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014)
- 2023(14774)
- 2022(12350)
- 2021(11368)
- 2020(9185)
- 2019(20745)
- 2018(20805)
- 2017(37206)
- 2016(21021)
- 2015(23919)
- 2014(24194)
- 2013(23143)
- 2012(21562)
- 2011(20013)
- 2010(20818)
- 2009(19399)
- 2008(18953)
- 2007(17373)
- 2006(16105)
- 2005(15179)
- 学科
- 济(93163)
- 经济(93041)
- 管理(62152)
- 业(51118)
- 企(42448)
- 企业(42448)
- 中国(29687)
- 方法(28081)
- 财(25503)
- 农(25317)
- 数学(23396)
- 地方(23012)
- 数学方法(23000)
- 教育(22712)
- 业经(21775)
- 学(21458)
- 制(21378)
- 理论(17783)
- 农业(16905)
- 体(14935)
- 发(14660)
- 银(14434)
- 银行(14413)
- 地方经济(14049)
- 行(13823)
- 融(13783)
- 金融(13779)
- 环境(13699)
- 和(13389)
- 务(12995)
- 机构
- 大学(301327)
- 学院(300179)
- 济(121465)
- 经济(118488)
- 研究(107416)
- 管理(103612)
- 理学(86170)
- 理学院(85057)
- 管理学(83399)
- 管理学院(82782)
- 中国(78796)
- 京(65380)
- 财(61647)
- 科学(61400)
- 所(54355)
- 江(50417)
- 范(49728)
- 师范(49407)
- 研究所(47986)
- 中心(47861)
- 财经(46428)
- 北京(42700)
- 经(41581)
- 农(41503)
- 州(39905)
- 师范大学(39804)
- 经济学(38321)
- 院(38208)
- 教育(37786)
- 业大(36171)
- 基金
- 项目(180967)
- 研究(143798)
- 科学(142852)
- 基金(126248)
- 家(107602)
- 国家(106503)
- 社会(90628)
- 科学基金(90407)
- 社会科(85423)
- 社会科学(85405)
- 教育(72630)
- 省(72442)
- 基金项目(64246)
- 编号(61883)
- 划(60821)
- 成果(54824)
- 自然(52922)
- 资助(51537)
- 自然科(51526)
- 自然科学(51516)
- 自然科学基金(50553)
- 课题(46534)
- 重点(42314)
- 发(41159)
- 部(40966)
- 年(39001)
- 制(38293)
- 性(38070)
- 项目编号(37190)
- 创(37173)
- 期刊
- 济(155884)
- 经济(155884)
- 研究(107755)
- 中国(75677)
- 教育(64642)
- 财(50345)
- 管理(41661)
- 学报(41344)
- 农(40838)
- 科学(38435)
- 大学(32700)
- 技术(30370)
- 融(29301)
- 金融(29301)
- 学学(28848)
- 农业(26938)
- 业经(24761)
- 财经(24622)
- 经济研究(24587)
- 经(21485)
- 问题(19372)
- 职业(17736)
- 图书(17298)
- 坛(15177)
- 论坛(15177)
- 贸(15137)
- 技术经济(14368)
- 发(13648)
- 版(13474)
- 统计(13374)
共检索到496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玉林
本文系统考察了分级办学制度下的城乡教育资源分配及城乡教育差距问题。作为 一项实行城乡教育分割的制度 ,“分级办学”将本应主要由国家负担的义务教育经费投入 的责任转嫁给了农村和农民 ,其结局是不仅加重了农村和农民的负担 ,而且造成了农村教 育的滞后和城乡教育差距的延续与扩大 :在 1 986~ 2 0 0 0年的 1 5年间未能接受九年制义 务教育的农村少年儿童高达 1 .5亿人 ;在高中和大学阶段 ,城乡教育机会的差距甚至超过 改革以前。而这种状况有可能促使未来的城乡关系朝着更加不平衡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
分级办学 城乡关系 教育差距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晓瑜 潘东明
高等教育机会均等指所有社会个体在争取接受高等教育的外部条件上是同等的 ,不能因为个人的某些外在条件的原因而失去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现阶段我国高等教育资源有限 ,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接受高等教育 ,需通过一定的选拔制度来竞争 ,所以高考对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是至关重要和最为直接的。因此 ,对高考制度现实存在的妨碍公平因素 ,应经过系统的分析和论证 ,进行深入的改革 ,从而推进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
关键词: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机会均等 高考 改革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董泽芳 张国强
本文立足于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从理论上分析了社会公平与教育机会均等二者的应然关系,从现实中考察了社会公平的目标追求与教育机会在区域、阶层和性别上严重不均的矛盾,提出了公平与效率兼顾、层次推进的发展思路,以及采取差异策略,促进地区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扶持弱势群体,促进阶层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制定鼓励性政策,促进不同性别之间的教育机会均等的操作策略。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窦心浩
由于升学选择与教育机会均等有着必然的联系,因此对生活在现代学历社会中的人来说,升学选择无疑对他们的人生之路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有关升学选择已吸引着众多学者的注意,在理论研究方面已出现大量成果。但是,这些研究分属于经济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学科领域,彼此之间缺乏应有的交流。本文首先利用三个模型——地位获得模型、成本收益模型、消费模型总结归纳有关升学选择理论,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导入阿玛蒂亚·森的"潜在能力视角",对教育机会均等问题重新进行分析。
关键词:
升学选择 教育机会均等 社会公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姚本先,刘世清
贫困农民、下岗失业者、进城民工等是当前我国社会转型期内弱势群体的主体构成部分。弱势群体的子女在义务与非义务教育阶段均存在着教育机会均等严重失衡的现象,这主要是由弱势群体的经济状况贫困、文化素质低以及社会政策制度等方面原因造成的。在解决弱势群体子女的教育机会均等问题时必须综合考虑,深入探讨。
关键词:
弱势群体 弱势群体子女 教育机会均等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刘守英 龙婷玉
一、城乡转型作为政治经济问题城乡转型的最主要理论来源是发展经济学。发展经济学跟增长理论的最大分歧就是结构问题。当大多数的主流经济学家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关注穷人问题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的问题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新古典经济学的假设与发展中国家的基本问题不一致。任何一个发展中国家都面临着从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的结构转变,这是发展经济学家对发展的定义,也就是发展经济学讨论的主要是结构变迁问题,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研究一个国家如何从农业经济向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唐滢
本文探讨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均等之现状、成因及改革措施 ,并提出建议 :改革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入学选拔制度 ;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专门的财政资助体系 ;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 ,推动少数民族高等教育与全国高等教育同步发展 ,使我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公平进入应然状态
关键词:
少数民族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入学机会均等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于金富 李静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问题,既是政治经济学理论研究和体系构建最为重要的基本问题,也是我国经济理论界长期争论并且一直悬而未决的重大问题。自从新中国建立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方春子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陈伏琴 刘献君
教育机会均等具有相对性 ,不同历史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又具有阶段性 ,在不同的受教育阶段又呈现不同的特点 ,一般从义务教育和非义务教育两个阶段考虑。本文从两阶段分析我国教育机会不均等的现状 ,并分析其产生的不同原因。最后 ,从社会和学校两方面提出增进教育机会均等的措施
关键词:
机会均等 基础教育 高等教育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刘炳娟 张丽平
传统观念认为,教育公平可以划分为"起点公平,"过程公平"和"结果公平",而事实上教育机会均等的内涵和外延还需进一步厘清。本文从概念分析入手,着重分析了与教育机会均等相关的若干概念,并提出了作为可能性平等的教育机会均等主要体现为权利平等,具有相对性、不充分性等特点。基于以上分析,本文指出了教育机会均等的社会现实意义,以期对教育机会均等有一个更为全面和深刻的认识。
关键词:
教育机会均等 教育公平 内涵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金子元久 刘文君
本论文首先概述了关于大学入学的个体选择的概率模型,并基于这一模型,根据收入阶层其实效成本的不同,对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重新定义。通过这一模型进行的运算表明,当整体升学率上升到一定水准时,阶层间的升学率差异将扩大,而非缩小。因此“大众化”的高等教育未必意味着更大的均等。就教育机会均等问题而言,从学生生活调查这一标准数据源中得出的学生分布的假设的信赖性亦存有疑问。
关键词:
教育机会 均等 理念 现实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王晓阳
在有关信息技术对教育的影响的讨论中,最常见的一个观点是认为信息技术将使终身教育、学习化社会成为可能,教育将成为随时随地可以进行不受时空限制的事情。从而大大增加人们受教育的机会,远程教育使最边远、最贫穷的地区也能有好的教育条件,从而有利于教育机会均等的...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徐国兴
本文分析了高等教育学费和高等教育机会均等的概念内涵 ,依据先行研究构筑研究二者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最后 ,根据对调查数据的分析结果 ,认为在我国过高的高等教育学费已经对部分低收入家庭学生的大学升学即高等教育机会均等产生负面影响。
关键词:
高等教育 学费 机会均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程莉莉
社会资本概念是当今社会科学领域最前沿和最具影响力的概念之一。社会资本本身是中性的,既具有正向效益,也会产生负面作用。社会资本的客观存在及其一些鲜明的特征和功能使其能阻碍个体对于教育机会均等的实现。本文从社会资本角度分析了社会资本对教育机会均等产生的阻碍作用,探讨了其发生基础与作用机制,进而得出一些启示。
关键词:
社会资本 教育 机会均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