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030)
2023(3092)
2022(2805)
2021(2661)
2020(2423)
2019(5773)
2018(5974)
2017(13281)
2016(6980)
2015(7978)
2014(7981)
2013(8354)
2012(8192)
2011(7344)
2010(7585)
2009(7218)
2008(7033)
2007(6428)
2006(5962)
2005(5577)
作者
(19523)
(16349)
(15939)
(15634)
(10220)
(7607)
(7388)
(6178)
(5937)
(5809)
(5451)
(5239)
(5154)
(5150)
(5102)
(4986)
(4692)
(4673)
(4643)
(4558)
(4244)
(3882)
(3862)
(3765)
(3684)
(3568)
(3537)
(3495)
(3220)
(3135)
学科
(34688)
经济(34664)
(17410)
管理(17004)
方法(16574)
数学(15747)
数学方法(15700)
(13231)
贸易(13225)
(13077)
中国(12157)
(11619)
(11222)
企业(11222)
(9847)
(9613)
(8397)
出口(8389)
出口贸易(8389)
(7912)
(7087)
(6981)
银行(6974)
税收(6779)
(6762)
(6739)
地方(6286)
农业(6064)
(5747)
金融(5747)
机构
大学(105629)
学院(104099)
(53501)
经济(52626)
管理(38397)
研究(35353)
理学(32273)
理学院(31981)
管理学(31684)
管理学院(31502)
中国(29378)
(27709)
(22219)
财经(21436)
(19458)
经济学(18652)
(17700)
科学(17642)
经济学院(17257)
财经大学(15882)
中心(15577)
研究所(15440)
(15301)
北京(14555)
(13712)
(12433)
(12134)
师范(12052)
(12029)
(11982)
基金
项目(58941)
科学(46228)
研究(45440)
基金(43723)
(36923)
国家(36661)
社会(30754)
科学基金(30500)
社会科(29352)
社会科学(29347)
基金项目(22504)
(21052)
教育(20603)
资助(19044)
编号(18198)
(17911)
自然(17077)
自然科(16625)
自然科学(16619)
自然科学基金(16318)
成果(15727)
(14925)
(13517)
国家社会(13330)
教育部(13105)
重点(13064)
人文(12672)
社科(12498)
课题(12400)
(12193)
期刊
(58982)
经济(58982)
研究(37761)
(19870)
中国(18194)
管理(14625)
(13454)
金融(13454)
学报(12345)
(12230)
科学(11592)
经济研究(11154)
财经(11005)
(10731)
大学(9894)
问题(9530)
(9505)
学学(9220)
业经(9065)
国际(8812)
农业(8238)
技术(8156)
教育(7976)
理论(6478)
商业(6053)
统计(5998)
技术经济(5994)
实践(5641)
(5641)
经济问题(5379)
共检索到1664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信欣  宋海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外贸易取得了长足发展。我国进出口贸易已位居世界第三位,从数量与金额来看,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贸易大国。但是,我出口增长方式还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如何提高质量与效益,转变我国的出口增长方式是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裴长洪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新的战略指导思想,是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的丰富和发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进一步对构建和谐社会提出了系统性的方针,作出全面部署,在这重大方针指引下应在全社会形成公平与效率的内在统一、惠及全体人民的利益关系格局。为了更好地学习和领会这一重要思想,《财贸经济》编辑部邀请专家学者撰写笔谈,以飨读者。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刘力  
在目前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讨论中,一种比较流行的观点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变劳动力密集型经济为资本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经济。以此为依据,外贸领域内抑制和否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的观点日渐突出。本文对此持不同看法,认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否定劳动密集型经济,在今后较长的一段时间内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仍需大力发展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发彬  
本文分析了出口退税政策对我国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影响效应,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利用出口退税政策促进我国外贸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几点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彭红碧  
当前,四川省出口贸易的总体发展还较为落后,难以发挥其作为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三驾马车"之一而应有的积极作用,急需转变其增长方式,而结构优化则是推动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有鉴于此,本文拟从结构优化的视角阐述四川出口贸易增长方式转变的基本历程,分析其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就此提出有效的转变路径,以期从增长方式转变方面为四川出口贸易实现量质大发展寻求新的出路。一、四川出口贸易增长方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徐立平  
贸易摩擦的由来1.中美贸易摩擦。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美国由一个贸易顺差国家迅速变成了一个贸易逆差大国,这其中美元的不断升值致使出口竞争力逐渐削弱是很重要的一个原因。美国期待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削减其巨额贸易赤字,还指望通过人民币升值来减轻对中国的债务。美国接连在知识产权、纺织品贸易和人民币汇率问题上向中国发难。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马章良  
文章基于中国1980-2010年GDP和进出口的相关数据对中国进出口贸易和经济运行的轨迹进行分析,测算了外贸依存度、贡献率和拉动度三个指标。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方法对中国进出口贸易与经济增长的关系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经济增长与出口之间是正相关的关系,出口增长对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出口每增长1%,中国GDP将增长约0.714%;同时,经济增长与进口之间也是正相关的关系,弹性为0.0286,进口每增长1%,中国GDP将增长约0.0286%。因此,可以看出中国进出口贸易的增长都促进经济的增长。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施炳展  
基于新新贸易理论的最新进展,利用出口增长三元分解框架和2001-2007年HS92版本六分位出口数据,研究中印出口增长的三元边际及比较,探讨中印两国出口增长方式的差异性。结论如下:中国出口产品的总量和数量高于印度,价格低于印度;中国出口产品价格和总量增长速度快于印度,数量增长速度慢于印度;中国出口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加而减小,是典型的"以量取胜"模式;印度出口产品价格随距离增加而增加,是典型的"以质取胜"模式。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印增长方式存在较大差异性,从趋势看,呈现趋同特点。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欧定余  陈维涛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逐步融入到国际生产分工体系之中,对外经济贸易发展迅速,出口已经成为推动中国快速发展的"三驾马车"之一。但是,本文利用1996~2006年中国工业31个行业组成的面板数据研究表明,出口没有显著促进中国工业各行业全要素生产率和技术进步的可持续提升,出口拉动型增长方式是不可持续的,其不能促进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文魁  谭永生  
本文从资本、劳动力、人力资本、产业结构、制度变迁等影响经济增长的因素出发,建立了我国经济增长的模型;对影响我国经济增长的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通过对实证分析结论的解释,对我国经济增长提出规律性认识;从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对保持我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提出了一些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郭显光  
我国农业增长方式转变的测定郭显光粗放型农业增长方式是指主要靠生产总量的增加,即通过土地、劳动和资本等投入要素的增加实现农业增长,不注重品种的质量,不惜以牺牲资源和环境为代价,造成高投入、低效益,自然资源退化,生态环境恶化。集约型农业主要是提高现有的生...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郭克莎  
我国经济发展的新阶段、对外开放的新局面和体制改革的新时期均要求加快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就是尽快改变片面数量扩张的增长方式,促进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较快上升。在“九五”期间,要重点推选三项经济政策:一是控制经济增长速度,使年平均增长率不超过8~9%;二是调整投资重点,增加内涵型和质量型投资;三是优化产业结构,以提高产业结构水平来促进结构协调。同时,要通过加快改革开放,提高非国有企业的发展层次,扭转国有企业效率低下的状况,加强市场机制对企业转变增长方式的调节作用,推动对外贸易和利用外资的战略转变,并提高宏观调控机制对增长方式转变的调控能力。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邹彦林  
我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历史依据邹彦林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经历了长期的认识和实践过程。在建国初期,面临的是十分严重的经济短缺,为快速增加社会物质财富,必须大规模推进工业化进程。相对于传统的农业社会而言,工业化就是高效率,就是对资源的集约化开发和利用,...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倪建彬  
中共十四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未来15年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实现两个具有全局意义的根本性转变,即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长期以来,我国一方面经济增长速度较快,而另一方面却是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不高。值此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的时期,中央及时指出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这为我们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指明了方向。转变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必要性及其重要意义已无庸讳言,笔者认为目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