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303)
- 2023(7851)
- 2022(6618)
- 2021(5969)
- 2020(4608)
- 2019(10608)
- 2018(10453)
- 2017(19376)
- 2016(10859)
- 2015(12282)
- 2014(12670)
- 2013(12346)
- 2012(11981)
- 2011(10974)
- 2010(11343)
- 2009(10170)
- 2008(10340)
- 2007(9452)
- 2006(8637)
- 2005(8179)
- 学科
- 济(49636)
- 经济(49580)
- 管理(28866)
- 业(28458)
- 企(21526)
- 企业(21526)
- 中国(18105)
- 地方(17956)
- 农(15153)
- 财(12992)
- 方法(12803)
- 业经(12756)
- 农业(10601)
- 数学(10282)
- 数学方法(10164)
- 银(10047)
- 银行(10036)
- 融(10021)
- 金融(10020)
- 地方经济(10018)
- 制(9953)
- 发(9944)
- 行(9785)
- 贸(8665)
- 贸易(8652)
- 学(8609)
- 易(8281)
- 环境(8078)
- 理论(7940)
- 技术(7592)
- 机构
- 学院(155041)
- 大学(149634)
- 济(63020)
- 经济(61478)
- 研究(57099)
- 管理(52602)
- 中国(45498)
- 理学(42857)
- 理学院(42296)
- 管理学(41575)
- 管理学院(41278)
- 京(33651)
- 科学(33463)
- 财(32001)
- 所(29767)
- 江(26939)
- 研究所(26113)
- 中心(26099)
- 农(24924)
- 财经(23551)
- 范(23290)
- 师范(23066)
- 北京(22304)
- 州(21982)
- 经(21164)
- 院(20703)
- 省(19790)
- 业大(19460)
- 经济学(19178)
- 农业(18923)
- 基金
- 项目(90639)
- 研究(72148)
- 科学(70172)
- 基金(61248)
- 家(52147)
- 国家(51578)
- 社会(44088)
- 科学基金(43531)
- 社会科(41655)
- 社会科学(41649)
- 省(37688)
- 教育(33325)
- 基金项目(31412)
- 编号(31149)
- 划(30693)
- 成果(26787)
- 发(26020)
- 资助(25435)
- 自然(25086)
- 自然科(24420)
- 自然科学(24415)
- 自然科学基金(23960)
- 课题(23350)
- 发展(21432)
- 展(21040)
- 重点(20902)
- 年(19423)
- 部(19317)
- 性(19065)
- 创(18849)
共检索到2640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陆万军 张彬斌
本文利用1980—2000年33个具有代表性的中等收入国家和地区的数据,实证检验了收入分配对中等收入国家(地区)长期经济增长的影响,显示收入分配是导致国家(地区)间经济增长绩效差别的重要原因,分配失衡与发展陷阱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许多国家没有在经济增长过程中解决收入分配难题,原因在于分配结构会影响政府政策选择,政府倾向于通过再分配和逆市场化政策来避免利益集团的阻碍并回应民众的呼吁,容易导致社会分化与经济停滞并存的现象。研究结论对中国收入分配改革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关键词:
收入分配 发展陷阱 人力资本 再分配政策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丁道勇
应用新制度主义社会学的共时比较教育研究方法,发现中国德育理论的发展起点,不仅是对德育现实问题的反思。出于德育研究者群体自身的合法性需求,在理论发展过程中与西方德育理论之间表现出强烈的同质化倾向。这意味着研究者更注重对同侪理论的模仿,而缺乏实际的问题指向,形成一种同质化陷阱。
关键词:
德育理论 共时比较 同质化陷阱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周堂 赖明勇 李靓
农民人力资本包括知识、技术、组织管理能力等要素。本文从我国农民技术及组织管理能力的缺失及迫切需求出发,结合两者对农村发展的作用机制分析,阐述了农民技术及组织管理能力对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作用,提出了科学度量农民人力资本以研究其与农业经济关系时必须考虑这两个要素,为我国"农村人力资本陷阱"问题的研究方法提供了改进的思路,并对我国提升农民人力资本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柳翔浩
从人力资源和教育发展的视角梳理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发展轨迹,探讨教育与跨越陷阱之间可能存在的逻辑关联,总结成功跨越国家发展教育的经验及启示,以期对我国成功跨越陷阱有所裨益。在教育地位上,各国将教育发展视为支撑经济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决策,我国应充分发挥政府统筹优势实现教育优先发展;在教育体制上,典型的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制国家都趋向于向均权制转轨,我国需要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的扁平化改革;在教育结构上,各国纷纷形成并完善配合产业升级需求的多元化、实用化教育结构,我国也应按发展不同阶段需求适时调整教育发展
关键词:
中等收入陷阱 教育发展 国际经验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郑秉文
2010年中国人均GDP超过4 000美元,标志着正式进入"上中等收入"行列。文章对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拉美等国家进行比较,以跨越这个"陷阱"并早已进入高收入行列的东亚"四小龙"为参照系,指出中国经济发展已经历和即将经历市场驱动、要素驱动、效率驱动和创新驱动4个阶段,以及3次跨越;目前刚进入效率驱动即"上中等收入"阶段;文章分析了中国在这个阶段容易掉进"中等收入陷阱"的各种诱因,提出避免掉进"陷阱"和经济转型的动力问题,认为制度、政策和基础设施构成了动力组合。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作为有影响力的经济学家,作者十多年来一直呼吁遏制中国经济的双顺差,理顺中国经济与世界经济的关系,但却并不如愿。今日中美经济关系的严重扭曲,使我们有必要重新审视作者当年的忧虑。该书遴
[期刊] 国际经济评论
[作者]
余永定
中国的出口鼓励政策和结构性原因导致中国长期保持经常项目顺差,中国的引资优惠政策则导致中国的资本项目顺差。中国的双顺差意味着一方面中国以高成本输入资本,另一方面以低收益输出资本。换言之,双顺差使中国遭受了严重的福利损失。更糟糕的是,长期的双顺差使中国陷入了美元陷阱。中国的双顺差并非仅仅是诸如储蓄过度等所谓结构失衡的结果。事实上,在很大程度上,中国的结构失衡是执行出口导向战略和相应政策的结果。政策创造路径依赖。结构的再平衡需要政策变化为先导。为了纠正中国的结构不平衡,政策调整是不可避免的。对于中国来说,范式转变和政策调整已经刻不容缓。
关键词:
失衡 双顺差 汇率 美元陷阱 范式转变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爱梅 杨德才
该文从城市群和城市规模理论、日本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分析了过度发展城市群可能导致"效率陷阱",并从不同城市居民个人生活的成本-收益分析了居民的效用,得出了要关注城市群的扩张和过度集聚产生的负外部性,促进城市经济均衡化发展等结论。
关键词:
城市群 效率陷阱 规模效益 集聚与分散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享光 李克歌
"中等收入陷阱"问题本质上是一个发展问题,而发展的基础对于中等收入国家来说在于资本积累,陷入"中等收入陷阱"意味着现有资本积累模式已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阶段,需要提供摆脱发展瓶颈推动收入增长的强大动力。因此,只有适时转变积累体制,建立起内外良性互动、金融和资本双重驱动的新积累体制,才能迅速跨越中等收入阶段,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永亮 张捷
本文构建Baumol修正模型,考虑了国际分工和制度因素对工业和服务业均衡发展的影响。经验研究表明,我国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不仅依赖于服务业的技术进步,还受到农业进步的阶段性影响。居民消费升级对产业升级具有正向作用。参与国际分工的出口导向战略显著地限制了我国产业结构趋向服务化;我国长期存在的制造优势被"锁定"以及"工业导向"的粗放经济增长模式,导致了要素配置更加集中于工业部门,阻碍了服务部门发展。"十二五"时期应该宽松体制束缚,发展多元化服务型经济,避免服务业走向制度性的"Baumol陷阱"。
关键词:
Baumol修正模型 产业转型 国际分工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昊
地区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会导致价格水平差异,中等发达地区会出现工业消费品价格高于其他地区的现象,其形成机制与"中等收入陷阱"所体现的问题有类似之处。本文基于国内的要素流动情境对"巴萨模型"加以拓展,并从产品制造生产和销售服务两大环节分析消费品价格的构成。结果表明,当生产率提升速度随着技术追赶、差距缩小而减缓,且劳动力跨部门流动存在障碍时,城市工业消费品价格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会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而生鲜农产品价格则更多地取决于销售环节的要素成本;减少物流成本无法改变地区间价格的对比关系,但有助于降低商品价格。基于2012-2013年56个城市、41种商品实际价格的短面板计量分析印证了理论推断。由此表明,要落实协调发展理念,就应促进要素、产品的自由流动,转变导致同质化的"跟风"式区域经济发展方式。
关键词:
商品价格水平 生产率 巴萨效应 地区差异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张昊
地区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会导致价格水平差异,中等发达地区会出现工业消费品价格高于其他地区的现象,其形成机制与"中等收入陷阱"所体现的问题有类似之处。本文基于国内的要素流动情境对"巴萨模型"加以拓展,并从产品制造生产和销售服务两大环节分析消费品价格的构成。结果表明,当生产率提升速度随着技术追赶、差距缩小而减缓,且劳动力跨部门流动存在障碍时,城市工业消费品价格与当地经济发展水平之间会呈现倒U型的非线性关系,而生鲜农产品价格则更多地取决于销售环节的要素成本;减少物流成本无法改变地区间价格的对比关系,但有助于降低商
关键词:
商品价格水平 生产率 巴萨效应 地区差异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张鹏
本文首先对发展中国家模块化陷阱的内涵进行了界定,在此基础上将产品内模块数量演化模型与产品中间投入分工均衡模型相结合,分析了发展中国家模块化陷阱的形成。产品模块化使不同国家的分工均衡随着技术演化实现了从最终产品间到产品内模块层面的转移,在最终产品层面形成发展能力是发展中国家突破模块化陷阱的基本要求,而达到这一目标需要将产品建构知识创新与模块创新相结合。
[期刊] 人口研究
[作者]
石人炳
20世纪80年代以后,欧洲国家生育率持续下降,一些国家生育率降到并持续保持极低的水平,这种现象引起了西方人口学界乃至大众的广泛关注,很多学者对欧洲持续的低生育率现象及其原因进行了探讨,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之一是鲁茨等人提出的"低生育率陷阱"。按照鲁茨等人的观点,一国总和生育率一旦降到1.5以下,就会产生一种"低生育率自我强化机制",于是,生育率就如同掉进了"陷阱",很难再回升到1.5以上。本文介绍了低生育率陷阱的概念和作为其理论核心的"低生育率自我强化机制"并从人口学机制、社会学机制和经济学机制分析了"低生育率自我强化机制"本身的缺陷,从理论上论证"低生育率陷阱"可能存在的问题,在这一基础上笔者结合近年来欧洲一些低生育率国家生育率回升的事实,认为低生育率陷阱究竟是事实还是神话,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证明和实践检验。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初立辉 徐建军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0年我国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为29748元,按年均汇率计算已经超过4000美元。按照世界银行2009年的划分标准,我国已经由中等偏下收入国家进入到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经成功跨越了"贫困陷阱",正在迈向一个新的发展转型阶段。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