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100)
2023(6085)
2022(4835)
2021(4362)
2020(3599)
2019(8298)
2018(7613)
2017(15603)
2016(7825)
2015(8652)
2014(8403)
2013(8321)
2012(7523)
2011(6646)
2010(6988)
2009(7134)
2008(6123)
2007(5606)
2006(5034)
2005(4923)
作者
(21038)
(17126)
(17086)
(16246)
(10861)
(8296)
(7839)
(6744)
(6286)
(6209)
(5950)
(5863)
(5460)
(5398)
(5357)
(5291)
(5268)
(5048)
(4936)
(4510)
(4277)
(4099)
(3974)
(3967)
(3957)
(3912)
(3723)
(3547)
(3543)
(3450)
学科
(34784)
经济(34748)
(29443)
(26736)
金融(26736)
管理(26491)
(26136)
企业(26136)
(23691)
银行(23688)
(23008)
方法(17014)
中国(16088)
数学(15923)
数学方法(15857)
(15499)
(13195)
(12248)
财务(12231)
财务管理(12215)
企业财务(11919)
中国金融(11189)
(8091)
(8064)
业经(7937)
地方(7358)
体制(7343)
制度(5833)
(5833)
(5829)
机构
学院(109828)
大学(109763)
(53838)
经济(52803)
管理(44563)
理学(37495)
理学院(37253)
管理学(36880)
中国(36825)
管理学院(36687)
研究(33129)
(29664)
财经(23413)
(21363)
(21206)
(21132)
金融(20753)
(20245)
银行(19555)
中心(18879)
经济学(18452)
(18201)
财经大学(17939)
经济学院(16753)
人民(15918)
(15678)
(15261)
国人(14480)
中国人(14415)
科学(14259)
基金
项目(66802)
科学(54132)
基金(51600)
研究(50410)
(42945)
国家(42623)
科学基金(38415)
社会(35199)
社会科(33860)
社会科学(33849)
基金项目(26986)
(24856)
自然(23350)
自然科(22921)
自然科学(22918)
自然科学基金(22591)
教育(22300)
资助(21674)
(20290)
编号(19505)
(15734)
成果(15601)
国家社会(15188)
(14787)
重点(14494)
教育部(14470)
(14440)
人文(14378)
(13986)
(13942)
期刊
(56575)
经济(56575)
研究(37124)
(35787)
金融(35787)
(25607)
中国(21217)
管理(17117)
财经(13409)
(12593)
学报(12043)
科学(11917)
(11284)
大学(10200)
学学(9922)
经济研究(9459)
业经(8498)
理论(7829)
技术(7668)
问题(7094)
实践(6954)
(6954)
农业(6880)
财会(6641)
(5958)
国际(5792)
中国金融(5778)
技术经济(5548)
会计(5463)
统计(5285)
共检索到1783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苏力勇  欧阳令南  
股票市场通过上市公司的分红派现和股权再融资进行股权资金的再分配,上市公司市净率的离散度可以作为度量股权资金配置效率的指标。本文研究显示,在分红派现方面,市净率高于市场均值的公司支付较低水平的股利,而市净率低于市场均值的公司支付较高水平的股利;在股权再融资方面,市净率高于市场均值并且市净率相对较高的公司得到的股权再融资机会相对较多,都将有利于股权资金配置效率的提高。另外,提高股票市场信息效率以及改善上市公司的负债融资行为,也将有利于提高股权资金配置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祥建  
本文建立了一个模型来分析股权再融资过程中盈余管理产生的机理,分析了盈余管理与配股后运营业绩和股票长期收益的关系。研究表明:上市公司在配股过程中存在系统的盈余管理行为;上市公司配股后的经营业绩出现滑坡,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的异常应计利润与配股后的经营业绩具有负相关关系;上市公司配股后的股票长期收益和异常收益下降,配股前3个年度和配股当年的异常应计利润与配股后的股票收益具有负相关关系。本文认为,上市公司配股过程中的盈余管理误导了投资者的决策,造成了股票价值的高估和资本配置效率的下降。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祝继高  陆正飞  
本文以1998年~2004年符合配股条件的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发现,民营企业发布配股预案的比率更低,实施配股的比率也更低。但这并非民营企业的外部融资需求更低,而是证券监管部门在配股审批中优先照顾国有企业。进一步的研究还表明,被批准实施配股的民营企业未来投资增长更快,而实施配股的国有企业更有可能变更募集资金的预计使用用途。这意味着监管部门在配股审批中对国有企业的照顾损害了民营企业股东的利益,影响了资源配置效率。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张丹妮  周泽将  
股权再融资往往意味着企业存在大量的融资需求,而实践中普遍存在的股权再融资后立即现金分红的现象有悖于募集资金的优序使用原则。基于此,本文从管理层自利视角出发,在对企业股权再融资后现金分红的行为偏好检验的基础上,进一步选取管理层薪酬增长率和企业股权质押活动作为管理层自利程度的代理变量,探索企业股权再融资后现金分红倾向的边界条件,为该行为背后的代理动机提供证明。基于2007~2017年所有A股上市公司样本,研究发现,企业的确存在股权再融资后立即现金分红的行为倾向;而较低的管理层薪酬增长率和企业股权质押活动会加剧企业股权融资对现金分红的促进作用。进一步研究发现,企业股权再融资活动会给现金分红带来消极的市场反应。上述研究结果表明,管理层自利是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推动因素,而这一行为会给企业利益造成损害。
[期刊] 会计之友  [作者] 陈共荣  刘颖  
2008年证监会颁布了《关于修改上市公司现金分红若干规定的决定》,俗称"半强制分红政策"对现金股利分配作出了强制性规定。通过2009—2013年数据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政策实施以来,受政策强制约束的公开增发及配股公司在融资前的派现意愿和派现水平高于不受政策强制约束的定向增发及无股权再融资公司,即存在通过股利分配行为迎合政策对股权再融资的约束;融资完成后,公开增发及配股公司的业绩表现尚不及非公开增发及配股公司。监管政策的实施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王乔  章卫东  
我国上市公司一方面在再融资方式的选择上存在着强烈的股权再融资偏好,另一方面却是股权再融资的绩效低下。本文认为我国上市公司特有的股权结构是上市公司过度的股权再融资行为和再融资绩效低下的根本原因,并据此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章卫东  
在股权分置的情况下,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因此,中国上市公司宣告配股或者增发新股时,上市公司的股价会下跌,即公司会出现负的异常回报率,且公司的异常回报率随着配股或者增发新股前非流通股比例的增大而减少;上市公司宣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时,由于不存在非流通股股东对流通股股东的“剥削”,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上市公司市场绩效不会明显的下降,因此,可转换公司债券的市场绩效要好于配股和增发新股;只有当非流通股股东看好上市公司时,非流通股股东才会参与配股,配股的市场绩效要好于增发新股;本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验证了上述结论。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宇   刘杰  
股权分置条件下,中国一些上市公司通过盈余管理或业绩造假,以达到股权再融资目的,股权再融资效率低下。政策变化所带来的股权再融资“阵热”现象,使这一证券市场基本功能,在中国证券市场发生严重扭曲。作为衡量中国证券市场有效性和检验相关政策是否有效的基础,本文为研究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效率问题,提供一个分析框架。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萧端  陈鹏  
股权分置改革揭开了我国资本市场快速发展的序幕,股票市场正成为居民资产配置的重要场所,因此股市的财富效应成为政府宏观政策制定所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其对经济的影响也将日益加深。本文通过协整检验、Granger因果检验、VEC模型研究了股权分置改革后我国股市的财富效应。实证结果显示股改后我国股市财富效应开始显现,居民的消费受到股票市场的影响。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杨善林  杨模荣  姚禄仕  
本文使用剩余收益估值模型估计我国上市公司股票的内在价值,以股票内在价值为基础检验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对股票价格和价值之间相关性的影响。选择已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表明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股票价格和价值之间相关性有显著的提高,业绩较差公司股价相对价值偏离程度得到一定程度的修正。股权分置改革在改善股票市场定价机制方面实现了管理层预期的效果。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白钰  唐洋  张晓龙  
文章以2006~2014年林业类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分析了融资方式与投资效率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股权再融资和信贷融资能够缓解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但股权再融资对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没有显著影响,信贷融资会导致非国有林业企业的投资不足。从整体上来讲,股权再融资对过度投资没有影响,长期信贷融资会导致林业企业的过度投资。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汤胜  
本文利用中国A股样本公司对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新股定价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上市公司无论是以配股还是增发形式发行新股,高溢价的新股未来的盈利能力不高于甚至低于低溢价的新股,这说明上市公司的新股定价与公司未来的盈利能力不相关,我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现行的新股定价方法存在着局限。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吴松  
一、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现状1.股权高度集中,大多数公司由国家绝对控股。按投资主体身份的不同,我国上市公司股本被分为国家股、法人股、社会个人股、内部职工股及外资股、转配股等。我国公司在股权设置上存在同构化倾向,即大多数公司呈现出国家控股、法人持股、公...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朱波  谢奉君  筐荣彪  
文章使用GARCH、EGARCH和跨期资本资产定价模型(ICAPM)来对1991年1月-2008年6月期间我国股票市场股权溢价的时变性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具有明显的随着时间变化的特征,ARCH效应和杠杠效应显著。模型和模型估计结果表明,我国股票市场的股权溢价并不具有明显的时变性,条件标准差比条件方差的拟合效果要更好一些。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王振山  王秉阳  
我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与上市公司的股权融资偏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本文以2006-2013年我国沪深A股主板市场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股票投机交易对权益成本的影响,以及信息发现机制在其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在控制了内生性和样本选择偏误之后,市场投机和个股投机都能够显著地降低权益成本;对于盈余预期更高的"好公司",投机交易对权益成本的影响更弱,支持了信息发现的"替代效应"假说。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再融资公司的权益成本与控制组相比显著更低,与上年相比也存在着明显的下降,成本偏低确实是股权融资偏好的重要原因。本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