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24)
2023(9361)
2022(7642)
2021(7064)
2020(6088)
2019(13548)
2018(13642)
2017(25700)
2016(13746)
2015(14838)
2014(14233)
2013(13826)
2012(12336)
2011(10710)
2010(11193)
2009(10813)
2008(11072)
2007(10084)
2006(9137)
2005(8523)
作者
(35131)
(29525)
(29315)
(27641)
(18832)
(13679)
(13085)
(11196)
(11021)
(10621)
(9868)
(9846)
(9681)
(9275)
(9108)
(8751)
(8672)
(8396)
(8301)
(8186)
(7247)
(7162)
(6984)
(6822)
(6637)
(6596)
(6492)
(6365)
(5875)
(5622)
学科
(76232)
(73352)
企业(73352)
管理(62426)
(58172)
经济(58087)
业经(26490)
(26003)
方法(22115)
(20425)
技术(19396)
(18235)
财务(18229)
财务管理(18206)
(17336)
企业财务(17244)
农业(15063)
中国(14687)
数学(14281)
数学方法(14187)
(13955)
(13649)
技术管理(13579)
(13061)
理论(13060)
体制(12579)
企业经济(12409)
(11823)
经营(11517)
(9469)
机构
学院(189235)
大学(182685)
(85036)
经济(83634)
管理(82382)
理学(69852)
理学院(69287)
管理学(68762)
管理学院(68360)
研究(57173)
中国(48261)
(44629)
(37855)
财经(33118)
(30935)
(30001)
科学(29775)
(27155)
(26953)
中心(26079)
经济学(24899)
商学(24116)
财经大学(24076)
商学院(23911)
北京(23868)
(23732)
研究所(23606)
业大(22783)
经济学院(22315)
经济管理(21966)
基金
项目(115789)
科学(94977)
研究(91924)
基金(84996)
(71025)
国家(70291)
科学基金(63823)
社会(61374)
社会科(58311)
社会科学(58297)
(47362)
基金项目(44827)
教育(41110)
自然(38231)
自然科(37446)
自然科学(37440)
(36897)
自然科学基金(36885)
编号(36491)
资助(32493)
(31953)
(31049)
成果(29157)
创新(28635)
(26591)
(25921)
(25581)
国家社会(25520)
重点(25458)
课题(25196)
期刊
(104213)
经济(104213)
研究(62295)
中国(42388)
(40640)
管理(38937)
(26129)
科学(21588)
教育(20920)
(20206)
金融(20206)
技术(19884)
业经(19394)
学报(18371)
农业(17533)
财经(17462)
经济研究(16423)
大学(16076)
(15230)
学学(15009)
技术经济(12922)
问题(12756)
(12179)
财会(11855)
现代(10853)
科技(10423)
会计(10345)
商业(10106)
经济管理(10032)
世界(9882)
共检索到3018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王彩萍   姜彦君   丁浩珂  
分类改革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方向,如何通过分类改革提升国有企业活力是进一步深化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文章以《关于国有企业功能界定与分类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冲击为准自然实验,分析了以政府权力下放为主要特征的分类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分类改革从总体上促进了商业类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相比特定功能类国有企业,分类改革的实施对竞争类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积极影响更强,这一结果经过一系列敏感性测试和内生性检验后依然稳健。(2)机制检验发现,从创新意愿维度看,分类改革实施通过强化股权治理以及高层治理等方式有效促进了竞争类国有企业创新投入水平的提升。从创新资源维度看,分类改革实施并未在短期内有效促使特定功能类和竞争类国有企业在政策性负担减轻方面产生明显差异,但从长期来看,竞争类国有企业税收负担显著减轻,并带来其创新资源投入的有效增加。(3)异质性研究发现,分类改革对两类国有企业创新投入差异的作用在市场化水平更高的地区或市场竞争更激烈的行业更显著,从而进一步论证了政府放权意愿对分类改革成效具有的重要影响。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远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改革开放事业的深入发展,国有企业改革的相对滞后已成为经济体制改革中的“瓶颈”。我国的国有企业尤其是国有大中型企业一般都具有技术较为先进、资金较为雄厚和人力资源丰富的诸般优势。但他们为何目前都缺乏活力?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缺少制度创新。一般意义上的制度就是标准化准则。人类的所有行为都需要一定的有利于社会活动的标准化准则。经济学意义上的“制度”是确定个人、企业、家庭和其他决策单位作出行动路线选择的选择集的规则和行为准则。企业实际上是建立在规则和行为准则上的规制结构。制度对个人和集团行为的统一协调作用代表了人际交易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志刚  
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与企业制度之间的内在关系可以逻辑地推演出,企业制度必须具备化解风险(主要是财产约束)、自我发展、激励兼容三大功能。承包经营责任制和现行股份制均不完全具备上述三大功能,这正是国有企业改革难以顺利推进的症结之所在。构造新的企业制度的必要性是显见的,但必须考虑在特定历史阶段构造具有中国特色的企业制度的可塑空间。"混合"股份制企业制度既具备上述三大功能,又符合我国国情,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种可选模式。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蒲柯竹  孙子惠  
基于金字塔层级结构是地方政府下放权力给国有企业的一种途径的假说,对国有企业放权改革与企业创新之间的关系及其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分析与实证检验。研究发现,金字塔层级的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与国有企业之间具有显著差异;在非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的提升降低了创新投入水平,体现出"坏"的一面;在地方国有企业中,金字塔层级的提升带来更高的创新投入水平,体现出"好"的一面;在中央控制企业中,放权的效果不明显。可见,金字塔层级的提升是政府放权的一种有效方式。另外发现放权改革对地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水平的影响部分依赖放松薪酬管制实现。研究结论对充分认识金字塔层级的作用、提高地方国有企业创新性具有较强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任广乾  罗新新  刘莉  郑敏娜  
以2015—2018年我国A股上市的国有高新技术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创新投入的影响以及所有权特征和控制权配置在其中的作用。实证结果表明: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国有企业的创新投入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东部地区样本公司的混合所有制深度、混合所有制制衡度以及非国有资本控制权对企业创新投入的促进作用均最大,且东部地区样本公司混合所有制制衡度的临界值为0.4636,也大于全样本和非东部地区子样本。
[期刊] 中央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王军  
本文认为,国有企业改革的核心症结在于资本市场发展存在缺陷。国有企业改革要想取得实质性的进展,突破口就在资本市场。通过资本市场自身功能的完善和发展,既可以为国有企业开辟新的资金源,降低高负债率;又能通过完善企业的股权结构和法人治理结构,进而改善融资机构,提高国有企业的绩效;还能通过流动性功能的加强,促进企业产权重组。其核心是构建一个完善、成熟、规范的市场机制,实现资本资源的优化、高效配置,最终从微观的、供给的层面来促进经济增长。为此,需以资源配置为核心,完善资本市场的功能;以创新为动力,推动资本市场的全面发展。
[期刊] 财经研究  [作者] 李石泉  
国有企业权力配置与国有企业效率——再论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李石泉一、引言本人曾写过一篇题为“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的文章刊登在1997年第2期《财经研究》上。那篇论文认为理顺国有企业改革思路要抓住两条主线,其一是国有企业与市场经济关系,其二是国有企...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马新啸   汤泰劼  
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路径,如何有效改善国有企业的创新活动成为新时代做强做优做大国有企业的重要内容。以行政审批中心设立测度高水平行政效率,深入研究非国有股东派出董事参与治理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结果发现: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提高国有企业的创新质量,但这仅在国有企业所在地的政府行政效率较高时才明显存在,而在行政效率较低时缺乏相应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非国有股东治理能够改善国有企业对科技型人才的激励形式,促使其引进具有较强研发能力的高学历人才,最终对国有企业的市场价值和生产能力产生积极影响。因此,较高水平的行政效率是非国有股东提升国有企业创新质量的前提条件,党和国家在深化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推动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时,更需要在行政效率等营商环境上配套优化,确保非国有股东切实发挥积极作用。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杨茁  
笔者在对国有企业改革典型案例分析时发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国有资产流失与国有资产监管不力有关,作为国家经济监督职能的组成部分,由于政府审计在国有企业改革中职能弱化,因而没能有效地运行其特有的监督制衡机制。笔者认为,政府审计应当修正其职能缺陷并进行职能创新:在国有企业改革中,政府审计强化政府审计监督机制;以风险为导向,对国有企业改革风险进行预警防范;对国有企业改制过程及改制企业经营中的会计信息失真问题进行真实性审计;强化对改制后企业的国有资产运营效果的审计监督;对国有控股企业应进一步强化经济责任审计。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江轩宇  
本文结合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及深化政府放权改革的现实背景,探讨作为政府对国有企业的一种重要的放权安排,地方国有企业的金字塔结构是否会对企业创新产生影响。研究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的金字塔层级与企业创新显著正相关,表明政府放权有助于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进一步的研究表明,减轻政策负担、增加创新资源,及缓解薪酬管制、提升创新意愿是其促进企业创新的重要途径;且政府在地区层面的放权程度及股权分置改革,与地方国有企业金字塔层级在促进企业创新方面存在互补的作用。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企业创新影响因素及企业金字塔结构经济后果的相关文献,对于深化政府放权改革,提高国有企业创新能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也具有重要...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潘孝珍  燕洪国  
如何最大限度地发挥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本文基于审计署央企审计的经验证据表明,我国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能够促进国有企业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并且政府审计能够提高税收优惠政策的激励效果。进一步研究表明,只有在较好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才能发挥对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调节作用,而在较差的法律制度环境下,政府审计不能提升科技创新税收优惠政策的实施效果。因此,我国应积极发挥政府审计对于企业治理的潜在威慑力,建立政府审计结果运用的长效机制,并大力提升地区法律制度环境。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叶邦银  徐怀宁  李辛熠  
基于2005—2020年中国沪深A股国有上市公司样本,探讨了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研究结果表明,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显著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且该结论在克服内生性等问题后依然成立。作用机制分析发现,提升企业及政府层面的环境注意力强度与环境注意力持续性是政府环境审计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关键路径。进一步分析发现,企业微观特征与政府宏观调控会影响政府环境审计提高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作用效果。具体来看,当企业拥有较多环保背景高管、环境责任履行更积极时,政府环境审计对国有企业绿色创新质量的正向影响更为明显;若政府干预较少且给予企业较多的补贴,则政府环境审计能够更有效地激励国有企业进行高质量绿色创新活动。此外,在政府环境审计的支持下,高质量的绿色创新能够更好地提升国有企业绿色全要素生产率,为发展绿色低碳经济创造条件。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王爱文  莫荣  卢爱红  
现阶段改革的起点,已经不是一个管得过多、统得过死的旧体制,而是经济中“失控”与“活力不足”两难现象并存。现实告诉我们,笼统单纯地讲“放”或“收”已不足以解决如此复杂的体制矛盾,需要从根本上理顺放与收的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前些年特定的改革背景和我们的改革手段在不少人心目中已形成这样一种心理定势,即改革就是
[期刊] 审计与经济研究  [作者] 褚剑  方军雄  秦璇  
政府"有形之手"在企业创新中的作用是重要的研究话题。基于2009—2015年审计署实施的中央企业审计事件,采用双重差分模型考察政府"有形之手"的重要手段——政府审计对国有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发现:政府审计实施后,相关公司的创新投入和创新产出都显著提高,不过,创新的提高主要集中于技术含量较低的专利,而在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方面效应并不明显。这意味着,整体上政府审计有助于促进国有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不过,国有企业存在策略性创新的可能。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审计的监督效应、激励效应和溢出效应促进了国企创新。以上发现对于进一步完善中国政府监管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刘剑民  张莉莉  杨晓璇  
本文以国有上市公司2010-2016年数据为样本,通过中介效应模型和分行业的机制检验方法验证政府补助引致管理层权力扩张,进而增加高管超额薪酬的机理。研究结果显示政府补助与高管超额薪酬呈正相关关系,管理层权力对政府补助之于高管超额薪酬具有中介效应,相较于管制行业,政府补助非管制行业所带来的管理层权力扩张效应更加明显。进一步研究发现:政府补助与央企管理层权力的关系不显著,政府补助引致地方国有企业管理层获得更多的超额薪酬,东部地区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西部地区,大规模地方国有企业高管获得超额薪酬低于中小规模企业。最后对政府补助下管理层权力的治理提出相应的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