所以,管理美学的发展,必将促进整个社会的审美化,提高人们的生活艺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