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894)
- 2023(8678)
- 2022(7513)
- 2021(6561)
- 2020(5672)
- 2019(12716)
- 2018(12638)
- 2017(24178)
- 2016(12975)
- 2015(14789)
- 2014(14531)
- 2013(14543)
- 2012(14064)
- 2011(12788)
- 2010(12640)
- 2009(11743)
- 2008(11180)
- 2007(9968)
- 2006(9184)
- 2005(8197)
- 学科
- 济(77616)
- 经济(77463)
- 管理(33252)
- 业(29203)
- 地方(24783)
- 方法(24647)
- 企(22215)
- 企业(22215)
- 数学(20405)
- 数学方法(20260)
- 农(19063)
- 中国(17037)
- 业经(15960)
- 地方经济(14551)
- 学(13716)
- 财(13170)
- 农业(12997)
- 和(10870)
- 环境(10797)
- 制(10754)
- 理论(9291)
- 融(8756)
- 金融(8753)
- 经济学(8310)
- 发(8186)
- 贸(8133)
- 贸易(8128)
- 体(8103)
- 资源(7949)
- 银(7835)
- 机构
- 学院(184866)
- 大学(184166)
- 济(86409)
- 经济(84699)
- 研究(69602)
- 管理(68734)
- 理学(58501)
- 理学院(57753)
- 管理学(56866)
- 管理学院(56507)
- 中国(51637)
- 科学(40781)
- 京(38867)
- 财(36854)
- 所(35158)
- 江(32834)
- 中心(32096)
- 研究所(31757)
- 农(31319)
- 财经(28830)
- 经济学(27094)
- 范(26542)
- 师范(26336)
- 业大(26212)
- 经(25857)
- 院(24711)
- 农业(23985)
- 经济学院(23980)
- 北京(23963)
- 省(23882)
- 基金
- 项目(123177)
- 科学(97243)
- 研究(92803)
- 基金(88164)
- 家(75475)
- 国家(74762)
- 科学基金(64217)
- 社会(62505)
- 社会科(58077)
- 社会科学(58055)
- 省(51328)
- 基金项目(47267)
- 教育(41300)
- 划(40751)
- 自然(38823)
- 自然科(37813)
- 自然科学(37801)
- 编号(37289)
- 自然科学基金(37116)
- 资助(35289)
- 成果(30302)
- 发(29184)
- 重点(27917)
- 部(27134)
- 课题(26787)
- 国家社会(25084)
- 创(24983)
- 发展(24102)
- 展(23738)
- 创新(23496)
共检索到29577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调研世界
[作者]
叶晓佳
本文通过抽取3000名浙江籍高校大学生家长作为调查样本,了解浙江省城乡居民对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的协调性及相关问题的主观感受。调查结果表明,居民个人和家庭收入差距均超过基尼系数0.4的警戒线,5成以上的被调查者对现阶段自己的收入分配状况不满意,社会保障和受教育机会不公平为绝大多数被调查者所共认的社会问题,腐败和垄断被认为是分配不公平的主要原因。7成以上的被调查者认为收入分配不公已成为阻碍经济效率提升的最主要原因,收入分配不公平还将直接导致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
关键词:
分配公平 经济效率 社会稳定 协调性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叶晓佳 孙敬水
本文界定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的内涵,构建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协调性的测度方法,对1990—2012年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之间的静态协调性和动态协调性进行统计测度。研究结论表明:中国收入分配公平程度得到改善,经济效率持续提升,社会稳定程度缓慢下降,经济社会整体发展态势良好;从静态协调度来看,中国分配公平、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三系统之间总体上处于基本协调状态,分配公平与经济效率之间处于非常协调状态,分配公平与社会稳定之间处于比较协调状态,经济效率与社会稳定之间处于基本协调状态;从动态协调度看,中国分配公平、经...
关键词:
分配公平 经济效率 社会稳定 协调性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徐斌 许光清 王伟 周琴
对浙江省宁海县经济增长和地表水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实证研究,进而分析宁海县经济发展与环境之间的协调性问题。研究表明:总体来看,宁海县的经济增长与环境污染物排放呈现"脱钩"趋势。宁海县的绝大多数"脱钩"是由于GDP的大幅增长导致的"相对脱钩"。宁海县政府近年来有效的环境政策和巨额的环境投资从一定程度上有效遏制了环境的恶化,使得部分环境指标与人均GDP的关系呈现典型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特征,符合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期刊]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作者]
李一曼 修春亮
以浙江省69个县(市)为研究对象,利用1996、2004、2012年交通路网和经济社会数据,采用加权平均旅行时间指标、主成分分析法和耦合协调度模型,探讨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时空演变及其与经济社会耦合协调发展关系。研究结果表明:(1)1996~2012年,城市综合交通可达性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均出现不同程度提高,两者耦合协调关系逐渐由低水平向高水平转变;(2)协调性存在空间分异,环杭州湾、金丽衢平原、温台平原城市协调性普遍高于西部低山丘陵地区城市,地级市辖区协调性普遍高于各县(县级市);(3)协调性空间格局演变显著,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中心城市向周围县域梯度改善现象,且逐等级类型提升特征显著。总体...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孙伯良 王爱民
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的协调性是衡量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对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现状分析的基础上,构建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评价指标体系,同时运用协调系数测度模型分析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的协调发展水平。结果显示,浙江海洋经济-资源-环境系统协调系数呈现"V"型;海洋经济-资源系统的协调系数基本高于经济-环境系统的协调系数,且呈现波动性;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水平亟待提高。最后,提出有利于浙江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朱茹华 甄月桥
就业质量是评价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重要途径,也是衡量高校教学水平和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研究围绕就业单位性质、就业岗位特征、工作匹配度、工作环境等指标对毕业生就业质量进行衡量。结果表明: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整体较好,但在人职匹配、就业层次、薪酬水平方面有待提高。
关键词:
高校 毕业生 就业质量 浙江省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黎东升 聂庄玲
高质量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及探索性空间分析法,从时空维度对2010—2019年浙江省11个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及空间演化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均不断提升,但三者间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表现为社会发展超前,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2)浙江全省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呈现以杭州、宁波两大都市经济圈为中心,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弱的阶梯状态势,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浙江省区域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位于浙东北的湖州、嘉兴、绍兴主要表现为“高—高”聚集,位于浙西南的丽水、温州主要表现为“低—低”聚集。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黎东升 聂庄玲
高质量协调发展是实现共同富裕的有效路径。运用耦合协调模型及探索性空间分析法,从时空维度对2010—2019年浙江省11个地区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及空间演化情况进行分析,以期对浙江省共同富裕示范区建设提供参考建议。研究结果表明:(1)浙江省经济、社会、环境的发展均不断提升,但三者间差距呈扩大的趋势,表现为社会发展超前,经济和环境的发展相对滞后;(2)浙江全省耦合协调水平不断提高,呈现以杭州、宁波两大都市经济圈为中心,自东北向西南逐渐减弱的阶梯状态势,有明显的阶段性特征;(3)浙江省区域整体的耦合协调度存在正向空间自相关性,位于浙东北的湖州、嘉兴、绍兴主要表现为“高—高”聚集,位于浙西南的丽水、温州主要表现为“低—低”聚集。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曹荣庆
由于行政区与经济区的人口分布不同,浙江省11个地级市之间的人口布局存在着行政区自然布局与经济布局的滞差效应。文章以浙江省11个地级市为例,分析了温州、台州等地存在两种布局矛盾而构成的"人口流动悖论",进而说明在浙江省的经济发展过程中,高度发达的块状经济对人口布局具有巨大的集聚效应。
关键词:
人口流动悖论 块状经济 人口分布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文川 罗宣政
SA8000作为全球第一个社会责任标准,将对浙江民营企业产生深远影响。本文在面向企业员工调查的基础上,对照SA8000标准和我国相关劳动法律法规,分析了浙江民营企业存在的社会责任缺失;从短期与长期相结合的角度,提出了转变政府的政绩观、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调整企业竞争战略等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努力的对策。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骆鹏
文章通过对浙江省321个村,1193位村民的问卷调查,揭示农村公共事业的现状与农民期望之间存在的巨大差异,认为不断缩小这种差异是农村公共事业的发展方向,也是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义不容辞的责任。
关键词:
中国村级 公共事业 现状调查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文学舟 张静
自2002年6月浙江省第十一次党代会正式作出建设"信用浙江"的战略决策以来,"信用浙江"建设工作在浙江省全面展开。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形成了一个多层面的信用浙江建设组织架构,正式开通了企业信用发布查询系统,全面启动了企业信用监管系统,基本实现了全省企业的信用信息共享。
[期刊] 中国土地科学
[作者]
杨丽霞 夏浩 苑韶峰
研究目的:以土地投入产出率为支点,探析浙江省11个城市的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相关性和异质性,以期为高效利用和优化配置土地资源提供参考。研究方法:耦合协调度模型、熵值法和空间分析法。研究结果:(1)浙江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整体水平较高,但各城市之间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差异性显著;(2)浙江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表现出显著的空间集聚形态;(3)浙江省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空间差异主要受区位条件、城市发展策略、产业结构、城市人口数量与质量的影响。研究结论:根据区域土地利用经济效益的空间分异特点,制定差异化策略,推动土地利用综合经济效益的最大化。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盛亚 郑书莉
流通产业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承担着商品流通和物资交换的功能,我国流通产业长期受被动成长路径的影响,与区域经济发展的耦合程度成为影响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文章以浙江省为例,构建耦合度和耦合发展度指标,研究发现:(1)两系统耦合度呈现短期波动、长期平稳的状态,区域经济发展指数明显受到宏观环境的影响滞后于流通产业发展指数;(2)耦合发展度在2005-2013年期间可划分为过渡阶段和协调发展阶段,随着产业集群升级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初现成效,流通业内生增长机制逐步形成;(3)预测期内两系统耦合度为优,耦合发展度快速提高,预计在新常态背景下表现更为稳定;(4)依然需要通过创新驱动,优化产业结构,发...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李红娟 方梅
为考察物流业与区域经济相互影响程度在不同时期的状态及变化趋势,在对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关系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构建了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权法计算物流业与区域经济指标权重,得到综合指标,进而建立耦合协调模型,得到物流业与区域经济耦合协调情况;借鉴已有研究,构建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共生模型。再次,以浙江省为例,根据建立的物流业和区域经济评价指标体系,选取2001-2021年的数据,共计315个样本,从耦合协调、共生两个视角分析了浙江省物流业和区域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最后,根据算例结果提出了浙江省物流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关键词:
物流业 区域经济 耦合协调 共生 浙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