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8443)
2023(11866)
2022(10070)
2021(9015)
2020(7663)
2019(17196)
2018(16874)
2017(32895)
2016(17731)
2015(20084)
2014(20275)
2013(19883)
2012(18840)
2011(17429)
2010(17582)
2009(16688)
2008(16257)
2007(14858)
2006(13264)
2005(12240)
作者
(51160)
(43197)
(42921)
(41002)
(27780)
(20307)
(19437)
(16567)
(16294)
(15382)
(14896)
(14477)
(14054)
(13892)
(13709)
(13313)
(12586)
(12516)
(12289)
(12138)
(11042)
(10523)
(10512)
(10052)
(9666)
(9642)
(9524)
(9235)
(8676)
(8379)
学科
(97055)
经济(96926)
管理(57876)
(50911)
(42466)
企业(42466)
方法(38061)
数学(33979)
数学方法(33765)
(24013)
中国(22530)
地方(20547)
(19902)
(19862)
业经(18180)
(16904)
(15377)
(15339)
金融(15332)
(14379)
(14361)
银行(14356)
财务(14325)
财务管理(14292)
(13745)
企业财务(13732)
地方经济(13622)
农业(13364)
(12466)
贸易(12458)
机构
大学(267472)
学院(264667)
(124737)
经济(122457)
管理(99885)
研究(92178)
理学(85331)
理学院(84449)
管理学(83280)
管理学院(82771)
中国(71376)
(60801)
(55151)
科学(49672)
财经(47537)
(45544)
(43121)
中心(41548)
经济学(41455)
研究所(40551)
(40538)
(38678)
经济学院(37118)
财经大学(35313)
北京(34796)
业大(34147)
(33068)
(32177)
师范(31849)
(31163)
基金
项目(169637)
科学(135522)
基金(126564)
研究(126330)
(108794)
国家(107925)
科学基金(93361)
社会(85467)
社会科(81139)
社会科学(81124)
基金项目(65680)
(64265)
教育(58581)
自然(56832)
自然科(55501)
自然科学(55487)
自然科学基金(54563)
(53776)
资助(52729)
编号(48635)
成果(41480)
(39799)
重点(38302)
国家社会(36744)
(36521)
(36489)
教育部(35300)
(35023)
课题(34978)
人文(33836)
期刊
(143675)
经济(143675)
研究(86398)
中国(54314)
(48887)
管理(39638)
学报(38026)
科学(35305)
(35286)
大学(30409)
(30384)
金融(30384)
学学(28932)
财经(26471)
教育(25087)
经济研究(24579)
技术(22892)
农业(22882)
(22822)
业经(19765)
问题(18583)
(14669)
技术经济(14411)
世界(14015)
统计(13638)
国际(12718)
(12269)
理论(11895)
商业(11652)
(11621)
共检索到4119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潇  张璟  刘晓辉  
本文根据三种不同标准,对资本流动进行了细分,并以全球162个经济体(1974-2010年)为样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组合投资资本、短期资本和权益资本流动程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选择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而其余四类资本流动——FDI资本流动、其他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债务资本流动则对汇率制度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采用Reihart & Rogoff(2004)、Levy-Yeyati & Strurzenegger(2005)、Shambaugh(2004)等不同的汇率制度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肖潇  张璟  刘晓辉  
本文根据三种不同标准,对资本流动进行了细分,并以全球162个经济体(1974-2010年)为样本,考察了不同类型的资本流动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组合投资资本、短期资本和权益资本流动程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倾向于选择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而其余四类资本流动——FDI资本流动、其他资本流动、长期资本流动和债务资本流动则对汇率制度选择没有显著影响。采用Reihart & Rogoff(2004)、Levy-Yeyati & Strurzenegger(2005)、Shambaugh(2004)等不同的汇率制度分类方法或者采用不同计量模型并不改变本文的研究结论。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揭鸿篇   刘晓辉  
巴拉萨-萨缪尔森理论是实际汇率决定的经典理论。该理论及其大部分拓展研究都建立在市场完全竞争的假定条件下。然而这一假定与现实存在明显的差异。基于1996—2019年102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实证考察经济自由对实际汇率升值的影响。基准回归结果表明,经济自由程度的增加会导致实际汇率升值。稳健性检验与内生性检验后结果依然成立。机制分析表明,经济自由程度的提高可以通过可贸易品部门的生产率渠道推动实际汇率升值。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将稳步推动高标准市场体系的构建,要完善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和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研究为宏观经济研究者与政策制定者理解制度因素(自由经济制度)与实际汇率变动间的关系提供了经验证据。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王玲  徐晶  斯晓夫  
破产制度友好程度影响创业失败后的再创业行为。文章基于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的“办理破产”指标,运用2009~2016年8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分析破产制度影响失败再创业意愿的内在机制。研究发现:破产制度实施中的成本、时间、结果和重整对创业者失败后再创业意愿均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办理破产的成本越高、时间越长,失败再创业意愿越高;破产结果为持续经营、破产重整程序指数越高时,再创业意愿越低。文章进一步检验了不同经济体的创业社会规范差异所起的调节作用,发现在认可度高和媒体正面宣传度高的经济体中,破产重整程序指数对失败再创业意愿的影响程度被减弱。文章对于国家破产制度设计、有效激活高质量连续创业具有启示意义。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阙澄宇  李金凯  程立燕  
在我国继续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的现实背景下,理清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之间的顺序不仅是一个理论上需要廓清的争议问题,而且也是现实中需要明确和考量的问题。以往研究在探讨两者之间的顺序时,大多以经济增长或金融危机发生概率作为参照系。在我国经济向高质量发展转型的战略背景下,文章以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参照系,分别构建了汇率制度和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方程,采用非线性建模技术-PSTR模型深入研究了两者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及推进策略。研究表明:(1)汇率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征,随着资本账户开放程度的加深,该系数由负转正。这表明资本账户开放能够减弱汇率波动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2)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显著为负,且随着汇率制度的变迁呈现出阶段性特征,在汇率弹性足够高时,该负向影响显著下降。这表明增加汇率弹性能够显著降低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冲击。(3)资本账户开放能够减弱汇率制度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影响,同时更加富有弹性的汇率制度也能够显著降低资本账户开放对全要素生产率的负向冲击。因此,汇率市场化与资本账户开放互为前提,两者应该协同推进,从而在保证更高层次对外开放的同时,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晓辉  张璟  甘顺利  
本文以88个发展中国家为样本(1974-2010年),考察了资本账户自由化对发展中国家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研究发现,不同的资本账户自由化测算方法是影响这种关系的重要因素:采用名义测算方法衡量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时,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越高的发展中国家越可能采用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采用事实测算方法衡量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时,资本账户自由化程度越高的发展中国家则越可能采用更缺乏弹性的汇率制度。本文随后采用两种方法测度了政府对资本流动的实际控制程度,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进一步的实证研究。实证结果支持本文提出的理论假说,即实际资本控制程度越高的经济体越可能采用更有弹性的汇率制度,而实际资本控制程度越低的经济体则...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金雯雯  郭永济  李伯钧  李鹏  
基于77个国家和地区2000年至2010年间的面板数据,利用GMM方法研究汇率制度弹性变化对货币政策独立性的影响。结果显示,在控制了通货膨胀、经济增长、贸易开放度等因素后,汇率制度弹性与货币政策独立性之间显著正相关;资本管制导致这一关系在新兴和其他经济体中被弱化;金融发展水平的阶段性差异导致金融发展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显著的增强效应,而对新兴与其他经济体的货币政策独立性具有显著的削弱效应;总体上,各国货币政策独立性在美联储升息期要高于美联储降息期。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琳  徐剑刚  
市场化汇率形成机制能够更加有效地配置资源和释放风险,是跨境资本流动的自动稳定器。基于32个新兴经济体1990年第一季度至2016年第四季度跨境资本流动数据,考察全球金融冲击背景下新兴经济体汇率制度选择对跨境资本流动的作用可以发现,全球金融冲击影响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但不同汇率制度间存在系统性差异,相比于浮动汇率制度,固定汇率制度和中间汇率制度强化了全球金融冲击对新兴经济体短期跨境资本流入的负影响。同时,考虑到中国作为最大的新兴经济体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等诸多方面与其他样本新兴经济体存在的差异,将中国剔除后进一步检验汇率制度对全球金融冲击和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的调节作用,亦得到了相似的结论。而且,替换全球金融冲击代理变量、考虑制度因素影响、考虑跨境资本流入导致汇率制度变迁的反向影响后该结论依然稳健。由此可以认为,随着全球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尽管灵活的汇率制度难以提供完美的绝缘性,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减弱全球金融冲击对跨境资本流入的负面影响。在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为真正实现由市场决定的汇率制度,我国监管部门一定要把人民币汇率制度市场化改革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改革的自主性、渐进性和可控性;一定要合理引导人民币汇率预期,促使汇率更好地发挥自动稳定器的作用。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李姣姣  
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形势日益复杂化,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逐渐上升,对跨境资金流动管理也造成了冲击。利用2000~2017年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和67个经济体的宏观经济数据,实证研究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机制。研究发现:一是随着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上升,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将会显著降低。具体来看,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增加一个单位标准差时,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将会显著减少0.098个单位标准差。二是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是通过融资流动性渠道对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产生影响的,而非风险规避渠道。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增加,将会显著降低融资流动性,进而显著减少外商直接投资净流入。三是宏观审慎政策中的外币贷款限额和金融机构税两项政策工具可以显著降低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跨境资金流动的影响。基于此,从完善我国跨境资金流动管理的视角提出政策建议。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刘瑶  张明  
本文基于拓展的OR(1995)两部门模型,探索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后经常账户调整对一国实际有效汇率的短期冲击。首先,构建基于外生冲击的面板VAR模型,采用系统GMM法进行估计,结合脉冲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危机后新兴经济体经常账户调整对实际有效汇率先呈现负向冲击后迅速转正,但在全样本和发达国家组别中该效应并不显著;其次,通过构建SVAR模型,探索全球四大经济体经常账户短期冲击的异质性,结论表明危机后源于经常账户的短期冲击是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主要贡献因素,但并非美国、德国、日本实际有效汇率变动的主要贡献因素,经常账户对人民币实际有效汇率呈现微小正向冲击。这些结论意味着,新兴经济体需要密切关注经常账户调整的潜在影响,发达经济体需要重视经常账户调整背后的金融渠道,积极付诸改善本国收支结构的努力。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谢廷宇  张玲瑜  
目前,全球政治经济关系趋于紧张,致使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达到历史峰值,对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的研究愈发重要。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企业的投资,尤其在重大政治经济金融冲击发生后,退出市场的企业有显著增加,这都意味着就业岗位供给的减少。文章以21个经济体为研究对象,分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家就业率的影响,发现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就业率有显著的负效应,且表现出国家差异。经济发展水平越高,法治环境越好,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国家就业率的抑制效应越小。当面临重大宏观经济冲击时,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就业率的负面影响更显著。为了提高就业率,国家应该保持经济政策的稳定性,提高投资者信心,促进投资和生产,从而增加就业岗位。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陈晓华  刘慧  
本文在测度35个经济体1997~2011年制造业上游度指数的基础上,分析了制造业在国际分散化生产工序中位置变迁的机制。研究发现:首先,上游度大小并不代表制造业全球价值链分工地位的高低;其次,经济发展水平和技术复杂度提升对一国制造业国际分散化生产工序上游度的作用力呈现倒U型,契约型贸易地理优势和沿海优势会推动发展中国家制造业的上游度攀升,"资源诅咒"现象显著存在于国际分散化生产模式中;最后,发展中国家制造业不仅在全球价值链中的位置处于被动地位,而且在向全球价值链高端攀升过程中也缺乏强有力的"话语权"。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郑得坤  李凌  
目前学术界关于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关系的研究,大多倾向于认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存在自发的"U型"演变关系。但是,这些文献并未用众多国家的海量数据进行经验检验,显得这一研究缺乏充足的实证依据。本文尝试利用世界162个国家(地区)1960-2017年面板数据展开深化研究。经研究发现,这种演变趋势并不能自发产生,工业生产率对演变过程发挥着决定性作用:工业生产率较高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间呈正相关关系;工业生产率较低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间呈负相关关系;工业生产率一般的国家(地区),城镇化率与居民消费率之间的关系不确定。因此,中国应立足国内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阶段,遵循产业结构演进规律,强化工业基础能力,提高工业生产率,为充分发挥城镇化对居民消费的拉动作用创造条件。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喻国平  段长征  
汇率制度的两极论作为一国货币汇率制度选择的理论依据,其中任何一种汇率制度形式都可能带来社会福利损失。基于两极论阐述了"不可能三角原理"与BBC规则之间的内在关系,提出不完全资本流动下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未来改革与选择取向:钉住(美元)的固定汇率制度→BBC汇率制度→管理浮动的汇率制度→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刘振林,刘爱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