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409)
- 2023(9284)
- 2022(7843)
- 2021(6882)
- 2020(5910)
- 2019(12967)
- 2018(12889)
- 2017(24649)
- 2016(13199)
- 2015(15058)
- 2014(15134)
- 2013(15029)
- 2012(14220)
- 2011(13177)
- 2010(13613)
- 2009(13311)
- 2008(12887)
- 2007(12002)
- 2006(11236)
- 2005(10558)
- 学科
- 济(75905)
- 经济(75740)
- 管理(44945)
- 业(36367)
- 企(32148)
- 企业(32148)
- 方法(23395)
- 财(18564)
- 地方(18480)
- 数学(18468)
- 数学方法(18267)
- 中国(18119)
- 制(17445)
- 业经(16780)
- 农(15184)
- 学(14000)
- 地方经济(12770)
- 体(12484)
- 和(11375)
- 理论(10989)
- 银(10795)
- 银行(10788)
- 融(10665)
- 金融(10662)
- 环境(10445)
- 行(10379)
- 农业(9703)
- 务(9483)
- 体制(9465)
- 财务(9452)
- 机构
- 大学(202459)
- 学院(199711)
- 济(94346)
- 经济(92416)
- 管理(73646)
- 研究(72092)
- 理学(61698)
- 理学院(60997)
- 管理学(60113)
- 管理学院(59713)
- 中国(55898)
- 财(47762)
- 京(42229)
- 科学(38548)
- 财经(36118)
- 所(35732)
- 江(33307)
- 中心(32553)
- 经(32430)
- 研究所(31297)
- 经济学(30673)
- 北京(27115)
- 经济学院(26991)
- 财经大学(26413)
- 农(26358)
- 范(26290)
- 师范(26082)
- 院(25494)
- 州(25197)
- 业大(23295)
- 基金
- 项目(121071)
- 科学(96769)
- 研究(92229)
- 基金(89529)
- 家(76055)
- 国家(75403)
- 科学基金(65191)
- 社会(64385)
- 社会科(60068)
- 社会科学(60049)
- 基金项目(45997)
- 省(45721)
- 教育(42310)
- 划(38051)
- 自然(38032)
- 自然科(37129)
- 自然科学(37122)
- 自然科学基金(36491)
- 资助(36421)
- 编号(35910)
- 成果(31889)
- 制(28447)
- 部(27997)
- 重点(27458)
- 国家社会(27011)
- 发(26426)
- 课题(26093)
- 教育部(25027)
- 性(24511)
- 创(24392)
共检索到33218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曹露 孔陆泉
把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一并纳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更加全面,为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走向更加成熟、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奠定了良好的思想理论基础。在多种所有制经济的共同发展中,公有制经济在社会资产总量中的优势地位和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决定了其他所有制形式也带上了若干社会主义性质;分配关系是生产关系的反面,与多种所有制经济相适应的按要素分配,进入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理所当然。按劳分配和按要素分配都是由生产条件的分配所决定,劳动价值论既不是肯定按劳分配的理论依据,也不是否定按要素分配的理论依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须把二者很好地结合起来。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国光
本文回顾了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形成轨迹及与之对应的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深化过程,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决定了必须以公有制作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国有经济在战略性领域要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协调发展,在竞争性领域要增强实现社会公平的经济基础。必须正确处理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的关系。公有制为主体决定了国家计划在宏观调控中的导向作用。发展公有制经济有利于防止两极分化。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帆
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市场经济体制逐渐趋于完善,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但对一些深层次的问题,人们有不同的争论和看法,因此,应该对中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宏观调控机制和国有企业改革,进行全面的总结和研究,继续探求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国辉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探索、丰富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意味着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蕴含着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和现实逻辑的统一,体现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辩证统一的要求,为新时代中国经济改革指明了方向。学术界对基本经济制度的研究,丰富了基本经济制度的内涵,构成中国经济学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
关键词:
学术界 中国基本经济制度 研究进展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李琼 王晗
经济制度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造。”~((1))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新概括是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运用和发展,深化了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认识。2022年,学术界围绕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演进、科学内涵、重大意义以及拓展研究展开了多方面探讨,形成了丰富的研究成果。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殊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社会化的、机械化的、高科学技术的生产,和手工的、自给半自给的生产并存;现代化工业,同落后工业并存;一部分经济水平比较发达的地区,同广大不发达地区并存;少量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科学技术,同为数众多的文盲半文盲并存的国情,要求我们必须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关键是全面贯彻十六大的“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然而对“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的理解存在着许多分歧。所以,有必要从理论上对“两个毫不动摇”的方针做出正确的解释。应该看到,两个“毫不动摇”不是...
关键词: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基本经济制度 理论思考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周跃辉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世界经济史上的奇迹。文章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角度,结合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制度的经典阐释,对这一经济奇迹背后的"密码"作理论分析。文章研究表明,中国共产党正是创造性地继承和发扬了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在实践中形成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一制度既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又同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是党和人民的伟大创新。这正是理解中国经济奇迹的一把"金钥匙"。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飞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陈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灿
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从本国实际和国情出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中不断探索与生产力发展相适应的社会基本生产关系。在新时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格局和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所有制领域的改革和制度完善需要新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拓展;要完善社会主义分配制度,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充分发挥公有制主体、市场机制和政府在一、二、三次分配中的作用;要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于国辉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基本经济制度做了重要论述,主要体现在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讲话、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的讲话、在考察中国石油辽阳石化公司时的讲话,主要内容集中在为什么必须以及如何坚持基本经济制度、为什么以及如何必须把国有企业做强做大做优、为什么以及如何毫不动摇地支持鼓励引导民营经济发展等,这些论述丰富和发展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学术界关于习近平总书记基本经济制度理论的研究主要围绕基本经济制度的历史沿革与比较优势的研究、国有企业改革经验与重要贡献的研究以及如何推进国有企业的改革、民营企业的发展过程与支持路径等方面展开,需要加强的是对基本经济制度进行历史、理论与现实逻辑统一研究。
关键词:
习近平 基本经济制度 国有企业 民营企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荣兆梓
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学理研究长期滞后于实践逻辑发展,这妨碍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正确理解。本文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的功能定位,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三项内容的相互关系,以及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本质特征这三个基础理论问题入手,对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的学理逻辑展开研究。本文认为:(1)市场经济体制是现代经济无可替代的劳动组织方式,作为社会劳动组织方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基础性制度安排;(2)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三位一体的概括具有相互联系、相互影响,且相互嵌入、互为映射、不可分割的内在关系;(3)基本经济制度新概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历史性质的完整表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新成果,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最新贡献。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何自力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共同上升为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做出的新概括,是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内涵做出的重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陈征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谢华育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是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