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810)
2023(6815)
2022(5684)
2021(5507)
2020(4605)
2019(10252)
2018(10377)
2017(19758)
2016(11001)
2015(12595)
2014(12612)
2013(12461)
2012(11660)
2011(10393)
2010(10816)
2009(10258)
2008(10498)
2007(10105)
2006(9249)
2005(8493)
作者
(31912)
(27367)
(27111)
(25763)
(16781)
(13289)
(12026)
(10673)
(10336)
(9800)
(9377)
(9253)
(8454)
(8416)
(8398)
(8110)
(8106)
(7922)
(7864)
(7659)
(6880)
(6769)
(6657)
(6478)
(6260)
(6217)
(6041)
(5815)
(5701)
(5674)
学科
(49003)
(48446)
经济(48382)
(39567)
农业(32659)
管理(26249)
(18857)
企业(18857)
业经(17216)
中国(15331)
方法(13674)
(12491)
农业经济(12375)
(12084)
(12079)
地方(11916)
数学(11657)
数学方法(11380)
发展(10570)
(10552)
(9656)
农村(9635)
(9579)
劳动(9561)
(8861)
(8637)
(8487)
土地(8116)
收入(8021)
(7956)
机构
学院(161794)
大学(156425)
(66521)
经济(64955)
管理(60012)
研究(55969)
理学(50965)
理学院(50436)
(49943)
管理学(49433)
管理学院(49160)
中国(46490)
农业(37567)
科学(34165)
(33281)
业大(31084)
(29782)
(29526)
中心(27482)
(27248)
研究所(25993)
农业大学(23092)
(22385)
财经(22321)
师范(22221)
(21810)
(21148)
北京(20856)
(20139)
经济管理(19198)
基金
项目(99782)
科学(78102)
研究(76133)
基金(71356)
(61768)
国家(61060)
科学基金(51813)
社会(48621)
社会科(45417)
社会科学(45407)
(40340)
基金项目(37822)
编号(33651)
教育(33002)
(32098)
自然(31550)
自然科(30801)
自然科学(30796)
自然科学基金(30207)
(29113)
资助(28462)
成果(27956)
(22738)
(21955)
课题(21791)
重点(21447)
(19877)
国家社会(19854)
(19727)
(19503)
期刊
(89558)
经济(89558)
(58024)
研究(47850)
中国(41057)
农业(39179)
学报(26891)
科学(25244)
(22469)
大学(21904)
业经(21320)
学学(20781)
(19194)
金融(19194)
管理(18363)
教育(17236)
(17118)
农业经济(14959)
农村(14712)
(14712)
技术(13378)
问题(13304)
(11800)
财经(11131)
世界(10520)
经济研究(10068)
经济问题(9767)
农村经济(9662)
(9655)
社会(9266)
共检索到2628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王燕  张文秀  
[期刊]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作者] 马登杰  李淑娴  
针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过程中暴露出来的农民文化素质低、不具备专业技能因而就业空间狭小的问题,本文认为应当加强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改善农村人力资本,提高农民素质,加强对农民职业技能培训。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周泽炯  
现阶段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诸多困难 ,如乡镇企业吸纳能力减弱 ,城市难以再大规模吸纳 ,农业内部吸纳能力有限。笔者认为 ,大力发展小城镇 ,走小城镇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道路是一种最佳的战略选择。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甘露  潘怀明  
由于二元劳动力市场的存在,农民工在城市劳动力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平等的就业资格,他们仍然是社会排斥的对象。文章以社会排斥为中心概念,通过定性分析和研究发现,户籍制度、就业制度和社会保障体制等要素构成了独特复杂的社会排斥主体系统,共同作用于社会排斥客体即农村剩余劳动力。文章最后得出了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基础是法制与公共政策要先行的结论。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组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和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课题组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刘传江  张辉  黄云平  
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和发展 ,我国中西部农村地区与东部农村地区经济发展的差距有增无减 ,但是 ,农村人口数量庞大而且大量过剩、非农产业规模较小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不足 ,是最根本的差距所在。中西部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及其转移与东部地区相比呈现显著不同的特征 ,该地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同城镇化进程的互动关系与东部地区也不尽相同。为此中西部地区需要 :(1)推进农业产业化、乡镇企业、小城镇“三位一体”的发展 ;(2 )构建农民退出新型机制 ,打造新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 ;(3)完善城市群带 ,增强城市辐射能力 ,形成合理的城市体系和产业体系 ;(4 )推进城市建设、城市经营管理市场化与资本化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薛骏  
城镇化是实现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选择之一。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利于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优化城乡经济结构,增加农民收入,扩大就业机会,促进国民经济良性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只有确立城镇化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加强小城镇建设,才能有效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出路问题。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窦贤君  
关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问题的研究窦贤君如果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使广大农民解决了温饱,那么也可以这样说,农村劳动力的合理、有序的规模转移,将在更高的层次、更广阔的范围再一次解放生产力。在我们这样一个底子薄、农村人口基数大、生产...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马华  
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当前发展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热点。本文通过对江苏农村实际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对策建议。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陈晓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农村,目前我国农村一个突出问题就是大量剩余劳动力的转移问题。本文通过分析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和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深层次原因,探讨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卢东宁  王晨阳  
近年来,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总量逐年增加,而且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三大矛盾,即农民就业充分供给与有限需求的矛盾、农民就业人多与钱少的矛盾和农民就业空间扩展需求与现实就业空间缩小之间的矛盾。推行以农业技术创新为主线,以发展农业为中心,以促进农村经济的繁荣为目标的农业发展战略,能够避开上述矛盾,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良性转移。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郝辉  刘日星  马靖芳  
由于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力的发展、非农产业较高收入的吸引和城镇化的进程,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针对上述问题,本文就为什么城镇化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途径,以及如何积极推进城镇化的建设等问题作出分析,认为走城镇化道路是吸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一种战略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