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969)
2023(16164)
2022(13984)
2021(13132)
2020(10866)
2019(25068)
2018(25089)
2017(48257)
2016(26255)
2015(29574)
2014(29600)
2013(28898)
2012(26500)
2011(24183)
2010(24497)
2009(22405)
2008(21453)
2007(18828)
2006(16555)
2005(14755)
作者
(75406)
(62627)
(62112)
(58941)
(39865)
(29987)
(28200)
(24551)
(23834)
(22398)
(21312)
(21119)
(19938)
(19870)
(19250)
(19165)
(18477)
(18462)
(17859)
(17839)
(15633)
(15557)
(15135)
(14345)
(14077)
(13975)
(13937)
(13785)
(12608)
(12204)
学科
(110527)
经济(110421)
管理(71056)
(67698)
(54862)
企业(54862)
方法(45660)
数学(39459)
数学方法(38740)
中国(30862)
(30053)
地方(27397)
业经(24594)
(24428)
(22691)
农业(20321)
(19148)
贸易(19130)
(18725)
理论(18565)
(18449)
(17169)
环境(16906)
技术(16858)
(16560)
银行(16517)
(16102)
金融(16098)
(15882)
(15193)
机构
学院(365270)
大学(363375)
管理(143085)
(141051)
经济(137732)
研究(124969)
理学(122971)
理学院(121573)
管理学(119042)
管理学院(118413)
中国(93367)
(79184)
科学(79119)
(63240)
(63074)
(60923)
研究所(57531)
中心(56688)
业大(55450)
(54688)
(50668)
北京(50464)
师范(50208)
财经(49929)
农业(47266)
(46014)
(45190)
(44991)
技术(40968)
经济学(40760)
基金
项目(247866)
科学(194068)
研究(182224)
基金(176599)
(154104)
国家(152774)
科学基金(130641)
社会(112051)
社会科(106040)
社会科学(106013)
(98567)
基金项目(93174)
自然(85506)
教育(84709)
自然科(83463)
自然科学(83443)
(83012)
自然科学基金(81864)
编号(76350)
资助(73568)
成果(61804)
(56005)
重点(55882)
(53469)
课题(53378)
(51384)
创新(47868)
科研(46927)
项目编号(46135)
大学(45579)
期刊
(161234)
经济(161234)
研究(107267)
中国(77005)
学报(56588)
(56560)
科学(53691)
管理(53273)
教育(47848)
(45828)
大学(42655)
学学(39887)
农业(39309)
技术(34049)
(31834)
金融(31834)
业经(28780)
经济研究(25267)
财经(23026)
图书(20868)
问题(20503)
(20234)
(19651)
科技(18219)
技术经济(17576)
资源(17126)
理论(16925)
商业(16664)
(16475)
现代(16363)
共检索到5466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杨忠伟  陆媛  华晔  
目前,我国发展较为成熟的开发区走上了以土地再开发为手段的开发区转型之路。但是,传统的城市更新开发模式将原权利人的更新诉求排斥在外,单纯以政府为开发主体的再开发模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与片面性。本文将开发区土地划分为"实"、"虚"、"伪"三类地区,比较分析各地区的再开发方向,并在现有的城市更新模式的基础上论证多元利益合作再开发的可行性,提出了各分区土地的多元利益合作模式,为推进开发区的转型进程奠定基础。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孙卓然  李正图  
20世纪50年代以来,随着开发区的蓬勃发展,国外展开了开发区开发模式的研究和探索,总结出了开发区模式、开发区空间布局模式、土地一级开发模式和土地二级开发模式;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开发区的建立,国内总结出了中国特色的开发区模式、开发区管理体制模式、开发区运营模式和开发区形态模式。这些研究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对开发区的开发运营模式进行了概括和总结。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我们将展开对开发区开发模式的综合性、整体性的研究,一是把以上关于开发区开发运营模式的八个方面的内容按照开发区开发规律(自然历史过程)整合在一起,进而形成对开发区开发运营模式的完整内容的全面系统地概括;二是从开发...
[期刊] 世界经济  [作者] 夏友富  黄学琪  
近年来,东北亚各国和联合国开发计划署(UNDP)就图们江地区的开发与合作问题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讨论,我们认为图们江地区的开发与合作有八种模式,为了实现其开发宗旨,振兴图们江地区乃至整个东北亚经济,必须认真研究,比较各种合作模式,从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施一峰  王兴平  
在现阶段人才驱动的模式转换、产业升级的动力转轨、空间更新的需求转型趋势下,国内诸多开发区面临创新导向的产业升级及空间再开发问题。本文在梳理创新驱动再开发的内涵和特征基础上,从再开发土地识别、功能分解再构、空间差异化再组织三个方面提出了创新导向的再开发规划路径,最后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对国内同类型开发区再开发具有较强的参考性。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姚金伟  何磊  孟庆国  王晓莉  黄天航  
中国土地产权改革不搞私有化,地权划分也并非越细越好,中国集体地权具有突出的合作优势。本文基于重庆五宝镇的发展实践以及中国集体地权设置,抽象出土地共有合作开发模式,强调权能分离和组织整合对于现代土地开发的重要意义。对于现代土地集约化和规模化开发而言,农户土地承包经营权再集中化以及多主体合作网络是其必要条件。土地共有合作开发模式可以有效降低分散或个体开发中普遍存在的交易成本高和租金耗散问题,不仅有助于限制开发区统筹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更对当下中国农村土地改革提供了有意义的借鉴。同时,本文强调通过完善的制度激励和社会监督有效约束政府行为,充分保障和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骏阳  夏惠芳  
“飞地经济”是我国开发区规模扩张中的新模式。本文探讨了“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的概念,从理论上分析了其存在的原因、归纳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的主要特征,总结了开发区“飞地经济”发展模式的三种实现形式,并深刻分析了“飞地经济”发展模式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具有的重大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刘明宇  
开发区需要采取一体化的要素配置机制,但这也造成了开发区的先天不足和后天产业升级压力,需要通过治理模式的创新延长开发区的生命周期。新加坡裕廊工业区治理模式演变和上海张江高科技园区治理模式创新的案例,揭示了企业主导的治理模式在整合社会资源、提供专业化和个性化服务方面具有的优势。通过治理模式创新,形成有利于产业升级的服务体系,在成长期培育第二曲线是实现开发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左玉强  王恒  欧阳安蛟  
开发区作为地区产业集中地和土地利用重点区域,不仅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和科技创新基地,更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提炼总结、推广应用各地开发区已取得的先进节地技术、模式,对于推动开发区深入贯彻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开发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区节地内涵的四维空间及特性节约集约用地是一项涉及多个维度、多个空间的复杂系统。基于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解析及节地概念内涵,开发区节地主要涉及空间、功能、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王宏伟  袁中金  侯爱敏  
我国许多城市通过开发区建设,在短时间内完成了产业和人口的集聚,实现了城市地域空间和人口规模的跳跃性增长和产业结构的转型。由于在这种城市空间增长过程中,开发区建设起了决定作用,因此,这种以开发区带动整个地区城市化的方式可称为"开发区模式"。开发区驱动城市化的机制表现在开发区自身区域的城市化和开发区带动周围农村地区城市化两个层面,并具有快速跳跃性、外驱性和不稳定性、人为性、经济增长模式的单一性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标准性等特征。针对开发区建设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促进其健康发展的建议。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徐吉祥  孙遇春  董鑫  
如何培育创新集群和推进其发展?如何选择集群创新模式?成为我国开发区进一步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集群创新的组织模式、协作模式、融资模式、人才模式和文化模式,分析和比较了知名开发区集群创新的异同点,进而对我国开发区集群创新体系的建设提出了建议。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左玉强  王恒  欧阳安蛟  
开发区作为地区产业集中地和土地利用重点区域,不仅是城市、区域发展的推动器和科技创新基地,更是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先行区。提炼总结、推广应用各地开发区已取得的先进节地技术、模式,对于推动开发区深入贯彻节约优先战略,促进开发区转型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开发区节地内涵的四维空间及特性节约集约用地是一项涉及多个维度、多个空间的复杂系统。基于紧凑型城市土地利用理念解析及节地概念内涵,开发区节地主要涉及空间、功能、
[期刊] 现代城市研究  [作者] 石忆邵  黄银池  
分析了上海开发区土地消耗的现状特点,并运用层次分析方法对其集约利用进行了定量评价。研究结果表明:(1)开发区的耗地量与其行政等级、区位、行业类别密切相关;(2)各开发区之间的土地集约利用程度差异较大,在所选取的30个市级以上开发区中,仅1/3的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程度超过平均水平,尤其是国家级开发区和部分市级开发区之间的差距明显;(3)多数开发区的单位产出耗地量和人均耗地量处于下降态势,开发区土地集约利用水平总体上趋于上升。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袁新国  王兴平  滕珊珊  
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开发区空间上的现状特征进行了总结,认为开发区宏观空间结构呆板,中观空间肌理单一,微观空间景观平淡。基于开发区再开发的四种模式,从宏观层面上提出了开发区再开发的整体空间结构:综合新城为完整独立的空间结构、产业社区为较完整的空间体系、纯产业区应当强化产业空间效益、消亡空间则融入城市;基于开发区再开发类型,从中观层面提出了开发区道路改建、加建和重组三种重构形式;基于开发区空间景观五要素,从微观层面提出了开发区空间景观向集约空间、开敞空间、停留空间、丰富空间、聚焦空间的转变路径。最后,梳理了每个层面空间形态再开发的策略。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谢光北  
中国沿海城市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是中国对外开放和改革大潮中涌现的新事物,是中国执行对外开放方针的重大战略决策,其在中国改革开放十年来所形成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开发区—边疆地区—广大内地这样一个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本文拟以天津开发区为研究对象,深入探讨其发展模式的演变过程,对其初期制定的发展模式及其实施效果进行规范与实证相结合的分析研究,并与其他沿海开发区进行比较,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和中国国情,探索一条适合天津开发区发展的成功之路。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周鲁耀  周功满  
改革开放以来,开发区以及各类新城、新区、特区已经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开发区"体制也成为地方政府治理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开发区模式创造了显著的经济绩效,但同样也面临土地供应、公共服务、廉政风险等多方面压力,随着中国经济调速换挡,开发区治理模式继续转型。浙江省"特色小镇"创建中的诸多做法则能够对于开发区治理模式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进行很好的回应,一定程度上是开发区治理模式在经济社会发展达到一定高度之后的突围转型,其经验可以作为未来开发区模式转型升级之借鉴。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