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613)
- 2023(9940)
- 2022(8136)
- 2021(7411)
- 2020(6299)
- 2019(13626)
- 2018(13587)
- 2017(26027)
- 2016(13443)
- 2015(14953)
- 2014(14242)
- 2013(14105)
- 2012(12766)
- 2011(11094)
- 2010(11566)
- 2009(10843)
- 2008(11195)
- 2007(10479)
- 2006(9366)
- 2005(8663)
- 学科
- 业(79345)
- 企(74344)
- 企业(74344)
- 管理(61157)
- 济(60817)
- 经济(60754)
- 业经(26164)
- 方法(23893)
- 技术(22614)
- 农(21827)
- 财(21259)
- 务(17389)
- 财务(17366)
- 财务管理(17353)
- 企业财务(16392)
- 农业(16333)
- 数学(15820)
- 数学方法(15681)
- 中国(15072)
- 技术管理(14252)
- 制(13714)
- 策(13671)
- 理论(13409)
- 划(12868)
- 和(12367)
- 经营(11477)
- 企业经济(11102)
- 贸(10725)
- 贸易(10714)
- 体(10658)
- 机构
- 学院(198195)
- 大学(189975)
- 济(87090)
- 管理(85642)
- 经济(85572)
- 理学(73132)
- 理学院(72529)
- 管理学(71821)
- 管理学院(71426)
- 研究(59668)
- 中国(48547)
- 财(39845)
- 京(39262)
- 科学(32982)
- 江(32153)
- 财经(31232)
- 农(30052)
- 所(28853)
- 经(28211)
- 中心(27142)
- 业大(25713)
- 研究所(25506)
- 州(25183)
- 商学(25094)
- 商学院(24891)
- 经济学(24744)
- 北京(24548)
- 农业(23213)
- 经济管理(23087)
- 财经大学(22658)
- 基金
- 项目(124411)
- 科学(101113)
- 研究(96152)
- 基金(90524)
- 家(76844)
- 国家(76083)
- 科学基金(68310)
- 社会(63361)
- 社会科(60284)
- 社会科学(60269)
- 省(51191)
- 基金项目(47721)
- 教育(42874)
- 自然(42367)
- 自然科(41500)
- 自然科学(41493)
- 自然科学基金(40866)
- 划(40405)
- 编号(38394)
- 资助(35214)
- 创(33705)
- 业(32760)
- 创新(30267)
- 成果(29591)
- 发(28232)
- 重点(27408)
- 部(27263)
- 课题(26360)
- 国家社会(26003)
- 制(25968)
共检索到3070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池军 田莉
本文从技术创新驱动型创业成长的角度,探讨了不同性质的技术创新成果在市场化过程中可供选择的战略模式,并指出在战略选择过程中要考虑到既有企业可能的战略回应,特别是其专业性附加资产的影响。具体而言,在突破性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过程中,如果既有企业控制着技术市场化所必需的专业性附加资产,新企业应倾向于采取合作联盟战略。反之,则选择早期开拓战略;而在渐进型技术创新的市场化过程中,宜采用快速跟随或市场宽度战略。基于此,文章尝试得出了上述探索性结论,并为相关研究提供可能的启示与参考。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卢艳秋 肖艳红 叶英平
知识导向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如何匹配及匹配对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是知识管理和创新领域的前沿问题之一。本文从匹配视角出发,构建了知识导向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的二维匹配模式,运用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和独立样本T检验法进行实证检验,探索了匹配与技术创新绩效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知识导向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存在四种匹配模式,其中,知识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高、知识深度高)与积极人际化战略匹配;知识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低、知识深度高)与保守人际化战略匹配;知识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高、知识深度低)与积极编码化战略匹配;知识导向IT能力(知识广度低、知识深度低)与保守编码化战略匹配。另外,知识导向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的四种匹配模式更能促进技术创新绩效。本文的研究丰富了IT能力与知识管理战略匹配的相关理论,开拓了变量之间多维匹配的新思路,为管理者正确选择知识管理战略、提升企业技术创新绩效提供了实践启示。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段利利
随着世界经济进入争夺高科技领域话语权的新时期,如何推动金融体制改革来更好的服务创新市场的培育成为各国在经济政策的制定过程中需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文章通过对创新的两种基本类型——突破式创新和渐进式创新的详细介绍说明了不同的创新模式需要的融资方式存在着差异。金融市场要想更好地服务创新型企业,势必要对不同的创新类型提供不同的支持方式。因此,文章接着分析了银行主导型金融体系和资本市场主导型金融体系对这两种融资方式的作用优劣,并对我国的现实情况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美丽 石春生 贾云庆
从复杂系统演化理论视角出发,基于企业创新系统的自组织特性,运用定性分析方法,思辨性地剖析企业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效应的涌现过程,并进一步构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匹配效应的涌现机理模型。其研究主要结论:组织创新与技术创新不同维度要素在自组织过程中发生选择、交互作用和变异三个阶段的自组织行为后,最终涌现出不同层次水平的匹配效应,逻辑性地揭示出两者匹配效应的涌现机理。
关键词:
组织创新 技术创新 匹配效应 涌现机理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陈勇星 杨晶照 屠文娟
文章通过探讨各种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其对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总体要求,从而构建了一个用以研究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匹配关系的九方格矩阵。分析九方格矩阵所得出的结论是:只有技术创新能力与技术创新模式具有协调型的匹配关系,才能实现企业技术创新模式的最佳定位;伴随着技术创新能力的逐渐提高,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发展的一般规律就是:按照渐进的方式沿着从模仿创新到合作创新再到自主创新的轨迹进行演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唐晓华 唐要家 苏梅梅
中国不同所有权工业在技术创新的资源配置和创新激励的配置上具有明显的不匹配性,这对技术创新绩效差异有重要的影响。本文提出了技术创新双重约束模式,认为中国工业技术创新的企业治理约束和资源配置约束是决定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力量,据此解释了技术创新不匹配性的产生机理。因此,建立技术创新资源要素配置与激励匹配的制度体制是提高企业和产业的技术创新绩效的根本途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资源 激励 不匹配性 治理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何乔 温菁
文章基于组织二元性的视角,对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匹配与企业绩效的影响进行了探讨,并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环境不确定性对以上关系的调节作用。通过对303家中国企业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表明:管理创新与技术创新的不平衡性与企业绩效负相关,且两种创新的组合性与企业绩效正相关;技术不确定性越强,组合性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越弱;市场不确定性越强,不平衡性与企业绩效的负向关系越弱,组合性与企业绩效的正向关系越强。
关键词:
组织二元性 管理创新 技术创新 企业绩效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忆 桂婉璐 刘曜
文章依据159家高科技企业的问卷调查数据,基于防守者、前瞻者和分析者的企业战略分类,对家长式领导与企业战略的匹配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发现在不同的企业战略下家长式领导对双元创新影响不同:防守者战略下,仁慈领导对探索式创新有负向影响;前瞻者战略下,德行领导对挖掘式创新有正向影响;分析者战略下,威权领导对挖掘式创新有负向影响,仁慈领导对挖掘式创新有正向影响,德行领导对探索式创新有正向影响。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姚明明 吴晓波 石涌江 戎珂 雷李楠
随着全球化速度的加快和跨产业价值网络的形成,中国后发企业迅速崛起,进入快速追赶阶段。追赶过程不仅具有中国情境的特殊性,而且在商业模式和新兴技术的共同作用下为后发企业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本文对6家中国后发企业的技术追赶进行了探索性案例研究,得出商业模式设计及其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的作用机制:(1)效率和新颖主题的商业模式设计能够通过发挥后发企业优势、克服后发企业劣势从而有助于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的提升;(2)商业模式设计与技术创新战略的匹配对后发企业技术追赶绩效有显著影响,不同的匹配对绩效的影响结果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冯仁德 张义萍
知识联盟企业技术创新是通过外部技术资源的内部化,创建和协调一个动态的、多功能的、多部门的和多地域的合作过程,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经济过程,它涉及企业文化、技能、环境、信息流动、社会服务和区域合作等诸多内容。在此,对知识联盟企业技术创新多维因素进行了分析,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力的模糊综合评价方法与步骤。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丹
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作为企业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都属于复杂、开放的体系,对企业的发展至关重要。研究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匹配关系成为当前的热门课题。本文采用耗散结构理论,研究了企业技术创新体系与商业模式创新体系的熵变规律,建立了企业技术创新与商业模式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分析了5种熵变情形下的企业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的协同演化关系,同时以华为公司为案例进行熵变分析。本文提出的企业创新匹配与协同演化熵变模型不仅可以明确描述企业创新体系的运行状况,也可以为企业管理与决策提供理论指导。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朱邦相
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到来,大学生创业教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和改革的新趋势。文章阐述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意义,提出了开展大学生创业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关键词:
大学生 创业教育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史江涛 崔浩 杨金风
技术间断具有三个基本特征:利益隐蔽性、思维锁定性和市场破坏性。前瞻性、学习性和灵活性是战略变革的三大特性,也是战略变革成功跨越技术间断的前提条件。战略变革可以应对技术间断;技术间断为战略变革提供了良好契机;战略变革会引发新的技术间断。
关键词:
技术间断 战略变革 匹配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陈明森 刘荷 陈心颖
初始资源、创业战略、创业学习是创业理论的重要范畴,但不少研究往往割裂范畴之间内在联系,孤立分析上述因素对新创企业成长影响,难以适应动态复杂的环境变化,也与高度能动性创业活动的实际情况不吻合。借鉴资源基础理论的分析范式,构建“初始资源–创业战略–企业成长性”新分析框架,并将创业战略模式具体化为新企业对创业机会来源和创业合法性方式的选择组合,引进创业学习变量,构建有调节的中介效应模型。通过对266家新创企业的问卷调查,构建回归模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发现:(1)初始资源禀赋对新创企业成长具有直接积极影响。(2)战略模式选择的成长效应不显著,但初始资源结构与创业战略模式之间内洽性和匹配度,则对新企业成长具有显著中介效应。(3)创业学习是重要调节变量,但不同学习方式对不同创业路径的调节效应具有差异性和不确定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