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22)
- 2023(1791)
- 2022(1584)
- 2021(1402)
- 2020(1423)
- 2019(3170)
- 2018(3130)
- 2017(6263)
- 2016(3565)
- 2015(3908)
- 2014(3770)
- 2013(3772)
- 2012(3729)
- 2011(3404)
- 2010(3377)
- 2009(2926)
- 2008(3087)
- 2007(2711)
- 2006(2382)
- 2005(2209)
- 学科
- 济(14231)
- 经济(14211)
- 业(7307)
- 管理(7169)
- 方法(6637)
- 数学(5642)
- 数学方法(5567)
- 企(5291)
- 企业(5291)
- 学(4925)
- 贸(3906)
- 贸易(3903)
- 易(3820)
- 农(3763)
- 中国(3552)
- 财(3114)
- 地方(3058)
- 农业(2636)
- 业经(2512)
- 融(2318)
- 金融(2318)
- 制(2221)
- 理论(2165)
- 和(1963)
- 银(1909)
- 银行(1893)
- 行(1821)
- 地方经济(1800)
- 教育(1776)
- 环境(1747)
- 机构
- 大学(52919)
- 学院(50609)
- 研究(21084)
- 济(20843)
- 经济(20486)
- 管理(17002)
- 理学(14735)
- 理学院(14485)
- 中国(14476)
- 科学(14255)
- 管理学(14156)
- 管理学院(14061)
- 农(12797)
- 所(11877)
- 京(11763)
- 研究所(11033)
- 农业(10263)
- 业大(9773)
- 财(9306)
- 中心(9096)
- 江(7983)
- 财经(7500)
- 北京(7448)
- 院(7357)
- 范(7343)
- 师范(7216)
- 经济学(6998)
- 经(6797)
- 农业大学(6709)
- 省(6523)
- 基金
- 项目(36121)
- 科学(28018)
- 基金(26837)
- 家(25079)
- 国家(24911)
- 研究(23384)
- 科学基金(20243)
- 社会(14912)
- 基金项目(14185)
- 社会科(14142)
- 社会科学(14140)
- 自然(13978)
- 自然科(13678)
- 自然科学(13676)
- 省(13587)
- 自然科学基金(13410)
- 划(12068)
- 资助(11385)
- 教育(10741)
- 重点(8674)
- 编号(8351)
- 部(8265)
- 发(7938)
- 计划(7618)
- 科研(7420)
- 创(7282)
- 创新(6899)
- 科技(6857)
- 成果(6854)
- 教育部(6778)
共检索到7518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光红 杨建全 黄居昌 陈家骅
分别应用普通形态学解剖和扫描电镜技术,研究切割潜蝇茧蜂2个地理种群(福建漳州和引自美国夏威夷的种群)的形态差异.普通光学解剖镜观察结果表明,二者在体形大小、体色方面略有差异,触角节数、前翅脉序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无明显差异.电镜扫描结果表明,二者在头部、胸部上存在较明显的差异,其它部位亦无明显差异.
关键词:
切割潜蝇茧蜂 橘小实蝇 地理种群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光红 杨建全 季清娥 黄居昌 陈家骅
在恒温(25±1)℃和相对湿度70%~80%条件下,切割潜蝇茧蜂的世代发育历期为24.7~29.1 d,其中卵期1.7~2.3 d;幼虫分3龄,共12.0~14.0 d;蛹期(含预蛹期)8.0~10.0 d.另产卵前期为3.0~3.5 d.羽化后成蜂存活15~33 d,雄蜂寿命短于雌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杨建全 吕增印 陈家骅 黄居昌 季清娥 何榕宾
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对高龄幼虫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2龄、3龄幼虫作为寄主时,混合接蜂的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切割潜蝇茧蜂;以1龄幼虫作为寄主,切割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显著高于长尾潜蝇茧蜂.与其单独接蜂相比,长尾潜蝇茧蜂寄生率没有变化,而切割潜蝇茧蜂寄生率明显下降.温度对2种寄生蜂的寄生有显著影响,在25、30℃下长尾潜蝇茧蜂的寄生率明显高于切割潜蝇茧蜂,在20或35℃条件下这2种蜂的寄生率没有差异.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梁光红 陈家骅 黄居昌
结果表明,切割潜蝇茧蜂对4种处理的补充营养选择性表现为:20%(体积分数)蜜水>纯蜜>番石榴汁>清水.补充不同营养后,切割潜蝇茧蜂子代繁蜂数量存在极显著差异,表明补充不同营养会对其生殖机能产生不同影响.综合考虑繁蜂量、发育历期以及体形指标,20%(体积分数)蜜水+0.01g.mL-1酵母粉是最佳的营养组合.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涂蓉 季清娥 杨建全 陈家骅
在扫描电镜下观察了切割潜蝇茧蜂的触角感器,并测定了触角对其寄主植物主要挥发物的电生理反应(EAG).结果表明:切割潜蝇茧蜂雌成虫触角有毛形感器、板状感器、腔锥形感器、蒲姆氏鬃等4种,雄虫除了有以上4种外,还有腔形感器;雄虫的腔锥形感器比雌虫多.切割潜蝇茧蜂交配前的雌雄虫对反-2-癸烯醛和香橙烯的EAG反应最强烈;交配后雌雄虫触角最高EAG反应值均由里那醇引发.雌虫的里那醇在交配前后差异显著,其余化合物差异不显著;雄虫的里那醇和α-法呢烯在交配前后差异显著,其余化合物差异不显著.
关键词:
切割潜蝇茧蜂 触角感器 触角电位反应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高连喜 陈家骅 黄居昌 陈乾锦
在福州地区对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潜蝇茧蜂进行了初步研究 ,田间调查表明 :潜蝇茧蜂是南美斑潜蝇的主要寄生性天敌 ,寄生率达 7% -66% ;在 (2 5± 1 )℃、相对湿度 70 %的条件下 ,该蜂完成 1个世代需 1 4.3 d,成虫开始羽化后的第 3天为羽化高峰期 ;该蜂可行两性生殖 ,其子代雌雄性比为 1 .2 3∶ 1 .0 0 ,也可营孤雌产雄生殖 ;寄生过程搜索时间较长 ,为 4-1 0 min,而产卵时间较短 ,为 2 0 -40 s
关键词:
南美斑潜蝇 潜蝇茧蜂 生物学特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陈佳 陈家骅 杨建全
研究了阿里山潜蝇茧蜂与长尾潜蝇茧蜂的种间竞争.结果表明:长尾潜蝇茧蜂不能识别被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过的寄主幼虫.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会造成寄主幼虫及蛹的大量死亡,在存活下来的寄主羽化出来的寄生蜂中阿里山潜蝇茧蜂占多数,总的羽化率(75.95%)比阿里山潜蝇茧蜂或长尾潜蝇茧蜂单独寄生时的羽化率(63.43%或62.25%)都高.寄主供阿里山潜蝇茧蜂寄生后间隔不同时间再供长尾潜蝇茧蜂寄生,各处理间长尾潜蝇茧蜂的羽化率无显著差异;时间间隔为132 h时,寄生蜂总的羽化率最高,为86.63%.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郑光明 马丽莎 朱新平 刘毅辉 陈永乐 罗建仁
利用25个随机引物对平胸龟2个种群共49个个体分别进行PCR扩增,结果显示:平均每个个体扩增出209条DNA带,平均每个引物可产生8条带,扩增谱带分子质量大小在100~2 000 bp之间,多态性比例为72.13%。其中12条引物扩增出16个特异于不同种群的DNA片段,可作为鉴别广东或福建种群的分子标记。用RAPD 1.04和Genepop3.2软件分析所得谱带,得出广东、福建2个地理种群的平胸龟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且广东种群的遗传多样性高于福建种群。2个种群间的平均遗传距离为0.278 6±0.025 9,遗传分化指数Gst为0.285 7。NJTREE聚类分析显示广东和福建2个地区的平胸...
关键词:
平胸龟 地理种群 遗传差异 RAPD分析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黄居昌 吕增印 陈家骅 季清娥 杨建全
在实验室条件下研究了寄主龄期和温度对布氏潜蝇茧蜂和长尾潜蝇茧蜂种间竞争的影响,结果表明,以两种寄生蜂对3,4日龄橘小实蝇幼虫为寄主混合寄生后,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明显高于布氏潜蝇茧蜂,以2日龄做寄主时,结果则相反;混合寄生与单独寄生相比,长尾潜蝇茧蜂的出蜂率没有差异,布氏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下降.在25,35℃条件下,混合寄生的结果是长尾潜蝇茧蜂出蜂率显著高于布氏潜蝇茧蜂,在15℃条件下,两者的出蜂率差异不显著.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吕增印 杨建全 陈家骅 黄居昌 季清娥 杜迎刚
在17℃、20℃、25℃、30℃和34℃5个温度条件下,就布氏潜蝇茧蜂Fopius vandenboschi(Fullaway)对橘小实蝇Bactrocera dorsalis(Hendel)幼虫的寄生作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17-34℃范围内,其功能反应数据均能用Holling圆盘方程拟合,其瞬时攻击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34℃时瞬时攻击率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其他温度的瞬时攻击率,其处理时间最短.各处理温度下,布氏潜蝇茧蜂的自身密度干扰作用均符合Hassell-Varley模型(a=QP-m),干扰系数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期刊] 福建农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耿军灵 郑敏琳 杨建全 黄居昌 季清娥 陈家骅
当成蜂饲养密度为300对.笼-1时,子代雌蜂数量占总出蜂量的60.34%;随着成蜂饲养密度的增大,子代雌蜂比例逐渐降低;当成蜂饲养密度达700对.笼-1时,子代雌蜂所占比例降至38.30%.当寄主橘小实蝇卵与寄生蜂雌蜂的比例为5∶1时,寄主发育至蛹期的数量和羽化的寄生蜂数量分别为10.25粒和8.88只;随着寄主卵比例的增大,寄生蜂子代出蜂量也随之增多;当寄主卵与寄生蜂雌蜂的比例增至25∶1后,寄生蜂子代出蜂量不再增多.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安新城 胡琼波
分析比较了荔蝽平腹小蜂的越南、广西、广东及海南等4个地理种群的繁殖特性.结果显示,虽然越南种群具有相对较高的单雌产卵量和较长的产卵历期,但是4个地理种群的内禀增长率和周限增长率却差异微小.分析认为,越南种群的高繁殖力是缘于较长的产卵历期,而不是较高的产雌速率,在种群繁殖具有相似时间成本的情况下,净生殖力增加只会导致种群规模的剧烈波动,而不是种群的实质性增长.荔蝽平腹小蜂的4个地理种群在种群增长品质上没有本质差异.
关键词:
荔蝽平腹小蜂 地理种群 种群增长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杜予州 王莉萍 陆亚娟 郑福山 陆自强
【目的】通过对美洲斑潜蝇β-tubulin基因序列的比较,分析不同寄主种群和地理种群的遗传分化情况。【方法】对中国美洲斑潜蝇Liriomyza sativae Blanchard 5个寄主种群以及6个地理种群的β-微管蛋白基因(β-tubulingene)进行测序,运用软件DNAStar和MEGA对美洲斑潜蝇不同地理种群及寄主种群的β-tubulin基因序列的遗传分歧及相似性进行分析,并建立系统发生树。【结果】DNAStar和MEGA两种软件对美洲斑潜蝇不同寄主种群以及地理种群间的遗传关系的分析可得到相似的结果。在美洲斑潜蝇寄主种群和地理种群序列变异分析中,共发现8个变异位点,序列长度比较保守...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丁金强 刘萍 李健 王清印 高保全 陈萍
采用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等多元分析方法,以体质量和12个形态性状为指标,对分别采自中国大连(DL)、莱州湾(LZ)、海州湾(HZ)和象山湾(XS)海区的4个日本蟳(Charybdis japonica)地理群体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蟳雄性个体比雌性个体大,雌、雄间的差异显著(P<0.05);聚类分析结果表明,莱州湾群体(LZ)和大连群体(DL)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小,象山群体(XS)与莱州湾群体(LZ)间的遗传距离值最大。主成分分析显示,4个群体雌蟹的前5个主成分差异贡献主要集中在大螯相关指标和甲长,累积贡献率为74.021%,群体间的差异受大螯和甲长的相关参数影响最大,而雄蟹前5个主成分的...
关键词:
日本蟳 地理群体 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郭慧 陈立侨 杨国梁 姚茜 王军毅
采用3种多元分析方法,对8个罗氏沼虾(Macrobrachium rosenbergii)种群(浙江养殖种群,缅甸引进种群及6个不同组合杂交种群)的12个形态比例参数进行比较研究。聚类分析和主成分分析法对雌、雄虾的分析结果表明,6个杂交种群的形态较为接近,而与养殖种群和引进种群的趋异程度逐渐增加。构建的5个雌体主成分中,方差贡献率分别为主成分(1)26.191%、主成分(2)16.036%、主成分(3)13.309%、主成分(4)10.769%、主成分(5)10.166%,累积贡献率为76.471%。相应地,雄体的方差贡献率分别为主成分(1)25.206%、主成分(2)20.277%、主成分(...
关键词:
罗氏沼虾 种群形态差异 多元分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