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6)
2023(401)
2022(402)
2021(441)
2020(395)
2019(862)
2018(762)
2017(1088)
2016(895)
2015(1396)
2014(1605)
2013(1298)
2012(1210)
2011(1067)
2010(1046)
2009(626)
2008(502)
2007(441)
2006(276)
2005(250)
作者
(2322)
(1770)
(1747)
(1745)
(1132)
(854)
(829)
(766)
(762)
(731)
(697)
(659)
(642)
(633)
(592)
(581)
(578)
(577)
(556)
(550)
(543)
(521)
(492)
(485)
(454)
(453)
(448)
(443)
(429)
(418)
学科
教学(2447)
学法(1977)
教学法(1977)
理论(1952)
学理(1845)
学理论(1845)
学校(1705)
高等(1167)
技术(1165)
职业(1111)
管理(1098)
职业技术(1096)
技术学校(1074)
高等职业(1064)
教育(998)
(724)
经济(722)
政治(711)
思想(709)
思想政治(707)
政治教育(707)
治教(707)
德育(706)
中国(609)
(500)
(464)
(344)
企业(344)
(316)
文教(306)
机构
学院(12821)
职业(8791)
技术(7338)
技术学院(6574)
职业技术(6569)
大学(5536)
(2614)
研究(2455)
(2341)
科学(2182)
(1966)
职业学院(1949)
(1563)
教育(1526)
农业(1513)
(1510)
业大(1454)
研究所(1406)
中国(1363)
管理(1298)
(1280)
工程(1261)
师范(1250)
(1215)
(1144)
(1138)
(1135)
浙江(1134)
(1118)
经济(1106)
基金
研究(7080)
项目(6886)
教育(5483)
(4998)
科学(4948)
编号(4840)
课题(4305)
(4173)
高职(3808)
(3608)
成果(3147)
(3100)
主持(3065)
主持人(3057)
基金(2609)
(2594)
职业(2576)
(2537)
规划(2498)
年度(2401)
(2245)
国家(2196)
院校(2160)
教学(2107)
社会(2105)
项目编号(2071)
重点(2067)
研究成果(2054)
(2038)
高等(1946)
期刊
教育(7380)
职业(5879)
中国(4373)
技术(4283)
技术教育(3867)
职业技术(3867)
职业技术教育(3867)
(2250)
论坛(2250)
职教(2130)
学报(1742)
(1619)
(1538)
经济(1538)
研究(1459)
大学(1259)
学学(1206)
科学(1123)
农业(1059)
成人(767)
成人教育(767)
(650)
(625)
业大(545)
(487)
(467)
农业大学(453)
教研(420)
高教(420)
经济师(411)
共检索到166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莅芳  李文博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已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必然,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对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当前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金泽龙  
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是当前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重要任务。明确该体系的内涵、把握和遵循该体系的理论依据,是有效构建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的重要前提。通过对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社会学、哲学等科学体系的深度解读和研判,以上述学说为建构中高职衔接体系的学术依据与支持基石,应用其科学理论为指导,围绕外部适应性、内部适应性、内在衔接性、内外交融性四个方面来探索中高职衔接职教体系的有效构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段标  
"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是江苏省教育厅2012开展的试点项目,选择了部分优质高职院校与中职学校进行试验。本文从"3+3"中高职衔接的内涵、意义、衔接点以及衔接措施等5个方面,介绍了对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思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绪光  任艳  
"3+3"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是近几年各地已经开始试行的一种全新的职业教育培养模式。文章以旅游管理专业为例,对"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现实意义以及"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模式的关键点,提出了"3+3"旅游管理专业中高职衔接分段培养的一些具体举措。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龙洋  
"3+2"中高职衔接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体系设计则是"3+2"中高职衔接的核心。本文结合开展"3+2"中高职衔接改革实验的实际经验,从课程体系衔接的工作基础、基本原则和衔接要点等三个方面阐述了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3+2"课程体系的设计与衔接。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春林  
"十三五"期间,新的发展形势对我国职业教育提出更高要求,着力完善现有职业教育体系,搭建中高职衔接的"立交桥"意义重大。当前中高职衔接中存在办学特色不足,校企合作深度不够,教育衔接存在脱节,师资交流浅且经验不足等四个方面问题。针对中高职衔接失调特征,应在以下方面着力突破:建立中高职衔接保障运行机制;推动产教融合,校企深度合作;促进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和课程体系衔接;加强师资建设等。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佩秋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不畅等情况,文章提出通过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统筹规划,解决中高职相互独立、人才培养缺乏一贯性和互补性以及课程有效对接的问题,将"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方案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小娥  张忠海  
首先对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进行内涵的界定,分析了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的内容和形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佩秋  高芳  
制定系统完整、一体化的人才培养方案是中高职衔接工作的核心,而政策支持、多方参与,目标明确、层级清晰,能力递进、整体优化,合理设置、对点衔接则是中高职人才培养方案设计的关键。以焊接技术及自动化专业为例,长春职业技术学院从专业人才目标确定、课程体系设计、课程设置、教学内容设计等方面实践了中高职衔接"2+3"人才培养,并提出在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模式下,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资源共享是中高职衔接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有效实施的保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洪少华  赫焕丽  
文章分析了构建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并梳理了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构建中的问题,提出应建立科学的培养目标模式,构建"一体化"的培养结构模式,实行产学结合教育模式,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模式,以此促进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徐国庆在《江苏高教》2013年第3期撰文分析了中高职课程形成的路径、展开的逻辑、课程分段的处理以及课程任务的分担四大问题。就课程形成的路径而言,目前许多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是按对照式或下延式路径展开。这两种设计路径不能满足中高职衔接最为重要的目的,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兴洲  耿悦  
目前,中高职衔接已成为应对职业教育外部改革与内在发展需求的必然趋势,而课程衔接是其中的关键环节,中高职衔接背景下"课程链"的建构是对课程衔接实践理念指导的初步探索。以德、美两国为代表的国际背景为基础,从"课程链"的内涵、意义、建构的具体要求以及保障等四个方面来阐释,强调课程衔接要依据社会发展需求、人才培养规律和职业发展规律,突出衔接的灵活性、人本性与规律性等特征,在国家政策、优质师资队伍以及评价机制等保障体系下,以课程衔接推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逐步建立与完善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徐国庆  石伟平  
中高职衔接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发展中的热点问题,该问题的本质既不是如何推进局部办学实体之间的衔接,也不仅仅是如何使高职教育体现出相对于中职教育的高等性,而是如何通过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实现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构建这一重要战略目标。实现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应在思维模式上突破当前的"定位说"之争,采用课程论的思维模式,从对具体课程内容的分析出发实现中高职课程的明确定位及衔接。在方法上,则应采取从职业岗位到工作任务再到职业能力的逐层推进技术路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在铁  
一体化整体开发3+3分段培养中高职衔接教育课程体系,需要建立政府主导下行、企、校全程参与、深度合作的组织领导体制,建立政策支持、经费投入、激励措施等规范运行保障机制,以及遵循对接行业职业岗位需求、任务导向、衔接贯通、统筹兼顾、协同开发的课程体系建设原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万依云  何洪  
在人工智能冲击下的会计工作向业财税信息一体化聚焦,财务转型更多地指向管理层面,课程体系需要相应调整。为了解和把握海南省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中的课程教学实施现状,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课题研究小组以会计专业为对象开展中高职衔接的调研,通过数据分析,了解会计专业教学现状及问题,并从工作逻辑出发,构建基于会计工作过程的中高职衔接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同时提出配套保障的建议,为更有效推进会计专业中高职衔接提供发展思路和决策依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