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454)
- 2023(8167)
- 2022(6691)
- 2021(6052)
- 2020(4907)
- 2019(11053)
- 2018(11148)
- 2017(21763)
- 2016(11576)
- 2015(13319)
- 2014(13518)
- 2013(13717)
- 2012(13391)
- 2011(12399)
- 2010(12923)
- 2009(12004)
- 2008(11886)
- 2007(11069)
- 2006(10312)
- 2005(9652)
- 学科
- 济(58165)
- 经济(58117)
- 业(33608)
- 管理(32702)
- 企(24152)
- 企业(24152)
- 中国(21882)
- 方法(18094)
- 地方(17955)
- 农(17715)
- 数学(15801)
- 数学方法(15698)
- 技术(15268)
- 业经(13314)
- 农业(12125)
- 制(11997)
- 银(11877)
- 银行(11860)
- 行(11631)
- 贸(11136)
- 贸易(11122)
- 融(11001)
- 金融(11000)
- 发(10823)
- 财(10769)
- 易(10762)
- 地方经济(10204)
- 环境(9227)
- 学(9191)
- 技术管理(8255)
- 机构
- 学院(176739)
- 大学(174645)
- 济(77753)
- 经济(75974)
- 研究(65966)
- 管理(65023)
- 理学(53256)
- 理学院(52642)
- 中国(52212)
- 管理学(51971)
- 管理学院(51629)
- 京(39475)
- 科学(37852)
- 财(37151)
- 所(34275)
- 研究所(30281)
- 中心(29499)
- 江(28851)
- 农(28637)
- 财经(27564)
- 北京(26408)
- 经(24762)
- 范(24711)
- 师范(24493)
- 州(23636)
- 院(23618)
- 经济学(23401)
- 业大(23349)
- 农业(21990)
- 经济学院(20995)
- 基金
- 项目(103250)
- 科学(80444)
- 研究(80308)
- 基金(71120)
- 家(60980)
- 国家(60402)
- 科学基金(50457)
- 社会(50128)
- 社会科(47585)
- 社会科学(47578)
- 省(41793)
- 基金项目(36882)
- 教育(36041)
- 划(34636)
- 编号(33688)
- 自然(29210)
- 发(29119)
- 资助(29113)
- 成果(28516)
- 自然科(28456)
- 自然科学(28450)
- 自然科学基金(27906)
- 课题(24680)
- 发展(23915)
- 展(23507)
- 重点(23476)
- 部(22813)
- 创(22040)
- 创新(20778)
- 国家社会(20300)
共检索到29768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盛朝迅
我国通过实施863计划、攀登计划、火炬计划、国家重大科技专项等重大科技发展政策支持重大技术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一些需要解决的突出矛盾与问题。为此,需要从国家发展重大技术的需求角度出发,结合不同技术属性、不同技术领域和不同技术发展阶段,制定有针对性的重大技术发展政策,分类推进我国重大技术发展。
关键词:
重大技术发展 分类推进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郑瑞坤 袁珍 孙莉
文章针对现有文献关于产城发展对碳排放影响存在的分歧,采用门槛回归模型与空间效应模型分析了2005—2021年中国产城协调发展时空演变对分类推进碳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在控制产城系统中的经济增长、土地城镇化、工业能源消耗时,人口城镇化与工业化对碳排放量与排放速度产生了分异功能,相比工业化,人口城镇化对碳排放具有更强的影响力;进一步分析二者协调状态的时空演变特征发现,自2005年以来,中国30个省份工业化与人口城镇化协调状态的交替变化呈现的阶段特征对不同类型碳排放产生了差异化门槛效应,不仅如此,如果忽略中国城市扩张与工业产业转移对碳排放带来的空间效应,一些地区的碳排放就会被严重低估。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4月7日,教育部在天津召开分类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研讨会,重点研究东部地区在较高发展水平上到2012年初步实现均衡发展目标的问题。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出席会议并讲话。北京、天津、江苏和大连、宁波教育行政部门相关负责人及专家进行了深入研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周玉
《方案》是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指导方针和行动纲领。中国的世界一流大学必须首先为中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作贡献。既适度发展综合性大学,也支持发展小而精、有专业特色的学校。《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方案》)的出台,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里程碑式的战略举措。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为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国家于1995年和1998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学东
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质量强国、航天强国、交通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这里很重要的一点是提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樊明太 齐岳莹
数字经济浪潮中如何把握数字资产的价值并促进其健康发展,是我国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数字资产是数字金融的核心命题,随着我国数字资产发展,其为金融波动产生溢出效应创造了渠道,但如果缺乏适当的监管可能会造成破坏性的影响,因此,学习借鉴优秀的国际监管经验极为重要。数字资产发展对金融稳定的影响
关键词:
分类施策 数字资产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贾天增
企业产权改革的现实选择:由浅入深 分类推进贾天增国有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是一项十分艰巨和复杂的系统工程,目前,这项改革的深层推进,在理论和实践上都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问题的症结是,在与其相适应的配套条件(包括市场体系建设、转变政府职能和政治体制改革)不...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陈德胜 李洪侠
国有企业既要承担社会职能和维护公共利益,又要提高企业效率实现保值增值。国企改革本质目的就是在上述两者之间找出最佳平衡点。结合当前我国国有企业面临主要问题、最新国企改革的探索、国企改革的关键问题,本文提出分类推进国企改革思路,并基于此界定国资委、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公司和国有企业之间的关系。一、国企改革的关键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一)当前改革是为更好发挥国企双重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企改革有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唐公昭
国有企业改革应当分类推进中共四川省委政策研究室主任、研究员唐公昭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从1995年起,以国有企业为重点,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这是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迫切要求,是顺利实现现代化建设战略目标的客观需要。如何抓落实、求突破、见实效,...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周娜 庄玲玲
2016年国有企业改革进入实操阶段,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是国企改革关注的重点。分类改革后国有企业分类治理问题是新阶段国有企业良好发展的重要基石。因其业务板块的双重性,城投控股兼具公益类国有企业和商业类国有企业的特点,这类特殊国有企业的分类改革方向和分类治理机制更加复杂。从微观视角对城投控股的发展历程和治理模式等诸多方面进行考察,可为新形势下特殊国有企业分类改革与分类治理机制提出相关建议。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姜红利
农村集体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适宜的对象是集体经营性财产,不宜作为农村集体产权改革的统一路径。统一的产权运行路径,难以兼顾集体财产的资源保障与财产增值功能,无法有效平衡公平与效益价值。将集体财产划分为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三种类型,并对不同财产构建侧重点不同的实现路径和具体机制是农民集体所有权实现的基本理念。这一分类推进理念既与国家强制性变迁方向一致,也是由农民集体所有权客体的复杂性所决定。集体资源性财产要完善承包经营制度,集体经营性财产要探索产权量化、统一经营的组织结构,集体非经营性财产则要构建协同治理的运行机制。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邓寿鹏
各国普遍确认,现代生物教求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强大动力之一。今后的世纪,由于非再生资源的日益枯竭,利用再生资源再造各种新资源的生物技术及其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本世纪中叶以来,现代生物技术在传统生物技术基础上,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大批实验室成果正在向实用化、工业化过渡,我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技术预测与国家关键技术选择研究组 ,程家瑜 ,王革 ,龚钟明 ,韦东远 ,张俊祥
600多位专家对我国信息、生物和新材料领域进行预测,提出了未来10年我国可能实现产业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核心技术共8项:系统芯片(SOC)技术,下一代移动通信技术,OLED显示技术和数字传输、压缩、编解码技术,医药生物技术和疫苗,生物催化和生物转化技术,农业生物技术,高性能低成本钢铁材料以及材料的制备和检测技术等。
关键词:
技术预测 跨越式发展 核心技术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匡朝阳
信息化社会条件下,海量审计信息已深入到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如何快速有效地获取、管理和使用这些审计文本信息是提升信息化审计服务的一项重大挑战。文章在自动信息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审计信息精准分类的概念。首先,阐述了信息化审计建设的需求。然后,分析了当前审计信息分类所存在的缺陷,并在此基础上,针对性地提出了审计信息精准分类的具体技术流程,并分析了其优点。基于审计信息的精准分类,根据审计信息类别差异,提出了审计信息精准推荐策略。
关键词:
审计信息 精准分类 建设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