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756)
- 2023(17086)
- 2022(14781)
- 2021(13945)
- 2020(11729)
- 2019(26485)
- 2018(26354)
- 2017(50408)
- 2016(27822)
- 2015(30978)
- 2014(30874)
- 2013(30313)
- 2012(27486)
- 2011(24483)
- 2010(24517)
- 2009(22919)
- 2008(22413)
- 2007(19698)
- 2006(17181)
- 2005(15329)
- 学科
- 济(97384)
- 经济(97235)
- 管理(85740)
- 业(77698)
- 企(66723)
- 企业(66723)
- 方法(43144)
- 财(41923)
- 数学(36684)
- 数学方法(36230)
- 中国(27948)
- 农(27474)
- 制(25390)
- 学(23507)
- 务(23315)
- 财务(23233)
- 财务管理(23173)
- 业经(23080)
- 企业财务(22010)
- 税(21988)
- 税收(20529)
- 收(20356)
- 地方(19679)
- 理论(18898)
- 体(18150)
- 银(17749)
- 银行(17699)
- 农业(17460)
- 贸(17253)
- 贸易(17245)
- 机构
- 大学(379571)
- 学院(379195)
- 管理(145121)
- 济(144081)
- 经济(140743)
- 研究(125743)
- 理学(125089)
- 理学院(123680)
- 管理学(121445)
- 管理学院(120750)
- 中国(94252)
- 财(81215)
- 京(80468)
- 科学(78849)
- 所(63783)
- 农(61546)
- 财经(60262)
- 江(57476)
- 研究所(57360)
- 中心(56654)
- 业大(56382)
- 经(54490)
- 北京(50546)
- 范(49010)
- 师范(48469)
- 农业(48256)
- 州(45830)
- 院(45802)
- 财经大学(44590)
- 经济学(43428)
- 基金
- 项目(256686)
- 科学(200538)
- 研究(188603)
- 基金(184757)
- 家(161324)
- 国家(159989)
- 科学基金(136759)
- 社会(116998)
- 社会科(110752)
- 社会科学(110726)
- 省(100775)
- 基金项目(97576)
- 自然(88909)
- 教育(86928)
- 自然科(86808)
- 自然科学(86786)
- 自然科学基金(85196)
- 划(84870)
- 编号(77894)
- 资助(75869)
- 成果(64873)
- 重点(57509)
- 部(56196)
- 课题(53753)
- 创(53708)
- 发(53477)
- 创新(50144)
- 制(49300)
- 科研(49179)
- 项目编号(48976)
共检索到567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马恩涛
相对于横向税收外部性强调同一层级政府间税收调整所造成的相互影响,纵向税收外部性强调不同层级政府间税收调整由于税基交迭所导致的交互作用。传统理论认为中央和地方政府间纵向税收外部性呈反向关系,实际上它也可能成正向关系,这取决于政府征收的是从量税还是从价税以及税收缴纳主体处于竞争市场的哪一边即是劳动力或商品的供给方还是需求方。如果中央与地方政府都对劳动力供给从量征收工薪所得税或者都对生产者从价征收消费税,都有可能导致政府间纵向税收外部性成正向关系。
关键词:
分税制 税基交迭 纵向外部性 匹配性支出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秦甄 谢璐华 郭娟娟
正确厘清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和地方税收超额负担三者之间的关系对优化我国新型央地财政关系、推动国家税收治理能力现代化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具有积极意义。一方面,构建一个包含发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的生产函数模型和机理分析框架,试图从理论层面系统探析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对地方的税收超额负担的影响效应与作用路径。同时,借助了我国31个省份2008年—2019年的面板数据构建门槛模型考察财政体制纵向失衡、税收努力程度和税收超额负担三者的非线性关系。研究发现,在财政体制纵向失衡影响税收超额负担过程中存在税收努力程度的阈值效应,随着地方政府的税收努力程度的不断提升,财政体制纵向失衡的持续减轻会不断加重地方的税收超额负担。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林孝泽
我国现行地方税制存在许多问题,主要由二方面的原因引起的,一是税制的承续性引发的,二是经济发展引发的。在公共财政体制下,地方应拥有一定的地方税权力,对需调整和新增的地方税种应分东中西部的不同情况分步实施。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陈国际 刘亮
本文对地区间税收收入差异的研究从两个层面展开,一是从空间层面进行的地区分解,一是从构成层面进行的结构分解。从统计上说,前者是对样本进行分组,将总体差异纵向分解为地带内差异和地带间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中国税收体系和公共财政的综合分析与改革设计》课题组
近年世界各国的税收体系与财政体制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反映了政府的公共财政活动在推进经济效率和维持社会公平两大基本目标之间的协调与平衡,也反映了国家干预主义和经济自由主义对各国税收体系与财政体制设计所施加的交替影响。中国作为一个面临体制转换的发展中国家,市场取向改革必然要求对原有财税制度进行相应变革,国外的财税制度设计与改革经验对我们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马恩涛
相对于横向税收外部性强调同一层级政府间税收调整所造成的相互影响,纵向税收外部性强调不同层级政府间税收调整由于税基交迭所导致的交互作用。综合国外相关文献,对纵向税收外部性的理论研究主要围绕着外部性实施主体政府的善恶假设、联邦或中央政府与州或地方政府间税收调整的交互影响、横向税收外部性和纵向税收外部性二者之间力量的大小和方向的对比以及纵向税收外部性的数量检验和矫正措施等展开。借鉴其研究结论和政策措施,该理论有助于中国正确制定税收政策和不断完善财政分级体制。
关键词:
税收竞争 横向外部性 纵向外部性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贾康 白景明
1994年中国的财税配套改革,突破了按照行政隶属关系组织财政收入的老框子和"分灶吃饭"包干体制,初步搭建了中央政府与以省级为代表的"地方政府"之间以"分税制"为基础的分级财政体制框架。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田伯平
1949年国民党从大陆败退台湾时,经济已完全崩溃,秩序混乱,恶性通货膨胀严重,财政赤字累累,财政税收体制事实上已经瘫涣瓦解。50年代,台湾当局重建了财政税收体制,以后又根据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调整和完善,逐渐形成了台湾现行的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60、70年代台湾经济起飞过程中,台湾的财政体制和税收制度起了重要的积极作用。(一)台湾现行的财政体制是以行政体制为基础的,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王振宇
一、简单反思:1994年分税制改革留下的“缺憾”1994年的分税制财政体制创新,选择了“渐进式”改革路径,仅仅是初步搭建了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基本框架。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当年的许多改革内容并未能一次到位,而是采取了带有变通性或过渡性的办法。这个框架只是勾勒了一个大致的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贾俊雪 宁静
基于2004年以来实施的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本文重点探究了纵向财政治理结构安排在促进地方政府职能优化中的作用。特别地,为了有效校正选择偏差问题,本文利用2002年和2007年全国县级面板数据和倾向得分匹配—双重差分法构造反事实,在拟自然实验环境下识别出改革对县级政府支出结构的因果处置效应。结果显示,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具有较强的职能扭曲效应,强化了县级政府以经济增长为导向的支出行为偏差:改革导致县级政府的基本建设支出比重平均增加了4.312个百分点,较2002年提升了266.2%;导致教育支出比重和医疗卫生支出比重平均下降了1.061和0.588个百分点,较2002年减少了3.7%和12.7...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蔡忠
美国分税制分级财政体制考察报告蔡忠美国是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实行联邦制,行政上划分为联邦、州、地方(县、市、村镇、学区、专区等)三级。根据1992年的统计,美国共有50个州政府,86692个地方政府。与此相对应,财政体制实行分税制,经过多年的实践和改...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吴俊培
分税制财政管理体制(以下简称"财政体制")是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核心制度,由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三部分构成,其中税收制度是基础。传统税收理论忽视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不同的支出要求,忽视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本文认为,不同税种收入隐含了不同的支出要求;税收制度、"分税"和财政转移支付可以形成相对独立的概念以及各自相对独立的制度安排,这有利于财政体制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宏观税负应是中央税安排的前提而不是事后的统计结果;地方税是在中央税体系下根据受益原则设置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是保证税收中性和预算中性的最后一道防线。税收问题的研究不应该是孤立的,必须要和财政体制联系起来。
关键词:
分税制 财政体制 税收制度 大数对称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卓轩 钟海
基于中国式财政分权体制下的政府间关系,文章使用空间统计方法考察了地方政府间横向税收竞争在整体空间集聚和局部区域分化等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之上,构建不同时期下的空间计量模型探究政府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时空影响。研究发现,地方政府在地理和经济空间下均存在“向上竞争”的特点,收支分权及财政自主度不同程度地促进了地方政府税收竞争水平的提高且表现出时期延伸性;纵向财政失衡则起抑制作用,但财政自主度和收支分权分别加剧和削弱了该影响。进一步地,本文使用多门槛模型考察了财政结构对于税收竞争的非线性影响,结果显示,纵向财政失衡对于税收竞争的作用在收支分权和财政自主度下分别表现为单一和双重门槛特征,在收支分权门槛下始终起抑制作用,但逐级削弱;在财政自主度门槛下则经历了“明显促进—影响不明显—明显抑制”的跳跃过程。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李新
本文首先分析了政府间支出责任的划分,从理论上说明为什么要分税、如何分税;然后指出我国地方税收体制存在的若干问题;最后指出,我国的地方税制改革只能走创新之路,一要从我国国情出发,借鉴经济性财政分权的经验,二要赋予地方适当的税收立法权,建立中央、省、市三级分税体制;三要用科学的发展观确立地方税收体系和主体税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