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861)
- 2023(12927)
- 2022(11315)
- 2021(10388)
- 2020(8616)
- 2019(19685)
- 2018(19642)
- 2017(38519)
- 2016(20561)
- 2015(23288)
- 2014(23245)
- 2013(23326)
- 2012(21564)
- 2011(19601)
- 2010(19623)
- 2009(18106)
- 2008(17403)
- 2007(15410)
- 2006(13805)
- 2005(11982)
- 学科
- 济(104611)
- 经济(104427)
- 管理(59165)
- 业(54777)
- 企(45223)
- 企业(45223)
- 方法(43121)
- 数学(36387)
- 数学方法(36031)
- 中国(24433)
- 农(23534)
- 地方(22965)
- 业经(21430)
- 财(21424)
- 学(21390)
- 农业(16247)
- 和(16181)
- 理论(15934)
- 制(14760)
- 贸(14574)
- 贸易(14567)
- 地方经济(14443)
- 环境(14384)
- 易(14027)
- 技术(12423)
- 融(12385)
- 金融(12383)
- 务(11979)
- 划(11959)
- 财务(11916)
- 机构
- 大学(306801)
- 学院(302992)
- 济(131598)
- 经济(128989)
- 管理(121522)
- 理学(105958)
- 理学院(104775)
- 研究(103378)
- 管理学(103108)
- 管理学院(102542)
- 中国(73795)
- 京(64258)
- 科学(62224)
- 财(57388)
- 所(51432)
- 研究所(46904)
- 财经(46854)
- 中心(45060)
- 农(43960)
- 业大(42884)
- 江(42596)
- 经(42578)
- 经济学(41007)
- 北京(40795)
- 范(40244)
- 师范(39929)
- 院(37040)
- 经济学院(36678)
- 财经大学(34865)
- 州(34277)
- 基金
- 项目(206964)
- 科学(163517)
- 研究(152422)
- 基金(151606)
- 家(130848)
- 国家(129764)
- 科学基金(111996)
- 社会(99602)
- 社会科(93678)
- 社会科学(93648)
- 基金项目(80450)
- 省(79215)
- 自然(71213)
- 自然科(69562)
- 自然科学(69551)
- 教育(69241)
- 自然科学基金(68293)
- 划(66454)
- 资助(62598)
- 编号(61162)
- 成果(49903)
- 部(46315)
- 重点(45673)
- 发(44205)
- 创(42242)
- 课题(41668)
- 国家社会(40799)
- 教育部(40321)
- 人文(39516)
- 创新(39398)
- 期刊
- 济(147404)
- 经济(147404)
- 研究(93758)
- 中国(53511)
- 学报(45889)
- 管理(44771)
- 科学(43166)
- 财(41770)
- 农(40088)
- 大学(35209)
- 学学(33191)
- 教育(30711)
- 农业(27993)
- 技术(25427)
- 经济研究(24490)
- 财经(23763)
- 融(22825)
- 金融(22825)
- 业经(21674)
- 经(20390)
- 问题(18814)
- 技术经济(16284)
- 图书(14946)
- 理论(14919)
- 科技(13883)
- 现代(13770)
- 统计(13533)
- 商业(13393)
- 业(13329)
- 实践(13314)
共检索到44107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陈兴江
马克思主义认为:生产决定分配;同时,分配也反作用于生产。本文试从一个侧面粗略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平均主义分配与按劳分配对社会经济发展的不同影响,从而有助于为我国目前进行的工资改革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冀有江 张伶
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商品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内在属性;而按劳分配则是社会主义的一个本质特征和基本原则。二者共存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那么,它们的关系如何?其内在联系怎样?本文试就这一问题作些探索。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商品经济和按劳分配的客观依据 商品经济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经阶段。它表明社会生产力有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白书祥
劳动产权理论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理论前提,其形成经历了长期的演进过程,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分配制度是劳动者劳动产权实现的唯一途径。现实中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实现的症结是劳动者劳动产权不规范:一是劳动者劳动产权实现的依据不规范;二是劳动者劳动产权实现的过程不规范。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的关键是从这两个方面入手规范劳动者劳动产权。
关键词:
按劳分配 劳动产权 有效劳动 分配主体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孙耀川 孙婧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统一问题孙耀川,孙婧如何通过工资制度的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按劳分配相统一,既是需要深入探索的理论问题,亦是当前我国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此事关系重大,本文就此做点探索。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下按劳分配规律的几...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康静萍 黄建军
经典马克思主义以社会主义制度下商品经济消亡为立足点设计按劳分配方式,这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实相去甚远。文章分析按劳分配理论存在的困惑,对按劳分配有效实现形式进行新的探索,提出工资加劳动分红的按劳分配实现形式。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樊允平
一、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对按劳分配的“决定”作用(一)商品型按劳分配的产生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社会是不存在商品货币关系的,耗费在产品生产上的劳动不再表现为价值,劳动者的劳动被直接当作社会劳动;劳动者提供的劳动,在作了社会扣除以后,从社会正好领回他所给予社会的一切。这是一种典型意义上的产品型按劳分配。现实的社会主义社会与马克思的设想不同,是一个商品经济的社会。那末,商品经济,特别商品交换对个人消费品的分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汪鑫森
社会产品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的一个重要的问题。十分清楚,在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的情况下,广大劳动者对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更为关注,因为分配问题直接涉及到每一个劳动者的切身利益。在分配制度和分配形式的改革中,“我们一定要坚持按劳分配的社会主义原则。”在社会主义社会,正确处理社会产品的分配关系,有利于调动广大劳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加强劳动者之间的团结,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社会产品的分配,都不过是生产条件本身分配的结果,而“生产条件的分配,则表现生产方式本身的性质”。社会主义废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张云峰
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改革,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改革我们的分配制度,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一条,也就是建立适合我国国情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杨玉华 党雪岩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按劳分配遭遇深刻的实践困境,其完全实现的所有制条件正在被实践所改变,但公有制为主体的所有制结构和市场经济的外部环境为劳动者通过市场与劳动条件结合提供了实现条件。随着生产资料所有权结构多元化和实现形式多样性,劳动者与劳动条件结合方式呈现出迂回、多样性的特点,按劳分配的实现也呈现出曲折、迂回的路径。劳动者通过劳动产权、公有产权和国家管理实现其权益;通过市场机制,劳动者分享作为生产资料主人和劳动力所有者的双重权利。生产要素所有权被普遍承认和依法保护,有利于充分调动生产要素所有者积极性、创造力,不断地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创造物质条件。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德修
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个人收入如何分配,在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中是早有论述的。这就是按劳分配,不劳动者不得食。这一分配原则是完全正确的。但是实践证明,无论是剧变前的苏联东欧各国,还是我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都未能始终如一地贯彻执行这一原则,以致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和平均主义盛行,特别是平均主义几乎成了各国收入分配领域的"不治之症"。笔者认为,个人收入分配中长期存在"左"的倾向,主要原因之一,是人们对按劳分配的理解有偏差,或者说,在有关收入分配的理论方面有误区。当前,我国加快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破除平均主义,更好地贯彻执行多劳多得原则,为此,澄清理论误区显得格外重要。这里仅例举其中的几个方面。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范毅
“从个人利益上关心”的原则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按劳分配──学习列宁按劳分配理论和实践的思考范毅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由于成果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经济活动主体的利益差异不能在收益上得到体现.人们缺乏工作的积极性、创造性和主动性。改革开放打...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杨波
根据经济的运行特点,实体经济的运行分为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环节,马克思对经济研究的视角是从宏观角度出发的。《哥达纲领批判》中阐述的社会扣除理论以分配环节作为逻辑起点,阐述了社会分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唐雪梅 赖胜强
2007年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创造条件让更多群众拥有财产性收入"以来,财产性收入成为学术的研究热点。本文从理论角度对财产性收入内涵进行界定,并对财产性收入对贫富差距的影响、对社会结构的影响、对消费的影响、对居民幸福感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进而提出完善财产性收入分配的途径。
关键词:
财产性收入 微观影响 宏观影响 优化途径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有源
现在,人们几乎一边倒地接受了这样一种观点,认为平均主义仍然是我国分配中的主要矛盾。主要理由之一是:我国反映社会收入分配平均程度的基尼系数偏低。按照国际通用的标准,基尼系数小于0.2表示收入分配完全平均,在0.2—0.4之间表示收入分配相对平均或者说比较合理,在0.4以上表示收入差距较大。而我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基尼系数1980年农民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