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395)
2023(7876)
2022(7020)
2021(6441)
2020(5956)
2019(13707)
2018(13499)
2017(26913)
2016(14933)
2015(17298)
2014(17550)
2013(17789)
2012(17035)
2011(15532)
2010(15887)
2009(14984)
2008(15257)
2007(13957)
2006(12179)
2005(11045)
作者
(45023)
(37864)
(37712)
(36314)
(24288)
(18373)
(17417)
(14856)
(14269)
(13616)
(12835)
(12802)
(12115)
(11978)
(11951)
(11911)
(11769)
(11098)
(11095)
(10953)
(9487)
(9467)
(9424)
(8598)
(8584)
(8581)
(8539)
(8531)
(7702)
(7616)
学科
(68076)
经济(67989)
管理(45246)
(44352)
方法(36936)
(36096)
企业(36096)
数学(33335)
数学方法(33080)
(19221)
(18171)
中国(16176)
(14806)
(13025)
(12718)
贸易(12712)
地方(12676)
业经(12583)
(12335)
(12314)
财务(12310)
财务管理(12277)
农业(11910)
企业财务(11718)
(11051)
银行(11026)
(10402)
金融(10399)
(10382)
理论(9768)
机构
大学(230022)
学院(224650)
(95377)
经济(93238)
管理(88913)
理学(76610)
理学院(75811)
管理学(74660)
管理学院(74228)
研究(73808)
中国(56069)
(47701)
(46022)
科学(42801)
(38653)
(36816)
财经(36743)
(35939)
中心(35650)
(33257)
业大(33123)
研究所(33025)
农业(30430)
经济学(30003)
北京(29982)
(28947)
师范(28656)
(27981)
经济学院(27322)
财经大学(27255)
基金
项目(144515)
科学(114160)
基金(106522)
研究(105194)
(91845)
国家(91065)
科学基金(78451)
社会(67279)
社会科(63815)
社会科学(63795)
基金项目(56183)
(55692)
教育(51020)
自然(50970)
自然科(49851)
自然科学(49834)
自然科学基金(49016)
(47048)
资助(45315)
编号(42835)
成果(35942)
(34088)
重点(32495)
(29915)
教育部(29729)
课题(29560)
(29483)
人文(28521)
科研(28227)
大学(28208)
期刊
(102707)
经济(102707)
研究(68076)
中国(43451)
(37001)
学报(34741)
(33516)
科学(31281)
管理(29949)
大学(26380)
教育(25889)
学学(24539)
(23381)
金融(23381)
农业(21656)
财经(19235)
技术(18675)
(16385)
业经(15996)
经济研究(15980)
问题(14337)
技术经济(11872)
(11846)
统计(11800)
图书(11752)
理论(11635)
(11624)
(10792)
商业(10650)
(10522)
共检索到33433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许祥云  刘亚丹  张凡永  
分类高考中,考生的选择行为总体上是理性的,选择时首先会从感知上考虑"成本—收益"问题;在考生的不同选择中,起主导作用的是考生及其家庭对未来收益的感知与判断;考生的家庭背景和家庭所在地不同,其选择有显著差异。所以政府和社会应当为考生及其家庭对"成本—收益"的感知与判断提供帮助,以引导他们摆脱考分的强势制约,向"感知成本—收益"所主导的选择方式转轨,为考生的高等教育选择提供服务。在推行分类高考制度时,要密切关注和回应考生选择的差异,从政策和制度上体现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杨小玲  李凤  甘犁  
本文利用X省2004-2007年一本上线考生的数据,包括高考成绩、填报志愿和录取情况,构建了一个估计考生录取概率的计量模型,从文理考生录取率的角度分析取消分科对考生的影响。研究发现,取消分科之后,上线文科考生的录取概率将有所增加,可以提高高分文科考生比例,消除文理考生录取率差异较大的现象,对维护考生利益、推进教育公平具有深刻的意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胡浩  
自主招生制度自2003年实施以来,在破解高考"唯分数论"上取得了一定成效,成为我国人才选拔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基于中国"985高校"2018年自主招生相关数据以及定量分析、空间分析研究方法,对比"985高校"自主招生在中国各地理区域、各省市、各城市招录质量、招录数量及招录专业的区域差异特征,并对其原因和趋势进行分析。"985高校"自主招生的地区差异违背了自主招生机制的公平性,是我国高校自主招生走入困境的内在原因,更是我国高校自主招生升级和调整中应该给予高度重视的重要问题。促进教育资源合理化均衡化发展,保障每位考生平等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权益,高校自主招生改革升级和"强基计划"创新发展之路任重而道远。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旭辉  
民办高等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制约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来源主要为过度需求,且当前考生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明显不足。造成民办高等教育需求不足的内在成因来自于我国特定阶段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某些特定方面,从中反映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和阶段性。据此,本文从整体削弱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制约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单项措施两个层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王旭辉  
民办高等教育已逐渐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本文对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特征进行了实证分析,并从理论上探讨了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制约因素。研究发现: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来源主要为过度需求,且当前考生对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明显不足。造成民办高等教育需求不足的内在成因来自于我国特定阶段的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背景中的某些特定方面,从中反映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和阶段性。据此,本文从整体削弱民办高等教育的需求制约以及以市场为导向的单项措施两个层面提出若干对策建议。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首位  刘萍  
依据计划行为理论构建了招生宣传工作影响考生报考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探索招生宣传工作到学生报考行为之间的内在机制;对336名考生开展问卷调查,并使用AMOS软件对结构方程模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招生宣传通过影响考生的报考态度、考生主观规范和考生感知行为控制来影响报考意愿,从而影响考生的报考行为;并对高职院校提升招生宣传效果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罗金远  
近年来,艺术高考热居高不下,报考人数逐年激增,给艺术高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全国各大院校不约而同地大规模开设应用艺术专业。据统计,全国1700多所普通高校,已有超过80%的高校设置了冠以"艺术"或"设计"、"表演"等名目的专业或院系,甚至煤炭、兽医、农林、石油等类学院都设有艺术类专业。艺术教育界仿佛又上演了一场"艺术复兴"。然而,美术高考过热的背后,却有很多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背景:据《楚天金报》报道,今年,湖北省预计有2万名高考考生"回炉"读中职。其中,有很多考生达到"三本线",选择放弃三本院校或高职高专而改读中职。准大学生弃本科读中职的现象引发社会各界热议。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刘玉祥  
造成考生退档的根本原因在于考生并不真正了解平行志愿投档的规则。考生没有仔细研究填报院校招生规定,盲目或草率填报。必须使进档考生与招生院校科目要求完全一致,充分体现投档匹配性。退档是高考招生录取中的常见现象。在平行志愿录取模式中,考生一旦退档将失去同批次所有填报志愿的录取机会,因此退档对考生造成的影响非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邱鹄  
残疾人依法享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通过普通高考进入高等院校接受高等教育逐渐成为推进融合教育的重要方式。如何为残疾人参加普通高考提供平等机会和合理便利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ETS)为残疾人参加普通考试制定了一系列合理便利措施,在实践中取得了成功经验。我国可以借鉴其相关成熟做法,制定残疾人参加普通考试的命题规范,完善残疾人申请合理便利的制度,提高教育考试机构的专业服务水平,进而依法保障残疾考生参加普通考试的正当权益。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吴红斌  蒋承  
本文采用2017年"高中生发展和核心能力测评"(ACC)大型实验研究项目的测试与问卷调查数据,以理性选择制度主义为理论基础,通过偏离度、逐步回归、分位数回归等多种方法,就新高考改革下资优高中生的文理科科目选择及新高考改革对文理科成绩的影响展开实证分析。研究发现,新高考改革后资优高中生在文科科目选择的偏离度上相对较大,更多的具有文科兴趣的资优高中生放弃文科科目而选择理科科目。新高考改革对资优高中生的文科成绩具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理科成绩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进一步分析表明,新高考改革对文科成绩的负向影响在高分位上更加明显,而对理科成绩的显著影响则在低分位上更为明显。因此,对于资优高中生群体,不必过多担心以物理为代表的理科科目选择比例的下降,更应重视和合理引导资优高中生根据兴趣选择文科科目,以避免未来我国人文社科领域优质人才的缺乏。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钟秉林  王新凤  
恢复高考40年来,我国高考改革的价值取向变迁体现在:选拔标准从知识本位走向能力本位,重视全面发展;考试科目从零散、分科走向融合,强调能力立意;考试方式从单一走向多元,注重综合评价;招生录取从效率优先到更加注重公平,实施阳光工程;招生计划从质量优先走向综合考量,实施政策补偿。高考改革具有渐进性和连续性的特点,呈现出注重科学性、自主性、选择性和公平性的基本价值取向,经历了迂回曲折的发展过程。经济社会和教育发展宏观环境的变化,各利益相关者不断增加与分化的利益诉求,对高考招生制度的科学性与公平性提出的变革需求,成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纯蕖  
高校自考脱产助学班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与全日制大学正规教育有机结合的一种学历教育形式。为了解当前高校自考脱产助学班助考助学情况,笔者以华南某大学为例,对自考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走访交流,就他们在校的学习状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并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对策与建议。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上海市将允许符合来沪人员管理制度的非沪籍人员子女在沪参加中高考。为着力促进基本公共服务的公平公正,保障来沪就业人员的合法权益,提高政府服务水平,上海把非沪籍就业人员统一纳入《上海市居住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赵洁  
高考作为我国最大规模的人才选拔制度,其公平公正性和权威性得到了全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高度认可,考生违纪作弊严重损害了高考的公平公正,依法处理违规考生工作事关高考的公平公正。文章指出高考考生违规行为的内涵,高考考生违规处理的依据和基本原则,并以山东省高考考生违规处理工作为例进行分析,探索做好考生违规处理工作的思路和方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