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32)
2023(3895)
2022(3076)
2021(2678)
2020(2193)
2019(5127)
2018(4706)
2017(9516)
2016(4982)
2015(5109)
2014(4934)
2013(5040)
2012(4494)
2011(4042)
2010(3910)
2009(3484)
2008(3323)
2007(2980)
2006(2497)
2005(2256)
作者
(14002)
(11865)
(11716)
(11275)
(7247)
(5648)
(5107)
(4497)
(4430)
(4036)
(4028)
(3850)
(3796)
(3742)
(3699)
(3634)
(3584)
(3385)
(3360)
(3260)
(2927)
(2845)
(2795)
(2736)
(2626)
(2587)
(2573)
(2355)
(2354)
(2347)
学科
(24658)
经济(24642)
(14689)
管理(13750)
方法(12204)
数学(11469)
数学方法(11324)
(10510)
企业(10510)
(10409)
收入(8040)
(7111)
中国(6445)
结构(5386)
农业(5179)
产业(5142)
(4880)
地方(4750)
业经(4708)
国民(4458)
国民收入(4225)
(4075)
财富(4075)
(4054)
(4003)
贸易(4001)
(3974)
财务(3956)
财务管理(3951)
(3898)
机构
大学(72252)
学院(72013)
(35745)
经济(35266)
管理(27791)
理学(25098)
理学院(24818)
管理学(24370)
管理学院(24238)
研究(23590)
中国(16884)
(16521)
科学(13910)
(13892)
财经(13614)
经济学(12985)
(12585)
经济学院(11989)
(11238)
(11219)
业大(10357)
财经大学(10351)
中心(10347)
研究所(10344)
(9527)
农业(8742)
(8689)
(8458)
北京(8442)
师范(8339)
基金
项目(52881)
科学(43103)
基金(41415)
(36482)
国家(36224)
研究(36169)
科学基金(31891)
社会(26316)
社会科(25315)
社会科学(25308)
基金项目(21593)
自然(20330)
自然科(19940)
自然科学(19936)
(19782)
自然科学基金(19619)
资助(17288)
教育(16538)
(16506)
编号(12512)
(12228)
国家社会(12195)
重点(11873)
(11236)
教育部(10839)
(10763)
人文(10453)
科研(10339)
创新(10207)
大学(9913)
期刊
(33887)
经济(33887)
研究(21458)
(12076)
学报(11858)
科学(10733)
管理(10052)
中国(9798)
(9580)
大学(9427)
学学(9196)
财经(7067)
经济研究(7045)
农业(6457)
(6204)
(5684)
金融(5684)
技术(5618)
业经(5239)
问题(4849)
统计(4507)
(4014)
技术经济(3915)
商业(3900)
(3575)
决策(3547)
教育(3288)
(3230)
(3152)
经济问题(2938)
共检索到9690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范从来  张中锦  
从分项收入角度考察城乡收入不平等,不仅能判断产生收入不平等的原因,还能判断什么分项收入有利于增加收入总量;不仅能量化收入不平等效应,还能根据收入不平等效应来优化收入结构。研究发现,分项收入具有性质不同、大小不等的收入不平等效应,其中工资性收入扩大收入不平等的效应最强、转移性收入次之、财产性收入最小;经营性收入是唯一具有缩小收入不平等效应的分项收入。据此,我们认为,城乡居民收入结构优化的方向应该是,稳定维持工资性收入、适当调整转移性收入、适度控制财产性收入并努力增加经营性收入。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马本   赵康   张晨涛  
改善环境质量、实现收入增长是中国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两大关键,环境污染、污染治理与居民收入间存在复杂的耦合关系。本文构建了2000—2018年地级市面板数据,首次基于城乡居民收入及其细分类型,使用逆温和政府治理工具变量,探究了大气污染及其治理的居民收入和收入不平等效应;创新性地采用面板分位数回归与工具变量检验结合的方法检验了收入效应的非线性特征。研究发现,大气污染降低居民收入,对乡村居民收入的负面冲击大于城镇居民,加剧了城乡收入不均衡,该结论对工资、经营收入同样成立;污染治理增加了城乡居民收入,但不足以显著缓解城乡收入差距。大气污染对低收入群体收入冲击更大,大气污染越严重,低收入群体收入损失越大,污染治理对低收入群体收入的促进随规制力度增加而减弱。微观数据检验表明,健康人力资本是大气污染作用于收入的主要渠道。在污染治理深度攻坚中,应更注重城乡统筹,缓解大气污染对重污染地区、低收入群体的不对称冲击,通过多元污染防治措施促进城乡居民收入均衡增长。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陈敏  郭继强  
国内关于免征额对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并未充分考虑个体对政策的反馈作用,这很可能导致政策评估结果的偏差和失真。有鉴于此,本文先使用Heckman三阶段估计法和DID方法分析了免征额提高对个体劳动行为的影响,发现其会促进个体劳动供给时间较明显的增加且女性比男性有更大的增幅,这会改变税前的工资分布。在此基础上,本文还构建了带有行为效应的shapley分解,在统一框架下分析了免征额提高对工资不平等的直接分配效应和间接行为效应。结果表明行为效应不容忽视,其解释了工资收入不平等变化的13%~50%并加剧了不平等,如果不考虑行为效应将低估免征额对不平等的真实影响。另外,免征额的设置要与整体收入分布相协调,如果设...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姚先国  李晓华  
文章使用来自中国城镇家庭调查的横截面数据,应用Quantile-JMP分解技术来评价劳动力结构(主要指教育和工作经验年限)及劳动力市场价格变动对1988~2002年间工资分布高端和低端的影响。作者发现,劳动力结构的变动主要作用在工资分布的低端,减弱了与其同时作用但力量相反(增加不平等)的价格变动的影响力。工资分布高端不平等的稳定增长几乎全部被组间和组内价格的上升所解释,劳动力结构对工资分布高端的不平等影响很小。总的来说,结构效应作用比较小,工资分布高端和低端的不平等变动主要被增长的组内价格和组间价格所解释。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贯春  刘媛媛  
现有关于金融与收入不平等的研究多集中于金融发展的规模因素,忽略了金融结构的重要性。考虑到当前阶段中国仍处于"金融抑制"状态,如何将有限的金融资源分配到不同金融部门尤为关键。基于金融部门与结构特征的双重视角,在1996—2012年省级面板数据的基础上,本文实证检验了金融结构对不同区域(城镇、农村和整体)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重点分析了其边际效应的动态演化特征。全样本估计结果发现,提升直接融资比例有利于缓解农村和整体两个层面的收入不平等,但在城镇层面不存在积极效应。同时,金融结构在不同时期的边际效应存在结构性突变,2002年后仅在农村层面存在缩小效应。进一步,面板分位数估计结果表明,伴随着收入不平等...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梦根  
本文对我国是否存在地区宾大效应开展研究,并考察价格差异对地区收入不平等的影响。首先利用139种规格品价格和我国31个省级地区城镇居民家庭消费支出份额数据,依据世界银行国际比较项目(ICP)的理论框架,测算并外推得到我国地区购买力平价(PPP)序列。研究发现,与名义居民收入相比,经地区PPP缩减后的实际居民收入不平等程度更低,各年间也更为平稳。然后,选取1996—2016年样本建立面板数据模型,证实地区价格与收入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支持我国存在地区宾大效应,而经济结构、外商投资、出口规模、人口密度、交通条件等因素对地区物价水平具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相比低收入地区,高收入地区宾大效应表现得更为显著,而且不同地区价格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存在一定差异。
[期刊] 广东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东  
目前有关收入不平等与创业活动之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且往往忽视了收入不平等的"程度"和"结构"问题。根据Ferreira和Gignoux(2011)等提出的非参数方法,按照来源性质的不同将我国省级层面的收入不平等分解为努力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分析并实证检验其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基于2008年~2013年多轮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GSS)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机会不平等对个体创业活动具有显著促进作用;努力不平等与创业活动之间呈现"∽"型关系,即随着努力不平等程度的上升,个体创业概率表现出先下降后上升而后再下降的趋势。进一步的研究表明,机会不平等对"老板"型创业和"个体户"型创业影响均较为显著,而努力不平等仅对"个体户"型创业影响显著;且努力不平等和机会不平等对创业活动的影响存在较为显著的家庭背景、受教育程度和性别的异质性。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这一研究不仅有助于深入理解收入不平等影响创业活动的作用机理,而且可为政府优化创业环境、促进创业活动提供学术支撑。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传豹  
金融体系能否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提升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从分工视角研究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在金融结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选择指数和结构错配指数对此给出了自洽的解释。19802013年全球64个经济体的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均存在一个基于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规模及其风险特性的最优金融结构,采取违背最优金融结构的金融模式,不管是放松金融工具创新的监管、过度重视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还是过度压抑小额信贷、民间借贷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均会恶化收入不平等问题。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周传豹  
金融体系能否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提升收入分配的均等化?从分工视角研究金融体系在经济发展中的功能,在金融结构理论框架的基础上通过构建金融选择指数和结构错配指数对此给出了自洽的解释。1980~2013年全球64个经济体的实证结果表明,在经济发展的每个阶段均存在一个基于要素禀赋结构、企业规模及其风险特性的最优金融结构,采取违背最优金融结构的金融模式,不管是放松金融工具创新的监管、过度重视大银行和股票市场等直接融资方式还是过度压抑小额信贷、民间借贷市场等非正规金融渠道均会恶化收入不平等问题。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文章运用1995-2014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从部门内和部门间两个视角,考察总体创新和产业创新水平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不同类型的创新活动对收入不平等产生了不同影响:对于城镇居民收入不平等,总体创新水平和高新技术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扩大作用,创新带来了不同收入阶层内部的分化;对于农村居民收入不平等,农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的缩小作用,显示出农业创新对农民增收的积极作用;对于城乡收入差距,总体创新水平和农业创新水平具有缩小作用,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水平具有显著扩大作用。不仅如此,由于城乡收入差距存在显著的正向空间自相关,总体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创新对相邻地区城乡收入差距有显著的扩大作用。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刘清春  张莹莹  C.-Y.Cynthia Lin Lawell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石大千  
本文基于2003—2013年中国CGSS数据库,利用非参数方法将收入不平等分解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并运用双边随机前沿模型测算二者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在比较两者效应大小的基础上回答收入不平等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问题。结论表明,机会不平等对经济增长产生负向作用,降低经济增长5.86%;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具有正向作用,提高经济增长8.16%;因此,整体而言,收入不平等提高了经济增长2.3%,从而解释了中国经济"高增长、高不平等"并存的现象。时间趋势分析表明,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相互作用的净效应表现为先增强、后减弱的"倒U型"结构。地区分组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地区机会不平等和努力不平等的净效应呈现递增趋势。不平等分组结果发现,由于努力不平等对经济增长的正向作用超过了机会不平等的负向作用,努力水平的提高可以弱化机会不平等的负面影响,强化努力不平等刺激经济增长的作用。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李莹  
基于1989—2011年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从长期与截面两个时间维度考察收入流动对收入不平等影响效应的城乡差异。研究发现:收入流动有效缓解了长期收入不平等,对农村的缓解作用强于城镇,但近年来的缓解作用均有所下降;相较于城镇,农村收入增长更有利于低收入者,并成为牵制农村居民截面收入不平等过快上升的主要因素,但农村居民也更容易受短期冲击影响,使收入排序变动更为活跃,农村居民更难获得稳定的向上流动机会。因此,构建有利于低收入群体的收入增长模式,减小负面冲击的影响,可以使收入分配格局得以优化。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户主受教育水平和健康状况等个体特征变量,对家庭总收入、不同来源收入和收入不平等都存在有差别的影响。未来扶贫工作的难度增大,在构建公平收入分配体系的同时,要基于精准扶贫的理念,因地制宜、因户因人而异,采取有差别的扶贫措施。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江克忠  刘生龙  
本文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项目2010年和2014年的数据,通过对贫困指标的测算和分解,研究发现:农村家庭贫困发生率在下降,但贫困深度和贫困强度趋于恶化;收入分配的不平等恶化了贫困状况,对贫困的影响效应增大。基于不平等的收入结构分解,研究发现:工资性收入对农村家庭总收入不平等的贡献最高,以下依次是经营性收入、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工资性收入主要集中于高收入组家庭,而家庭经营性收入主要集中于贫困等低收入组家庭。基于收入和不平等的回归分解,研究发现:包括自然生态条件等村庄特征变量、家庭人口结构等家庭特征变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