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320)
2023(12095)
2022(9568)
2021(8901)
2020(7449)
2019(16484)
2018(16213)
2017(30531)
2016(16679)
2015(18741)
2014(18967)
2013(18070)
2012(16462)
2011(14177)
2010(14331)
2009(13470)
2008(13402)
2007(12055)
2006(10532)
2005(9629)
作者
(47997)
(39499)
(39419)
(37732)
(25206)
(18874)
(18112)
(15487)
(15315)
(14322)
(13605)
(13416)
(12816)
(12808)
(12669)
(12269)
(11886)
(11603)
(11575)
(11292)
(9845)
(9838)
(9769)
(9309)
(9123)
(8899)
(8778)
(8689)
(8144)
(8127)
学科
(57570)
经济(57460)
管理(51192)
(48818)
(38691)
企业(38691)
(31455)
中国(23092)
方法(22559)
(20235)
(18234)
数学(17623)
数学方法(17419)
业经(15915)
(15109)
财务(15078)
财务管理(15020)
财政(14968)
企业财务(14295)
(14223)
银行(14178)
(13826)
(13353)
(13282)
农业(13251)
理论(12834)
地方(12388)
(12378)
金融(12371)
(12357)
机构
大学(225124)
学院(224325)
(87783)
经济(85756)
管理(81524)
研究(79651)
理学(68641)
理学院(67887)
管理学(66594)
管理学院(66207)
中国(65552)
(55022)
科学(48874)
(48382)
(42106)
(41102)
财经(38587)
中心(37334)
研究所(36695)
(36370)
(35085)
业大(33432)
农业(32996)
北京(30472)
(29325)
财经大学(28498)
(28184)
(27975)
经济学(27634)
(27550)
基金
项目(148221)
科学(115590)
研究(108264)
基金(107042)
(94760)
国家(93918)
科学基金(79288)
社会(68951)
社会科(64818)
社会科学(64800)
(57777)
基金项目(55241)
自然(50447)
自然科(49313)
自然科学(49293)
(48986)
教育(48971)
自然科学基金(48432)
编号(43448)
资助(43444)
成果(37362)
重点(33838)
(32318)
(31178)
课题(31085)
(30507)
国家社会(29006)
(28741)
科研(28720)
创新(28632)
期刊
(102178)
经济(102178)
研究(74558)
中国(54147)
(48296)
学报(40313)
(39430)
科学(34311)
管理(30916)
大学(30685)
学学(29123)
(28941)
金融(28941)
教育(26026)
农业(25623)
财经(19858)
经济研究(17189)
技术(17021)
(16975)
业经(16051)
问题(13107)
(13106)
(12596)
会计(12320)
财会(11874)
业大(10157)
(9898)
理论(9878)
现代(9851)
(9786)
共检索到35886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杨萍  沈茂英  
老龄化的快速到来和制度转轨成本导致的"空账"与单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是我国养老保险资金短缺的症结所在。应着眼顶层设计,构建制度外的良好环境,在尽快厘清政府与市场责任前提下,分阶段、多元化破解养老保险资金难题:政府以国有资产承担制度转轨成本;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社保支出,发挥财政再分配功能;利用税收优惠,逐步培育市场力量,构建双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障体系,实现资金来源多元化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可持续。
[期刊] 西部论坛  [作者] 杨斌  
基于我国2013年统计数据,分别计算不同省区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和财政负担的极差、极值比、标准差和变异系数,用以反映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中央政府财政责任、地方政府财政责任、人均政府财政责任以及政府财政负担的地区差异。研究表明,受社会经济条件、制度发展状况及政府财政支出偏好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和财政负担均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其中,地方政府财政责任的差异最大,中央政府财政责任的差异居中,政府财政责任的差异最小;与政府财政责任的地区差异相比,人均政府财政责任的地区差异
[期刊] 湖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梅  张文君  
政府在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中承担着财政责任。对学术界关于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政府财政责任内涵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分担财政责任的现状、分担构想、制约因素以及分担机制的优化途径等方面的成果进行梳理,并提出未来应从"技术""责任激励与约束机制"等视角对养老保险政府财政责任分担机制进行深入研究。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顾文静  
本文对养老保险社会统筹账户中的企业和财政供款责任进行了重新划分和数量界定,测算了2001~2050年间企业新制度下现实责任费率和财政历史责任费率,提出了企业与财政责任费率的分担办法和时机选择,即在保证5%的财政收入供款的前提下,企业适度分担财政责任费率,这既在财政的支撑能力之内,又可以把企业缴费负担降至20%以下。直至2020年以后,企业终止对财政供款责任的分担,双方各负其责,并通过在2025年统一男女退休年龄等措施实现企业和财政较低缴费负担前提下的养老保险收支制度平衡。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斌  丁建定  
在经济社会条件转变、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失衡的背景下,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表现出模式差异、地区差异和城乡差异的特点,这种差异对养老保险制度可持续发展提出挑战。中国可根据劳动者和居民的身份进行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模式的改革,统一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模式,以纵向和横向转移支持手段缩小养老保险制度财政责任地区差异,通过扩大农村养老保险财政支持规模以缩小养老保险制度城乡差异。为了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责任的适度差异,中国应实施构建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促进养老保险制度单位和个人责任的合理化、促进养老保险费改税、促进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制度化、改革政府官员晋升...
[期刊] 保险研究  [作者] 赵燕妮  
本文综合了国内外关于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体系政府支持方面的研究成果,发现国外关于社会保障制度中政府责任的研究很早就开始了,我国的研究起步较晚,其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保障及农村养老保险中的政府责任、财政支持农村养老保险的必要性、政府财政支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方式及支持能力等方面。本文在对政府财政责任进行综述的基础上,对我国未来政府财政责任的研究方向进行了展望。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曾益   屈君桥  
我国于2022年1月启动实施养老保险全国统筹政策,在基金统支环节,待遇资金拨付存在“逐级拨付”和“直接拨付”至县级专户两种模式,两者不同点在于中央政府拨付至县级专户的资金是否经由各省级和各市级专户,理论上对省市县三级政府的保费征缴行为与财政负担有不同程度影响。本文通过构建计量与精算模型得到如下结论:第一,如果仍实行省际余缺调剂的全国统筹模式,2023—2050年累计财政负担为734万亿元;第二,“逐级拨付”模式不会改变征缴率,但累计财政负担较余缺调剂模式略微降低;第三,受中央与地方政府间“委托—代理”关系影响,在“直接拨付”模式下,省级和市级政府产生消极征缴保费的道德风险,累计财政负担较余缺调剂模式和“逐级拨付”模式均有所增加;第四,引入激励相容机制或延退政策均会降低“逐级拨付”和“直接拨付”模式下的累计财政负担,对“逐级拨付”模式的影响程度更大。因此,在全国统筹进程中应首选“逐级拨付”模式,如果选择“直接拨付”模式,应激励地方政府征缴保费并适时引入参量改革。
[期刊] 改革  [作者] 蒋云赟  
养老保险体系对财政政策的代际平衡状况有重要影响,如果在2008年开始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体系进行改革,我国财政政策的代际不平衡状况会得到改善,代际不平衡百分比会下降9.4个百分点;而如果在2010年对机关和事业单位的养老保险进行改革,并且将男性的退休年龄推迟至64岁,女性统一推迟到58岁,财政政策基本就能实现代际平衡。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黄晗  
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模式转变及成因研究,对未来中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的完善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城镇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模式经历了由全额资助模式向财政兜底模式的转变。在这一转变过程中,经济体制改革是财政责任模式转变的核心原因,政府职能转变是财政责任模式转变的推动原因,人口老龄化是政府财政责任模式转变的重要原因,国外经验为财政责任模式转变提供了借鉴。为了推进我国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模式的有效改革,应推进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模式的"显性化"、"制度化"改革,实现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的"适度化",并重视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责任模式改革中的环境因素。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孙开  王丹  
养老保险财政负担是由制度设计及运行过程中多方面原因共同作用而产生的,政府要承担着"兜底"和"补缺"的重任。为了能给国家财政减轻负担,完善权利与义务对等的缴费制养老保险体系,使养老保险的财政负担能力具备可持续性,更好地应对即将面临的养老保险基金收支风险,必须要进一步深化改革。一、加大财政社会保障支出的比重。社会保障是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稳定
[期刊] 地方财政研究  [作者] 孙开  王丹  
长期以来,我国政府承担了基本养老保险的诸多支出责任,主要体现在养老保险的财政补贴方面,给财政带来了相应的负担和压力。由于人口老龄化的冲击、经济进入新常态、制度并轨等因素的影响,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基金收支平衡面临严峻考验,政府的财政负担也随之加重。本文将在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财政责任差异化分析的基础上,分析其财政补贴及负担情况,进而提出基本养老保险财政负担能力可持续的建议。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曹信邦  刘晴晴  
2009年9月国务院决定在全国10%的县试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对制度采取补贴支持以体现其责任,但政府财政负担能力如何衡量一直被学界和政府所关注。本文运用数理模型和SPSS等分析工具,基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现收现付制模式、农民养老金目标替代率为50%等假设前提下,对未来30年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政府财政支持能力进行分析,得出以下几个结论:一是不同地区农民缴费负担能力有差别,不同地区的政府财政对农民参保的支持能力有差别;二是不同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不同的增长率条件下政府财政完全有能力维系该制度的财务收支平衡,保证农民养老金能满足基本生存需要。提出政府应该加大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财政支...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刘玮  
保障基本生活需求并不是一个养老制度的全部目标。在理论上,个人应该承担养老保险的首要和主要责任。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一样,都是有边界的,这个边界就是养老者的基本生活需求。政府责任与个人责任有各自不同的机理与方式,为实现养老制度社会福利最优化,政府养老责任与个人养老责任应该组合成"梯度模式",分别实现养老保险制度的低水平目标与高水平目标。这样的"梯度组合"对于养老制度的公平诉求与效率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郭士征  
所谓养老保险的财政方式,简单说来就是通过某种财政手段,筹集必要的资金,以应付养老保险的给付。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养老保险财政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积存方式”,即被保险者的养老保险给付,主要来自本人在加入保险期间的筹资(或与单位共同筹资)。本人(或与单位共同)按月缴付保险费并予以积累,当到达老年退休时,就取出积存资金用于养老金的给付。应用这种方式,主要是初创或建立养老保险制度不久的国家。二是“赋课方式”(即“现征现付方式”),特点是没有积累,老龄者的养老金,是来自那个时点现职劳动者支付的保险费或目的税,并根据每年所需给付的总额,增减收缴的费用。应有这种方式,主要是实行养老保险制度已有相当历...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钱振伟  王翔  张艳  
随着国家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推进,其经办能力不足已经成为该制度的效率"瓶颈"。构建较为完善的经办服务体系、提高制度执行能力是新农保制度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政府有效引导保险公司购买社会保障服务,特别是引导保险机构和农村金融机构等市场微观主体参与社会保障管理服务体系建设,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优势,使商业保险更好地发挥其社会管理职能。本文从政府购买服务视角出发,应用社会保险资源配置中的"政府失灵"与"市场失灵"理论阐述了保险机构参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的理论,以四川德阳政府购买新农保服务为例论述理论可行性,构建保险机构参与新农保经办服务体系建设的框架,提出可操作性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