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356)
- 2023(13704)
- 2022(11821)
- 2021(11280)
- 2020(9346)
- 2019(22038)
- 2018(21467)
- 2017(42130)
- 2016(22493)
- 2015(25446)
- 2014(25259)
- 2013(25215)
- 2012(23072)
- 2011(21011)
- 2010(20554)
- 2009(18956)
- 2008(18466)
- 2007(15971)
- 2006(13828)
- 2005(12299)
- 学科
- 济(97459)
- 经济(97355)
- 管理(64200)
- 业(62674)
- 企(50464)
- 企业(50464)
- 方法(47740)
- 数学(42533)
- 数学方法(42199)
- 中国(27179)
- 农(25247)
- 财(23984)
- 贸(19772)
- 贸易(19759)
- 业经(19607)
- 易(19223)
- 学(18267)
- 制(17325)
- 农业(17021)
- 地方(16929)
- 融(15738)
- 金融(15734)
- 银(15298)
- 银行(15260)
- 务(14834)
- 财务(14773)
- 财务管理(14750)
- 行(14603)
- 和(14417)
- 环境(14217)
- 机构
- 大学(326817)
- 学院(321135)
- 济(140793)
- 经济(138211)
- 管理(131352)
- 理学(114388)
- 理学院(113205)
- 管理学(111607)
- 管理学院(111025)
- 研究(109862)
- 中国(84702)
- 京(69327)
- 科学(63673)
- 财(62751)
- 所(53772)
- 财经(51484)
- 研究所(49052)
- 中心(48947)
- 经(47224)
- 农(47176)
- 业大(44967)
- 北京(44490)
- 经济学(44287)
- 江(43155)
- 范(40578)
- 师范(40275)
- 经济学院(40119)
- 院(39589)
- 财经大学(38798)
- 农业(36924)
- 基金
- 项目(220975)
- 科学(175539)
- 基金(164597)
- 研究(163179)
- 家(142553)
- 国家(141457)
- 科学基金(122305)
- 社会(105946)
- 社会科(100579)
- 社会科学(100555)
- 基金项目(86776)
- 省(81439)
- 自然(78193)
- 自然科(76402)
- 自然科学(76385)
- 自然科学基金(75083)
- 教育(73932)
- 划(69574)
- 资助(68831)
- 编号(64863)
- 成果(52653)
- 部(50943)
- 重点(48707)
- 发(46338)
- 创(45584)
- 国家社会(44735)
- 教育部(44475)
- 课题(43675)
- 人文(43004)
- 创新(42554)
- 期刊
- 济(146217)
- 经济(146217)
- 研究(98737)
- 中国(56715)
- 学报(47283)
- 管理(47078)
- 财(45424)
- 科学(45350)
- 农(42165)
- 大学(36598)
- 学学(34329)
- 教育(31008)
- 融(30469)
- 金融(30469)
- 农业(29746)
- 财经(25848)
- 技术(25678)
- 经济研究(24886)
- 经(22051)
- 业经(21713)
- 问题(19315)
- 贸(17214)
- 理论(16785)
- 技术经济(16001)
- 业(15991)
- 图书(15893)
- 世界(15712)
- 实践(15004)
- 践(15004)
- 国际(14854)
共检索到46546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证券市场导报
[作者]
贾巧玉 周嘉南
我国上市公司存在使用分类转移方式操纵盈余以达到财务目标的行为。文章以2007~2014年A股主板上市公司为样本,借鉴Mc VAy(2006)[1]的核心盈余预测模型鉴别分类转移公司,采用控制年度和行业的OLS方法检验机构投资者和非机构投资者是否能看穿分类转移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分类转移会降低公司核心盈余持续性,机构投资者能看穿分类转移行为,对分类转移公司核心盈余合理定价,而非机构投资者不能看穿分类转移,对分类转移公司核心盈余定价过高。该研究对会计准则制定者、审计师及监管者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关键词:
分类转移 盈余持续性 市场定价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方红星 施继坤 张广宝
本文利用2007~2011年间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数据,分析产权性质和信息质量对公司债券初始定价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产权能够发挥隐性担保作用,通过直接和间接作用路径降低投资者面临的违约风险,从而使公司债券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上市公司自愿披露正面内部控制鉴证报告能够向外界释放高信息质量的积极信号,降低投资者面临的信息风险,从而使公司债券获得较低的信用利差,但这种作用在国有上市公司中却不显著,说明政府的隐性担保可能会使投资者忽视对上市公司信息质量的必要关注,存在诱发道德风险的可能。这些发现有利于深入剖析我国公司债定价存在的深层次问题,从而推动公司债券市场的改革与发展。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谢永建
经过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机以及2015年6月的股灾事件,投资者们深刻地领略到股市的风险,而这个风险问题也侧面反映了市场的效率问题。股票投资组合的收益率决定问题始终是股票市场关注的重点,也是资本市场资产定价方面的重要研究内容。其中,归根结底疑惑的问题就是市场是否真的有效,所做的投资策略是否真的在起作用。基于此,本文基于三因子模型对CAPM难以解释的价值和市值效应进行解释,在此基础上引入现金流指标以及毛利率指标重新构建五因子模型,基于流通企业的经验证据研究中国资本市场的有效性,以期实现对上市流通企业的收益预测指标构造。
关键词:
五因子模型 中国资本市场 流通企业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肖作平
在本研究中,我们使用审计费用作为审计质量的代理,试图调查管理者持股、第一大股东持股、产权性质、董事会特征、公司治理会议、公司控制权市场、法律环境和债务融资等公司治理机制如何影响审计质量。研究发现公司治理确实对审计质量具有显著的影响。经验证据大多支持治理水平高的公司具有较高审计质量的论点。但是,我们没有发现管理者持股、董事会特征和债务融资显著影响审计质量的证据。
关键词:
公司治理 审计质量 经验证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章雁 黄美玉
本文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涉及会计师事务所在审计业务活动中民事侵权赔偿案件的若干规定》的颁布为事件窗口进行实证检验,发现审计客户股票的十日累计超额收益率与审计单位是否由"四大"进行审计、是否获得"标准"审计意见、所承受的系统风险等因素显著相关,这说明中国资本市场上审计需求保险假说大致成立,审计已能为投资者提供一种保险的功能,有利于对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关键词:
审计需求保险假说 保险价值 鉴证价值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赵立彬 秦博宇
现有理论认为,换届选举的政治不确定性能够导致公司投资水平降低,但鉴于我国中央政府换届选举与西方国家政治体制不同,我国中央领导人换届是否影响企业投资决策是一个值得探究的命题。本文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代表大会为天然试验田,采用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实证检验中央政府领导人权力交接对公司投资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中央政府换届的年份,全体样本公司的投资支出相比其他年份显著下降;进一步地,根据所有权性质进行分类检验后发现,在中央领导人换届年份,非国有上市公司投资支出所受影响显著大于国有企业。这表明,非国有企业对国家层面的政治不确定性更为敏感,中央政府换届对其影响程度更大。本文的研究不但在国内将领导人换届选...
关键词:
政治选举 不确定性 公司投资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张美霞
文章以封闭式基金为研究对象,从基金业绩与基金经理调整的关系、基金经理调整公告的市场反应两个方面对基金经理变动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基金业绩对基金经理更换及更换后的去向具有一定影响,但是基金经理更换并没有带来更换后基金业绩的显著改善;基金经理公告确实引起了基金市场价格的反应,但却没有给基金投资者带来显著的财富增加。
[期刊] 投资研究
[作者]
董珊珊 杜威 张天西
增发新股是中国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的主要方式。考虑到股权再融资的重要性,有必要对中国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的动机进行分析。本文以1998-2013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增发样本作为研究对象,检验影响上市公司选择股权再融资方式的因素。通过Logistic模型我们发现,与成熟市场的研究结论类似,在中国,上市公司增发新股(公开增发与定向增发)主要是为了利用市场高估状态的"机会之窗"行为,市场择时理论在不同样本间均得到一致支持;投资与成长理论得到部分支持;由于公开增发和定向增发不同的发行机制,上市公司大股东更倾向于利用定向增发方式侵蚀中小股东的利益,代理理论在定向增发样本中得到支持,而在公开增发中没有获得统...
关键词:
增发 公开增发 定向增发 动机
[期刊] 征信
[作者]
李晓静 赵雅莉
从供给视角,选取2008—201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面板数据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得到以下结论:企业规模、借款比例和企业提供的商业信用之间存在U型二次曲线函数关系,而商业信用需求与供给之间是倒U型二次曲线关系。货币政策越宽松,企业商业信用需求越低,商业信用供给越多;地区信任度越高,商业信用需求越大,商业信用供给也越多。此外,将样本按照地区不同划分子样本再次检验并加以对比,因地区发展情况的不同,结论略有不同。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王秀丽 马文颖
研究普遍认为,定向增发过程会伴随利益输送行为,并主要以压低发行价格作为输送途径。但统计数据表明,定向增发企业的市盈率远远高于公开增发企业的市盈率。为此,本文以定向增发新股折扣率作为切入点,通过多元回归研究了控股股东参与认购、以非现金资产作为认购方式、定价基准日距首次发行日时间间隔、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持股比例大幅增长等因素是否以及如何影响发行价格。研究发现,定向增发的利益输送方式是多样的,而不仅局限于压低发行价格。
关键词:
定向增发 利益输送 发行对象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全怡 俞俊利
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犯罪数据出发,在描述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因及后果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受贿、挪用公款/资金和贪污是高管犯罪最频繁的三大类型;高管犯罪主要受宏观和公司层面因素影响,且公司和个人层面犯罪、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犯罪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高管犯罪查处会引起市场反应,市场也会隐性捕捉到司法机构的处罚力度。
关键词:
高管犯罪 腐败 公司治理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全怡 俞俊利
从我国上市公司高管犯罪数据出发,在描述犯罪现状的基础上对其成因及后果进行探讨。研究发现:受贿、挪用公款/资金和贪污是高管犯罪最频繁的三大类型;高管犯罪主要受宏观和公司层面因素影响,且公司和个人层面犯罪、国有企业和非国有企业犯罪的影响因素存在差异;高管犯罪查处会引起市场反应,市场也会隐性捕捉到司法机构的处罚力度。
关键词:
高管犯罪 腐败 公司治理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唐松莲 袁春生
机构投资者的快速崛起正改变我国公司的治理结构。本文选取2004-2007年有机构投资者持股的公司为样本,考察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全部样本的结果显示,机构投资者持股与公司业绩正相关,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扮演着有效监督者角色。分组样本研究结果表明:持股较高时机构投资者能改善公司业绩,符合有效监督假说;持股较低时机构投资者对公司业绩产生负面影响,符合利益冲突假说和战略结盟假说。研究结果意味着,机构投资者在公司治理中的角色取决于其持股情况:持股高时机构投资者扮演有效监督者角色,持股低时充当利益攫取者角色。
关键词:
机构投资者 公司业绩 监督 攫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红 周奋 张磊
本文基于沪深300股指期货自2010年4月推出以来的日收盘价数据,运用协整检验、格兰杰因果检验、脉冲响应函数等方法分析股指期货市场与现货市场价格的领先滞后关系,结果发现:沪深300股指期货和沪深300指数现货价格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协整关系,股指期货的价格引导着现货的价格,股指期货与现货指数之间存在着单向的因果关系,脉冲响应的结果也印证了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具有更大的冲击效应的结论。这说明股指期货的上市加强了现货市场的信息传导机制,股指期货市场的推进和健康发展有利于优化我国的资本市场结构。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赵静梅 申宇
Fama(1991)认为资产的个体风险可以被投资组合分散,与超额收益无关;Merton(1987)认为不完全信息市场中,认知风险是超额收益率的主要来源。本文构造我国股票市场的认知风险指标,采用横截面和面板数据分析方法,结果都发现认知风险对股票未来收益具有显著的正影响,认知风险每增加1%,股票预期收益增加0.04%,证实了Merton的推断。本文还发现,经Carhart四因子模型风险调整后,最高、最低认知风险的股票组合每年超额收益差异超过20%,且这种溢价现象长期存在,股权分置改革后更加明显。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认知风险定价因子在我国股市中具有定价功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会计师事务所人力资本特征与审计质量——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社会责任报告降低了企业权益资本成本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影响审计收费吗?——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审计师质量对上市公司融资方式选择的影响——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董事会国际化与审计师选择: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政府控制、收入操纵与营业收入计划实现程度——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分析师关注与企业创新——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财政分权、企业寻租与地方政府补助——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政治关联与债务融资——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
共同所有权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来自中国资本市场的经验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