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320)
- 2023(4909)
- 2022(4126)
- 2021(4093)
- 2020(3673)
- 2019(8203)
- 2018(8264)
- 2017(15951)
- 2016(8886)
- 2015(10098)
- 2014(10309)
- 2013(9938)
- 2012(9520)
- 2011(8497)
- 2010(8878)
- 2009(8677)
- 2008(9176)
- 2007(8684)
- 2006(7752)
- 2005(7370)
- 学科
- 济(29559)
- 经济(29520)
- 业(23805)
- 管理(22916)
- 银(19487)
- 银行(19342)
- 企(19156)
- 企业(19156)
- 行(17927)
- 方法(17057)
- 制(15780)
- 数学(14716)
- 数学方法(14307)
- 融(11949)
- 金融(11947)
- 业务(11223)
- 险(10892)
- 保险(10799)
- 度(10781)
- 制度(10769)
- 中国(10411)
- 财(9625)
- 银行制(9286)
- 学(7703)
- 务(7061)
- 财务(7038)
- 财务管理(7011)
- 理论(6916)
- 企业财务(6623)
- 农(5887)
- 机构
- 大学(125127)
- 学院(122013)
- 中国(46843)
- 济(46079)
- 管理(45499)
- 经济(44706)
- 研究(40325)
- 理学(36678)
- 理学院(36275)
- 管理学(35157)
- 管理学院(34943)
- 京(28594)
- 财(27717)
- 银(26349)
- 银行(25241)
- 科学(24755)
- 行(23593)
- 农(23033)
- 中心(22790)
- 所(21281)
- 财经(21046)
- 江(20980)
- 经(18935)
- 研究所(18926)
- 北京(18793)
- 农业(18131)
- 州(17683)
- 融(17237)
- 业大(17126)
- 金融(16962)
- 基金
- 项目(72285)
- 科学(55493)
- 基金(52986)
- 研究(49946)
- 家(46377)
- 国家(46012)
- 科学基金(39220)
- 社会(30130)
- 社会科(28471)
- 社会科学(28456)
- 自然(27077)
- 自然科(26514)
- 自然科学(26507)
- 省(26387)
- 基金项目(26254)
- 自然科学基金(26010)
- 资助(25298)
- 教育(23264)
- 划(23154)
- 编号(19932)
- 成果(17629)
- 部(16081)
- 重点(16074)
- 科研(14378)
- 教育部(13737)
- 课题(13694)
- 创(13660)
- 大学(13594)
- 计划(13476)
- 性(13202)
共检索到2131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工业工程
[作者]
李勇 赵金涛
针对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不良贷款信用风险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决策树模型方法,对不良贷款信用风险问题进行预测分类。详细介绍了决策树模型的建立方法并且用实例结果表明该模型在预测银行不良贷款信用风险中的实用价值。
关键词:
银行 信用风险 数据挖掘 预测分类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方洪全 曾勇
现有文献多从某一具体方法讨论信用风险评估模型,受样本数量的约束,所建模型并不足以反映金融机构所处的信用风险水平。本文以1333笔实际贷款记录建立数据方,运用数据挖掘方法揭示了信用风险基本特征,建立起两阶段的信用风险评估体系,实证结果表明本模型是有效的,为金融机构建立风险评价体系提供有力的支持。
关键词:
数据挖掘 信用风险 分类模型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马海英 郭钰
信用风险是金融市场中最古老,也是最重要的风险形式之一,它是现代经济体(特别是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主要风险。对于微观层次的信用风险评估来说,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指标的选择。指标选择的好坏直接影响到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为此文章提出使用数据挖掘技术选择信用风险评估相关指标,给出了指标选择算法,最后使用银行数据做了实证分析,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关键词:
信用风险 数据挖掘 指标选择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邹新月
Value at Risk model developed recently is a mathemetical medol to measure and monitor market risk.The article focuses on discussing calculate procedure and calculate method about applying VaR means for the bank loan risk in evaluation,we make clear differentiate both the 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 draw credit risk reserve and VaR means calculate bank loan risk value,find VaR means in application practicality value and extensity perspective in our bank loan risk for evaluation.
关键词:
VaR 贷款风险 信用等级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阎永新 韩文秀
信用风险是造成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根本原因。根治国有银行不良贷款的主要途径有三个:银行上市建立银行内部监督机制,建立信用评级机构完善外部监督机制,政府制定灵活的金融政策。
关键词:
信用风险 银行 不良贷款 企业 坏账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张海亮 叶群 王海军
本文通过分析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对金融部门的债务风险传导过程,研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机制。研究发现:(1)政府、企业和居民部门债务风险累积将导致商业银行不良贷款规模扩大;(2)商业银行信贷分布过度集中会导致商业银行不良率上升;(3)收益的激励效应对非上市城商行、农商行影响更大。进一步分析发现,金融部门承担了实体部门转移的风险。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王国林
商业银行通过贷款产生派生存款进行信用创造,扩大了社会货币供应总量。以往的研究注重了法定准备金率、现金漏损、超额准备金,以及活期存款转化为定期存款等因素对信用创造量的影响,这些因素与货币创造是负相关关系。我在调研中国商业银行贷款质量问题时,发现逾期未还的不良贷款对银行的信用创造有很大影响。而我国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比例较大。据人民银行公布的数字,根据典型抽样调查,国有商业银行已经无法收回的贷款约占6%~7%,不良贷款比例远大于这个数字。因此,研究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晓娆 庞志 张曦如
利用2005—2015年我国各地区政府干预、金融抑制与银行业不良贷款率数据,运用动态GMM回归方法,对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金融抑制导致银行不良贷款率攀升,政府直接干预会促进银行不良贷款率的下降,而政府直接干预可以起到削弱金融抑制对银行不良贷款率负面影响的作用。此外,经济发展水平、非国有化程度及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提高都能抑制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率的上升。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如下政策建议:(1)在政府直接干预经济方面,政府要帮助创造良好宏观经济环境,加强服务意识,协调好直接经济干预和金融干预的平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叶欣 王佳媛
本文从资本监管压力视角出发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行为展开研究,采用星展银行(DBS)提出的不良贷款测算方法,利用2007-2017年间52家商业银行的数据,考察了我国银行业不良贷款低估水平以及资本监管压力对银行低估不良贷款的影响,为有效监管银行贷款质量和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提供政策支持与建议。研究结果发现:(1)应用DBS方法重新测算得到的不良贷款对银行盈利水平的解释力度更强,能更好地反映银行实际的资产质量水平;(2)从时间趋势上看,国内商业银行对不良贷款的低估程度在2011年之后迅速攀升,于2016年达到顶峰;(3)资本监管压力的增加使得银行低估不良贷款,股份制银行和城商行受到资本监管压力的影响较大,而国有商业银行并未受到显著影响。
关键词:
不良贷款 资本监管 商业银行 DBS方法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刘璇 张蕾 刘钟 陈彦洁
将数据挖掘技术有效地运用在企业信用风险评估过程中,能够对企业的历史经营数据展开深入研究,分析企业是否会出现欺诈或信用风险,并预测未来的信用水平,进而采取科学合理的监督手段和措施在发生信用风险之前展开相应的管控,促进我国整体市场经济的稳定健康发展。
关键词:
数据挖掘技术 企业信用 信用风险评估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杨晖 胡晓农 邢振明
<正>近期,人民银行吉安市分行对辖内25家地方法人银行机构不良贷款率容忍度执行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显示,虽然这些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2.6%,距离5%的监管标准有较大浮动空间,但不良贷款的实际容忍度逐年收紧,当年不良贷款处置额高于新增额、不良贷款率逐年下降的“双降”要求不利于金融支持市场主体共渡难关。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钱燕翔
我国商业银行经济资本计量方法都是基于巴塞尔监管资本要求,却忽略或无法准确衡量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问题。事实上,商业银行不良贷款的经济资本配置和正常贷款是不同的。文章利用解析法和蒙特卡罗模拟法对三类具有不同粒度构成的不良贷款组合进行计算、分析和比较。结果表明,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越高,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越接近,此时适合采用解析法计算经济资本。当贷款组合分散化程度较低但不含支配型贷款时,采用解析法和模拟法所得结果相差并不大。但是当组合含支配型贷款时,损失分布与正态分布出现较大偏离,模拟法更加适用。另外,贷款组合所需的经济资本量与贷款组合的分散程度大小一般呈负相关。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